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020-04-22 08:52:57)
标签:

杂谈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星座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咸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宣布:美国于19779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A. 先后穿越了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

B. 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

C. 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

D. 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2. 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A. 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 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 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 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A.根据材料可知,旅行者”1号飞出了太阳系,故先后穿越了地月系、太阳系,没有飞出银河系,故A错误;

B.在穿越太阳系的过程中,应该是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B错误;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在飞出太阳系的过程中,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C正确;

D.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并不完全相同,比如金星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其它的行星自转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旅行者”1号若在今后的飞行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可能的条件是存在液态水,因为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B正确;自转周期对生命存在影响较小;相对于液态水来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次要因素;表面有肥沃的土壤无生命存在关系不大,故ACD错误。

故选B

3.如下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P 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赤道上 B. 北回归线上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答案】D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左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右侧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上方为春分日,下方为秋分日,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P点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故选D

4.北京和海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海口大于北京 D. 线速度相同,角速度海口大于北京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北京纬度高于海口,线速度海口大于北京,角速度相等,选项中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B、北京纬度高于海口,线速度海口大于北京,角速度相等,选项中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C、北京纬度高于海口,线速度海口大于北京,角速度相等,选项中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海口大于北京,故正确;

D、北京纬度高于海口,线速度海口大于北京,角速度相等,选项中线速度相同,角速度海口大于北京,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5. 我国每年GQ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A. ①先加快后变慢 B. ②逐渐加快

C. ③先变慢后变快 D. ④逐渐变快

【答案】5. C    6. B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期中考试在11月举行,在秋分日(923日)到冬至日(1222日)之间,读图可知,点位于秋分日后,冬至日前,故选C

6题详解】

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先慢后变快,A错。逐渐加快,B对。先变快后变慢,C错。逐渐变慢,D错。故选B

【考点定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名师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2)移动位置:3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分),以后又北移。(3)移动周期:一回归年,为36554846秒。(4)移动速度: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移动速度快,七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移动速度慢,大约每4日移动1纬度。

10月中旬,小明错峰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因旅游目的地使用的时间也为东八区的区时,所以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然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小明发现正午时当地物体都没有影子,则当地的纬度可能是

A. 6°N B. 6°S C. D. 15°N

8. 该地正午时,小明手机上的时间为1252分,则该地的经度为

A. 133°E B. 129°E

C. 13°E D. 107°E

【答案】7. B    8. D

【解析】

【分析】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大约是每个月移动。据此计算本题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利用当地与北京时间的时间差计算经度差,然后推算出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直射点纬度和当地纬度之差)

7题详解】

10月中旬,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6°S。此时当地正午物体都没有影子,说明太阳刚好直射当地所在纬度。故B正确。

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小明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然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故1252分是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此时该地是正午,地方时为12时,通过计算,当地经度为107°E。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熟练掌握时间差的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9.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 51 B. 71 C. 81 D. 101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也就是这一天日出最早,选项中距622日较近的是71日,所以71日在选项日期中日出最早,升旗仪式最早。故B对。

10.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详解】

在夏至日或冬至日,地昼夜平分,说明地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为,排除CD地有极夜现象,说明位于极圈以内, 在四地中地纬度最高,A对,B错;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地夜长小于地夜长,说明地纬度比地低。所以四地纬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①③④②。故选A

【点睛】

除春秋分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差越大。

11.下图为某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则该河位于哪个半球?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北半球,甲岸

B. 南半球,乙岸

C. 北半球,乙岸

D. 南半球,甲岸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有偏向现象,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左偏;图示是北半球,河流向北流,流水应偏向右侧,即冲刷乙河岸,左侧堆积;所以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左岸相连,即与甲岸相连。选A正确。

1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地下油气矿藏,下图所示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可能储有石油的是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震波有横波纵波之分,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石油属于液体,横波不能传播,所以图中横波消失,纵波没有消失且速度突然减慢,表示储有石油。A图符合,故选A

下图甲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乙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3. 从数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

A. 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B. ②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 ①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 大气对具有削弱作用

14. 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

A. ①减弱 B. ④增强 C. ③增强 D. ②增强

15. 照片拍摄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分别是( 

A. 6—7月,增加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

B. 7—8月,削弱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C. 11—12月,增强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

D. 12—次年1月,减少以提高大气的温度

【答案】13. D    14. B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图示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的原因是大气对能够吸收、反射、散射,从而对起到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D正确,ABC错误。

14题详解】

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是大气逆辐射;阴天的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增温保温,故B正确,ACD错误。

15题详解】

A表示大气逆辐射,增加会提高土壤的温度,因此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通过增加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故A错误。

B7-8月,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天气,气温高、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故B正确。

C、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有较强的保温功能,但却弃而不用,说明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为了要达到保温、防低温冻害的目的,因此不可能是1112月。故C错误。

D、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有较强的保温功能,但却弃而不用,说明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为了要达到保温、防低温冻害的目的,因此不可能是12次年1月。故D错误。

【点睛】这道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进入大棚内的太阳辐射的多少。黑色尼龙网相对于白色塑料薄膜,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更强,虽然黑色尼龙网表面的温度比白色塑料薄膜表面的温度更高,但是黑色尼龙网覆盖的大棚内的太阳辐射明显比白色塑料薄膜覆盖的大棚内的太阳辐射更弱,因此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能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

读下图,判断回答 下面小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6.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 度 :b>c>d>a B. 气 压 :a>c>b>d

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17. 若此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 C. 增温、增湿 D. 减温、减湿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故C对,D错。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a处气流下沉,温度低,气压高;b处气流上升,温度高,气压低。那么a对应的高空气压低于b对应的高空气压,温度要低于b对应的高空温度。所以温度:b>a>c>d,气压:a>b>c>d,故AB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若此图表示的为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a表示的是郊区,b表示市区;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流经处绿化区对城市空气起到净化、增湿的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在判断高空气温高低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套用近地面的大气因冷热不均形成的气压高低的规律,用这个规律推断高空气压高,气温低;气压低,气温高。而是要利用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的原则,依据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的原理,判断在高空海拔相同的地方,近地面气温低,高空气温也低,近地面气温高,高空气温也高。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气压带。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8. 图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9. 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B.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C.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D. ④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0. 下列城市气候的成因与图中气压带(M)、风带(D)交替控制有关的是(   

A. 郑州 B. 罗马 C. 伦敦 D. 新加坡

【答案】18. B    19. B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图中M位于30°-40°S,应该是受太阳直射点南移影响而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故B符合题意,ACD错。

19题详解】

图中D位于中纬度,属于中纬西风带,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左偏的影响形成西北风,故B符合题意,ACD错。

20题详解】

图中气压带(M)、风带(D)交替控制形成的是地中海气候,罗马为地中海气候,B对。郑州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是温带季风气候,伦敦受中纬西风影响形成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新加坡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故ACD错。

N地(125°42′E~130°10′E44°04′N~46°40′N之间),M地(112°42′E~114°14′E34°16′N~34°58′N之间)。一位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10510点,在M地拍摄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拍摄照片当天

A. M地白昼比N地长 B. M地白昼在增长

C. 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比N地小 D. 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

22. M地拍摄的照片中树影朝向为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答案】21. A    22. C

【解析】

10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由北向南白昼变长。直射点正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白昼,正午太阳高度在缩小。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照片中树影朝向与太阳所在方位相反,为西北方向。

21题详解】

拍摄照片当天是10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由北向南白昼变长。结合材料中两地的纬度,M地白昼比N地长A对。直射点正向南移动,M地白昼在缩短,B错。M地距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比N地大,C错。 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减小,D错。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22题详解】

M地拍摄时,北京时间10510点,M地的经度是112°42′E~114°14′E,此时M地的地方时约是930分左右,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照片中树影朝向与太阳所在方位相反,为西北方向,C对。ABD错。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3. A B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   

A. A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高气压,B是低气压

B. A是低气压,B是高气压

C. AB都是高气压

D. AB都是低气压

24. C点的风向为(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正西

【答案】23. A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1月为北半球冬季,故亚欧大陆上较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形成冷高压,即A为亚洲高压,而海洋上形成低压,即B为低压中心。根据分析可知,AB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A是高气压,B是低气压,故A正确,BCD错误。

24题详解】

东亚季风从成因上看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夏季陆地温度较高形成低压,故夏季风从副热带海洋吹向陆地(偏南风) ;冬季陆地寒冷形成高压,故冬季风从高纬大陆吹向海洋(偏北风)。根据题意可知,1月为北半球冬季,C点位于亚洲东部,风向为西北季风。故B正确。

我国西北某地某年417—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5. 417-2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及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A. 气旋  大雾天气 B. 反气旋  晴朗天气

C. 暖锋  绵绵细雨天气 D. 冷锋  大风沙尘天气

26. 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交通运输受到影响 B. 附近山区出现泥石流

C. 缓解绿洲农业用水紧张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答案】25. D    26. A

【解析】

该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25题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的西北地区41720日气温呈下降趋势,且气温降到0以下,气压呈上升趋势,因此该地可能经历了一次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天气,我国西北地区4月份为春季,空气较干燥,可能会形成沙尘暴天气。故D正确,ABC错误。

26题详解】

A、根据上题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分析可知,该地区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降低能见度,可能影响交通运输,故A正确;

B、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受强降水天气影响,与沙尘暴无关,故B错误;

C、沙尘暴不会缓解绿洲农业用水紧张状况, C错误;

D、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各种动植物残体以及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各种有机产物,与沙尘暴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A

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下面小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7. 能正确表示郑州市气候类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 造成图中③④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大气环流 D. 地形起伏

【答案】27. C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为地中海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郑州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故C对。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为温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③④两种气候都为季风气候,造成③④两种气候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高低不同,导致两者的气温和降水由差异,B对。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9. 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 ②④ab B. ②③cd C. ①④ad D. ①④cd

30.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地气温最高 B. 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C. 甲图中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 D. 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答案】29. D    30. A

【解析】

本题考查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

29题详解】

甲图为冷锋示意图,乙图为锋面气旋简图。在甲图中受暖气团控制,受冷气团控制。乙图中ad之间为冷锋,bc之间为暖锋,其中ab受冷气团控制,cd受暖气团控制。故D正确。

30题详解】

甲图中地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气温为图中最高处,A正确,未来4地将受冷气团控制,C错。乙图中城市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B错,图中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降水)的地点为b地,D错。

 

卷 (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此图是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光照图。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ADE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4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

【答案】    (1). 南极点    (2). (23°26′S,90°W)    (3). D>A>E    (4). 12    (5). 12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极地俯视光照图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图中经度分布,图中90º经线与45ºE相差约45º,图中90º经线应该为90ºE,可知,地球是顺时针旋转,是从南极上空看,可以看出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因此是1222日光照图。

2此图是1222日冬至日光照图。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90ºE位于夜半球中央,为0时;因此12点所在经线是90ºW。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90°W)

3)读图可知,A位于赤道,D位于南回归线上,E位于南极圈上,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D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º A距离南回归线的纬度差比E更小,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比E大,故ADE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A>E

4)读图可知,E点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上,因此E点的地方时为12时,A位于赤道,A点的昼长为12小时。

32.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亚洲某月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左图表示_______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表示______带,表示______带。 

2)此季节亚欧大陆上被切断的气压带为__________,形成的气压中心的名称为________

3)右图所示为北半球_______(季节),此时B处风向为________

4)此时A处风向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赤道低气压带    (3). 西风带    (4). 副热带高气压带    (5).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6). 夏季    (7). 东南风    (8). 西南风    (9).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气压带风带分布为背景,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不大,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左图的风向都是向右偏转,因此左图表示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位于赤道附近,因此表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中纬度,因此表示西风带。

2)读图可知,此季节北半球盛行海洋风,因此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上被切断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的气压中心的名称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3)读图可知,此季节北半球盛行海洋风,因此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B位于东亚,此时B处风向为东南风。

4)读图可知,A位于南亚,此时A处风向为西南风,其形成的原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主要是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点睛】由于陆地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大,导致陆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大,气压的季节变化大。因此往往是陆地的气压变化把气压带切断,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的高压切断,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的低压切断。

33.下图示意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

2)若图中为热力环流,则AB两地为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

3)若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_(白天/夜晚);AB两地间吹________(海风/陆风)。

4)若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答案】    (1).     (2). B    (3). 白天    (4). 海风    (5). 西北风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等压面和等高面为背景,考查热力环流以及热力环流实际应用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可以看出,图中①②③④⑤各点中,气压值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2)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有上题可知,气压值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因此对应的近地面气压A>BB地气压更低,因此气温更高。

3)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白天。因为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

4)若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西北风。因为A地气压较高,A地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水平向B地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由西风逐渐偏转成西北风。

34.某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甲地的风向为________,甲、乙两地风力相比,________地的风力较大。

2)图中B天气系统叫_______,在它的影响下该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该地昼夜温差_______

3)当天气系统A强烈发展时,在冬春季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夏季会造成北方________灾害性天气。

4)杭州G20峰会选择在9月初举行,主要考虑与78月相比,9月的_______(填气温或降水)因素较适宜。但9月杭州也很可能受到来自海上的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______的天气。

【答案】    (1). 西北风    (2).     (3). 反气旋(高压)    (4). 天气晴朗    (5).     (6). 寒潮或沙尘暴    (7). 洪涝    (8). 气温    (9). 台风或热带气旋    (10). 狂风暴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地区气压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和风向判断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陕西省咸阳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甲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因此图中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图中甲地等压线比乙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甲、乙两地中,甲地的风力较大。

2)图中B天气系统从气流的状况来看叫反气旋,在它的影响下该地天气状况是天气晴朗。晴朗天气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较差,昼夜温差较大。

3)当天气系统A强烈发展时,在冬春季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寒潮、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4)杭州G20峰会选择在9月初举行,主要考虑与78月相比,9月的气温较低,温度较适宜。但9月杭州也很可能受到来自海上的台风或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狂风暴雨的天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