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

(2019-09-30 08:20:20)
标签:

二十四节气

洛阳

启迪慧想

太阳辐射

太阳能资源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2020届高三暨高二期末检测训练(一)

文科综合

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每年四月开始,北方部分地区柳絮飘飞。下图为柳絮飘飞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

1. 南方柳絮飘飞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较小 B. 光照较多 C. 气温较高 D. 降水较多

2. 柳絮飘飞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①诱发火灾    

②影响出行安全    

③引起呼吸道疾病    

④阻碍物种繁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一天中柳树飘絮较多的时段可能是

A. 清晨 B. 午后 C. 傍晚 D. 深夜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明确柳絮飘飞的条件,并由此推测南方与北方、一天中不同时刻相比,柳絮飘飞的差异。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并将学科知识融合,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1题详解】

根据生活经验,每年四月开始,北方部分地区柳絮飘飞,也就是说柳絮飞舞的季节主要是春季。四月份,南方气温较高是柳絮飞舞的条件,C不对;四月南方雨季到来,光照较少,B不对;四月南方相比较于北方,风力较小,降水较多,二者都是限制柳絮飞舞的条件,此时南方和北方比较,四月雨带到达南方,降水多少是最大的差别,因此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

2题详解】

柳絮是过敏源,会引起打喷嚏、流鼻涕、易引发过敏症状,引起呼吸道疾病;柳絮容易飞入眼睛,导致眼睛不适,甚至阻碍人的视线,引起出行安全问题;柳絮是易燃物,温度较高时,极有可能引发火灾,所以避免在有柳絮的地方抽烟和用火;①②③正确。春季飞絮实际上是雌性杨树、柳树自然繁衍的现象,飞絮里携带的黑色颗粒,就是雌树的种子,白絮借助风力在空气中飘飞,然后落地生根、生长壮大,有利于物种繁衍,④是有利的方面。

A。

3题详解】

柳絮一般在气温高、风力大、天气晴朗的条件下产生并飘飞。清晨、傍晚和深夜温度都较低,午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柳絮一般在这个时间成熟脱落。故答案选B。

【点睛】柳絮的飞舞时间和气温、光照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形成柳絮最重要的条件是温度高,湿度小,只有达到一定的积温才能产生柳絮飞舞的条件,风是动力,让其飞舞,而高温让其生长成熟脱落;北方春季气温回升,干燥、高温、光照充足、湿度小以及一定的风速是利于杨柳絮飞舞的天气条件。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

4. 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冰原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5. 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 收集大气降水 B. 获取更多光照

C. 抵抗冬季寒冷 D. 吸收地下水分

6. 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 人工播种 B. 降水减少 C. 气候变暖 D. 冻土增厚

【答案】4. A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北极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该地为典型的苔原气候,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

5题详解】

苔原植被处于极不利的生态条件下,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苔原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其特点是大部分花向着太阳开放,并呈杯型,以便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光,这对于开白色花的植物尤其重要,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

6题详解】

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所致,这跟人工播种无关。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高纬地区降水会有所增加;气温升高,冻土层会变薄,C对。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山前地带,有一奇特地貌区,当地人称其为龙脊谷。龙脊谷的核心地貌,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这里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高差约5~10米,走向为东北一西南,出露的岩层近似于垂直地面,其中的垄状如龙脊。下图为游客拍摄的龙脊谷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

7. 推测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

A. 起伏和缓 B. 陡峭高峻 C. 低洼积水 D. 平坦广阔

8. 当地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岩层之所以近似于垂直地面,是因为

A. 岩层性质差异 B. 岩块断裂上升

C. 岩浆向上喷发 D. 岩层挤压隆起

【答案】7. C    8.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7题详解】

龙脊谷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属于沉积岩,故可以判断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低洼积水,C正确。

8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该地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垄状如龙脊,应为地壳运动造成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褶皱,其中垄为背斜,其外层岩层受外力作用被侵蚀,中间坚硬的岩层保留下来形成近似于垂直地面的岩层,D正确。

【点睛】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是我国第一个运用机器设备进行生产的汽车企业。下图示意长安汽车企业发展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

9. 1996年长安汽车完成从军工到民用领域拓展,主要是为了

A. 提高产品质量 B. 提高企业利润

C. 降低生产成本 D. 扩大生产规模

10. 长安汽车在意大利成立设计中心,最可能进行

A. 核心零部件设计 B. 发动机设计

C. 新能源技术研发 D. 车身造型开发

11. 长安汽车建立全球协同研发格局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国际合作 B. 推动产品多样化

C. 促进产业升级 D. 加速产业转移

【答案】9. B    10. D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和平年代军品市场需求有限,随着家庭小汽车的普及,民用汽车消费市场广大,长安汽车完成从军工到民用领域拓展,可以迅速占领日益扩大的民用汽车销售市场,提高企业利润。故选B

10题详解】

意大利是著名的时尚设计之国,汽车时尚设计、开发方面的优秀人才相对较多,长安汽车成立意大利设计中心可以采用当地先进的汽车设计理念和技术,进行车身造型和汽车内外饰件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活动,D正确;核心零部件和发动机的设计研发属于汽车企业的机密,我国汽车企业很难得到国外的技术支持,AB排除;我国在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相对较先进,C排除。故选D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长安汽车是我国第一个运用机器设备进行生产的汽车企业,其建立起“五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是因为这些地方的汽车研发能力较强,可以获得技术支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推动长安汽车机器化生产,从而促进长安汽车的产业升级。故选C

 

Ⅱ卷

本卷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地处西非东南部,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国土面积为92. 38万k㎡,有1.7亿人口,自然资源丰富。从2016年尼日利亚GDP超过南非至今,尼日利亚一直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对西非其他国家以及全非洲都具有很强的辐射力。2006年和2007年中国相继与尼日利亚合作,在奥贡州、拉各斯州(尼日利亚经济较发达地区)建立了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和莱基自由贸易区。建立至今,中尼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营商环境、资金投入、经营主体等都曾经历较大的波动。下图为尼日利亚行政区划简图。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

1)分析中尼合作在奥贡州和拉各斯州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

2)简述两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说明中尼自由贸易区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原因。

4)简述中尼自由贸易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自然资源丰富,原材料充足;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实力较强,可辐射全国,间接辐射西非地区,甚至影响全非洲;距海较近,海运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政策的大力支持;临近尼日利亚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等。

2)有利于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政府财政税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商品供需矛盾,降低市场商品价格,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等。

3)时间跨度大(投入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大;政策变动大,营商环境不稳定;经营主体变动,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

4)扩大资金来源,保证资金投入;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签订完善的合作协议,保证经营主体和政策的稳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详解】(1)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包括原料、位置、交通、劳动力、政策和市场。从材料可知,自然资源丰富,原材料充足;从图中看出,地理位置优越,尼日利亚一直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实力较强,可辐射全国,间接辐射西非地区,甚至影响全非洲;临近几内亚湾,距海较近,海运便利;1.7亿人口,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政策的大力支持;临近尼日利亚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等。

2)两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工业化、城市化、就业、收入、产业升级和市场都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政府财政税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商品供需矛盾,降低市场商品价格,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等。

3)2006年和2007年开始建设,时间跨度大,投入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大;营商环境、资金投入、经营主体等都曾经历较大的波动,政策变动大,营商环境不稳定;经营主体变动,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4) 针对营商环境、资金投入、经营主体等都曾经历较大的波动,扩大资金来源,保证资金投入;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签订完善的合作协议,保证经营主体和政策的稳定。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丝猴群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500 m的高山密林中,主要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身上的皮毛美观华丽,质地柔软,可耐寒。目前全世界金丝猴有6种,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其余4种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历史时期金丝猴一直生活在热带低山森林带地区,曾经在我国广泛分布,而如今金丝猴的分布范围已经大为萎缩,主要呈碎片状零星分布在六片狭窄区域。在横断山区,金丝猴是仅次于国宝大熊猫的明星物种,但是横断山脉阻碍了不同种类金丝猴之间的交流。下图为5种金丝猴分布示意图。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

1)描述我国不同种类金丝猴的分布差异。

2)说明横断山脉阻碍不同种类金丝猴之间交流的原因。

3)分析金丝猴从热带低山森林带向目前分布区域转移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原因。

4)请从个人和政府任选一个角度,为保护金丝猴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怒江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零散地分布在横断山区,其中滇金丝猴比怒江金丝猴活动范围广;川金丝猴大多分布在四川与陕西、甘肃交界地带及鄂西地区,分布面积较大;黔金丝猴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部。

2)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环境相对封闭,阻碍了不同种类金丝猴之间的交流;横断山区气候的水平和垂直差异大,不同地区生存环境差异大,不同种类金丝猴对柄息地生态环境要求苛刻,对生存的生态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或同类金丝猴长期习惯生存在特定区域,很难再适应其他环境差异大的区域)。

3)热带低山森林带地区,适合人类生存,随着人类的集聚规模扩大,加剧对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导致金丝猴活动范围急剧缩小;金丝猴的天敌很多,且非法偷猎行为还时有发生。

4)政府:划定自然保护区,保护金丝猴的生存环境;对数量较少的金丝猴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加强整治,避免人类的猎杀;完善保护金丝猴的法律法规;实行生态移民,使居民远离核心保护区。

(或个人:积极参与保护金丝猴的各种宣传活动;从自身做起,不猎杀金丝猴;勇于同破坏金丝猴生存环境以及猎杀金丝猴的行为做斗争;不使用由金丝猴皮毛制成的生活用品。)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怒江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零散地分布在横断山区,其中滇金丝猴比怒江金丝猴活动范围广;川金丝猴大多分布在四川与陕西、甘肃交界地带及鄂西地区,分布面积较大;黔金丝猴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部。

2)横断山脉阻碍不同种类金丝猴之间交流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和金丝猴的生存环境分析。横断山区山河纵列分布,山高谷深,环境相对封闭,阻碍了不同种类金丝猴之间的交流;横断山区气候的水平和垂直差异大,不同地区生存环境差异大,不同种类金丝猴对柄息地生态环境要求苛刻,对生存的生态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同类金丝猴长期习惯生存在特定区域,很难再适应其他环境差异大的区域。

3)金丝猴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其分布区域发生变化。热带低山森林带地区,适合人类生存,随着人类的集聚规模扩大,加剧对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导致金丝猴活动范围急剧缩小;金丝猴的天敌很多,身上的皮毛美观华丽,质地柔软,可耐寒,非法偷猎行为还时有发生。

4)从政府角度看,一方面从宏观上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金丝猴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数量较少的金丝猴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加强整治,避免人类的猎杀;完善保护金丝猴的法律法规;实行生态移民,使居民远离核心保护区。从个人角度看,可从个人参与活动、自身做起、勇于斗争和减少市场需求。如积极参与保护金丝猴的各种宣传活动;从自身做起,不猎杀金丝猴;勇于同破坏金丝猴生存环境以及猎杀金丝猴的行为做斗争;不使用由金丝猴皮毛制成的生活用品。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下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2020届高三暨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解析】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答案】旅游价值:(“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

特点:艺术作品主题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损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举办“大地艺术祭”旅游活动为背景,通过经典作品—《梯田》,呈现当地农民农耕生活的美好乡土环境,体现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存的美好田园生活,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懂得旅游景观自然与人文美的欣赏。

【详解】旅游价值主要从“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体现的自然和谐之美的美学价值与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的乡土文化价值进行分析;

特点是艺术作品能够永久保留,说明艺术作品耐持久保留,制作材料牢固,其反映的主题是呈现当地农民农耕生活的美好乡土环境,体现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存的美好田园生活,展现当地传统文化,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绿地建设进展迅速,但同时面临着枯枝落叶、杂草残花等园林绿化废弃物不断增多的困扰。上海市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系统利用的实践探索,处理技术上主要采用粉碎、沤堆加工成绿化介质等。不过,好技术还没有结出丰硕果实。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上海全市产生各类园林绿化废弃物约70万吨,各类处置利用加工约20万吨。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生产要求有较大场地,粉碎时噪音较大,沤堆易产生异味,生产的绿化介质每立方米成本在700元以上销售价却不到400元。

说明上海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答案】主要问题:园林绿化废弃物总量大而处置利用加工量较小,资源化利用比例偏低;处置场所占地面积较大且会产生噪声和空气污染,选址困难(中心城区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场地);废弃物资源化的产品销售价低于成本价,导致相关企业亏损。

解决措施:采取税收优惠、投资补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企业加入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事业;在城市外环林带内设置处置场所,集中处置园林绿化废弃物;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利用生产企业向废弃物产生单位收取一定费用,补贴生产、经营成本。(言之有理即可,任答两点)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上海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案例,找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提出解决措施。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得知,2016 年上海全市产生各类园林绿化废弃物约 70 万吨,各类处置利用加工约 20 吨。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生产要求有较大场地,粉碎时噪音较大,沤堆易产生异味,生产的绿化介质每立方米成本在 700 元以上,销售价却不到 400 元。分别体现了处理能力有限,噪音和空气污染,成本控制问题。通过这个四个问题,从而编辑出答案。

解决措施就可以从上述的问题对应解决:鼓励参与企业,找合适处置场所,找到费用和成本平衡点,从而编辑出答案。

【点睛】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材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相联系;

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

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解决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回答,一方面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提倡对资源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