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
标签:
材料旅游美食启迪慧想文综杂谈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十月月考
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 年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将在武汉(300N,1140E)举行。组委会为方便其他大洲足球球迷欣赏本国军人风采又不对本地球迷欣赏球赛产生冲突,灵活安排赛程。世界各地球迷看球的最佳时间段是当地时间 13时至次日1时,比赛时长约 2 小时。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同时照顾英国和中国球迷市场,中国队开始球赛时世界时为
A.14点
2.里约热内卢军运会在 7 月份举行
A.温度较高,利于考验军人品质
C.风速小,对比赛影响小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0日凌晨3时,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经过连续作业,将首批重约250吨的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南极罗斯岛(163︒46'E、74°54'S)新建站区。读下图完成3-4题。
3.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将首批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南极罗斯岛时,物体的影子朝向
A.
东南
4.
新站建设选择南极罗斯岛最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 B. 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
C. 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 D. 对外运输便利的地区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l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读图完成5-6题。
5. 该沙漠冬季存在稳定积雪的影响因素有
①植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关于该沙漠积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 增强地面反射,增加大气温度
C. 冬季绿洲区空地雪面蒸发量大于沙漠区
D. 一年中积雪期土壤含水量最高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读图完成7-8题。
7. 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8. 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A.
太阳辐射较弱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完成9-10题。
9. 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
A.
绿洲边缘的荒漠
10. 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
A.
导致沙漠扩大
右图是我国某省气候舒适日数分布图。气候舒适状况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人体对温暖、凉爽的天气感觉舒适。读图回答11-13题。
11.从图中等值线分布规律推测,甲、乙两地的气候舒适日数可能分别是
A. 90
C. 90
12.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C.地势高
13.仅考虑气候舒适状况,最不适宜游客前往丙地休闲旅游的月份是
A.1月和2月
下图为2019年4月8日14时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百帕)。回答14-16题。
14.控制图中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低压槽
15.此时乙地风向为
A.东北风
16.未来银川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降低
下图示意R河流域,R河最终注入L湖。L湖后期因面积缩小一分为二。据此回答17-19题。
17.R河径流量从源头到河口
A.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8.L湖“一分为二”的原因不包括
A.人类过度引用河水
B.流域内蒸发量增大
C.源头冰川融水增加
D.湖泊中部地势较高
19.L湖萎缩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
A.农业灌溉水源减少 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D.土地的荒漠化加剧
读黄河某河段流域内潜水(是指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平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单位:m)分布图。完成20-21题。
20. 东营市附近地区地下水的大致流向是
A.
东北流向西南
21. 图示黄河段初春季节
A. 含沙量最大 B. 主要靠雨水补给
C. 可能发生凌汛 D. 主要靠地下水补给
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坡度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右图为该地河谷中传统村落分布图。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
左图所示区域(
A. 甲河段比乙河段流速快 B. 乙河段侵蚀作用比甲明显
C. M 地坡度比池塘周围陡 D. 乙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比甲小
23
A.
汇聚坡面径流
C.
扩大耕地资源
2011年,巴西一位老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附近的一个小岛救下了一只濒临死亡的企鹅(下图所示),然后将它放归海里。此后每年的6月,这只企鹅都会回来看他,与这位老人相处8个月后,在次年的2月返回阿根廷南部的岛屿海岸(55°S附近)。据此完成24-25题。
24.对企鹅选择与老人一起度过下半年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这里的温差更大
C.这里的食物丰富
25.企鹅在由里约热内卢返回“家园”的过程中,最可能
A.顺风南下,水温降低
C.偶遇冰山,搭载南行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26-27题。
26.K岛天然植被迅速恢复的原因
A.地形多样
27.K岛1983年火山爆发的原因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据此完成28-29题。
28. 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A.冰蚀谷
29. 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①侧,光照较强
C.
①侧,蒸发较弱
“鼠穴”是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或砾石的研磨作用在河流溪间的基岩河床上形成的圆洞。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又称之为“壶穴”。(如下图)。据此完成30-31题。
30. 形成壶穴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A. 侵蚀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岩浆冷凝 D. 堆积作用
31. 壶穴多分布于
A. 水流缓慢的下游河段 B. 高温清洁的水域环境
C. 裂隙发育的上游河段 D. 稳定半封闭的水域环境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2-34题。

32.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面积不断增大 ②坡度逐渐趋缓 ③向东南方向扩展 ④增速先慢后快
A.①③
33.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
34.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三角洲面积缩小
C.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新疆巴里坤湖(如下图所示)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据此完成35-36题。
35.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
A.砂砾石一粉沙黏土一黏土石盐石膏
B.粉沙黏土一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
C.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一砂砾石
D.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
36.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这反映了该地质时期
A.湖盆地壳下沉
C.湖泊面积扩大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群岛,长1900千米,由300多个细小的火山岛(当中有57座火山)组成。群岛四季温差小,多雨雾和强风。据此完成37-38题。
37.推断阿留申群岛主要的植被是
A.草甸、苔藓
38.阿留申群岛多雨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寒流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城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回答39-40题。
39.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所具有的特征是
A.耐干热
40.关于该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A.1月南坡大于北坡
C.南坡和北坡都是7月大于1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40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简述乌干达被称为“高原水乡”的原因。(6分)
(2)说明坎帕拉气温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分)
(3)结合水循环知识,分析维多利亚湖年内水位季节变化很小的自然原因。(8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下图中的H湖是青海省第二大湖泊,目前湖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湖区人烟稀少,位于西风带,全年盛行高空西风,冬春多大风,湖北岸和东岸可见到沙堆或新月形沙丘。共有二十多条河流从四周注入H湖,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陆水系。湖中有鸥、野鸭和鱼类等。

(1)简述H湖流域河流水文特征。(6分)
(2)G河流程短,却成为H湖主要补给水源之一,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3)分析H湖北岸和东岸新月形沙丘的形成原因。(6分)
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十月月考
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ADCAB
21-25 CBACD
二、非选择题
41.(22分)
(1)平均海拔1000~1200米,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处赤道附近,降水较多;河湖(沼泽)众多(每点2分共6分)
(2)年平均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2分)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2分)湖泊多、面积大(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2分)高原地形(地势较高)。(2分)
(3)该湖面积大,水体总量大;(2分)赤道横贯维多利亚湖北部,湖水以雨水补给为主,雨量较充沛,来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分)且蒸发量大季节变化较小;(2分)该湖通过河流外泄量较小,(2分)各季节降水量,蒸发量和外流量基本达到平衡。
(1)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1分)冬春为枯水期,夏秋为丰水期;(1分)夏秋径流量日变化大;(1分)结冰期长;(1分)流程短,流速较快;(1分)含沙量较大。(1分)
(2)G河发源于疏勒南山的大冰川,夏秋季节冰川融水量大;(2分)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2分)疏勒南山西南侧为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2分)因此G河夏季水量丰富,成为H湖的补给水源。
(3)受入湖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冬春H湖湖面下降,湖底边缘泥沙裸露;(2分)冬春季受西南风的吹拂,(2分)在湖区北岸和东岸的泥沙受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新月形沙丘。(2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