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M省绿色化处于低水平区的原因是
A.气候恶劣
B.交通落后
C.人口增长过快
D.传统工业衰落
25.西南地区实施区域绿色化发展战略的合理措施是
A.加强重工业基地的建设
B.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C.注重城市化速度的提升
D.注重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进入21世纪以后,中亚各国的经济普遍走出低谷,进入恢复性增长的新时期,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率先完成经济恢复。近年来,我国很多人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淘金”,仅以瓷砖生产为例,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就已有多家我国山东瓷砖企业前来办厂。有投资者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土地辽阔,农产品丰富,有丰富的高岭土,天然气合人民币0.16元/m3,电费二三毛钱一度,月薪200美金能雇上不错的工人,而且在那里投资办厂,场地几乎白送,是非常不错的投资选择。

(1)说出乌兹别克斯坦吸引我国瓷砖企业投资设厂的优势条件。(4分)
(2)分析乌兹别克斯坦瓷砖生产的市场条件。(4分)
(3)简述我国瓷砖企业的落户给乌兹别克斯坦带来的效益。(4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该地风沙肆虐,近年来通过人工造林,该地的森林覆盖率已达80%左右。图14为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图,图15为塔式光热电站示意图。作为主流光热发电技术之一的塔式光热发电有着更高的热效率和聚光比。

(1)简述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4分)
(2)请为塞罕坝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4分)
(3)简析在塞罕坝林场北侧建塔式光热电站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露营地就是具有一定自然风光的,可供人们使用自备露营设施如帐篷、房车或营地租借的小木屋、移动别墅等外出旅行短时间或长时间居住、生活,配有运动游乐设备并安排有娱乐活动、演出节目的具有公共服务设施,占有一定面积,安全性有保障的娱乐休闲小型社区。图16为2017年我国建成和在建露营地分布图,表1示意2016—2017年我国露营地数量、形式和类型变化。

(1)描述我国露营地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说出2016—2017年我国露营地建设的发展变化。(4分)
(3)分析与内蒙古相比,江苏建设露营地的区位优势。(4分)
(4)你是否赞同内蒙古大力发展露营地?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请考生从29、30两道选修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9.[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庐山(位置见图17)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含鄱口是庐山重要的景点之一,是含鄱岭与对面的汉阳峰之间的一个巨大豁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简述庐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并说出在含鄱口欣赏鄱阳湖美景的方法。
30.[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表2示意1995—2013年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市区湿地类型的动态变化。
表2

指出安庆市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安阳市 2020
届高三毕业班调研考试
地理·答案
1 -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
1.答案 D
俞噩透析
本题以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读回可知,图中等高距为 200 米
P 山峰海拔在 1300 -1 500 米之间 平原地形海拔一般在200 米以 下,图示区域海拔多在200 米以上 丙处海拔在700
-900 米之间,乙处海拔在 100 -300 米之间,因此丙、乙间的 相对高度在 400 -800
米之间。
2. 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伪判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提 判断
MN河段的流向,首先要明确柯流的上下游,且需要注意结合图中指向标。读固可知,MN问段 的流向大致为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E
图中四个村镇中,丁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 最大
甲发展成为中心城镇的原因是该处地势平坦开阔,且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从蓄水量角度考虑,N
处建坝库区面积和蓄水量更大。
3. 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智利发生日会食为背景,考查时差计算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 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发生日全食时西四区的区时为
2019 年7 月2 日 16 时40 分,四地中,伦敦位于中时区,区时为7 月
2 日20 时40 分,洛杉矶(西八区)的区时为 7 月2 日12 时40
分,开罗(东二区)的区时为7 月2 日22 时40 分,
北京(东八区)的区时为7 月3 日4 时40 分。
4. 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智利发生日全食为背奈,考查天体系统、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图2
中的天体有地球、月球和太阳,涉及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日全食发生时被月球遮挡
的太阳大气层是光球层;日全食是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连成一条直线,月球将太阳光全部挡住的
现象,因此我们只能看到太阳大气的外部白色光晕,这个光晕就是色球层,而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耀斑s航行
中的轮船上的指南针突然失灵是太阳活动导致的,而日食的发生和太阳活动无关。
5. 答案 D
命题远析 本题以沿89 E 地形和平均垂直环流剖面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大气(
季风) 环流等知识,旨在考查考 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根据经纬度可定位,甲地位于南亚地区、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圈中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此时
盛行西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加上受地形的影响,甲地多暴雨和洪涝灾害。
6. 答案 C
命题量析 本题目沿 89°E
地形和平均垂直环流剖面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板块运动手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乙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
撞形成的巨大裙皱山脉;板块碰撞属于地壳的水平运动g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7. 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目纬度
20。”40 的某地区 18 ℃等温线弯曲状况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季节判断、气候桌型、农业
生产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图中30°纬线不管是北纬还是南纬,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情况都可以判断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3珠 江三角洲进入雨季一般是在5
月份;长江三角洲水稻收割一般在夏季 华北平原小麦播种一般在秋季:冬季大 兴安岭常常大雪封山。
8. 答案 A
命题遭析 本题目纬度
20。”40 的某地区 18 ℃等温线弯曲状况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气
候是型分布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图中30°纬线不管是北纬还是南纬,根据世界洋流分布都可以判断图中甲处有寒流流经,可能有渔 场分布
乙处可能为地中海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
9. 答案 C
命题远析 本题目某山区土壤
co,排放通量时间变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知识,旨在考 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结合材料中“土壤中排放的
co 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可知,生物量大的地方,土壤
中生物残体(或枯校落叶)多,生物残体分解和植物根系呼吸排放的 co,也多。图中显示,土壤 co,排放通量
由大到小依次是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术林、自桦林、灌木林和草本,因此可以判断该山地的植被逆行演替过程是
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
10.答案 D
命题遭析 本题目某山区土壤
co,排放通量时间变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 的差异性等知识,旨在考 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一般来说,一天中气温在日出前后达到最低值,之后不断上升,在地方时 14 时前后达到最高值,然
后不断下降。读图可知,该山地植被群落逆行演替不同阶段土壤 co,排放通量日变化趋势大致与气温日变化
趋势相吻合,因此判断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的日变化。
11.答案 C
命题遭析 本题目哈龙冰川退缩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
的问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哈龙冰川大量消融会导致冰雪融水增加,当地水资源短时间内略有增加z 冰川融水有限,不会导致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3全球淡水资源不受影响
晗龙冰川消融与东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没有直接关系o
12.答案 B
命题遗析 本题目哈龙冰川退缩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的措施,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和适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哈龙冰川面积的大幅缩减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有关,大力发展冰川旅游、农业生
产大量引水灌溉很明显不符合题意
控制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是控制酸雨采取的措施。
13.答案 D
命题遗析
本题以上士幌叮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上士幌町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产业不会大量迁出,而且即使产业迁出,迁出的也是技术含
量低的产业,迁人地经济比较落后,因此上士幌町人口不会随着产业转移大量移民国外,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短
时间内人口减少,但图示时间段上士幌町人口持续减少,因此不是受此影响,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抗灾能
力不断提升,自然灾害不会导致人口持续减少 周边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拉力作用) 以及自身经济结构的竞
争力不足,必然会造成一些人口迁出,另外,农业机械化水平商也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出。
14.答案 C
命题遗析
本题目上士幌町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人口问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上士幌町人口减少,部分商店可能由于人流量太小而倒闭,剩余商店的服务半径扩大z公共交通的
服务人口减少,可能会为了提高利用率而减少服务,因此人们出行将越来越依赖于私人交通工具 老年人口死
亡率高,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地区独居老人比例也高z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密度的下降,将导致居民上下班通勤距
离变长。
15.答案 C
命题量析 本题以我国 2016-2018
年月度新能源汽丰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为背景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旨在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适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2016 年 7
月的销量低于 2016 年 6 月,2017 年 1月的销量低于 2016 年 1月,因此新能源
汽车的月销售量并不是逐年、逐月增长;第四季度是销售旺季;很明显,第一季度同比增长率波动较大 第三季
度的销售总量大于第二季度。
16.答案 D
命题遭析 本题目我国增加新能源汽丰生产为背景,考查能源及环保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和适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我国增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燃油汽车数量增长,但不能直接减少化石燃料 的使用
增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能促进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提升能源战略安全 增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能缓解城市上空碳氧、碳氢化物的污染压力,但不能彻底解决,从目前的国情看,不可能全面淘汰汽油车。
17.答案 B
命题遗析
本题目汽丰导航革统为背景,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
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车载导航需要运用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位置,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查询、道路规划等 遥感与
幸载导航系统的运用没有直接关系3数字地球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
18.答案 A
命题量析
本题目商业网点分布为背景,考查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加油站、饭店和旅馆都需要布局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
19.答案 A
命题远析
本题,ii."新六产”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 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新六产”是在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使得农业生产不断优化、
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业链不断延长。
20. 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目烟台市“新六产”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新六产”的本质是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它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
21. 答案 B
命题遁析
本题目“新六产”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 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吃住游购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z
“新六产”不能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有利于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农衬电商等,将现代科技和人
文要素融人农业生产
业机会,但无法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22. 答案 C
命题避析
本题目苏丹港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珊期礁的作用,冒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 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珊珊礁并不能减轻海盐对海岸的侵蚀:地震受灾程度主要受震级、震源深度和震中距影响,珊珊礁 不能减轻地震对港区的破坏
珊珊礁地处浅海区与深海区之间,能削弱海浪对海岸的侵蚀;苏丹港附近海岸虽
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但珊珊礁海拔较低,对风力的削弱作用不大。
23. 答案 A
命题遭析
本题目苏丹港口建设为背景,考查支通运输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 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凰蹄点拨
港口升级带来酒店业、旅游业和港口作业“增量”,带来极为可观的辐射效应:该地为热带沙漠气
候,沙拉沉降较多,RP使建设大型深水泊位,也需疏泼港池和航道 港口业务范围扩大,但出口产品的种类不一 定会增加
仅建设深水泊位无法盘活整个非洲的交通和贸易。
4
24. 答案 D
命题遗析 本题目2015
年我国各省区绿色化等级分布因为背景,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 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结合材料“绿色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内容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绿色转
型”可知,绿色化的范畴较广,包括多个方面的绿色发展。辽宁省属于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由于传统产业衰落 ,
影响了全面绿色转型,故属于绿色化低水平区。
25. 答囊 B
命题遗析
本题以西南省区实行绿色化发展为背景,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 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思路点拨
结合上题可知,实施区域绿色化发展战略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西南省区
自然环境多样,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应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26. 命题量析
本题目我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 投贵设厂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选择、工业发展的条件和影响等
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
)有丰富廉价的陶毒原料(高岭土):能源便宜;土地广阔,地价极低,工资水平低 z消费市场潜力 大。(任答其中4 点,每点1分,共4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
瓷砖体积大、重量大,不宜长距离运输,适宜在当地或附近市场销售,目前该国及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居民购买力较弱,市场相对狭小z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市场将会不断扩大o (任答其中2
点,每点2 分, 共4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获取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工业化发展,提
高城市化水平。(任答其中2 点,每点2 分,共4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7. 命题遗析
本题目塞罕坝林场反塔式光热电站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区域可持续发展、能
源贵源开发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
)土地日渐贫癖,逐渐失去生产能力,农牧业减产;引发和加剧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使生物
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1可流水源地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对下游的供水等产生不利影响。(任答其中 2 点, 每点2 分,共4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合理发展畜牧业、种植业,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 自
然、人文景观,发展生态旅游;发展光电产业。(任答其中2 点,每点2 分,共4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
3)有利条件·地处半干旱地区,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5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距离京津等电力消
费市场较近,市场广阔。(任答其中1点,每点2 分,共2 分)
不利条件: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施工难度大;多大风、沙坐等天气,维护难度大。(
任答其中 1点,每点
2 分,共2 分)
28. 命题遭析
本题以我国露营地建设为载体,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开发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
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 I )
内蒙古地区、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分布较多,西部地区分布相对较少,其中,已建成的主要分
布在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在建的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每点2 分,共4
分)
(2)数量上,建成数量增多,在建数量减少,总量增多;形式上,独立型和配套型比重下降,出现综合型,形式呈
现综合化3类型上,滨水型、城市型、沙漠型、草原型和湿地型比重下降,山地型、乡村型、景区型和森林型比重
上升,出现滨海型和城郊型,类型呈现多样化。(任答其中2 点,每点2 分,共4 分)
(3)
I脑海,多柯湖,建设滨海型、滨水型、湿地型露营地优势明显;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接近消费市场;交通等
露营地配套设施齐全,利于城市型、城郊型等露营地建设。(任答其中2 点,每点2 分,共4 分)
(4)赞同。能够增加收入E带动露营地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开
发。(任答其中2 点,每点2 分,共4 分)
不赞同。盲目大力发展露营地,可能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加快自然资源开发,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加
大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压力。(任答其中2 点,每点2 分,共4
分)
29. 命题遗析
本题目庐山相关材料和位直因为背景,考查旅祷贵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和旅祷景观的欣赏方法等知
识,旨在寺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条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旅游价值高、知名度高g资源组合条件好;对外水陆空
交通便利,邻近长三角地区,客源市场广阔。(任答其中3 点,每点2 分,共6 分)
方法z选择在含郡口海拔较高的位置,面向郡阳湖;选择夏、秋季节晴天的早晨,有霞光照耀,湖光山色,风景尤 其美丽。(每点2 分,共4
分)
30. 命题遗析
本题d安庆市区湿地类型的动态吏化情况统计在为载体,考查湿地主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旨在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变化特点g湿地面积总体上减小,其中湖泊面积变化最大( 2
分);天然湿地面积减小较多,人工湿 地面积大幅增加(2 分) 。(其他答案舍理可酌情给分)
不利影响.水生生态环境空间缩小、质量下降,水生生物、鸟类等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调节能
力下降,加剧旱季水资源短缺、雨季城市内涝灾害等;调节大气能力下降,大气湿度减小,温差增大。(每点2 分,共6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