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此博文包含图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标签:
阿拉伯基督教启迪慧想汽车杂谈 |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的层次有(
A.1级
C.3级
2.“白太阳”现象期间(
①全球降水增多,洪涝灾害频繁
③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受干扰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金星是除太阳、月球之外能看到的最亮天体,在日出稍前或日落稍后亮度最大。2018年9月2日,行星金星"合"恒星角宿一近距离接触,上演了一幕浪漫的"星星相吸"。下表为金星、地球的数据对照。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3.金星亮度大的原因可能是(
A.有浓密的大气层 B.距离地球近 C.有明亮的光环 D.自身能发光
4.科学家推测在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根据表格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大气主要为CO2,无适宜的大气成分 B.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
C.自转周期比地球长,昼夜温差过大 D.公转周期比地球短,没有液态水存在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太阳年辐射总量(
A.哈尔滨比济南多
B.分布呈东多西少
C.上海大于1200kw·h/m2
D.平原比高原地区丰富
6.只考虑自然因素,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是(
A.济南
B.拉萨
C.上海 D.重庆
7.影响拉萨太阳年辐射总量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太阳活动 D.地形地势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C.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
9.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
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_(
A.耀斑;色球层 B.黑子;光球层
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风;日冕层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P、Q为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图中(
A.甲为上地幔 B.乙为地壳
C.丙为下地幔 D.丁为内地核
11.火山爆发的岩浆物质最可能来源于(
A.甲的上部 B.乙的顶部
C.丙的底部 D.戊的上部
2019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的海域,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次地震首先直接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
①水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⑤
13.若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有一艘船,则船上的人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关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除极点外,各地相同 B.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C.大约每分钟转4° D.地球上任何地点都一样
完成下面小题。
16.当“嫦娥一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①-②之间,并向②点移动
B.位于②-③之间,并向③点移动
C.位于③-④之间,并向④点移动
D.位于④-⑤之间,并向⑤点移动
17.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A.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B.②到③逐渐加快
C.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 D.④到⑤先加快后变慢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各点分别是二分二至和近、远日点,完成下面小题。
18.2018年的秋分在9月23日,那么秋分日时地球公转到图中的位置大约是(
A.① B.③
C.⑤ D.⑥
19.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下面四点最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在地球公转由①向②运动的过程中,我国相关节气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下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B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23°26´N,135°E)
C.(23°26´S,135°W)
22.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正午12点
C.凌晨12点
下图为某河流一段较平直河道的剖面图,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此段河流可能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 D.回归线上
24.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6.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北回归线上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27.近地面大气最重要、直接的热源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大气短波辐射
C.③是大气逆辐射
29.夜晚,当大气云量增多时,将出现的现象是(
A.①增强
下图是该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0.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南风 D.东北风
31.不考虑地面状况,图中风速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2.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B.绿化带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
C.市区降水少于郊区 D.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33.下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正确的是(
A.增加城市硬化路面的面积 B.减少城市绿化面积
C.提高空调使用率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4.此时,图中A点所在地区的气压名称是(
A.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B.阿留申低压
C.夏威夷高压
3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
A.亚洲的山区最高大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C.亚洲的气压带和风带最完整
D.东亚东侧的海洋最深
36.读以下图表,回答问题。
M城市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下图,图中a、b、c、d四点分别处在冷锋、暖锋的不同位置,且两个锋面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在冷锋后冷气团控制下②d处在暖锋后冷气团控制下
③c处出现连续性的降水天气④b处比a处气温高、气压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可能形成降水的有a处和d处②c处比d处气温高,气压低
③b处风向是偏南风④吹偏北风的有a、d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水浒传》中有一段对天气的经典描述如下:“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铁甲如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9.材料中描述的天气系统和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A. B. C. D.
40.预测材料中的天气系统将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A.降雪 B.晴朗 C.小雨 D.多云
41.关于材料中的天气系统过境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降低,风速增大,天气转晴 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天气转阴
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天气转晴 D.气温升高,风速增大,天气转晴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4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高压脊
B.②③两地天气晴朗
C.①、④两地的风向大致相同
D.②地位于冷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
43.下面气压变化,最可能是乙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4.甲、乙两处天气系统比较,甲一定(
A.气温低 B.风力大 C.气压高 D.降水多
读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5.图示水循环(
A.①的水量比③大
C.③和④的水量相同
46.若图示山坡森林植被遭破坏,则(
A.④增多
C.⑥增多
47.图示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采用透水地砖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其对水循环的有利作用是(
A.增加③ B.增加⑤
C.增加② D.加速①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示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回答问题。
48.该图区域位于的半球位置和分布规律是(
A.北半球
C.南半球
49.按成因分属于风海流的是(
A.a
50.c处洋流流向与下图所示一致的是(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A. B. C. D.
二、综合题(共50分)
5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每空1分)
(2).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公转速度较
(3).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太阳直射在
(4)当地球运行到B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在
5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下图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右图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
(1)读图,比较①、②、③、④数值大小并排序:气压:
(2)比较①、②的降水概率:
(3)此时滨海地区近地面的风向为
(4)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4分
53、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13分,每空1分)
(1)图中甲、乙两处存在两个气压中心,其中代表低气压的是_
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
(2)①、②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处,其判断依据是__
(3)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填“1”或“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该季节上海盛行_______风;(2分)
(4)此时,孟买盛行风向为
(5)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
54、读 “水循环示意图”回答(共10分,每空1分)
(1)图中代表蒸发环节的有
(2)A、C、F、D、E组成的水循环是
(3) 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类型中,水循环过程中水汽量最大的是
(4) 对于地中海沿岸环节F
地理试卷
【答案】1.B2.D【解析】1.图中中心天体是太阳,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因此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的层次有2级,即太阳系、地月系,B正确。故选B。2.“白太阳”就是太阳大气层无黑子的现象。黑子数目和地球降水有相关性,有些纬度是正相关、有些纬度是负相关,因此“白太阳”现象期间,有些纬度降水增多、有些纬度降水减少,①错误。黑子活动周期是11年,不是76年,②错误。黑子数目增多、耀斑也会频繁出现,“白太阳”现象期间,耀斑减少,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受干扰减弱、太阳活动对电离层干扰减弱,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答案】3.B4.D【解析】3.金星拥有浓密的大气层与其亮度大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表中信息表明,金星与太阳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0.72倍,说明金星离地球距离近,金星通过反射太阳光,由于距离近使得地球上看金星的亮度大,B符合题意。太阳系中有光环的主要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金星没有明亮的光环,C不符合题意。金星是太阳系中一个行星,行星自身不发光,D不符合题意。4.表中信息表明,金星主要大气成分为二氧化碳,无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成分,由此推测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A不符合题意。表中信息表明,金星与太阳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0.72倍,说明距太阳比地球近,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表格信息表明,表面温度达到480℃,不适宜生物生存,B不符合题意。表中信息表明,金星自转周期达243天,自转周期比地球长,可能导致昼夜温差过大,而不适宜生命存在,C不符合题意。公转周期比地球短,不是造成没有液态水存在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点睛】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氮气。金星的大气压强非常大,约为地球的92倍。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温室效应在金星上大规模地进行着。如果没有这样的温室效应温度会下降400℃。在近赤道的低地,金星的表面极限温度可高达500℃。
【答案】5.C6.D7.D【解析】5.该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图中哈尔滨年太阳辐射总量没有济南多,A错;总体分布西多东少,其中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B错;上海处于1200-1500 kw·h/m2范围内,大于1200kw·h/m2,C对;总体看,平原地区太阳能没有高原地区丰富,D错。故正确答案为C。6.根据材料,若只考虑自然因素,则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方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结合材料可知,重庆的年太阳辐射量最小,因此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正确答案选D。7.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能丰富,故影响拉萨太阳年辐射总量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8.A9.B【解析】8.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说法错误;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炭是来源于植物,石油很大部分是动物来源的,而动物是吃植物的所以也主要来源于植物,而植物生长是要吸收太阳辐射到地球的日光能量长大,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故选A。9.太阳中间的三趾乌鸦,为太阳变暗的部分,为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故选B。
【答案】10.C11.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10.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图中P为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Q为古登堡面,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而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分别对应乙和丙,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丁为外核,戊为内核。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山爆发的岩浆物质最可能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中,结合图中圈层进行判断,乙圈层为上地幔,丙为下地幔。因此岩浆的发源地位于乙的顶部。故选B。
【答案】12.A13.B【解析】12.此次地震引发了海啸,说明了直接影响了水圈,造成了生物圈的变化,①②正确;而岩石圈和地壳属于内部圈层,排除④⑤。故本题选择A。13.本题考查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地震发生时,附近船上的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而无左右摇晃。故本题选择B。
【答案】14.A
【答案】16.C17.D【解析】16.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得知,①为春分日,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④为冬至日,⑤为第二年的春分日。“嫦娥一号”发射时为10月24日,处于秋分9月23日与冬至12月22日之间,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对应的是位于③-④之间,并向④点移动。故本题选择C。17.地球公转速度是在1月初近日点达到最快,7月初远日点达到最慢。①春分日3月22日到②夏至日6月22日应该是一直变慢,A错;②夏至日6月22日到③秋分日9月23日应该是先变慢后变快,B错;③秋分日9月23日到④冬至日12月22日应该是一直变快,C错;④冬至日12月22日到⑤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中间经历1月初远日点,是先加快后变慢。故本题选择D。【点睛】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不同月份距太阳的距离不同,在最远处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最近处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
【答案】18.B19.D20.B【解析】1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各点分别是二分二至和近、远日点,根据所学知识得知,①为春分日,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④为冬至日,⑤为远日点,⑥为近日点。故秋分日时地球公转到图中的位置是③。故本题选择B。1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各点分别是二分二至和近、远日点,根据所学知识得知,①为春分日为3月21日,②为夏至日6月22日,③为秋分日9月23日,④为冬至日12月22日,⑤为远日点7月初,⑥为近日点1月初。所以每年的11月11日离④为冬至日12月22日最近。故本题选择D。2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各点分别是二分二至和近、远日点,根据所学知识得知,①为春分日为3月21日,②为夏至日6月22日。在地球公转由①春分日向②夏至日运动的过程时段。吃月饼,共庆团圆是农历八月十五,A错;踏青插柳春季符合该时段特征,B对;放鞭炮,守岁迎春,是每年的农历除夕春节,C错;望双星,鹊桥相会是每年的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D错。故本题选择B。
【答案】21.D22.C【解析】21.依据图文信息,该图为南半球,B点在45°E以东90°,因此B点的经度是135°E,B点有极昼现象,因此为纬度为66°34´S,D对。22.读图可知,B点所在经线刚好位于夜半球的中央,因此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0时,即凌晨12点,C对。
【答案】23.A24.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侵蚀地貌及其形成原因。30.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图可以看出该河左岸侵蚀更为严重,右岸堆积,同时根据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水流方向偏左转,属于南半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31.由题知该河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岸侵蚀严重,右岸堆积,且河流自东向西流动,据此判断,右岸属于北岸,左岸属于南岸,由于左岸侵蚀更为严重,因此需要加固河堤。故选B。
【答案】27.C28.C29.C
【答案】30.A31.B【解析】30.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推测风向,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一般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0°—40°即为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垂直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由图可知,图示区域是北半球,所以图中甲地的方向大致是西北风。A项正确。故选A。31.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由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B项正确。故选B。
【答案】32.B33.D
【答案】34.D35.B
36【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M城市的气候资料可知,M城市气候为冬雨型,属地中海气候,故D正确。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故A、B、C错误。故选D。
【答案】37.C38.B【解析】37.左图为冷锋,锋前b处为暖气团,a处为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所以b比a气温高气压低,且冷锋降水在锋后;右图为暖锋,锋前d处为冷气团,锋后c处受暖气团控制,则c处比d处气温高气压低,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即d处,且多为连续性降水;故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38.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故①正确;d处为冷气团,c处受暖气团控制,故c处比d处气温高,气压低,故②正确;冷气团控制区域气压较高,暖气团控制区域气压较低,a处为冷气团,b处为暖气团,故ab处风向是偏北风,故③错误;同理cd处吹偏南风,故④错误;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B。【点睛】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和暖锋,锋面西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答案】39.A40.A41.C【解析】39.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铁甲如冰,大风降温为冷锋影响,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运动,冷气团密度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被迫而上升,与A相符。B为暖气团沿冷气团向上滑升,为暖锋。暖气团不会位于冷气团下方,CD错误。故选A。40.冷锋冷气团势力强,所以移动速度快,暖气团抬升快,多降水,冬季气温低,将带来降雪。故选A。41.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风速减小,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转晴,C正确。故选C。【点睛】冷锋:是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被迫而上升,锋面坡度较大,冷暖两方中,冷气团占主导的地位。冷锋冷气团势力强,所以移动速度快,所以降水多阵雨暴雨。 暖锋:是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向上滑升,锋面坡度较小,冷暖两方中,暖空气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移动,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移动速度慢, 所以出现连续性降水。如春雨绵绵。
【答案】42.A43.A44.C【解析】【分析】大气运动,常见的天气系统,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42.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规律和形态,①地位于高压脊,A对。②地位于暖锋锋前,③地位于冷锋锋后,②③两地为阴雨天气,B错。风由高压吹向低压,①、④两地的风向不同,C错。②地位于暖锋锋前,③地位于冷锋锋后,D错。故选A。43.乙是低压中心,过境前气压较高,过境时气压降低,过境后气压升高,曲线①对,A对。故选A。44.甲是高压中心,气温不一定低,A错。甲是高压中心,气流下沉,乙是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水平运动的风都较弱,B错。一定是气压高的地区,C对。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错。故选C。
【答案】45.B46.D47.B【解析】45.图中①—⑥分别表示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海水蒸发、降雨、下渗、地下径流。①的水量比③小,A错;降雨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因此②的水量比④小,B正确;③的水量大于④,C错;②和⑥的水量不可能相同,D错,故选B。46.④为降水,主要与当地气候有关,不会轻易发生变化,A错;植被破坏,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BC错,D正确。47.采用透水地砖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小了地表径流,B正确,C错;③为海水蒸发,①为水汽输送,地面铺设透水砖对这两个环节无影响,AD错,故选B。
【答案】48.A49.D50.D【解析】48.该纬线两侧分别是西南风和东北风,根据风向可以判断该区域大洋环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abd为暖流,c为寒流,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顺时针,故A正确。故选A。49.风海流是指由盛行风吹拂而形成的洋流。根据上题可知,该区域大洋环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b的形成与低纬信风有关,d的形成与中纬西风有关,二者属于风海流,故D正确。ac属于补偿流,故ABC错误。故选D。50.根据上题可知,该区域大洋环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呈顺时针,c为寒流。A图等温线北高南低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寒流,故不符合题意;B图等温线北高南低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为暖流,故不符合题意;C图等温线南高北低位于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为暖流,故不符合题意;D图等温线南高北低位于北半球,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寒流,故正确;故选D。
51、(1)春分;夏至
52(1)②>①>③>④
(3)西北风
(4)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4分
【解析】【分析】本题以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和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为背景材料,考查热力环流及其应用。【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中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①②大于③④;据“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规律可知,①等压面下凹故为低压,②等压面上凸故为高压,而近地面与倒空相反,故④为低压,为③高压.故气压排列是:②>①>③>④。近地面大气温度越高气压越低,而①为低压故气温高,②为高压故气温低。根据温度随高度递减规律可知,④气温低于③,故综合得知,气温排列是:①>②>③>④。
(2)①为低压,气流上升,降水概率大,②为高压,气流下沉,降水概率小。阴雨天气温差小,晴朗天气温差大,故昼夜温差:①<②。
(3)注意图中的方向标,此时滨海地区近地面①气压低于②,风由②吹向的风向①,北半球向右偏转为西北风,④为低压,为③高压,风由③吹向④,由于高空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的风向为南风。
(4)屋前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形成低压;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形成高压,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53解析:该图示是亚欧大陆与北太平洋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图。风力的大小主要依据等压线的疏密来判断。③处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
答案:(1) 甲 印度低亚(或亚洲低压) 海陆热力差异
(2)①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气压差异大) 炎热干燥
(3)7 东南或偏南
(4) 西南风
(5)顺时针
54、每空1分共10分
(1) A、G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