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2020-04-04 18:07:55)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原因

杂谈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江苏省徐州一中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10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选修)

一、选择题:共60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点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与该点相对应的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 图中c点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2. 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 0°经线向西至20°W B. 20°W向西至90°W

C. 90°W向东至90°E D. 20°W向东至90°E

【答案】1. D    2. B

【解析】

试题考查经纬度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应用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中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的极点对应为(38°S,180°,位于南半球,西半球,D正确。

2题详解】

西半球的范围为20°W向西到160°EB正确;经线向西至20°W属于东半球;90°W向东至90°E有一部分属于西半球,有一部分属于东半球;20°W向东至90°E属于东半球。故选B

 

昼夜现象使地球表面出现晨昏线(),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结合所学晨昏线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3. 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A. A B. B C. C D. D

4. 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图AA所在的是晨线,是日出时刻;图B南极图B点在昏线上,是黄昏时;图CC点在晨线上,是日出时;图D是北极图D点在晨线上,是日出时。选B正确。

4题详解】

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是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由于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不是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不是昼夜更替现象。选C正确。

【点睛】昼夜现象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产生:
(1)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2)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下图为局部地球光照示意图,已知图中地为晨线和昏线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交点,此刻北京时间是140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5. 图中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此时的晨昏线的是

A. P1 B. P2 C. P3 D. P4

6. 关于图中各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昼长最短,日出最迟

B. ②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C. ③地和地处于同一日期

D. ⑤地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5. D    6. D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赤道与昏线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当北京时间为14:00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图中晨昏线P4与赤道相交于180°经线,故选D

6题详解】

图中曲线为昏线。地位于北极圈是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昼长24小时,A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大值90°B错误; 180°经线的此时时为18时,而地和地分别位于180°经线(日界线)两侧,不可能属于同一日期,排除C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5日的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7. 此时,北京时间为

A. 648

B. 658

C. 6516

D. 6416

8. 黄河站极昼持续的大约时间与当地的盛行风分别是

A. 1个月    东南风

B. 3个月    东北风

C. 5个月    西南风

D. 6个月    西北风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阴影部分是65日,两个日期分界线与图中180°经线重合。此时,经线的时刻是0点。图示为北极,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经线以东是东经,北京在阴影区域,北京时间为658时,B对。ACD错。故选B

8题详解】

读图可知黄河站纬度为78°55'N,从春分(3.21)北极点进入极昼开始,到夏至(6.22)北极圈内全部进入极昼用了3个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每个月大约移动8个纬度,所以中国黄河站2*90°-78°55'/8=3个月极昼时间。黄河站处在北极地区,常年受极地东风带的控制,当地盛行东北风,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两个日期分界线是时刻为0点的经线和180°经线,图中阴影部分是65日,两个日期分界线与图中180°经线重合。此时,经线的时刻是0点。经线以东是东经,北京在阴影区域,日期是5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0. 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B.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C.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D.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答案】9. C    10.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9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左图纬度向北递增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作用下,右岸侵蚀,左岸沉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右图纬度向南递增,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岸侵蚀,右岸沉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

10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侵蚀,坡度较陡;左岸沉积,坡度较缓,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运动轨迹图。abcd代表二分二至日直射点位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1. 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12. 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正值夏季 B. b地昼短夜长

C. 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D. d地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11. C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示自转方向可知,左图以北极点为中心,右图以南极点为中心;a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对应的是北半球夏至日;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应的是北半球冬至日;再结合太阳运动轨迹和二分二至日期,b直射赤道对应是北半球春分日;c直射赤道对应的是秋分日。选C正确。

12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即直射南回归线,a地北回归线正值冬季;b地赤道全年昼夜等长;c地赤道为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最远之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只有极圏以内会有极昼,d地南回归线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选C正确。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为遮阳板设计原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3. 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4.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3. D    14. A

【解析】

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和题目叙述:遮阳板收起目的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选D项。

14题详解】

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应该加长遮阳板,可以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的高度。所以选A项。

 

下图为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中节气为北半球节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5. 图中abcd四地,自北向南依次是

A. acbd B. dabc

C. abcd D. cdab

16. 当扬州处在一年中夜最长时

A. a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 b地为冬季

C. c地出现极昼现象 D. d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15. B    16.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图中a全年昼夜等长为12小时,地处赤道;b地冬至日昼长夜短、夏至日昼短夜长,应在南半球中纬;c冬至日出现极昼、夏至日出现极夜,应在南极圈;d冬至日出现极夜、夏至日出现极昼,应在北极圈;四地自北向南依次是dabc。当扬州处在一年中夜最长时,即是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上的a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半球b地为夏季;南极圈上c地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上的d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15题详解】

图中a全年昼夜等长为12小时,地处赤道;b地冬至日昼长夜短、夏至日昼短夜长,应在南半球中纬;c冬至日出现极昼、夏至日出现极夜,应在南极圈;d冬至日出现极夜、夏至日出现极昼,应在北极圈;四地自北向南依次是dabc。选B正确。

16题详解】

当扬州处在一年中夜最长时,即是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上的a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半球b地为夏季;南极圈上c地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上的d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选C正确。

 

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7. 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18. 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

A. 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B. 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春分或秋分

C. 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D. 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错。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度纬线附近,B错。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风向向左偏,PQ 两风带的风向向右偏,C错。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结合图示气压带的纬度, PQ 两风带的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风向由气压带向两侧吹,可判定 M 为副热带高压带。D对。故选D

18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M 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偏南,所以为北半球的冬季,用1月份表示,AB错。N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所反映的时间是北半球夏季,7月份,C对,D错。故选C

【点睛】熟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位置,注意风带的风向在南北半球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一致的,根据分布的纬度位置,与回归线、极圈等几条重要纬线的位置关系,判断移动的方向。掌握不同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9. 有关图中各地,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在乙处自南向北流 B. 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

C. 甲丙相对高度可能为610 D. 丁处陡崖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20. 下列各地点,秋季能观赏到枫叶景区的有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19. BC    20. AC

【解析】

19题详解】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因此判断乙处河流由北向南,A错误;读图可知,湖泊位于河流的中上游,对下游地区有调节作用,B正确;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甲处海拔高度为200-300米,丙处海拔高度为800-900米,因此甲丙的相对高度为500-700米,甲丙相对高度可能为610米,C对;瀑布存在需要有陡崖,而且需要河流流经,丁处为陡崖,以上等高线凸向地处,为山脊,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因此该地也不可能发育瀑布,D错误。故选BC

20题详解】

甲地位于河谷的东坡,面向枫叶分布的坡面,而且没有视线的阻挡,因此可以观赏到枫叶景区,A正确;乙地和景区之间有山脊的阻挡,不能通视,B错误;丙地位于山顶,海拔高,中间没有遮挡物,可以看到枫叶,C正确;丁地位于陡崖的崖底,且东侧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D错误。故选AC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看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20181119, 两颗北斗三号卫星凌晨成功发射,我国圆满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的组网部署。下图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示意图ABCD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处的位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21. 北斗三号卫星发射成功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乙点最近

D.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小值

22. 在公转轨道上,当地球从甲点运行到乙点期间

A. ①两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都向右偏

B. ①地地方时始终早于

C. ②地季节变化比地明显

D. ②地昼长均比地长

【答案】21. AC    22. BC

【解析】

21题详解】

111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运动,A正确;地球在1月初到达近日点,1119日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B错误;根据甲乙两点的光照情况,图中C点为冬至,接近1119日,所以C正确;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最小是在1222日左右,D错误。故选AC

22题详解】

根据图示,甲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乙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以判断出,图中ABCD依次为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地球从甲点运行到乙点期间介于夏至到冬至期间。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取决于物体所处的纬度位置,位于赤道,水平运动物体方向不会发生偏转,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A错误;相对于的位置偏东,地方时早,B正确;赤道处季节变化最不明显,地季节变化比地明显,C正确;甲到B点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地昼长比地长,但是从B点到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地昼长比地短,D错误。故选BC

 


20181218日,北京某校王老师赴莫斯科某校参加为期七天的国际交流。王老师发现两校学生在校时间均是当地时间8001700。下图为世界时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23. 两校学生同时在校的北京时间可能为

A. 1000 B. 1200 C. 1400 D. 1600

24. 王老师参加国际交流期间,莫斯科

A.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日落时间推迟

C. 昼长先变短后变长 D. 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答案】23. CD    24. AC

【解析】

23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莫斯科时间是东3区区时,两地时差是5小时;两校学生在校时间均是当地时间8001700;当莫斯科时间800时,北京时间是1300;当莫斯科时间是1200时,北京时间是1700。两校学生同时在校的北京时间为13:0017:0014001600在此期间。CD正确,AB错误。故选CD

24题详解】

王老师参加国际交流期间,是1218-25日,此时段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东南,A正确;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日落时间较早,B错误;1218-25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莫斯科的昼长先变短后变长,C正确;1218-25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莫斯科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D错误。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下图为南北半球部分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25. 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A. 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B. 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C. 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 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26. 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大

B. 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 南半球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

D.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整个纬度都是西风,风力更强

【答案】25. AB    26. CD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曲线形态或对应数值,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A对。据图可以看出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小,B对。最大风速的南半球风速变化小于北半球风速变化,说明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错。两图中,60°附近南北半球风速均大于0,30°附近风速为0的纬度南半球偏低,说明南半球纬度范围大,D错。故选AB

26题详解】

地转偏向力由赤道向两极增强,与海面狭窄无关,A错误;南半球海面宽广,B错误;北半球海面狭窄,南半球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C正确;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整个纬度都是西风,风力更强,D正确。故选C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7.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AB为城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乙村在甲村的________方向,图中从处能否直接看到处?_______

2)甲村与龙山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米之间。

3)如果想在AC两地间修建公路,把C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铁矿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MN两条线路中你会优先选择_______线路,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

4)若以丙处为出发点进行登山比赛,有LP两条线路攀登龙山或虎山,如果你参加登山比赛,你将选择的登山线路是_______线路,并说明你所选线路的优缺点。

【答案】(1)、东南;否;

2)、400 800(两答案可互换)

3)、N 地形平坦,避开不利地形;连接更多的城镇。

或者:M 可修建隧道,线路短;铁矿运输专用通道,运输效率高。

4)、选线路P 优点:坡度小,登山难度小;缺点:路程较长或需要过河。

或者:选线路L优点:路程较短或不用渡河;缺点:坡度大,登山难度大。

【解析】

【分析】

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应用。

【详解】(1)、有指向标的图一定要按图中的指向标去判断方向,没有方向提示的图一般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去判断。所以据图中的指向标即可判断方位。

通视情况的判断最直接的办法是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或山顶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①②之间做连线,很显然经过一个山顶附近,所以看不到。

2)、从图中可知该图等高距为200米,甲村位于一河谷地区,所以甲村的取值范围为200-400米,龙山的取值范围为800-1000米,故两地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400----800米之间。

3)、交通线路选线要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N线路虽然线路较长,但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降低了坡度,保证了安全,同时经过了B村镇,加大了交通运输量,提高了经济效益。。M线路虽然线路较短,但穿过一山脊部位,地形坡度大,增加了工程造价,同时安全系数小。

4)、该题是一道比较题,各有优缺点,线路P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但跨越河流,线路长;线路L则 相反。

 

28.读图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________时针方向。

2AD______方向,C在北京的______方向。该日,E点的昼长为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出。

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即地理坐标):北京:______匹兹堡:_____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100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

飞机飞行需要______小时。

假若飞机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218时,那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___________时。

【答案】    (1). 逆    (2). 东南    (3). 西南    (4). 12    (5). 6    (6). 40°N,116°E    (7). 40°N,80°W    (8). 10    (9). 21    (10). 5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方向判读及区时计算等知识点。

【详解】(1)根据图示的匹兹堡,说明图示半球为北半球,故自转方向呈逆时针。

2)图示半球为北半球,故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结合自转方向判断,AD的东南方向,C在北京的西南方向。此日昼夜平分,E点昼长为12小时,6点日出。

3)图示北京所在纬线为40°N;北京所在经线,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说明北京所在为东经116°;而匹兹堡所在的纬度为40°N,而顺着自转方向,匹兹堡附近的经度数减少,判断匹兹堡所在的经度为西经80°。北京地理坐标:(40°N,116°E);匹兹堡地理坐标:(40°N,80°W)。

4)材料反映全程沿经线飞行,故共跨过纬度从北纬40°--北纬90°--北纬40°,说明跨纬度100°,故距离为100*111KM,速度为1100KM,约飞行10小时。假若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218时, 匹兹堡在西5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起飞时匹兹堡的区时是32019时,10小时后为3215时。

 

29.下图为地球的太阳光照图,图中大、中、小圆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曲线AB表示的是        线(”),若AC两点均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2点在点的        方向,此刻①②③④四点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点。

3)请描述从此日开始至3个月后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4)分别说明该日日出、正午和日落三个时刻地一垂直地面物体的影子朝向。

【答案】(1)晨  23°26′S30°E

2)正南  

3)此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日过后,北半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3个月后各地昼夜平分。

4)日出时朝向西北,正午朝向正北,日落时朝向东北。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日照图基本知识,涉及晨昏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点。

【详解】(1)读图,根据图中自转方向,曲线AB有黑夜进入白昼,表示的是晨线。若AC两点均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说明此时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极夜,据自转方向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23°26′S)。B点所在经度是60°W,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点。12点经线是30°。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30°E)。

2)根据图中经线及昼夜状况,点与点在同一经线上。结合南北极点位置判断,点在点的正南方向。此刻,南极圈有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点位于南回归线,太阳高度最大的是点。

3)读图,此日为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3个月后,太阳直射赤道,各地昼夜平分。

4)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位于赤道,日出东南方向,日出时物影朝向西北。正午影子朝向正北,日落西南方向,日落时影子朝向东北。

【点睛】根据图中的自转方向,晨昏线定义,判断晨昏线类型。根据极圈的现象,判断直射点位置,距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方向。分析时注意该地与直射点的位置关系。

 

30.甲图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N为北极点)”;乙图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图中气压带在30°往较高纬度一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甲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所处位置有________ (填字母) _____ (填字母)

2)甲图中B处是______风带,与乙图中________ (“a”“b”)处的风向一致。

3)甲图中D处是________风带。 乙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

4)甲图中N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E气压带的成因为_______ (“动力热力”)原因。

【答案】    (1). C    (2). E    (3). A    (4). E    (5). 东北信    (6). a    (7). 西    (8). 北    (9). 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或热力)    (10). 动力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三圈环流图,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成因及影响等知识。

【详解】(1)由图甲中N为北极点,结合北半球三圈环流的分布规律可知,A为赤道,在30°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60°(盛行上升气流),C30ºNE60ºN。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气压带AE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气压带NC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2)据(1)题,判断ABC构成低纬度环流圈,CDE构成中纬度环流圈,EFN构成高纬度环流圈,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故B为东北信风带即为图乙中的a处。

3)甲图中D处位于中纬度环流圈,是西风带。乙图风带风向向右偏转,该半球是南半球。

4)据上题,N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地处高纬,常年低温,空气收缩下沉,属于热力因素。而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在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作用下,辐合上升形成,为动力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