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020-04-30 08:25:09)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星座原因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赣县第三中学高三年级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近期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 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下称“计划”)。 “计划”中,地球最终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开启全新的地球时代。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比邻星属于
A. 行星 B. 卫星 C. 彗星 D. 恒星
2. 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地层论述正确的是
A. 隶属于岩石圈 B. 是岩浆发源地 C. 横波无法传播 D. 处于莫霍界面
【答案】1.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地球圈层。
【1题详解】
地球最终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说明比邻星比地球高一等级,比邻星为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故选D.
【2题详解】
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岩浆发源地位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故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位于地壳,隶属于岩石圈。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 四川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4.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 太阳辐射与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C. 能够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及生物循环
D.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3. B
【解析】
【分析】
考察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3题详解】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因此太阳辐射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正确答案选B。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东北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能均不如青藏高原丰富。
【4题详解】
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而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的活动现象,比如太阳黑子、耀斑和太阳风,太阳活动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也可能会引发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ABD错误。太阳辐射可以为地球提供热量,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促进大气运动,水循环以及生物循环,正确答案选C。
【点睛】太阳辐射是源源不断的,是稳定的;而太阳活动是不稳定的。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均设计了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若福州楼盘每层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A. 11个月 B. 9个月 C. 7个月 D. 1个月
6. 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 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B. 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 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D. 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答案】5.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试题难度较难。
【5题详解】
据材料知,福州位于约26°N,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26°+23.5°)=40.5°,乙图①栋10层住户能够得到太阳直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45°,它们之间相差4.5°;根据计算公式:H=90°一纬度差,可知当直射点高于南纬19°时,福州太阳高度已等于45°,南北移动共9°不能得到太阳光,太阳直射点每天移动约0.25°,每月移动约8°,选项中1个月最接近,故选D。
【6题详解】
北京纬度位置偏北,影子长,南侧楼房的挡住北侧楼房阳光的机会大,要想达到需要的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南北两楼的楼间距或者降低前排楼房的高度,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水库大坝的高度约为( )
A. 48 m B. 68 m
C. 108 m D. 128 m
8. 关于图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路要防御崩塌和滑坡的危害
B. A地能看到悬崖下过往的火车
C. 大坝建成后不会淹没B处村庄
D. C处适合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答案】7.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中的判读,图中等高距为50米,所以坝顶海拔为550米,坝底海拔大于450米,小于500米,故坝顶与坝底的相对高度为50米—100米之间。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中的判读及应用。A地所在山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阻挡视线,从A地看不到悬崖下过往的火车,故B错;B处村庄海拔比大坝海拔低,建大坝成后会淹没B处村庄,故C错;C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故D错;读图,图中铁路一侧为陡坡,一侧为陡崖,容易产生崩塌和滑坡的危害,故选A。
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地可能位于( )
A. 长白山区 B. 天山山区
C. 太行山区 D. 横断山区
10. 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2月1日、晴天 B. 7月1日、阴天
C. 4月1日、多云 D. 12月1日、多云
11. 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 B. 气候
C. 地形 D. 海拔
【答案】9. B
【解析】
【9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值北京时间14时最大,而当地地方时为12时,故该地与120°E地方时相差2小时,据此可知该地在90°E附近,天山山区在90°E附近,B对;长白山区在130°E附近,地方时比北京早,A 错;太行山区在115°E附近,与120°E地方时约20分钟,C错;横断山区在100°E附近,与120°E地方时约1小时20分钟,D错;故选B。
【10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该地北京时间8时左右日出,20时左右日落,昼长约12小时,接近昼夜平分,故该日在二分日前后,4月1日最接近;该日实测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曲线波动很大,说明该日为多云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C对,A、B、D错。故选C。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日出,且实际日落时刻(北京时间19时左右)早于理论日落时刻(理论日落时刻应为北京时间20时左右)。这可能是该地西侧有高大的地形阻挡致使观测到的日落提前,日落时太阳高度还较高,所以太阳辐射强度较大;东侧无高大地形阻挡,因而正常日出,因日出时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强度较小,C对;纬度只能影响太阳辐射最大值的大小,不会使日出时和日落时太阳辐射产生差异,A错;气候有可能会对日出时和日落时实际太阳辐射产生差异,但是不会对理论太阳辐射产生差异,B错;海拔高低对日出时和日落时太阳辐射产生相同的影响,而不会使两者的太阳辐射产生差异,D错。故选C。
下图为白令海以及周边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亿焦耳/米2?年)等值线及阿留申群岛南侧海水等深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②地比①地太阳辐射总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 天气状况 B. 地形原因
C. 寒流影响 D. 火山影响
13.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大量驯鹿迁往①处森林
②C南侧海沟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③A沿海的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④白令海的表层海水盐度冬季大于夏季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4. 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自A飞往B,飞行方向是
A. 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 沿60°N纬线一直向东
【答案】12. A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结合区域背景可知,②位于阿留申群岛附近,受地受气旋(阿留申低压)和锋面影响的较强,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虚弱作用强,因此太阳辐射弱,而①位于大陆上,受高压的影响较大,晴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强,因此②地比①地太阳辐射总量小。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判断。夏季驯鹿应该迁往北部的苔原带,①错;C南侧海沟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②正确; A沿海的洋流为千岛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③错;海水结冰时盐分析出,所以白令海的表层海水盐度冬季大于夏季,④正确。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最短航线的判断,AB之间最短航线为AB过对地心所在大圆的劣弧,AB两地位于北半球的地区,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因此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故选B。
2018年4月初,北京突降大雪,延续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有网友在市区某停车场拍到了“雪馒头”景观(如下图)。“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
回答问题。
15. “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B. 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C.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D.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16. 下列现象与“雪馒头”形成原因类似的是(
A. 山区桃花盛开时晚于平原 B. 深秋晴天出现霜冻概率大于阴天
C. 四川盆地太阳辐射总量小于青藏高原 D. 白天滨海地区陆地温度高于海面
【答案】15. B
【解析】
结合图文信息,根据土壤、砖块的比热容不同,升温速度不同,影响积雪的融化快慢。
【15题详解】
读图,图中景观是雪后方砖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成因是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土壤比热大,升温慢,积雪融化慢,砖块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积雪融化快,A、C错,B对;主要原因是土壤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少,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D错。
故选B。
16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雪馒头”的形成与不同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白天滨海地区陆地温度高于海面,是因为陆地热容量较小,白天增温快,海水热容量较大,白天增温慢,这与“雪馒头”的形成原因类似,故D正确;山区桃花盛开时晚于平原是受地形差异的影响,A错误;深秋晴天出现霜冻概率大于阴天,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四川盆地太阳辐射总量小于青藏高原,与地形地势、大气环流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下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某同学在岛上某地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太阳在海天一线上。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该岛风力资源丰富,风力主要来源于冬季风和台风。下列地点,风力资源最弱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8. 若右图反映“海日生残夜”的景观,则照片拍摄地最不可能在图示四地中的(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17.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通过等高线能够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判断出主要的地形。
【17题详解】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风力主要来源于冬季风和台风,④地处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处于低洼的山谷地带,受台风的影响较小,所以说风力资源最弱,选择D。
【18题详解】
④地东侧有高的山脊阻挡,看不到大海的日出,其余三地都能看到大海的日出,所以说照片拍摄地最不可能在图示四地中的④地,选择D。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图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时期)约5~6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通风管挡板(
A. 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 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 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D. 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20. 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A. 负温期短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气温日较差大 D. 太阳辐射弱
21. 一年中,通风管挡板口关闭时长开始呈上升趋势后一个月该地(
A. 日出方位更偏南 B.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 昼长逐渐变短 D. 太阳高度日变化逐渐减小
【答案】19. D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的原理,结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夜间经常气温低于0℃,夜间多打开。负温期也会有可能高于0℃,正温期也可能低于0℃,不会是一直开或关的。故选D。
【20题详解】
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度,气温高,夜晚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日较差大于平原。故选C。
【21题详解】
一年中,通风管挡板日关闭时长开始呈上升趋势时,多为冬末春初。此后的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北移,昼长开始变长,中午太阳高度角开始变大。公转速度也越来越慢。故选B。
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图甲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图乙是“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
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下面小题。
22. 仅从局部地区热力环流考虑,图甲中①地实测最大风频(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23. 据图及资料分析仅考虑热力环流可知,一天中①地风力最弱的时段是(
A. 7时-9时 B. 12时-14时
C. 4时-6时 D. 15时-17时
【答案】22. B
【解析】
【分析】
1.图中横轴是南北方向,冰川处是冷高压,①处海拔低,气温较高,所以风由冰面吹向①,是向北吹,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形成西南风。
2.温差最大时,风力最强。冰面的温度变化不大,所以①地温度最低时,温差最大,风力最弱。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冰面气温每天24小时始终低于同海拔自由大气,则近地面大气遇冷收缩沿冰面下沉,与之相比,①地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水平方向上,近地面空气由冰面流向①地,初始风向是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成为西南风。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3题详解】
①地的风力大小由①地和冰川的温差决定,冰川的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所以①地温度最低时,温差最大,风力最弱。读图乙,根据温度变化分析,在8时左右,①地的温度最低,所以此时①地与冰川的温差最小,气压差也最小,风力最弱,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的地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遇冷的地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了热力环流。
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和叙利亚北部部分地区有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大约建于公元前2000年,每间屋一般由3至4个土塔相连通而成,从高处俯视,土塔并排组合起来像蜂巢一样,所以被称为“蜂巢屋”(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据图文推测“蜂巢屋”分布区的气候特征
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冬寒夏热,日较差大,降水稀少
C.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D. 全年炎热干燥
25. “蜂巢屋”的土塔每半年需维修一次,最可能的原因是
A. 为了保持土塔的新貌 B. 维修以增加当地收入
C. 因雨水冲蚀部分墙体 D. 当地的传统习俗
26. 每间“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土塔相连通组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抵御冬季风 B. 增大室内空间 C. 军事防御 D. 减弱太阳辐射
【答案】24.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24题详解】
据图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全年的降水较少,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A正确。
【25题详解】
该地冬季降水较丰富,且土塔主要以泥土混合茅草等而盖成,易被侵蚀,每半年的雨季及风沙侵蚀前后,需要加固维修。C正确。
【26题详解】
蜂巢屋一般由3至4座土塔相连,可增加使用面积,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读“某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③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A. 受季风影响 B. 受西风带控制
C.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8. 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27. 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判断,试题难度一般。
【27题详解】
据图分析,③地全年温和多雨,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控制,故选B。
【28题详解】
据图分析,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应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地全年温和多雨,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应为地中海气候。①②两地同为季风气候,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③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控制;④为地中海气候,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成;综上所述,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①②,故选A。
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图示时刻,气温分布与空气运动状况最可能的是
A. a处的气温比b处低 B. ②⑧处有逆温现象发生
C. 风由江而吹向谷坡 D. 江而以下沉气流为主
30. 据图推断,该日图示河谷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夜雨 B. 雾霾 C. 洪涝 D. 冻害
【答案】29. B
【解析】
试题分析:
【29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温线,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图示时刻, a处的气温比b处高,A错。②、③处有逆温现象发生,下面温度较高,上面温度低,B对。江面气温高,气流上升,风由谷坡吹向江面,C错。图中江面以上升气流为主,D错。
【30题详解】
据图推断,该日是冬季,图示河谷地区降水少,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洪涝,C对。受山谷风影响,夜晚吹丛山风,谷中心气流上升,形成夜雨,A。河谷地区大部分是下冷上热,气流不稳定,不会有雾霾,B错。 山谷地形中,地形阻挡,冻害问题少,D错。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山谷风,气温与气流运动状况的关系。
【名师点睛】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根据这一原理,判断出等温线的温度高低。逆温现象是下面气温低,上面气温高,或是气温变化幅度小于温度的垂直递减率,导致实际气温高于 理论温度。洪涝灾害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大,冬季该地降水少,不会发生洪涝灾害。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3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早在18世纪就存在海上丝路—海参贸易航线。每年12月份“茫咖撒人”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再向东至卡奔塔利亚湾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再通过华商输送到中国厦门,能满足当时中国海参需求的1/4;直至19世纪末南澳政府禁止海参捕捞而结束。据记载,1792年船队满载返航时在下图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
材料二:下图为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表为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降水资料。
(1)描述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
(2)根据地球运动对大气环流影响,分析茫咖撒人前往澳洲北海岸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与航线的合理性。
(3)茫咖撒人回归途中甲地遭遇的气象灾害是什么?分析该灾害的形成过程。
【答案】(1)特点:年降水量望加锡更加丰富(艾利安格拉年降水总量更少);望加锡雨季更长(旱季更短)(艾利安格拉雨季稍短(旱季稍长)),雨季望加锡降水更加丰富(艾利安格拉雨季降水较少)。
原因:望加锡纬度更低,受赤道低压控制时间更长(艾利安格拉纬度较高,受赤道低压控制时间稍短);望加锡海域广,水源充足,雨季降水更丰富(艾利安格拉受西侧陆地(地形)影响,西北风带来水汽较少,雨季降水稍少)。
(2)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南移左偏致该地形成西北风,有利于船舶顺风顺水向南向东航行。
(3)台风;海面水温高,水汽蒸发大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大气水平旋转辐合近台风中心。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上丝路为背景,通过中澳海参贸易考察气候分析、渔业优势区位条件、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点。
【详解】(1)降水特点可以从总量、季节数量变化分析。降水总量上望加锡更加丰富,降水季节分配来看望加锡降水时间更长,降水量更大。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进行分析。两地降水多的月份均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由于赤道低气压带的南北移动,会造成时间差异,维度越低,赤道低压带控制的时间更长:两地相比,望加锡纬度更低,受赤道低压控制时间更长;艾利安格拉纬度较高,受赤道低压控制时间稍短。此外两地受海洋影响有差异,望加锡是附近的海域更广,水气更加充足,而艾利安格拉背靠澳洲大陆,自然受海洋影响小一点。
(2)当时是帆船,要利用风力,所以12月盛行西北风时南下,该地风向受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而气压带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结合该地进行分析。该地纬度位于10度附近,气温高,再结合是气象灾害,所以为台风。台风形成首先要形成低压,然后是要旋转辐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这里能量来源(凝结放热)不作考虑。
32.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北美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美国西部加州山区多生长有油质灌木和松树,加上特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山火频发。
(1)分析夏季图中沿海地区少雨多雾的原因。
(2)分析加州夏秋季节山火多发的原因。
(3)加州地区多低矮木质房屋,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沿岸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降温减湿;近海面形成逆温层,大气对流作用弱,海面上方水汽遇冷凝结,多大雾天气。
(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植被干燥;进入秋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风速较大;油质灌木、松树易燃;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产生焚风效应。
(3)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地震;山地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木质房屋抗震能力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美某区域简图为背景,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详解】(1)图示区域位于美国西南部沿海,位于30°至40°之间,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同时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导致降水减少。近海面下冷上暖,形成逆温层,大气对流作用弱。海面上方水汽遇冷凝结,多大雾天气。
(2)结合材料,可知美国西部加州山区多生长有油质灌木和松树,多易燃物;从气候来看,加州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植被干燥,易发生火灾,同时,进入秋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风速较大,会加剧火灾;地形条件,在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产生焚风效应,干燥多风。夏秋季节干燥多风的环境,导致山火较多。
(3)加州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地震灾害,木质房屋抗震能力强,也利于救援。该地山地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建设木质房屋,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漂浮式水上光伏是指在水塘、湖泊、水库、蓄水池等水体上建立的漂浮式光伏电站,硬件组成部分主要为光伏面板、汇流箱、逆变设备、变压器、集电线路、聚乙烯浮体架台等。漂浮式光伏电站在日本、美国、英国、挪威等国家早已经有了成功案例,但与陆地光伏相比,发展甚是缓慢。
材料二 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淮南市由于地下开采造成的塌陷面积占全市面积的7.9%,该项目在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上建设,计划2018年5月实现全部并网发电。
(1)与陆地光伏相比,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效率更高,试分析原因。
(2)说明淮南市水面漂浮光伏项目的建设产生的效益。
(3)与陆地光伏相比,简述漂浮式水上光伏发展缓慢的原因。
【答案】(1)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作用,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水面灰尘少,位于水面的光伏面板受影响小;水面相对开阔,有效避免山体、树林等对组件的遮挡,太阳照射面积均匀且光照时间长。
(2)生态效益:利用太阳能发电,节约煤炭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利用釆沉陷区的水面发电,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光伏面板覆盖在水面上,减少水面蒸发,抑制水中藻类繁殖,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社会经济效益:租赁闲置水面,出售电力,产生持续的经济收益;项目建设、日常维护和组件清洗大量利用当地闲置劳动力,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3)水上作业,施工难度大;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选址要求高,场址宜选在面积较广无大规模航运、生态非敏感区等水域;不稳定因素多,大风、水位变化、光照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工程造价高,投入资金多,发电成本高。
【解析】
(1)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效率更高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来分析。相比陆地光伏,水上光伏漂浮在水面上,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作用,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带上升;水面开阔,避免了外界的影响,如山体、树林等对光伏组件的遮挡,太阳照射面积均匀且光照时间长;水面上同时也能避免沙尘对光伏组件的磨损影响。
(2)光伏项目的建设所产生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来分析即可。
(3)漂浮式水上光伏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水上作业建设的难度以及水面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风、水位变化、光照等),水面对设施设备的要求高分析;另外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大,所以要找面积广阔的且无人类活动干扰水域难度是比较大的;人文条件主要从造价、资金等方面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