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020-04-04 18:09:40)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原因

杂谈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4923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下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 该地可能位于(   

A. 北京 B. 黑龙江 C. 新疆 D. 西藏

2. 该学生于9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A. 21时整 B. 20528

C. 20564 D. 21356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图示该地观察北极星的高度为40°,说明该地为北纬40°923日为春分,当地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该小组学生于北京时间201492321时看到该地刚刚日落,说明该地在北京东经120°经线以西,且时差为3个小时,即大约经度是75°E附近,因此可能位于新疆;黑龙江在北京以东,西藏纬度在40°N以南。选C正确。

2题详解】

恒星日的时间间隔是2356ˊ4″, 92321时看织女星在天顶,那么9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的时间间隔应提前7ˊ52″,即北京时间为20528秒。选B正确。

【点睛】仰望北极星的仰角=该地的地理纬度;

北极星在北极的上空的恒星,相对于北极点不动;全天星空绕北极星逆时针运行;

恒星日是地球自然的周期,太阳日是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恒星日比太阳日短3ˊ56″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4. 【小题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示等高线在甲乙直接向北弯曲信息可知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后来总体向南流。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故选择B

4题详解】

内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先影响某地地形,并由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流向,故选择A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5. 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

A. 背斜山地 外力作用

B. 背斜谷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 向斜谷地 内力作用

D. 向斜山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6.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陡崖的高差可能有1190

B. 乙处地层中可能找到化石

C. 丙处可能发育河流

D. 丁处为天然大理石最佳开采点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类型及其成因。由图可知。该地区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因而地质构造为向斜。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区地貌类型为向斜山地。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向斜构造的两翼被侵蚀形成的,所以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

6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处为陡崖,有3条等高线重叠,且等高距为300米,根据陡崖高差计算公式(n1)×d≤ΔH<(n1)×d(其中d代表等高距,n代表等高线重合条数)得出甲处陡崖垂直高度范围为[600米,1200),故A项正确;由图可知,乙处是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而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故B项错误;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应为山脊,通常河流在山谷发育,故C项错误;丁处为大理岩分布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开采大理岩难度大且易引起崩塌等地质灾害,故D项错误。

 

读北半球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7. 图示地区(  )

A. ①山为火山

B. ④处变质岩是石英岩

C. ⑤处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

D. 岩层未受到水平挤压

8. 图中所示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石灰岩砂砾岩岩浆岩1→岩浆岩2→变质岩

B. 石灰岩岩浆岩2→变质岩砂砾岩岩浆岩1

C. 砂砾岩石灰岩岩浆岩1→岩浆岩2→变质岩

D. 石灰岩砂砾岩岩浆岩2→变质岩岩浆岩1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山脉主要是砂砾岩,属于沉积岩因此该山不属于火山A错误

处的岩石为变质岩是石灰岩遇到高温岩浆变质形成的大理岩B错误

处有断层地质条件不稳定易发地震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C正确

图中岩层发生弯曲说明岩层受到水平挤压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根据沉积岩的分布可以判断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先石灰岩后砂砾岩岩浆岩1侵入到石灰岩和砂砾岩层说明形成于两岩层之后岩浆岩2切断岩浆岩1所以岩浆岩2形成于岩浆岩1之后变质岩在岩浆岩2周围受高温岩浆影响而变质形成于岩浆岩2之后因此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石灰岩砂砾岩岩浆岩1岩浆岩2变质岩,故A正确。

故选A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图a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9. 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b中的(  )

A. ① B. ⑦

C. ③ D. ⑤

10.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强, B. ②强,

C. ④强, D. ①强,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表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表示射向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表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B正确。

10题详解】

图中表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示大气逆辐射、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表示被大气吸引的地面辐射;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强,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D正确。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1.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2.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地膜覆盖,则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穿越薄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起到保温作用,故结合题干即为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不会减弱了地面辐射,太阳辐射的总量没有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不会增加。故选B

12题详解】

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对。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地温不是主要目的,AB错。不能增加地温,D错。故选C

【点睛】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应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幅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气温变化特征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3.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拍摄的时段为

A. 16时至次日8 B. 8时至16

C. 18时至次日6 D. 6时至18

【答案】13. D    14. B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海陆风。

13题详解】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图中近地面的①④两点气温高于②③两点;据图中环流方向可知,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降,因此说明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即点气温高于点气温,是四地气温最高点。故选D

14题详解】

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吹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近地面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说明海洋气流垂直下降,陆地气流垂直上升,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结合乙图可知,此时为8时到16时之间。故选B

【点睛】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热的地方气流上升,冷的地方气流下沉,近地面的风从冷的地方吹向热的地方。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5.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极地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16.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A. B. C. D.

【答案】15. D    16. B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图中的气压带在30度附近,所以是副热带高压带。故选D

16题详解】

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北半球,风由30度副热带高压带指向60度,且向右偏转,为顺时针方向流动,故选B

 

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7. 关于PQ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暖锋 B. 北半球冷锋

C. 南半球暖锋 D. 南半球冷锋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

B. a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C. b地此时吹西南风

D. PQ锋面将向南移动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可知,在山峰处弯曲向北方,说明越往北线速度越小,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CDPQ锋面位于气旋的东侧,暖气团推动冷气团运动,故应该为暖锋;故答案为A

18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PQ为暖锋,暖锋降水在锋前,而b地位于暖锋锋后,故A错;a地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故B错;b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根据指向标可知,为西南风,故C对;根据指向标可知,PQ锋面将向北移动,故D错。故选C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所以,大棚设计要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9. 大棚内水汽由地面到棚顶,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分别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地表径流

20. 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

A. 大棚内外温差 B. 棚内空气温度 C. 棚外风力大小 D. 棚顶倾斜角度

【答案】19. AC    20. AB

【解析】

19题详解】

地表上空的水汽被蒸发到高空冷却形成水滴,水滴通过自身的重力形成降水,这是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与降水。大棚内的温度由于薄膜的隔绝,里面的温度比外面高。里面的水蒸汽上升过程中遇到更冷的薄膜,就会液化,形成水珠附在薄膜上,水滴通过自身的重力流到集水容器。大棚内水汽由地面到棚顶,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分别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与降水,故AC正确;

大棚内没有大气运动,也就没有水汽输送,故B错误;

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只能相当于水循环环节的降水,图中信息不能反应地表径流。故D错误。

故选AC

20题详解】

大棚内的温度由于薄膜的隔绝,里面的温度比外面高。里面的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更冷的薄膜,就会液化,形成水珠附在薄膜上,大棚内外温差越大,棚内空气温度越高,集水量越大。故AB正确;

集水量与室外的气温有关,与风力无关,故C错误;

水棚顶倾斜角度可以影响集水的速度,但对集水量影响不大,故D错误。

故选AB

 

读某区域水流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1. 下列有关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东部地区的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充分

B. 图示时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 图中河流干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D. 图示时期,河流处于枯水期

22. A处潜水自由水面距离地面可能是(  )

A. 24 B. 32 C. 38 D. 42

【答案】21. BC    22. BC

【解析】

21题详解】

地势越平坦,降水在地表滞留的时间越长,转变为地下水就越充分,图中等高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故西部地区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加充分,A项错误;

从图中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可知,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故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项正确;

根据图中等高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由高处流向低处,图中河流干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故C项正确;

图示时期该区域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为丰水期,D错误。

故选BC

22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A处海拔为110,潜水位海拔为70-80,A处自由水面与地面的距离为30-40,可能为32米或38米,故BC正确。

故选BC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3. 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  )

A. 洋流 B. 海陆风 C. 季风 D. 地球自转

24. 图示黑龙江河段的水文特征包括(  )

A. 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B. 植被覆盖率低,含沙量大

C. 初春深秋季节有凌汛现象 D. 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答案】23. AC    24. AC

【解析】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23题详解】

读图可知,鄂霍次克海冬季易受到南下的寒流以及冬季风(偏北风)的影响。浮冰在偏北风和南下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所以每到1-3,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因此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洋流和季风。故AC正确。

读题可知1-3月冬季风势力强盛,此时海陆风影响范围小且势力弱,可以忽略。故B错误。

地球自转与浮冰流动无关,故D错误。

故选AC

24题详解】

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易形成春汛,而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大,易形成夏汛,故A正确;

黑龙江附近为大、小兴安岭,纬度高,气温低,人口稀少,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故B错误;

黑龙江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下并且纬度高,结冰期长,黑龙江有低纬流向高纬河段,故初春、深秋季节有凌汛现象,故C正确。

黑龙江有春汛和夏汛,流量季节变化大,故D错误。

故选AC

 

下图为世界20°40°某地区18°C等温线弯曲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5. 下列符合图示季节我国江南地区景观描述的诗句是

A.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B.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一支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26.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处附近可能分布渔场 B. 甲处洋流一定为暖流

C. 乙处一定为地中海气候 D. 乙处可能为沙漠气候

【答案】25. BD    26. AD

【解析】

25题详解】

如果是北半球,陆地气温偏低,海洋气温偏高,为北半球冬季,如1月份;如果是南半球,陆地气温偏高,海洋气温偏低,为南半球夏季,如1月份。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这两句描写的是初夏的景象,故A错误;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描写的是冬季的景象,故B正确;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故C错误;

一支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这两句描写的是冬季的景象,故D正确。

故选BD

26题详解】

如澳大利亚西侧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并且分布渔场,故A正确,B错误;

如果乙处位于北半球,那么乙在北纬20°30°,是热带沙漠气候,不是地中海气候,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60分。

27.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期界线,O点为极点,P点纬度为7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_。此时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

(2)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________

(3)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侧视图(C6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要求:画出地轴、晨昏线、太阳直射光线、直射点所在纬线、极昼极夜纬度,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答案】(1)(20°N,135°W) 70°S及其以南

(2)17 西九区向东至东十二区

(3)南 变长

(4)见下图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北半球夏半年某日的等昼长线分布,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能力。

【详解】(1)根据经度变化可以判断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所以O为北极点,由此可推断OB180°经线,OA(45°E)0时经线。P(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故直射点为(20°N,135°W)。极夜出现在700S以南地区。(2)P点影子朝正北时,45°E为正午1200,据此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700135°W 0时经线,所在时区为西九区。所以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西九区向东至东十二区。(3)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北极附近极昼范围缩小,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上海昼渐短,夜渐长。(4) 根据题意画出622日的太阳光照侧视图,地轴垂直于赤道;在地心和C点的连线上画太阳直射光线;过地心作太阳直射光线的垂线即是晨昏线;过C点作赤道的平行线即直射点所在纬线;过图中晨昏线两端点作地轴垂线即极昼极夜纬度;在图中晨昏线的左侧画出阴影表示夜半球。

 

2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根据材料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的过程。

4)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

【答案】(1)从地质作用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3)冲积扇或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出口处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

4)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宁夏平原为背景资料,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地质构造、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河流地貌的发育。(1)宁夏平原是断层下降和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2)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3)河流出山口处因流速突然下降,携带物质大量堆积往往形成冲积扇。(4)河流泥沙的沉淀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详解】(1)地质作用要考虑外力和内力作用。根据图示信息,宁夏平原位于地质构造中的地堑位置,这是因为区域发生断层,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黄河流经此地,因地势降低,黄河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而成。

2)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AB处在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故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CD处位于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所以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

3P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山区河流流出出口处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

4)根据流水机械沉积分异规律,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所以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29.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并简述甲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原因。

2)描述A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C气候成因的是__________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4D处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我国典型,试从其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答案】(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甲地主要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每日日照时数长。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半年多雨,冬半年少雨。原因: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

(3)④

(4)表现:D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

【解析】

【分析】

考查气候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详解】(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南部日照时数较短,中部、西部较长。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2A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北部,夏半年东北信风南移过赤道,风向偏转形成西北季风,给A地带去大量降水;冬季A地受到来自澳大利亚内陆的东南风的影响,降水少。

3C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地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

地、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7月份受西风带控制,说明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能正确表示C气候成因是地。

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

故选

4D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其差异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原因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小的角度分析。我国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也最典型。

 

30.下图为2017914日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写出A点的气压值范围。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

(3)C点相比,判断D点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并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答案】(1)1 0101 015 hPa

(2)气旋(或:低压中心);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台风。

(3)D点的风力大于C点。D点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4)冷锋。雨雪、大风、降温。

【解析】

【分析】

(1)气旋等压线四周高,中间低;闭合等值线的判读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

(2)台风是发生在热带、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风向为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结合书本知识分析防治台风的措施。

(3)风力大小可通过等压线的疏密程度进行判断。

(4)本题考查北半球锋面气旋冷、暖锋的位置及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详解】(1)读图,A为锋面气旋,低压中心,根据闭合等值线的判读方法,A点的气压值范围1010~1015百帕。

(2)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读图,B为西北太平洋海域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风向为逆时针由四周吹向中心,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台风

(3)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D点等压线比C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D点的风力大于C点。

(4)北半球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推知E处形成的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可能伴有雨雪、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