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启迪慧想
启迪慧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083,037
  • 关注人气:10,4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2020-04-29 08:20:46)
标签:

财经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原因

杂谈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2019-2020学年度高三9月月考卷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 图中区域面积相比        (    

A. B. C. D. 无法比较

2.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A. 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稍长 B. 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 区域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 D. 东北航向是区域向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相同的纬度间隔,经线长度相等。相同的经度间隔,若纬度值不同,纬线长度不相同,纬度值越大,纬线长度越短。图中区域南北半球相反,经纬度间隔都相同,且纬度值相同,面积相等。区域与区域经纬度间隔相同,但纬度较高,面积较小。所以三区域的面积 大小为:=>,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2题详解】

海平面的高度较为均一,但是根据地球的形状可知,赤道略鼓,而的纬度较高,所以区域距地心的距离比稍短,A错误;东西方向的确定,要选择经度差小于180°的一侧,因此判断区域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C正确;根据半球的分界线,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错误;区域到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错误。故选C

 

下图经纬网示意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回答下列各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3. 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B段的比例尺为110000000 B. BD段的比例尺大于AB

C. 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D. 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

4. BA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A. B点向东至A B. 先向西北,再转向西南

C. 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D. 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A. 因为AB段的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实际经度差为60°,实际距离为30×111千米,所以比例尺为110000000A项正确。    

B. BD段和AB段的图上距离相等,BD段的实际距离为60×111千米,所以BD段的比例尺小于AB段的比例尺,B项错误。

C. 因图上线段实际距离不等,比例尺不一样,C项错误。

D. CD段的实际距离为60×111千米,比例尺比AB段小,D项错误。

综合分析,A项正确。

4题详解】

根据两点间球大圆劣弧为最短航线分析,BA同在北纬60°,且经度差为60°,所以从BA点,距离最短的走法是先向西北,再转向西南,故B项正确。

 

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5. 图中甲所在大洋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6. 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晚霞照映船舷。此时北京可能(  )

A. 红日东照 B. 烈日当头

C. 太阳西挂 D. 满天星斗

【答案】5. B    6. A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甲位于欧洲和北美洲之间,所以是大西洋,故B项正确。

6题详解】

由图可知,丙地位于赤道,经度为西经1050,位于西七区,因为当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晚霞照映船舷,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日落为当地18时,而东八区比该地早15个小时,所以此时北京时间为次日9时,正值上午,红日东照,故A项正确。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7. 图中河流流向为

A. 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B. 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C. 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 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8. 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A. 甲村 B. 乙村 C. 丙村 D. 丁村

9. 图中陡崖顶部P

A. 海拔可能为450

B. 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

C. 可直视丙村

D. 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

【答案】7. A    8. C    9. B

【解析】

7题详解】

阅读地图,该图为指向标地图,依据等高线特征和指向标判别方向,图中河流先由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方向流,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题详解】

我国位于北半球,该区域东面临海,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

A.阅读地图,甲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A错误;

B.阅读地图,乙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B错误;

C.阅读地图,丙村东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C正确;

D.阅读地图,丁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D错误;

故选C

9题详解】

A.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海拔在500米以上,A错误;

B.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高度海拔在200--600米之间,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B正确;

C.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与丙村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直视丙村,C错误;

D.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距丁村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约为400,D错误;

故选B

 

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流浪2500年,最终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比邻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8,比太阳暗1000倍。

完成下面小题。

10. 假设用比邻星替换太阳,下列对地球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仍可获得同样的热量 B. 地球可能逃出本星系

C. 地球可能变成一颗火球 D. 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缩小

11. 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 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 B. 硅是该层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

C. 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 D. 上层为硅镁层,下层为硅铝层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地球获得的热量少,温度会降低,不会成为火球,AC错误;比邻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8,引力比太阳小的多,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会变大,地球可能逃出本星系,B正确,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该圈层位于地壳、属于岩石圈,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C正确;地壳横波、纵波都能够传播,A错误;地壳中含量居前三位的化学元素依次为氧、硅和铝,B错误;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内部结构图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2. 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 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中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北半球高纬度

13. 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 丘陵 B. 盆地 C. 山地 D. 高原

【答案】12. A    13.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极点处线速度为零。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相同的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12题详解】

图中线速度数值大,且由北向南递减,可判断为南半球低纬度。故A正确。

故选A

13题详解】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点与同纬度T点相比,线速度较小,最可能为盆地地形。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并熟悉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

 

某研究小组对我国南沙群岛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4. 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大约是

A. 3 个月 B. 6 个月 C. 9 个月 D. 12 个月

15. 太阳从 a  b 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长

B. 台湾各地正午影长变短

C. 南海地区盛行偏北风

D. 舟山群岛从梅雨期过渡到伏旱期

【答案】14. A    15.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通过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判断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判断影长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4题详解】

从图中看太阳位于北方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时间占一年中的四分之一,所以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大约是3 个月,选择A

15题详解】

A太阳在最北方,为夏至日,b太阳直射在赤道是春秋分,太阳从 a  b 的时段内是从夏至到秋分,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短,A错;台湾各地正午影长有的变短有的变长,B错;夏半年南海地区盛行偏南风,C错;6月到9月舟山群岛从梅雨期过渡到伏旱期,D对。

 

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6. 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A. 22日左右 B. 66日左右

C. 89日左右 D. 99日左右

17. 该地纬度最可能是

A. 11.5°S B. 0°

C. 11.5°N D. 30°S

18. 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答案】16. C    17. C    18. D

【解析】

本题组以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直射点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6题详解】

图中显示,N点所示日期日影为0,则该地被太阳直射,所以NM55日)关于622日对称,由此判断该日期为 89日左右。故选C

17题详解】

图中显示,该地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影长为0的日期,正午影长为0表示太阳直射现象,因此该地位于南北回线之间,首先排除选项D。赤道的直射现象发生在春秋两分,图中显示,该地一次直射现象发生在55日,因此排除选项B5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排除选项A55日离622日约48天,直射点大约以1°/4天的速度移动,由此推算,直射点从该地北移到北回归线(23.5°N)的移动距离约12个纬度,因此该地纬度约为11.5°N,选项C符合题意。

18题详解】

若测得该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说明该地离直射纬线的纬度距离为35°90°-55°),从前面判断可知,该地纬度为11.5°N,则推算出直射点纬度为23.5°S(南回归线),所以该日可能为北半球冬至日。故选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9.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 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 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 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20. 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B. 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 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D. 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答案】19. B    20.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质作用以及构造地貌分析,需要抓图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9题详解】

图示地区地质作用中,断层两侧岩层错动相同,说明皱褶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A错。水平岩层的形成是褶皱发生后形成的,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B对。喷出岩被埋在沉积物下部分,说明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C错。岩浆岩切断了沉积岩,说明形成晚于沉积岩的形成,D错。

20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处是断层发育受流水侵蚀形成的谷,A错。乙处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山,B错。丙处没有地壳断裂下陷,C错。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D正确。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内涵丰富。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21. 桑落洲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 地壳抬升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流水搬运作用 D. 流水堆积作用

22. 诗中数家新住处最可能位于该河流的

A. 凹岸 B. 凸岸 C. 南岸 D. 北岸

23. 诗中古岸崩欲尽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河流的溯源侵蚀 B. 河流的下蚀 C. 河流的侧蚀 D. 河流的溶蚀

【答案】21. D    22. B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桑落洲即江心洲,它是含有较多泥沙的河流,在河道变宽时,水流速度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据此分析选D

22题详解】

诗中的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河流的凸岸。含有较多泥沙的河流在凹岸时受到的冲刷力强,泥沙沉积少,但在凸岸位置,流速会减缓,泥沙沉积较多,凸岸面积会不断增长且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适宜耕种,最可能发展成为聚落,据此分析选B

23题详解】

古岸崩欲尽是指古岸受到水流的侵蚀作用较大,有被冲毁的可能。根据古诗信息,桑落洲”“数家新住处”“平沙长未休等推测该河段应位于河流曲流处或河流中下游位置,该河段河流以侧蚀、沉积作用为主,侧蚀会导致对古岸的威胁,溯源侵蚀、下蚀多发生在上游,溶蚀需要考虑岩石等条件,材料不能推知,据此分析选C

【点睛】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 (如下图所示)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读下列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24. 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A表示海洋,B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

A. 白天的海风 B. 夜晚的海风

C. 白天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陆风 D. 夜晚的陆风

25. 若该环流为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则为()

A. 极地高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西风 D. 信风带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因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导致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因此近地面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图中A表示海洋,B表示陆地,近地面风从A吹向B,即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25题详解】

中纬环流分布于南北纬30°~60°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近地面及其上空。在近地面,30°附近气流因动力原因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 60°附近气流因动力原因(锋面抬升)上升,形成副极地低压。在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间形成中纬西风。若该环流为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 A处气流下城,为副热带高压;B处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压,为西风带。故C项正确,AB项错误。信风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难度较小。

 

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年5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李老师和地理兴趣小组同学相约到媚尼风景区进行地质野外考察。

材料二  下图为媚尼风景区略图。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李老师和同学们事前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_____。(填数码)

2)同学们想进行漂流探险,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哪一个更刺激?_____,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

3)漂流后,李老师按原计划将带领同学们登上山顶C一览风景区全貌,大家在古寺处休息调整。登山前,李老师拿出地形图,请同学们读图计算两地的温差,你能帮忙计算吗?___________。(写出温度范围)

4)登上山顶后,李老师给大家介绍: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该风景区将在图中的D处规划建一水坝(如图:“//”),由于担心水坝建成后水位的上升淹没土地和建筑物,图中三座古寺中有一座正在筹备搬迁,你觉得可能被水淹的古寺是___(填数码),写出D处适合建水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C位于__方向,河流(b段,在D点以上)的流向总体为 ______

【答案】    (1).    (2). 支流a    (3). 因为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更加凉险刺激。    (4). 大于4.8、小于5.4   (5).    (6). 口小肚大,水坝工程量小,而水库蓄水量大    (7). 西南    (8). 自西向东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1)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可确定方向,尼湖之南的古寺应是序号

2)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

3)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C处等高线闭合且四周低中间高,为山顶;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C处的海拔大于900米、小于1000米,古寺的海拔为100米,所以两地之间的高差为大于800米、小于900米,根据海拔高度每相差100米,温度相差0.6,可计算出两地的温差为大于4.8、小于5.4

4)从图中可看出,在D处拟建一水坝,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古寺位于水库中且海拔较低,因此有可能被水淹的是D处等高线较密集,口小肚大,水坝工程量小,节省建设成本,且水库蓄水量大,所以D处适宜建水坝。

5)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可确定方向,图中C位于的西南方向,河流b段总体为自西向东流。

 

27.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________

(2)图中表示晨线的是________、表示昏线的是________

(3)假设有一发炮弹从D点向乙点发射,炮弹在运行过程中的偏转方向____

(4)此刻,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5)该日,A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E地的昼为________小时,乙地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6)此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_前后,地球离________(近日点、远日点)较近,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7)此时,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答案】    (1). 南半球    (2). )AB为晨线    (3). BC为昏线    (4). 向左偏    (5). 18    (6). 12    (7). 2    (8). 12    (9). 24    (10). 6    (11). 1222日    (12). 近日点    (13). 23°26′S90°W)    (14). 66°34′S及其以南地区    (15). 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16).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光照图的判读。

【详解】(1)根据图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

2)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所以AB弧为晨线,BC弧为昏线。

3)物体相对与地球表面运动时会受到一个叫地转偏向力的力的影响而改变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此刻,C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E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E点的经度为90°W,计算出北京时间是2时。

5)该日,A地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12小时,E地位于极圈上,此时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乙地此时昼弧长占270度,夜长弧度占90度,夜长为6小时。

6)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1222日前后;地球离近日点较近,据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90°W)。

7)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去出现极昼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90°的地方时为0时,由90°E向东  180°为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E点所在旧的一天占3/4

 

28.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地球圈层结构中,甲以上主要是______,该范围内存在一个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______(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______

2)乙处地质构造是______,我国渭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______(写出地质构造名称)。

3)丁表示的地质作用是______。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_____(填字母)类岩石,其具有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

4)从成因看,d_________岩,其形成主要受_________作用。

5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___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也可能会导致___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

【答案】    (1). 岩石圈    (2). 莫霍界面    (3). 增快    (4). 背斜    (5). 地堑    (6). 岩浆活动    (7). b    (8). 具有层理结构    (9). 含有化石    (10). 变质岩    (11). 变质    (12). 可见光    (13).    (14).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地质剖面图、地质循环和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图,考查相关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

【详解】(1)根据地球内部结构中,甲为地球内部的软流层,软流层以上叫作岩石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所以岩石圈中存在莫霍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加快。(2)读图可知,乙处地质构造是背斜。我国渭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断层下陷形成的地堑。(3)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根据图中箭头方向,ac是岩浆岩,所以丁表示的地质作用是岩浆活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b类沉积岩岩石,在长期的沉积过程中形成层理和含有化石的突出特征。(4)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d为变质岩。(5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光波段,约占50%。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大气透明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也可能会导致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加,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全球气温降低。

 

29.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此图为  (1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    风,D处盛行    风。

(4)夏季,D处盛行  风,形成原因是 ,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______

【答案】(1)1 (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压带(3)西北 东北(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气压带气压中心的分布为材料背景,考查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以及季风气候的成因,综合性较低,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由等压线分布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

2)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3C地位于亚洲东部,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

4)夏季D处盛行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吹向气压更低的亚洲大陆。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