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旅游美食启迪慧想文综气温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4分,共140分)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示意图,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但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和对该岛屿的开发,拟建设一大型港口。读图,完成第1题。
1.关于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流经过,易使水汽凝结
B.西风带来暖湿气流
C.岛屿附近水汽充足
D.寒暖流交汇
2. 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河流汛期为6-9月
3. 关于该岛屿的地理环境,推测不正确的是(
A.多火山地震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的枇杷品质好。云霄枇杷树根系浅,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当地广泛推广枇杷套装技术,每年3-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摘”为中心的枇杷节。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读回答4-6题.
4.云霄县是我国枇杷越冬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下列不是云霄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为(
A.三面环山,冬季受寒潮(强冷空气)的影响小
B.邻近海洋,冬季气温受海洋增温调节作用影响
C.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D.较封闭的山谷,不易散热
5.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对云霄枇杷生产风害影响最明显的季节和原因是(
A.春季;华南准静止锋导致的强风
C.秋季;热力环流导致海风增强
6.果农对枇杷套袋最佳时间为(
A.1~2月
下图为亚洲东部部分地区某年9月20日8时和9月21日8时天气系统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期间甲地最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
2019年3月18日下午至19日白天哈密市出现明显大风、沙尘天气。被天山分为两部分的新疆哈密(94°E)多地出现6级以上大风,瞬间阵风11级,瞬间极大风速达37.4m/s,最小能见度872米。据此完成8~9题。
8.此次沙尘暴过境前后,哈密(
A.沙尘天气过境前风速小,能见度差
B.沙尘天气出现时风速加大,气压降低,能见度骤降
C.受高压中心控制
D.牲畜转场受到较大影响
9.沙尘天气对哈密的影响有(
①太阳辐射总量增加
A.①②
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10-11题。
10.目前受冷平流影响的是(
A.
11.在暖平流影响下,常出现(
A.
二、非选择题(16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吉布提国土面积狭小,沙漠与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东非大裂谷横贯国土中部,中、南部是火山高原,年平均气温在30℃以上,年平均降雨量为150mm,阿萨尔湖是由休眠火山围成的火山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m,是非洲大陆的最低点。阿萨尔湖成为全球唯一没有地表入水口、也没有出水口的准内陆湖泊,湖水盐分含量是海水的10倍,有趣的是,阿萨尔湖的水位基本常年没有变化。下图为吉布提位置图。
(1)分析吉布提气候特点的成因。(6分)
(2)说明吉布提多荒漠景观的原因。(6分)
(3)描述吉布提中、南部火山高原的形成过程。(2分)
(4)推测阿萨尔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3分),并说明理由。(6分)
37.(33分)
某教授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教授遇到当地游牧民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
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是:生长的古代森林,突然受火山爆发影响,森林被火山灰掩埋,可溶性矿物质渗入树体,排挤掉纤维质,最终将整棵树、整片林都变成化石,当这些化石出露地表即形成石化森林。巴塔哥尼亚地区的石化森林形成于约6000万年前。
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东西两侧的大洋水汽难以进入的原因。(6分)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9分)
(3)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出现大规模“石化森林”的原因(9分)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牧民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9分)
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1~11:B
B C D B
36.【解析】
(1)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40°S—60°S之间,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部受南北走向的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该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同时由于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所以该地虽然靠近海洋,但是降水稀少。
(2)考查地形对河流特征的影响。直接或者间接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能够注入海洋说明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说明河流蒸发弱,下渗少。再结合材料和图分析即可得出:①该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流量大;②地势西高东低,落差大,流速快;③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④河流流程短,流程中河流下渗小。
(3)考查地貌成因。据图中信息可知:石化森林形成初期植被茂密,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掩埋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最终演化成化石,由于地壳抬升和外力作用,最终出露地表。
(4)考查传统游牧业的迁徙方向和发展区位;本题考查内容和我国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转场较为相似。11月,此时南半球即将进入夏季,所以迁徙方向有海拔较低的大西洋沿岸牧场迁徙到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安第斯山山地牧场。该季节安第斯山有大量的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牧场旺盛,加之气候凉爽,蚊虫少,是牲畜长膘的季节。
(1)(6分)
①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3
②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3分),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
(2)(9
①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3
②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3
③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3分)。
(3)(9
①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3分);②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3
③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3
(4)(9分)
方向: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3分)。
有利条件:①当地11
(有利条件答对2
37.(1)(6分)①吉布提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年平均气温高。②终年受干燥的信风控制,年降水量少。
(2)吉布提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岩石物理风化作用强;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作用强,颗粒小的物质被搬运,形成沙漠与戈壁;全年高温少雨,地表植被稀疏,大多形成荒漠景观。(答出两点6分)
(3)东非大裂谷带横贯国土中部,地下岩浆沿裂隙上升,在地表冷却凝固;不断上升的岩浆,推动已经形成的岩层向两侧运动,形成了火山高原。(2分)
(4)海水补给(或地下水补给)(3分)缺少地 表水补给,且蒸发旺盛,但阿萨尔湖水位没有变化;地势比海平面低,海水通过地下裂隙补给湖水。(6分)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特点、地表景观的成因,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湖泊水文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问,由材料可知,吉布提年平均气温高,年平均降雨量少。由图可以看出,吉布提处于北半球低纬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年平均气温高;该地区受来自内陆的低纬信风影响,年降水量少。第(2)问,吉布提的荒漠景观的形成与气候、风力作用、植被等因素有关。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岩石物理风化作用强;气候干早,风力侵蚀、搬运作用强,易形成沙漠与戈壁;由于降水稀少,地表植被稀疏,起不到抑制荒漠化发展的作用。第(3)问,火山高原也叫熔岩高原是由大量黏度很小的基性玄武岩浆溢出地表,面积广大的地表被覆盖后形成的,一般表面平坦,一 望无际。 当基性岩浆沿裂隙或火山口溢出地面时,就形成熔岩流。固结后的熔岩,由于抗蚀力比较强,往往形成熔岩高原。这种熔岩高原必须是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漫长的时间,岩浆多次大规模喷溢才能形成的。由材料可知,东非大裂谷橫贯吉布提国土中部,具备火山高原的形成条件。第(4)问,由材料可知,阿萨尔湖成为全球唯一没有地表人水口、也没有出水口的准内陆湖泊,湖水盐分含量是海水的10倍,有趣的是,阿萨尔湖的水位基本常年没有变化。结合东非大裂谷横贯吉布提国土中部这一条件, 可以判断阿萨尔湖的水源只能是由海水通过地下裂隙补给湖水,所以湖泊水位才可能没有变化:同时由于没有淡水补给,也没有出水口,故阿萨尔湖盐分含量非常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