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 :A
唐山市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
I.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2004 年,我国H 公司(家电制造企业)进入印度
伊始就选择了本土化研友、制造和营销 的发展战略.近年来,H 公司在印度规划建设了两座工业园 ,并拥有 30 多个营销中心 ,
销售收入增长迅速.据此完成 l 2 题。
I. 吸引 H 公司进入印度并不断加大投资的首要因素是印度
A.
基础设施完善B. 与中国紧邻
c. 销售市场广阔D.
劳动力丰富
2. H
公司在印度选择本土化研发的主要 目的是
A. 利用印度的廉价劳动力 B. 借力印度发达的软件业
c. 减少中方人员出国费用D.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大数据 、人工智能 、互联网技术等广泛运用 ,法国农业发生了 巨 大
变化 :元人机飞过一片 田地,就能知道土地的水肥状况 :坐在家里利用王联网就可以选购农具 、化肥、种子 经过
多年的发展,法国农业正着力 打造一个 “ 大农业” 数据体系 ,这一数据库涵盖了种植业 、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结合图1
完成3-5 题.
3. 位于甲地的农民在 7 月份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
获取的信息是
A.
农作物抗旱需水量B. 有机肥的施用量
c. 低毒杀虫剂喷洒量D. 种植方式的优化
4.
农业大数据信息对自然条件近似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最可能借鉴乙地农业大数据信息的区域是
A. 印度德干高原
B . 新西兰南岛和北岛
c. 中国东北平原
D.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5. 丙地为著名的葡萄产地波尔多
,在使用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 ,当地葡萄种植仍未放弃传统 ,即使是浇水也要经过农业部门的严格审批 ,其主要目 的是
A. 节约淡水资源
B. 提高作物耐旱能力
c. 保证葡萄品质
D. 扩大作物种植规模
经过我国某革命老区的一段国道线大部分穿行在河谷中
,全长约
6km. 为支持老区脱
贫致富 ,该段国道线拟进行改建以提升道路标准和 行车速度,图 2 是根据改建工程公示绘
制的线路示意.据此完成 6 - 8 题.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山地草甸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山地针叶林
7.
图示区域国道线路重新规划设计的主要目 的是
A. 大幅度缩短线路里程
B. 有效利用荒地
c. 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D. 全程取直弯道
8. 改建后的国道线路中
,有可能需要修建跨河桥梁的路段是
①a-b 段②b-c 段③c-d 段④d-e 段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我国是自 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防灾减灾需要常抓不懈.图 3 是我国
2011-2015 年旱灾、 洪涝、台风二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月际变化统计 .据此完成 9-11题.
9.
旱灾、洪涝、台风三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别对应图中的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10. ③表示的气象灾害 ,其救助应急响应区域多分布在我国的
A .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西南云贵川地区
c. 东北与华北平原 D. 东南沿海及岛屿
11. 进行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不仅要包括气象灾害防御原则和目标
、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易发区和防御措施内容 ,还应包括
A . 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
B. 易发时段和防御设施建设
c. 树木种类和分布状况
D. 河湖数量和水位变化信息
二、非选择题 :共160 分。第 36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 47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一) 必考题 :共135 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4
分)
沙石 资源是目前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自然资源之一 。近几十年来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 展,新加坡的陆地面积从约 580
平方千米扩张到近 720 平方千米 ,与此同时 ,新加坡沙石 人均进口量长期位居世界首位 ,而且其沙石多从邻近的沿海国家进 口。图
6a 为新加坡沙石进口主要线路示意 ,图 6b 为位于马来西亚的某沙石 产地简图 。
C l ) 简述新加坡近几十年来沙石需求量较大的主要原因 。( 4 分)
( 2 ) 说明新加坡多从邻近的沿海国家进口沙石的理由 。( 6 分)
(3 ) 分析图 6b 所示区域河流下游地区沙石资源丰富的自 然原因。( 8 分)
( 4 ) 近年来 ,部分国家己先后减少或停止向新加坡出口沙石 。请从生态保护角度为这些国家提供理由。( 6
分)
37.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22
分)
黄河源区面积近 3 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超过 4000 米,年均 气温低于 3.5°C ,年均降 水量 300-400
毫米。该区域冻土广布,处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向季节 冻土的过渡区 (图 7)。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黄河源区冻土退化及其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 的焦点问题之一。
( l ) 简述黄河源区冻土广布的气候条件 。(6
分〉
( 2 ) 分析黄河源区地形与当地冻土类型分布之间的关系 。( 6 分)
(3 ) 在黄河源区的部分冻土分布区 ,夏季强烈的冻融作用往往使表土形成海绵状多孔层,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 6
分〉
( 4 ) 如果未来黄河源区气温呈上升趋势 ,推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的可能表现形式 。( 4 分)
(二) 选考题 :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 、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井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 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 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 ;多
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
;不涂,按本学科选考题的首题进行 评分。
43. [地理一一选修
3:旅游地理J Cl o 分)
攀岩 ( 图 8 ) 运动是一项极具自我挑战魅力的技术型运动项目 ,有 “岩壁芭蕾” 之称。
桂林阳朔景区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闻名于世 ,境内石 山林立,相对高差普遍在 50-300 米@
近年来 ,当地在广泛开展专业攀岩运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攀岩体验游项目 ,目前已连续 11
年成功举办攀岩节 ,成 为国内乃至亚洲最负 盛名的攀岩胜地之一 。
简述挂林阳朔景区发展攀岩体验游项目 的有利条件。
44. [地理一一选修
6:环境保护J 1o 分〉
贵州省从江伺乡稻鱼鸭复合系统已有上千年历史 。当地根据自 然条件 ,在水稻田中实 施 “种植一季稻 、放养一批鱼
、饲养一群鸭” 的农业生产方式 ( 图 9 )。 2013 年,从江伺 乡稻鱼鸭复合系统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 化遗产
。
简述从江伺乡实施 “稻鱼鸭” 复合系统生产的显著生态效益 。
唐山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A卷:1.C 2.D 3.A 4.B 5.C 6.A 7.C 8.D 9.A 10.D 11.B
B卷:1.B 2.D 3.A 4.B 5.C 6.A 7.C 8.D 9.A 10.D 11.C
二、 非选择题(共56分)
36.(24分)

(4)(大量开采沙石)破坏天然河道(海岸)形态,危及堤坝(岸)安全;(2分)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导致生态失衡,降低生物多样性(污染河流、海洋;加剧河流、海洋等水文灾害等)。(4分)
37.(22分)
(1)黄河源区地势高,(气温低)蒸发较弱,(土壤湿度大)土壤容易冻结。(6分)
(2)南部、特别是北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为连续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区;(3分)
(中部)河谷、湖盆地区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为季节冻土集中分布区。(3分)
(3)(在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迅速,表土融化,水分蒸发;(3分)夜间表土迅速冻结,下层的水汽向表面移动并凝结,如此反复冻融(干湿交替),导致海绵状多孔表土形成。(3分)
(4)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退化成斑块状,面积缩小;(2分)季节冻土面积扩大;冻土层厚度变薄等。(2分)
43.(10分)
境内攀岩天然场地多;游客与客源有保障;便于利用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6分)攀岩运动开展较早,攀岩技术、保障措施等较为完善,(攀岩节知名度高,有品牌效应)。(4分)
44.(10分)
根据稻、鱼和鸭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宜的时段使它们和谐共生;(4分)有效控制病虫草害;增加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