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
标签:
阿拉伯基督教启迪慧想情感伊斯兰教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为某省会城市。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西高东低
2.关于34°N纬线附近的等深线向东凸出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谷地的分布
B.河流流向 C.山地的延伸
我国科考队找寻青藏高原隆起的证据,在雅鲁藏布江谷底发现了蛇绿岩,它是海洋洋底的古老岩石,原生火成岩,可以作为洋盆、古缝合线及古俯冲带存在的直接标志。但一块蛇绿岩还不能说明什么,随后科考队在几百千米的雅鲁藏布江两岸都发现这种蛇绿岩分布,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找到了直接的证据。据此完成3—4题。

3.蛇绿岩出露地表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岩浆活动、板块的挤压、地壳的抬升
C.地壳的抬升、岩浆活动、板块的挤压
4.科考队员发现了蛇绿岩,继续沿雅鲁藏布江两岸考察,方法和目的是
A.沿江考查,证明雅鲁藏布江谷地属于印度洋板块
B.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发现地势低洼,证明可能是张裂拉伸的结果
C.走走停停,寻找证据,恰好沿江找到这种蛇绿岩
D.分纵向和横向考察,证明蛇绿岩呈线性分布,是古俯冲带存在的表现
5.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一年中该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南的时间约为
A.3个月

6.据图分析,该时刻河谷中部等温面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因地形阻挡,谷地内部获得太阳辐射少,谷地气温较低
②黑夜因散热不畅,谷地内部气温偏高
③白天因江水比热容大,升温慢,谷地气温较低
④黑夜因江水比热容大,降温慢,谷地气温较高
A.①②
7.此时,图中四地之间的气流应该是
A.甲流向乙
“回南天,满窗泪”。 回南天(简称回南)是我国华南地区对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三四月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据此完成8—9题。
8.“回南天”的产生原理是(
A.冷空气南下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
B.暖湿空气北上遇冷空气而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凝结形成水珠
C.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多,达到饱和状态,易在一些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
D.冷空气退去后,暖湿气流使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形成水珠
9.“回南天”常出现在春季而不是夏季,决定性因素是(
A.气温高低
北美大河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汇入加利福尼亚湾。流域干支流多峡谷,河床比降大,其大峡谷段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河谷景观之一。据此完成10—11题。

10.胡佛水坝修建后,对科罗拉多河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下游流速减慢
11.科罗拉多大峡谷两侧景观差异显著,北侧林木苍翠,南侧植被稀少,其原因是(
A.北侧高山冰雪融水浇灌,植被丰富
C.南侧悬崖峭壁,土层薄,植被稀少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第43—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8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稳定,几乎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大陆冰盖融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

(1)说明该岛气候对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4分)
(2)分析该岛土壤贫瘠的原因。(6分)
(3)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冰期时大陆桥出现的原因。(6分)
(4)简述迁徙到该岛的大型动物能连续进化且体型变小的原因。(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纳米比亚沙漠(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南部,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他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材料二 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1)分析纳米比亚西部荒漠的形成原因。(6分)
(2)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6分)
(3)分析数以万计的火烈鸟集聚在附近浅海滩上的自然原因。(6分)
(4)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6分)
(二)选考题:共22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之称。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但景区内的酒店却入住率不高。下图为泰山位置及交通图。

分析泰山景区内酒店入住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鳌太穿越,是指由鳌山沿秦岭山脊徒步至太白山,堪称是国内最难走的徒步线路之一,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整个穿越过程,经过秦岭保护区核心区,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雪地之间,高山动物(羚牛、熊猫)时有出没、植物资源丰富,几乎囊括了秦岭的所有精华。
但因非法穿越的人众多,不仅给当地生态带来伤害,也出现了不少人员伤亡事故。2018 年 4 月 16 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禁止“鳌太穿越”的原因。
威远中学校高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答案 |
B |
C |
A |
D |
A |
D |
A |
D |
A |
C |
B |
C |
|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答案 |
D |
D |
C |
B |
B |
A |
A |
B |
C |
D |
A |
A |
|
题号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
答案 |
C |
C |
B |
D |
C |
D |
B |
A |
C |
B |
A |
|
非选择题:共160分。
36小题:
(1)全年高温多雨,光照、水分、热量充沛(2分),植被生长普遍快、繁茂,高大稠密(2分)。
(2)气温高,有机物氧化分解快(2分);雨水对地表冲刷作用强,土壤养分大量流失(2分);植物生长快,有机质大多储存在生物体内(2分);该岛缺乏活火山,矿物质难以补给(2分)(任答三点)
(3)冰期时,全球气温低(2分);(海洋水汽到达陆地),降水以固态形式储存于大陆(多转换为大陆冰盖(2分);流回海洋的地表径流减少(2分);海洋水体减少,海平面下降,大陆桥显现(2分)。(任答三点)
(4)该岛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质条件稳定,气候变化小,生物进化连续(2分)。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大陆桥消失,生存空间较小(2分);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大型动物食物相对不足(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37小题:
(1)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2分);沿岸本格拉寒流减湿作用明显(2分);常年受离岸风(2分);东南信风的影响(2分)。(任答三点)
(2)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2分);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2分);该地常年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使得雾不易扩散(2分)。
(3)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4分);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捕食、栖息(2分)。
(4)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可抵御烈日暴晒(2分);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温作用,抵御夜晚低温(2分)。防止蚊虫叮咬(2分);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2分)。(任答三点)
43小题:
泰山旅游方式相对单一,所需时间少,可以一天内完成(2分);泰山风景区范围大,景点分散,地域组合较差(2分);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泰山距离泰安市市区近,交通便利,市区酒店价格更有优势(3分);济南距离泰安较近,基础设施完善,为游客提供更为舒适和多样的旅游服务(3分)。
44小题:
鳌太线”位于秦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保存有独特的冰川遗迹,易被人为破坏(2分);沿线分布有秦岭特有的珍稀植物,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生长(2分); 人类活动会对羚牛、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活动和迁移造成极大威胁(2分);穿越活动会产生垃圾,污染环境(2分);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压力大(2分)。(任答五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