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

(2019-10-06 08:47:44)
标签:

二十四节气

洛阳

启迪慧想

太阳辐射

太阳能资源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2020届高三暨高二期末检测训练(二)

文科综合

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

1. 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 气温升高 B. 气温降低

C. 降水增多 D. 降水减少

2. 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 洪水暴涨 B. 退耕还湿

C. 地面沉降 D. 冻土融化

3. 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 林地 B. 湿地

C. 草地 D. 寒漠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本组题以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的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为背景,考查影响区域植被变化的因素,气候变暖的影响。

1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材料中“洼地上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不合题意,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正确;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引起,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由(1)(2)题分析可知,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上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主要不会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B错误,C正确;题干中“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A错误;气候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D错误。故选C

 

长江江豚是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动物, 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江豚,我国在长江流域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通过定点定量投喂,进行半自然状态人工网箱养殖鱼并饲养江豚。研究人员发现江豚与鱼类一样有早晚摄食规律。下图示意长江的一段封闭河流故道(江豚研究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

4. 研究人员发现在③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

A. 觅食活动 B. 避免阳光照射

C. 水温适宜 D. 躲避人类干扰

5. 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因为人工池

A. 水浅光照足 B. 水浅空间小

C. 江豚生存适应性弱 D. 受人类活动影响多

6. 推测江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是

A. ①区域 B. ②区域 C. ④区域 D. ⑤区域

【答案】4. A    5. B    6. D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

4题详解】

江豚有早晚摄食规律,人工网箱养殖鱼用来饲养江豚,③区域为网箱养殖区域,故研究人员发现在③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觅食活动,A正确。避免阳光照射和水温适宜无法确定,BC错误。③区域为网箱养殖区域,人类活动较多,D错误。

5题详解】

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说明人工池水中氧气不足,由于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饲养,这与水浅空间小有密切关系,B正确。氧气与光照、江豚生存适应性弱、人类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

6题详解】

⑤区域临近出口,水体交换频繁,且水面较宽,人类活动少,对其干扰小,故⑤区域最可能是江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D正确。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

7. 2010年以来,我国的

A. 总人口数不断减少 B. 离婚人数持续上升

C. 结婚人数大幅减少 D. 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

8. 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A. 劳动力数量减少 B. 人口死亡率上升

C. 孤儿的数量增加 D. 加快老龄化进程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对人口总数及人口性别比影响不大,AD排除;结婚的人口数量取决于结婚率和人口总数,据图可知,结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结婚人口数不会大幅,C错误;离婚率上升,人口增加,离婚人数相应上升,B正确。故选B

8题详解】

结婚率偏低,会影响出生率,新出生人口减少,相对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即人口老龄化加剧,D正确;出生人口减少,对现阶段的劳动力影响较小,A错误;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死亡率没有影响,B错误;离婚后其子女并不是孤儿,C错误。故选D

 

大豆压榨企业的产品包括豆油和豆粕,其中豆粕质量占比达78%左右。豆粕主要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自1996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现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国。下图示意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

9. 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倾向于沿海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A. 原料 B. 劳动力 C. 地价 D. 市场

10. 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向内陆扩散,主要原因是内陆地区

A. 大豆产量的增加 B. 畜禽养殖业发展

C. 优惠政策的吸引 D. 交通条件的改善

11. 图中a运输线路设施,最可能是

A. 公路 B. 水路 C. 铁路 D. 管道

【答案】9. A    10. B    11.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方式。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自1996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现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国,大豆主要依靠进口,而东部地区海运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原料来源广,故A项正确。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大豆压榨的两种产品分别是豆油和豆粕,其中豆粕质量占比78%左右,豆粕主要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故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向内陆扩散,主要原因是内陆地区畜禽养殖业发展,B项正确。内陆大豆产量较小,A错误。优惠政策不明显,C错误。内陆交通条件不及东部地区,D错误。故选B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11题详解】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势落差大,降水量小,河流航运条件差,运量不足;管道适宜运输流体物质,东部的大豆产品运往中西部距离较长,且不属急需物品,铁路运输较公路运输更便宜,故图中a运输线路设施,最可能是铁路,故C项正确。

 

Ⅱ卷

本卷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斐济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由300多个岛屿组成,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维提岛是斐济面积最大的岛屿,该岛的降水地区差异明显。2018年12月21日,我国援助斐济水文测量船斐济首都和最大港口苏瓦举行交接仪式,这艘测量船配备了高科技设备,将为包括斐济在内的太平洋岛国开展海洋和陆地水文测量调查提供帮助。下图示意维提岛地形分布。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

1)分析维提岛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

2)苏瓦素有“南太平洋上的纽约”之称,分析其原因。

3)推测水文测量船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4)说明对太平洋岛国进行海洋和陆地水文测量调查的目的。

【答案】(1)差异:东南部降水较多,西北部降水较少。成因:该岛地处南半球低纬度,受东南信风影响大;该岛中部地势较高,受地形影响,岛上东南部为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北部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2)苏瓦是斐济的首都,人口较多,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是南太平洋的交通中心,是连接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重要通道;港阔水深,建港条件优越,商贸往来频繁,经济较发达。

(3)热带风暴带来的狂风暴雨;珊瑚礁分布较密集,易导致测量船搁浅;地壳活动引起的巨浪等。

(4)进行海洋和陆地水文信息的采集,为预防热带风暴、洪涝等灾害提供有效信息,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加强对海洋和陆地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预防海洋和陆地水污染;加强与太平洋周边岛国间的合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

【解析】

【详解】(1)影响降水的因素应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据图纬度可知, :该岛地处南半球低纬度,受东南信风影响大;该岛中部地势较高,受地形影响,岛上东南部为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北部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2)该题首先应了解纽约城市的特征。纽约市为美国最大、最拥挤的城市,是北美洲最繁忙的港口,亦为世界上天然深水港之一。苏瓦是斐济的首都,人口较多,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是南太平洋的交通中心,是连接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重要通道;港阔水深,建港条件优越,商贸往来频繁,经济较发达。

3)据纬度位置可知, 该岛屿地处太平洋低纬度海域,热带风暴常带来的狂风暴雨;据图可知,珊瑚礁分布较密集,易导致测量船搁浅;据材料可知,为火山岛,地壳活动引起的巨浪等,均会对水文测量船的工作过程中造成影响。

4)该题应结合该海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来分析。据材料可知,对太平洋岛国进行海洋和陆地水文测量调查,可以进行海洋和陆地水文信息的采集,为预防热带风暴、洪涝等灾害提供有效信息,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同时可以加强对海洋和陆地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预防海洋和陆地水污染;还可以加强与太平洋周边其它岛国间的合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等等。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佛罗里达大沼泽地是世界上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其长约160千米、宽约80千米,一条被草覆盖的河流从其腹地缓缓流向海洋,沿途沼泽广袤、河道纵横、水生植物茂密、小岛上万,动植物资源丰富,曾面临灭绝危机的美洲短吻鳄如今在这里繁衍生息。

美洲短吻鳄是一种大型两栖爬行动物,主要生活在亚热带湿地的淡水或海水环境中,最适宜温度29-32℃,温度降至16℃以下捕食量下降,10℃开始冬眠,5℃以下会冻死。雏鳄需多晒太阳以增强抗病能力。美洲短吻鳄是不挑食的肉食类动物,小鳄鱼捕食昆虫、甲壳类、小鱼,成年鳄捕食鱼、鸟、小型脊椎动物。美洲短吻鳄体大肉多、皮质优良,养殖效益十分可观。有人建议我国引进美洲短吻鳄养殖。下图示意大沼泽地地理位置。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

1)说明佛罗里达大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2)分析大沼泽地适合短吻鳄生存的条件。

3)从提高成活率的角度,推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引进美洲短吻鳄进行养殖时需注意的主要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排水不畅;距海较近,入海处受海水顶托,河流流速减缓;植被覆盖率高,阻滞径流。

2)沼泽面积广大,为短吻鳄提供较大的生存空间;沼泽内野生动物多,为短吻鳄提供充足的食物;纬度低,热量充足,短吻鳄冬眠时间短,生长时间长;上万小岛,便于雏鳄爬伏晒太阳,增强免疫力,提高成活率;离人类居住地较远,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3)需注意短吻鳄的越冬安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受寒冷西北风影响,常出现寒潮天气,导致水温过低,影响短吻鳄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弗罗里达沼泽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湿地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佛罗里达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气候区降水较多;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形较为平坦且该区域内多河流与湖泊,地下水水位较浅且排水不畅;读图可知该区域是半岛地域面积较小,河流较短,距离海洋较近,河流入海口处受海洋潮水的顶托作用较强,河水的流速较缓慢;材料中的信息显示该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水源的涵养能力较强。

2)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湿地面积广大,为短吻鳄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读材料可知该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为短吻鳄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处低纬度地带,冬季气温较高,气候较为温和,利于其冬季越冬,为其生长提供了较长的时间;读图可知该半岛沿海地带岛屿众多,利于短吻鳄爬上去晒太阳以增强其免疫力;佛罗里达大沼泽远离人类,人烟稀少,受人类的活动影响较小。

3)材料中提到冬季气温较低时短吻鳄就会被冻死,可知其冬季气温过低时会导致其死亡,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受寒冷西北风影响,常出现寒潮天气,导致水温过低,影响短吻鳄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因此,应当注意需注意短吻鳄的越冬安全。

【点睛】第3题的解题关键是应当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的气候特点方面去组织本题的答案。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漫步在澳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和狭窄地像迷宫的小巷中,你总会发现一间菜馆,感受到粤系与葡萄牙风味相融合了500年的味道。2017年,澳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美食之城”。多元的饮食方式与餐馆正改变这个以赌博业为主的小岛。凼仔村(下图)将废弃建筑加以改造,将其打造成现代美食之都;还有以中草药为主题的Herbal Treasures茶馆,将食物的乐趣与其整体治疗特性融为一体。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

指出澳门被评为“美食之城”的原因;并简述“美食之城”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原因:传统建筑的景观组合;(多元化)中西方饮食风格融合;区域饮食发展历史悠久;游客的支持与宣传。

影响:推动旧城区改造,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升级转型,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利于对澳门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高国际知名度;打造绿色美食之旅,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扩大旅游市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详解】从材料可知,澳门有鹅卵石铺就的街道和狭窄地小巷,传统建筑的景观组合;粤系与葡萄牙风味相融合,多元化中西方饮食风格融合;500年的历史,区域饮食发展历史悠久;游客的支持与宣传,故被评为“美食之城”。美食之城将废弃建筑加以改造,从而推动旧城区改造,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多元的饮食方式与餐馆正改变这个以赌博业为主的小岛,加快第三产业升级转型,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澳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美食之城,有利于对澳门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高国际知名度;将食物的乐趣与其整体治疗特性融为一体,打造绿色美食之旅,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扩大旅游市场。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受损,海洋生态灾害频发,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了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说明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二)文综地理【解析】原因,并分析《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

【答案】原因:沿岸地区经济发达,海洋生产和沿海的工农业活动排放污水多;海域污染严重,污染范围广,渤海海域比较封闭,海水自净能力弱。

措施:整治渤海海域及其附近的生产活动,实现达标排放;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排放污水的行为;对污染严重的水域进行生态修复。

【解析】

【详解】由于渤海沿岸地区有京津唐、辽中南等工业基地,开发时间长,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各类经济活动排放污水多,海域污染严重,污染范围广;渤海属于我国的内海,海域比较封闭,海水自净能力弱。这些都导致了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对渤海综合治理可能才去的措施要从渤海的污染源头考虑,对渤海海域及其附近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管,对污水排放严格标准,实现达标排放;对水域水情加大巡查力度,惩治乱排放;对污染严重的水域进行生态修复。

【点睛】渤海海域污染主要是周边污水排放、水域较为封闭造成的。治理措施要从源头狠抓污染源,禁止随意排放污水,必须达标排放,对已污染水域加强治理及监管、监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