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2019-10-14 08:24:56)
标签:

材料

旅游

美食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考点19() 全球气候变化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2019河南漯河高中二模]某科研团队探究气候变化对图示区域海岸线变迁的影响,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abc代表的温度值相同,它们依次对应类气候条件下的海岸线、现代海岸线和类气候条件下的海岸线。读图,回答13题。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01图中abc等温线所对应的气候中(  )

A.现代气候气温最低  B类气候气温最高

C类气候气温最高  D类气候气温最低

02图示M地区山脉(  )

A.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B.等温线向南部凸出

C.西坡物种较东坡丰富

D.西坡雪线较东坡高

0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现代海滨湿地分布面积最小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1.B 2.C 3.D 解析:1题,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海岸线变迁的影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内陆退缩,反之海岸线向海洋延伸。据题干信息,图中abc代表的温度值相同,可推知类气候条件下的海岸线对应的气温较低;类气候条件下的海岸线对应的气温较高;现代气候的气温位于二者之间,故选B项。第2题,本题考查山地自然地理特征。类气候气温最高,气温越高,同一等温线分布的纬度越高,类气候对应等温线c,分布纬度最高,可推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山地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南半球应向北凸出;该山脉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应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山脉西坡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水分条件较好、森林覆盖率高、物种较丰富,东坡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森林覆盖率低、物种相对较少;西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较低,故选C项。第3题,本题考查地形与湿地。海滨地区地形坡度越缓,往往湿地面积越大;反之,湿地面积越小。海滨地区地形坡度越大,则海岸线的变化受海水涨落的影响越小。由图可知,当海平面上升或下降时,丁地海岸线的变化最小,由此可知,该地地形坡度最陡,海滨湿地面积最小,故选D项。

[2019山东泰安上学期期末]我国沿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与气象密切相关。下图反映2014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变化。读图,回答46题。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04与常年同期相比,2014年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  B6

C9月  D11

05上海沿海地区每年均出现季节性高海平面潮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

B.易受热带气旋影响

C.流向海洋的河水减少

D.西南季风吹拂海面

062014年上海沿海的海平面总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B.崇明岛面积逐渐增大

C.沿海风暴潮的危害减弱

D.上海城市需水量减少

答案:4.A 5.B 6.A 解析:4题,根据图示两条曲线各月份的差值,与常年同期相比,2014年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2月,A项正确。第5题,上海沿海地区每年均出现季节性高海平面潮的原因是易受热带气旋影响,B项正确。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不只影响某个季节,A项错误。季节性变化与流向海洋的河水减少无关,C项错误。上海受东南季风影响,D项错误。第6题,2014年上海沿海的海平面总体变化是升高,带来的影响是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A项正确。崇明岛面积逐渐缩小,B项错误。沿海风暴潮的危害加强,C项错误。不影响上海城市需水量,D项错误。

[2019陕西黄陵中学期末联考]20172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 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回答78题。

07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08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日期推迟的是(  )

A.苔原植物的花期  B.驯鹿的南迁日期

C.入海河流的汛期  D.沿海港口的融冻

答案:7.C 8.B 解析:7题,北极地区受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不是加速变暖的原因,A项错误。28日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北极出现极夜现象,B项错误。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下降,到达地面的辐射增加,导致升温加速,C项正确。全球变暖属于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并非是周边国家排放温室气体所致,D项错误。故选C项。第8题,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气温升高,苔原植物花期提前,驯鹿的南迁日期推迟,入海河流汛期提前,沿海港口的融冻提前,故选B项。

[2019河北保定模拟]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面积年际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09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耕地增加最明显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在空间上均呈现高纬度地区不同程度扩张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市场需求增加

C.人口分布的变化   D.农业技术的进步

答案:9.C 10.A 解析:9题,本题考查统计图的判读。读图可知,亚洲耕地面积波动下降,欧洲变化幅度不大,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波动上升,其中北美洲上升幅度最大,故C项正确。第10题,本题考查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各大洲耕地在空间上均呈现高纬度地区不同程度的扩张趋势说明热量条件得以改善,其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A项正确;在高纬度地区,热量是影响农业分布的根本因素,只有根本问题解决了,人为因素才会起作用,故BCD项错误。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2019河北保定模拟]下图为北极地区不同年份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11北极地区冰川面积最大值出现在3月的原因是(  )

A.此时北极地区开始进入极昼

B.海水降温慢,海洋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大陆

C.此时北极地区受人类的影响最小

D.此时北极地区风力大,浮冰大量扩散

12北极地区冰川面积正在缩小,为了减缓北极地区冰川消融的速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利用太阳能发电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禁止轮船在北冰洋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⑤

答案:11.B 12.D 解析:11题,本题考查北极地区冰川面积最大值出现在3月的原因。由于海水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存在差异,海洋的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每年1月北半球陆地温度最低,而海洋温度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晚于陆地;每年3月北冰洋海区温度最低,冰川面积最大,故选B项。第12题,北极地区冰川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导致的,故应通过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如通过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2019辽宁凌源期末]下图为某地某月份7 等温线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化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13图示月份(  )

A.北京寒冷干燥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南极出现极昼  D.巴西日出东北

14图示季节该地河流(  )

A.处于枯水期   B.含沙量最大

C.河水补给湖泊水   D.有凌汛现象

15图示海域的洋流(  )

A.自北向南流的寒流  B.自南向北流的暖流

C.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

答案:13.D 14.A 15.C 解析:13题,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此图为等温线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化的示意图,所以同一地点的气温,2015年高于1905年。19057 等温线所分布的地方,在2015年气温应该高于7 ,因此判断该半球为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凸向气温较高的地方,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为该半球冬季,月份为7月。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北京在北半球,夏季高温多雨,A项错误;地球公转速度7月初最慢,B项错误;南极出现极夜,C项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项正确,故选D项。第14题,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图示为南半球7月份,季节为冬季。该河流位于30°S附近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7月份降水少,处于枯水期,A项正确;流量较小,输沙能力较弱,因此含沙量不大,B项错误;河水处于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C项错误;该河流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因此无凌汛现象,D项错误,故选A项。第15题,本题考查洋流特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可以判定图中洋流自北向南流;在南半球,为暖流,AB项错误;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C项正确;上升补偿流为寒流,D项错误,故选C项。

[2019河南省镇平县第一中学]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也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是艾比湖的主要水源。读艾比湖湖泊演化示意图(如图)回答1617题。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16据图判断精河河口三角洲的推移方向是(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7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的有效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库  B.大力植树造林

C.发展节水农业  D.退耕还湖

答案:16.B 17.C 解析:16题,河道与湖岸线相交位置是河口三角洲位置,结合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迁判断精河河口三角洲的推移方向是东北方向,B项正确。第17题,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的有效措施是发展节水农业,减少灌溉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C项正确。上游修建水库会导致下游湖泊水量减少,A项错误。干旱区不适宜大力植树造林,B项错误。湖泊是咸水湖,没有围湖造田问题,D项错误。

[2019广东佛山质检]南乔治亚岛位于南大西洋,位于南纬54°1554°55、西经36°4538°05。下面图a是南乔治亚岛冰雪分布图,图b是岛上局部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读图,回答1820题。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9全球气候变化【解析】

a         图b

1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冰雪堆积量最大的地区是(  )

A  B  C  D

19导致南乔治亚岛上冰雪广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位置和岛屿轮廓

B.岛屿轮廓和地形地势

C.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

D.大洋洋流和大气环流

2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该岛屿面积缩小最慢的将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沿海地区

C.西南沿海地区  D.西北沿海地区

答案:18.A 19.C 20.A 解析:18题,因为该岛屿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北风,其西北坡为迎风坡,冰雪堆积量较大,同时坡度相对较缓的地区,冰雪堆积量较大。从等高线疏密可知地符合上述条件,因此冰雪堆积量最大。其他几个地区因为地势较陡,积雪易滑落。故选A项。第19题,本题考查南乔治亚岛上冰雪广泛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为南乔治亚岛位于盛行西风带,气候相对湿润,同时该岛纬度和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因此冰雪广泛分布。选C项。第20题,图中冰雪分布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海拔较高的岛屿东南沿海地区被淹没得少。故选A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