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020-04-11 11:37:16)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原因

杂谈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高新部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181030日宣布,在进行了九年的深空探测之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终于结束了它的任务,进入退休状态。2018418日发射升空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将接过它的接力棒,继续对邻近地球的约20万颗最亮和最近的恒星进行扫描,研究围绕它们运行的行星。TESS不负众望,在传回的第一批测试影像中,就捕捉到了6月份新发现的彗星“C/2018N1”环绕太阳运行的轨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彗星“C/2018N1”不属于(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可观测宇宙 D. 地月系

2. TESS发现的某行星存在生命,它适宜生命生存的重要依据是(  )

表面温度适宜 围绕恒星运行 存在液态水 有大气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 TESS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太阳的干扰。可能对它产生干扰的太阳活动类型及其产生的圈层是(  )

A. 黑子 色球层 B. 太阳风 光球层

C. 耀斑 色球层 D. 耀斑 日冕层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彗星“C/2018N1”环绕太阳运行,故彗星“C/2018N1”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彗星“C/2018N1”不属于地月系,故本题选择D

2题详解】

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是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和适宜的大气环境,①③项正确。是否围绕恒星运行不是特别重要,有大气层同时必须需要是合适的大气环境,②④错误。故本题选择A

3题详解】

太阳活动主要形式是太阳黑子、太阳风和耀斑。太阳黑子产生于光球层,太阳风产生于日冕层,耀斑出现于色球层,ABD三项错误;耀斑爆发发射的强烈电磁波可能影响TESS运行,C项正确。故本题选择C

4.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

B.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但太阳辐射不是地球上唯一的能源,如地热能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故选D项。

5.北京时间201796日,太阳爆发12年来最强耀斑。耀斑发生时,可能会对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

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高纬度地区产生大规模极光

干扰地球磁场,影响导航系统

全球各地降水异常增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耀斑出现会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正确。耀斑发生时,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流进入地球磁场,使地球南北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极光现象,正确。耀斑暴发,干扰磁场,引发磁暴现象,影响导航系统,正确。黑子会影响地球上降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降水受太阳活动耀斑影响小,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

图甲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6. 关于图甲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圈层 B. 生物圈独立于水圈与岩石圈之外

C. 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D. 大气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7. 图乙中代表岩石圈的是

A. a+c B. b+c C. c D. d

【答案】6. D    7. A

【解析】

6题详解】

据图可知,地壳是厚度最小的圈层,A错误;生物圈和水圈与岩石圈交叉在一起,不是独立存在的,B错误;水圈是连续的,比如各大洋都有海峡或运河相连通,由于大陆的存在且不规则,所以水圈是不规则的圈层,C错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干洁空气,而干洁空气中氮元素占78%,氧元素占21%,所以大气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软流层之上,应该是a+c,故选A

【点睛】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8.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B. 矿物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炼钢用的生铁就是矿物

C. 矿物就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D. 矿物在自然界富集起来时,就称为矿产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A正确;矿物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炼钢用的生铁是经过生产加工所得的工业原料,不属于矿物,B错误;矿物就是由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C错误;有用的矿物在自然界富集起来到有开发价值时,就称为矿产,D错误。故选A

【点睛】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矿产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可燃有机等类别,是不可再生资源。

9.下列物质中称为矿物的有

A. 铅笔芯 B. 玻璃 C. 食盐 D. 煎糖

【答案】C

【解析】

【详解】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由化学元素在岩石圈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铅笔芯的主要成分都是石墨,其实铅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不是在岩石圈由地质作用形成的,A错误;玻璃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不是在岩石圈由地质作用形成的,B错误;氯化钠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结晶过程中氯化钠自然析出,属于矿物,C正确;煎糖的原料是甜菜或者甘蔗,不是矿物,D错误。故选C

【点睛】食盐是指来源不同的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石盐是氯化钠的矿物,氯化钠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

10.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按成因分别属于

A. 岩浆岩和沉积岩 B. 岩浆岩和变质岩

C. 沉积岩和变质岩 D. 变质岩和沉积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花岗岩是岩浆向上侵入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属于岩浆岩;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属于变质岩。故选B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11.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它位于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B.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C. 板块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消亡边界 D.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即张裂处,故选D

【点睛】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下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答问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2. 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 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 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 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 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13. 图示山岭是( )

A. 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 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 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 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答案】12. D    13.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12题详解】

上层的第三纪岩层比下层的侏罗纪岩层新,可知图示岩层越往下则年龄越老,故图示岩层中间新,两边老。所以选D

13题详解】

图示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故不易侵蚀而形成山地。所以选B

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西北部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其代表是大石围(如下图)。大石围底部发现有两条宽713米的地下暗河,是广西目前流量大、流程远的地下暗河之一。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4. 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

A. 流水堆积 B. 流水溶蚀 C. 火山喷发 D. 风化作用

15. 下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一致的是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4. B    15. C

【解析】

本题组以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外力作用与地貌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4题详解】

根据题中广西西北部天坑地下暗河等信息判断,乐业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形成的地质作用是流水溶蚀,B对。流水堆积、风化作用不能形成巨大的天坑,AD错。火山喷发的火山口底部不会有地下暗河,C错。故选B

15题详解】

前面判断表明,乐业天坑是流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根据图中景观的形态特征判断,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形,A错。为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地貌,B错,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等喀斯特地貌,C对。为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地貌,D错。故选C

2014年峰会过后,北京再现雾霾天气,污染严重,1114PM2.5达到315.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6. ①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A. 大气逆辐射 B. 地面反射 C. 大气削弱作用 D. 大气保温作用

17. 出现雾霾天气,会使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答案】16. C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为未经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为经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所以的粗细变化是由于大气削弱作用,故选C

17题详解】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既能削弱太阳辐射,也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同时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所以地面辐射也会减弱。综上所述,故选C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里的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2.反射作用:主要是云层.云层越厚反射越强烈。
3.散射作用:微小的尘埃和空气分子选择性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较大颗粒的尘埃进行无选择散射。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是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8. 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

A. B. C. D.

19. 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是()

A.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B.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D.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公园绿地、水域面积广,热岛效应最弱,中心气温最低。根据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图,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丙地,C对。甲、乙两地气温高,不可能是公园分布,AB错。丁地气温较高,没有闭合等温线,不会是公园地区,D错。所以选C

19题详解】

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城市区域气温高,是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是下沉气流。结合图示箭头方面,图D箭头方向符合,D对。图A郊区应是下沉气流,A错。图B、图C城区应是上升气流,BC错。所以选D

20.谚语云: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

A. 晴天时空气中水汽充沛 B. 晴天时大气运动速度慢

C. 晴天时尘埃多 D.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雾是指在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差,导致地面迅速降温,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辐射雾的形成条件:
冷却条件: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地面散热迅速,使近地面气层降温多,有利于水汽凝结。

水汽条件:近地面层水汽充沛时,气温稍有下降就会使水汽凝结。湿度越大、湿层越厚,就越有利于形成雾。
层结条件:近地面气层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时,就有利于水汽和尘埃杂质的聚集,如又有辐射冷却作用便易于水汽凝结形成雾。

风力条件:静风有利于形成露、霜或浅雾,但不利于形成雾;微风(1-3/秒)对雾的形成最有利。

21.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 重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摩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故C正确。地转偏向力主要影响空气运动的方向,摩擦力是大气运动的阻力。

故选C

2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A.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B.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C.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D.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

【详解】

北半球气旋是呈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选择D项。

23.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104日平均气温最大 B. 105日昼夜温差最大

C. 106日易出现霜冻 D. 三天中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子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详解】晴天白天气温高,多云夜间气温高,因此106日平均气温最高;105日昼晴白天气渐高,夜晴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最大,B正确;106日夜间为多云天气,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不易出现霜冻;三天中最低气温都出现在日出之前。

【点睛】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于晴天,因此多云的昼夜温差小于晴天。

24.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流向是

冬季海水向西流 夏季海水向西流冬季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夏季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印度洋海区是季风洋流,洋流的流向与季风风向一致,是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向西流,对。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向东流,错。冬季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错。夏季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对。B对,ACD错。

【点睛】北印度洋海区是季风洋流,洋流的流向与季风风向一致。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

25.下面四图中,正确反映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形成两个大洋环流,南半球只形成一个,排除BD。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大洋环流呈顺时针,中高纬度以副极低为中心,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正确,故选C

【点睛】大洋环流模式图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6. 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沉没。下列渔场中,可能受污染的是

A. 舟山渔场 B. 北海道渔场 C. 北海渔场 D. 秘鲁附近的渔场

【答案】C

【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详解】

舟山渔场在中国东部海域,北海道渔场在日本东部海域,因此很难受到美国东海岸污染物的影响,AB不对;污染物由美国东部顺着北大西洋暖流可能影响到北海渔场,C对;秘鲁渔场在南半球,很难受到美国东海岸污染物的影响,D不对。故答案选C

27.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丘陵上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 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 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 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发展演化是统一的,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促使红壤的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长,水网密布,体现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没有体现陆地环境的差异性及自然景观的差异性。南方环境并不具有独特性。故选A

28.下列土地利用形式,属合理经营管理、用养结合的是

南方红壤区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青藏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黄淮海地区,小麦返青时,浇水施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选项分析,②③对土地的利用只利用未有培养,不是用养结合,①④合理经营管理、用养结合。故选C

【点睛】用养结合(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以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源禀赋条件为依托,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29.下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A. 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B. 在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果业

C. 在河西走廊上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D. 在山西省大力开办小煤窑,提高村民收入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形式单一,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A错误。在内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不适合林果业的发展,B错误。在河西走廊上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因地制宜,可以缓解荒漠化,C正确。在山西省大力开办小煤窑,是可以提高村民收入,但是浪费、污染会极其严重,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方式。通过综合利用不仅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扩大原材料来源,还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如三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有利于促进工业部门内部和部门间生产联系的发展,最终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0.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显著的地区在(     

A. 中、高纬度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中、低纬度地区 D. 高、低纬度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中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最典型,B正确。

31.下列陆地环境中,属于以热量为基础的全球尺度的分异是

A. 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 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

C. 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表现出从沿海往内陆方向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分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已学知识可知,以热量为基础的全球尺度的分异为从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分异。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为垂直分异,A错误。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为非地带性现象,B错误。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属于从为从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分异,C正确。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表现出从沿海往内陆方向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D错误。故选C

【点睛】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2.以下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是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山麓自然带类型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即山麓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结合图例,图A、图C山麓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AC错。北半球暖温带南坡是阳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高,B错、D对。故选D

33.呈散点状分布的聚落一般在(   

A. 山区 B. 沿河地带 C. 平原地区 D. 沿海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

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呈大面积分布;沿河、沿海分布的聚落多呈带状;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因此呈散点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4.近现代气候变化引起的后果有

A. 喜马拉雅山脉雪线高度下降 B. 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延伸

C. 西藏种植青稞的范围向高原上方延伸 D. 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近现代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为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脉雪线高度会上升;适合北温带的作物生长范围扩大,耕作区向高纬延伸;西藏种植青稞的范围向高原上方延伸;高纬地区冰川融化,水汽增加,比原来降水有所增加。综上所述,故选C

【点睛】全球变暖的主要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35.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十分丰富,其开发技术也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A. 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 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C. 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 它是一种洁净的能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可以改善大气质量,但是无法取代水电站,因为它是非可再生资源,B错误;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C正确;洁净能源是指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零排放或排放很少的能源,可燃冰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不是洁净能源,D错误。故选C

【点睛】天然气水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nHO。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二、综合题

3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水循环_________环节,_______环节,_________环节。

2)人们修建水库主要对图中______(填图中字母)环节的影响较大。为了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人们采取的开源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丙地貌是____________,丁地貌是____________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单项选择)  

A.只在水圈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相同

C.使地表趋于高低不平

D.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答案】    (1). 蒸发    (2). 水汽输送    (3). 地表径流    (4).     (5). 跨流域调水    (6). 海水淡化、修建水库、    (7). 山前冲积扇    (8). 河口三角洲    (9). 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把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结合在一起,考查水循环的环节、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外力地貌的类型。难度适中。

【详解】1)据图可知,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2)水库是储蓄、调节径流的水利工程,所以对的影响较大。为了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人们采取的开源措施有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修建水库等

3)丙地貌处于河流出山口为山前冲积扇,丁地貌处于河流入海口为河口三角洲。 

4)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也有在大气圈发生,比如水汽输送,A错误。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关系很大,B错误。水循环主要参与地质作用中的外力作用,能够削高填低,会使地表趋于平缓,C错误。水循环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以下为水循环示意图。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如果ab为岩浆岩,a有可能是结晶_____________岩,b有可能是结晶___________岩。

(2)如果d原来是______,现在有可能成为大理岩;如果原来是页岩,现在有可能是_______岩。位于d处的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岩。

(3)能在其中找到生物化石的岩石是_______

(4)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_________

(5)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是_________

(6)有气孔,质地不太坚硬的岩石是__________

【答案】    (1). 时间不充分    (2). 喷出    (3). 时间充分    (4). 侵入    (5). 石灰    (6). 板岩    (7). 变质岩    (8). 沉积岩    (9). 沉积岩    (10). 沉积岩    (11). 岩浆岩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质构造图为背景,考查三大岩石的类型、成因、特点。较为基础。

【详解】(1)据图可知,a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结晶时间不充分形成的喷出岩。B是岩浆侵入岩隙中冷却凝固结晶时间充分形成的侵入岩。 

(2)大理岩是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所以d原来是石灰岩;如果原来是页岩,现在经变质作用有可能形成的是板岩。d因受到岩浆的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 

(3)外力沉积过程很容易掩埋生物,所以能在其中找到生物化石的岩石是沉积岩。

(4)经外力的多次沉积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沉积岩。

(5)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

(6)岩浆喷出地表,因结晶不充分,气体没得到及时挥发,会形成有气孔,质地不太坚硬的岩石是岩浆岩。

【点睛】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8.下图为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根据图中字母所示的位置,填注气压场类型(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脊、鞍部)

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

(2) CD两点各吹什么风向的风?

C________风;D________风。

(3) FG两地的天气状况如何?并简述理由。

【答案】(1)高气压 低气压 高压脊

(2)西南 西北

(3)F地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因F地处在暖锋后的暖气团一侧,暖锋的云雨区在锋前。

G地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因G地处在冷锋后的冷气团一侧,冷锋的云雨区主要在锋后。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变化规律可知,等压线越接近A处,气压越高,所以该天气系统是高压(或者反气旋);判断某处的风向,先在最靠近的等压线上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南半球,风向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左侧北半球,风向就画在风向右侧;冷锋前、暖锋后为晴朗天气,冷锋后、暖锋有为阴雨天气。

【详解】1从图中看出,A为高压中心,B为低压中心,E为高压中心外凸部位,为高压脊;2据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又判定C处吹西南风,D处吹西北风;3F地处于暖锋后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G处于冷锋锋后,阴雨。

【点睛】结合等压线图是判断风向和天气的基础,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9.下图分别是阿尔卑斯山、天山博格达峰、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图,回答问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高新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判断天山博格达峰AB两坡坡向________是南坡, ________是北坡。

(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________,走向为________,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____

【答案】    (1).     (2). 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    (3).     (4). 南坡纬度低,温度高    (5). A    (6). B    (7). 天山    (8). 东西走向    (9).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阿尔卑斯山、天山博格达峰、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图,分析雪线的高低及成因;据植被分布情况判读坡向;对比分析山地自然带种类的多少及成因。

【详解】(1)据图可知,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原因是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据图可知,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高,原因南坡纬度低,且为阳坡,获得太阳辐射多,温度高。

(3)天山博格达峰北坡的迎风坡,降水多,在山腰出现森林植被,故 A为南坡,B为北坡。

(4)据图可知,天山自然带最简单。天山为东西走向。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是因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形成的。

【点睛】雪线的高低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断的:

1、雪线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温度低时雪线也低。

2、雪线的高低与降水量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3、雪线的高低与山势有关: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4、雪线的高低与坡向有关,主要表现在坡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5、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雪线的高低: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