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2020-04-03 14:07:54)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原因

杂谈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承德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7页。第卷第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地球的大气圈(       

由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

与其它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的结构。

【详解】地球的大气圈是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正确;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正确;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很小,错误;大气圈和其他全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错误。所以选D

2.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 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答案】A

【解析】

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 km处,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对流层A对。BCD错。

3.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  )

A. 始终在对流层 B. 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C. 始终在平流层 D. 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对流层大气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而不同地理纬度的地面受热不均匀,因此对流层的高度也不同。低纬度空气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而高纬度对流层的高度仅89千米。因此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故选D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4. 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 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

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 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

5 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 平流层气温降低

C. 酸雨区面积缩小 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答案】4. C    5. B

【解析】

考查平流层臭氧总量的变化及影响。

4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臭氧含量是由50—60度向两侧递减;在高纬度变化大,低纬变化小,故选C

5题详解】

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地面辐射加强,与酸雨的形成没有关系,因平流层的臭氧减少,平流层吸取太阳辐射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平流层温度降低。故选B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6. 图中适宜飞机飞行的是(  )

A. A B. B C. C D. AB

7. 下列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是(  )

A.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B. 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

C. 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 能反射无线电波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大气垂直分层,图中适宜飞机飞行的是B,1250千米,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A层是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C 层是高层大气,空气稀薄,不适宜飞行。故选B

7题详解】

B层的能量是臭氧吸收的太阳紫外线能量,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能反射无线电波的是C层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故选D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8. 图中起保温作用的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某地地方时为13时,图中势力最强的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增强 B. ②较强 C. ③减弱 D. ④不变

【答案】8. C    9. B    10. 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8题详解】

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①②③④依次为太阳总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返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正确,故选C

9题详解】

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势力最强的是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向上传导,因此13时势力最强的是地面辐射,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沙漠地区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地面辐射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气温较高,故选B

【点睛】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11.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 温室效应 B. 热力环流

C. 海陆热力差异 D. 风的形成

12.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B.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C.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D.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答案】11. C    12. C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和水循环。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体现出了海陆(下垫面)的热力差异,C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A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图B表示锋面天气;图C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图D表示地形雨。故选C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 m的高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B. 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 防治牲畜啃食 D. 防止冬春火灾

14. 树木涂白后(  )

A. 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 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 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 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树木主要从根系吸收营养,生石灰和硫磺是涂在树干上,也不是植物的养分,A错误;城市地区不会出现大量牲畜,C错误;城市内树木较为稀疏且维护好,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小,D错误。结合材料中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知道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主要起到杀菌、杀虫作用和防冻害的作用;故选B

14题详解】

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AB排除。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少对阳光的吸收率,D错误。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减少树皮开裂,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C正确。故选C

读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15. 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 城市绿地面积小

C. 城市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

D. 城市绿地面积大

16. 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 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应该距离城市(  )

A. 56 km B. 1213 km C. 1618 km D. 100150 km

【答案】15. C    16.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由于市区人类活动量比较大,各种废热的排放量比较大,市区温度较高,郊区温度较低,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圈即城市热岛,城市上空尘埃物质、绿地面积小都不是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1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卫星城应该建在城市热力环流圈半径范围以外的地方以避免城市热力环流带来的污染物污染卫星城的环境,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点睛】卫星城在建设时应当建在城市热力环流圈半径范围以外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地方,而城市绿化带的建设应当建在热力环流圈半径范围以内的地方。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17. 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 O→P→M→N→O B. P→O→M→N→P

C. M→N→P→O→M D. N→M→O→P→N

18. 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A. A B. B C. C D. D

【答案】17. A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横坐标代表海拔,纵坐标代表气压,MNOP四点在近地面和高空构成热力环流,则可得MN位于近地面,OP位于高空(OP的海拔高于MN)。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近地面,高压区为下沉气流,低压区为上升气流;而在高空与近地面相反。图中近地面M气压大于N,则M位于高压区,气流下沉;N位于低压区,气流上升,MN气流流向为M→ N。高空O气压大于P,则O位于高压区;P位于低压区,气流下沉,OP气流流向为O→ P。因此在垂直方向上,四点的气流流动为N→ OP→ M;在水平方向上,四点的气流流动为M→NO→P,故在整体上四点构成的热力环流应是O→P→M→N→O。故选A

18题详解】

由于近地面气温较高的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会形成低气压,读图可知,N位于低压区,气流上升,N地气温高于周边地区,故N地是一个暖中心,也是一个低气压区。由此可知,N地的等温面应该向上凸,而等压面应该向下凸。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A项的示意图。故选A

【点睛】过程分析
1.认真读N地的等温线图,准确识别N地的气温特征。
2.结合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推测N地的气压状况。
3.结合N地的气温、气压状况,判断N地垂直方向等温面和等压面的弯曲特征。

飞絮是杨树、柳树等植物种子成熟炸裂后飘出毛絮的自然现象,在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天气下最易发生。下图为北方春季一天的气温变化图。

读图完成问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19. 据图推测飞絮高发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时间段为

A. 2—6 B. 10—16 C. 14—20 D. 18—22

20. 飞絮在上述时间段高发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高,对流运动强 B. 温差大,空气不稳定

C. 空气湿,飞絮易扩散 D. 气温低,飞絮易产生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据材料并分析图中信息可知,一天中1016时气温较高,而飞絮在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天气下最易发生。因此可推测飞絮高发时间段为1016时。故选B

20题详解】

在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天气下飞絮最易发生,这是因为此时段气温高,大气对流运动强烈,植物种子成熟炸裂后,飞絮在大气对流运动作用下漫天飞舞,A正确,B错误。空气湿,飞絮不易扩散,C错误。中午附近时段,气温高,飞絮易产生,D错误。故选A

下面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21. 上面左图所示气压带位置对应的时段内(  )

A.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 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 黄河进入枯水季节 D. 大兴安岭雪花飘舞

22. 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 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 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 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答案】21. A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由图可知,乙风带位于中纬地区,且风向为西南风,可推知其为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甲地盛行下沉气流,可知其为高气压带,且在图中的位置分布在30˚N以北,表明此时气压带风带已北移,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处在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此时为冬季,为其干季,草木枯黄,故A项正确。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故B项错误。黄河此时降水较多,进入丰水季节,故C项错误。夏季大兴安岭没有雪花飘舞,故D项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由图可知,乙风带位于中纬地区,且风向为西南风,可推知其为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甲地盛行下沉气流,可知其为高气压带是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风带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丁风带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丙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受乙风带(北半球盛行西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B项正确。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故A项错误。丙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该地区形成极锋,降水相对较多,故C项错误。南亚地区夏季多雨是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的影响,是东南信风移动的影响,不是丁风带(东北信风)移动的影响,故D项错误。故选B

读某地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23. 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 甲、乙分别位于河流两侧 B. 甲、乙分别位于锋面两侧

C. 甲、乙分别位于山脉两侧 D. 甲、乙分别位于台风中心两侧

24. 若从甲到乙的气压变化与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相同,则该天气系统可能为(  )

A. 冷锋系统 B. 暖锋系统 C. 低压系统 D. 高压系统

【答案】23. B    24. B

【解析】

试题分析:

23题详解】

. 甲、乙两地气压差异大。两地位于河流两侧,受河流调节作用,两侧气压差不会相差很大;故A错。位于锋面两侧,受冷暖不同气团控制,气压才会出现较大差异;B对。山脉两侧或台风中心两侧时均不会出现这样的气压差异小;CD错。

24题详解】

从甲到乙的气压变化是气压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与暖锋过境相同。

考点:通过气压变化判断天气。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25. 图示天气系统为(  )

A. 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反气旋

C. 南半球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26. 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

A. 大风区 B. 阴雨区 C. 高温区 D. 锋后区

【答案】25. A    26. B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故为气旋,且该天气系统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的气旋。

26题详解】

图中阴影部分的风向是从海洋吹来的,可能带来丰富的水汽,故可能形成降水。该处风从海洋吹来,不能形成高温区;该地应该位于暖锋的锋前,故不是锋后区;该地区也不能形成大风区。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系统。

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27. 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

A.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B.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C.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D.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28. 在图乙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27. B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孔明灯刚点燃时,灯内火苗加热的空气上升,到灯顶部向两侧移动,沿灯壁下沉,从底部流出,推动灯上升。在底部周围冷空气,流向火苗处,形成环流。所以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BACD错。故选B

28题详解】

读图乙,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a是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A错。b是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B对。cd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对孔明灯影响小,CD错。飞得最高的是B地,B对。故选B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所以导致热的地方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同海拔相比气压升高或降低),冷的地方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由于同一水平面气压有高低区别,所以空气水平方向上从高压向低压流动,从而形成了环流圈。

下图是我国汉水流域某地大气温度与相邻河水温度1月、7月日变化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29. 大气温度与河水温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热力性质存在差异 B. 太阳辐射存在差异

C. 人类活动方式不同 D. 海拔存在差异

30. 人们利用气温与水温的差异为生活服务,就理论上而言,利用效果最好的是(    

A. 冬季利用河水供暖 B. 冬季利用河水制冷

C. 夏季利用河水降暑 D. 夏季利用河水供暖

31. 该地区大雾天气多,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雾最常出现在(   

A. 夏季的白天 B. 冬季的夜晚

C. 夏季的夜晚 D. 冬季的白天

【答案】29. A    30. C    31. B

【解析】

29题详解】

大气温度与河水温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热力性质存在差异,水体受热增温慢、放热降温慢。太阳辐射不存在差异,B错误。人类活动方式对两者温度影响较小,C错误。海拔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温度有季节变化,说明海拔不是影响因素。故选A

30题详解】

利用气温与水温的差异为生活服务,利用效果最好时,水温与气温差异应较大。据图可知,夏季两者差异大,最大可相差约10℃,河水温度相对较低,可以用来降暑。冬季两者差异较小,利用河水供暖效果不佳,A错误。冬季不需要制冷,B错误。夏季不需要供暖,D错误。故选C

31题详解】

大雾的形成需要空气中的水汽达到凝结状态,冬季夜晚气温低,水汽易达到凝结状态,所以冬季的夜晚大雾天气多。冬季的白天和夏季气温较高,不易形成雾。故选B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32.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 a增强 B. b增强

C. c减弱 D. d减弱

33.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 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4.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

A. 流量下降 B. 流速减小

C. 流量会更加稳定 D. 丰水期水位上升

【答案】32. A    33. B    34. 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水循环及其环节,水文特征。

32题详解】

据图知,a代表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强,b减弱,c增强,d增强,故A项正确。

33题详解】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B项正确;其他说法不是主要目的,故其余选项排除。

34题详解】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的流量有调节作用,流量会更加稳定,C项正确,A项错误;影响河水流速的因素是上下游落差、河水清浊度、河道宽度、河道曲直、河床构造以及水生植物是否对水流有较大的阻碍,由于植被浅沟使得河水更加清澈,故河水的流速加快;因河流的调节作用,丰水期水位变化较小,BD项错误。

【点睛】影响河水流速的因素是上下游落差、河水清浊度、河道宽度、河道曲直、河床构造以及水生植物是否对水流有较大的阻碍,由于河水更加清澈,故河水的流速加快。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35. 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

A. 下渗明显增多 B. 地表径流加大

C. 地面蒸发增加 D. 地下径流增多

36. 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 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 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 提高透水路面比率

【答案】35. B    36. A

【解析】

35题详解】

由图可知,与自然的路面相比,城市路面下渗量明显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地面蒸发作用减弱,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故B正确,ACD错误。

36题详解】

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对城市内涝没有影响,故A不可取,符合题意;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可以加快地表水的排放,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B可取;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C可取;提高透水路面的比率,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D可取;根据题意要求选择措施不可取的选项,故符合要求的应是A

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37. 对图中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A. 北半球信风带

B. 南半球信风带

C. 北半球西风带

D. 南半球西风带

38. 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 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 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 ④洋流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答案】37. D    38. C

【解析】

【分析】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基本为北半球中低纬度为顺时针方向中高纬度为逆时针方向;南半球中低纬度逆时针方向中高纬度为环球西风漂流带。

37题详解】

根据某海域洋流分布图中洋流方向呈逆时针可知此处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同时根据图中经维度分布可知本海域为南太平洋。所以图中洋流是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南半球西风带D正确。

38题详解】

为秘鲁寒流,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沿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延伸,所跨纬度广A错。热带草原气候是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受洋流影响小,B错。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大陆东部增温增湿降水增加,C为南半西风漂流,对北半球北海渔场的形成没有影响,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分布规律,以记忆为主,难度小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39.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寒流  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0.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 含沙量小、冰期短 B.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 水量丰富、落差小 D.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答案】39. B    40. B

【解析】

该题考查洋流;河流水文特征。

39题详解】

从图中马尾藻海和欧洲的位置可知,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西岸,欧洲位于大西洋的东岸,根据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知:必须经过北大西洋暖流才能从北美东海岸到达欧洲西海岸。选项B正确。

40题详解】

受海洋影响,该地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导致的河流水文特征为流量稳定、水量丰富,选项B正确;含沙量多少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坡度有关,选项A错;落差大小和流速快慢,跟地势有关,选项CD错。选项B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41.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

3)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类型____________气候。

【答案】    (1). 副热带高气压带    (2). 夏季    (3).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4).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控制    (5). 地中海气候    (6). 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结合图中纬度位置和气压带风带分布判断。

【详解】1)甲气压带分布于北纬30°附近,故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图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即气压带风带北移,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
2分布于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位于南北纬20°--30°的大陆中西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地中海气候;位于35°--55°的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42.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12月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1)在两地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地,分析理由_____________

2)海雾多发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

A12月      B34月      C78月     D1112

【答案】    (1).     (2). 地是寒流,水面温度低,暖湿气流流经较冷水面才可以形成海雾    (3). C

【解析】

【分析】

准确解读海雾的概念及熟悉大湖效应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详解】1)根据题目信息: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结合图中洋流可知,地为寒流,水面温度低,从南方来的日本暖流,其洋面上空空气暖湿,当这暖湿的气流流经地较冷水面时,就很容易形成海雾。
2)海雾多发的时候,应该是暖湿气流最强的时候,即78月份,因为此时盛行东南季风,暖湿气流最强。故选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