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汽车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四川省棠湖中学高2019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瓦屋山(如图1)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海拔最高为3522米,垂直高差近1000米,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坦如桌台,周边悬崖陡壁围绕,地质学家誉其为“中国桌山,人问仙台”。瓦屋山顶部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下面是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1-3题。

1.图2中,能代表瓦屋山顶部岩石类型的是
2.瓦屋山顶成“桌台状”,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3.瓦屋山山顶地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洋流能是指海水流动的动能,目前发电站设计类型多样,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种设计新颖的伞式洋流发电站诞生了。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图2),完成4-56各题。

4.若我国黄海近海地区建立该发电站,则发电量较大的季节与船头方向为
A.夏季 向南 B.夏季 向北 C.冬季 向南 D.冬季 向北
5.若该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大陆附近某海域,且X和Y分别为南和北,则该洋流对邻近
A.降低了湿、热程度 B.增加了干、热程度
C.有助于大片林带的形成 D.沿岸形成上升涌流
从2011年富士康落户郑州航空港区,郑州智能终端产业从“一个苹果(手机)”起步,逐步汇聚产业动能,迅速崛起。2016年郑州航空港区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7,郑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截至目前,已有中兴、酷派等182家智能终端相关企业签约入驻航空港,航空港区将形成集手机研发、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整机制造、配件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据此完成6-78题
6.郑州航空港区最初能吸引品牌手机生产商家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丰富
C.产业链条完整
7.多家智能终端生产厂集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有利于
A.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 B.减轻环境的污染
C.提高产品的创新力 D.促进产品的市场开拓
(2017·扬州调研)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
C.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
9.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 )
A.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C.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5为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读图回答10-11题。

图5
10. 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11. 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7小题,共135分)
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主要捕捞种类有沙丁鱼、鳃鱼、无须鳕和竹荚鱼等,其中90%供出口。1990年中纳建交以来,两国积极开展远洋捕捞、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尤其在淡水养殖方面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

(1)结合图文材料,简析“地狱海岸”多海难事故的原因。(6分)
(2)试推测纳米布沙漠的物质来源和沙丘呈棕红色的原因。(6分)
(3)针对纳米比亚严重缺粮的现状,请提出解决粮食问题的建议。(6分)
(4)你是否赞成在纳米比亚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沿岸海域大雾弥漫,天气恶劣,能见度低;沿岸海域风大浪高,海上航行风险高;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人烟稀少;处于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或捕鱼船只多)
【解析】(1)纳米比亚沿岸多海难事故,主要从自然环境分析,沿岸海雾大、风浪大、沙漠广、水源缺乏。海域大雾弥漫,天气恶劣,能见度低。沿岸海域风大浪高,海上航行风险高。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人烟稀少。处于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或捕鱼船多。
(2)该地海岸是基岩海岸,沙漠物质来源于海岸的基岩。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海岸表层的基岩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形成沙砾,沙砾不断积累便形成纳米布沙漠。该地纬度低,气温高,沙丘中的丰富铁质氧化,呈现出棕红色。
(3)提高粮食产量,主要从生产技术、水源等分析。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农牧渔业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地下水资源,推广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4)提高粮食产量,主要从生产技术、水源等分析。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农牧渔业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地下水资源,推广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汉江,又称汉水,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省汉中市境内,是我国中部地区水质最好的大河,自源头至丹江口为汉水上游(图甲)。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省设立西咸新区(图乙)。西咸新区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西咸新区将建成“快速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现代田园城市。

(1)说明秦岭对汉水上游河流特征的影响。(10分)
(2)分析西咸新区设立的区位优势。(8分)
(3)与汉水谷地相比,简述渭河谷地聚落规模大、数量多的自然条件。(4分)
(2)
(3)位于咸阳市和西安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渭河穿过,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高速化的交通发达、便捷;土地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陕西南部汉水谷地、渭河平原以及西咸新区为背景,考查聚落的影响因素、地形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把握地理问题的分析思路,准确的获取材料信息是解决该题的关键。总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
(1)聚落的规模、数量受到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汉水谷地相比,渭河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工农业发展条件好,人口稠密,因此聚落规模大、数量多。
(2)汉水上游流经秦岭南侧,秦岭的存在对汉水的径流量、结冰期、含沙量、水流速度等均存在较大影响,可分别从上述方面加以分析。
(3)西咸新区设立的区位优势可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交通、土地资源、政策等方面分析。
43.(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丝绸之路”上。宁夏也有很多特色旅游景点:被世人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富有内陆特色的著名沙漠旅游区——中卫沙坡头;有数万只鸟在这里栖居的平罗沙湖,以及适合休闲、消夏避暑、森林探险、科考科普和教学实习的六盘山风景区等。
如果你为增长自己的见识去宁夏旅游,应该提前做哪些相关准备?
34.(1)了解回族风俗等当地文化,为入乡随俗做准备
【解析】旅游活动的准备,主要是了解风俗、注意事项、资源及成因。了解回族风俗等当地文化,为入乡随俗做准备。提前了解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及成因,便于景观欣赏。提前了解当地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历史成因,容易感受文化的内涵。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使这个灭绝时间表大大地提前了。
黑色名单:
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物种);
史德拉海牛于1768年灭绝(物种)
旅鸽于1914年灭绝(数十亿只不到一个世纪时间绝种)
巴巴里狮于1922年灭绝;
巴厘虎于1937年灭绝;
中国犀牛于1957年彻底灭绝(区域性灭绝);
爪哇虎于1980年灭绝;
分析造成地球上物种加速灭绝的人为原因。(10分)
【答案】过度垦荒伐木,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大肆狩猎、过度捕捞,严重超过生物的再生速度;盲目引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
【解析】试题考查物种加速灭绝的人为原因
物种加速灭绝的人为原因可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破坏栖息地和栖息环境,二是过度捕捞和狩猎;如过度垦荒伐木,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盲目引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大肆狩猎、过度捕捞,严重超过生物的再生速度;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
四川省棠湖中学高2019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地理部分
1.B
36.(24分)(1)(6分)沿岸海域大雾弥漫,天气恶劣,能见度低;沿岸海域风大浪高,海上航行风险高;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人烟稀少;处于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或捕鱼船只多)。(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6分)沙漠物质来源于海岸的基岩;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海岸表层的基岩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形成沙砾,沙砾不断积累便形成纳米布沙漠;该地纬度低,气温高,沙丘中的丰富铁质氧化,呈现出棕红色。(每点2分,共6分)
(3)(6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农牧渔业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地下水资源,推广先进灌溉技术(滴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4)(6分)赞成。纳米比亚未经污染的海水和淡水环境为开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沿岸上升补偿流使海域营养丰富;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便于水产品输出;发展水产养殖业可提升国民粮食安全,提高城乡居民蛋白质摄入量;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出口创汇。(任答三点得6分)
不赞成。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纳米比亚气候干旱,淡水水域有限;养殖技术落后,经验欠缺,会形成对中国的依赖。(每点2分,共6分)
(任选一种观点作答即可)

(2)位于咸阳市和西安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渭河穿过,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高速化的交通发达、便捷;土地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
(3)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旅游地理:
知名度高;工厂众多,分布较广;
43.(10分)(1)了解回族风俗等当地文化,为入乡随俗做准备。(2分)
(2)提前了解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及成因。(4分)
(3)提前了解当地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历史成因。(4分)
44.(10分)过度垦荒伐木,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大肆狩猎、过度捕捞,严重超过生物的再生速度;盲目引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任答五点得10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适当给分)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
地理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瓦屋山(左图)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海拔最高为3522米,垂直高差近1000米,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
起,山顶面平坦如桌台,周边悬崖陡壁围绕,地质学家誉其为“中国桌山,人间仙台”。瓦屋山顶部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下面是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1-3题。
1. 右图中,能代表瓦屋山顶部岩石类型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瓦屋山顶成“桌台状”,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 岩浆活动、侵蚀作用、固结成岩、沉积作用、断裂上升
B. 岩浆活动、断裂上升、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C.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D.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3. 瓦屋山山顶地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常绿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答案】1.
B
【解析】
【1题详解】
丁根据材料,瓦屋山顶部岩石为玄武岩,为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根据图中箭头方向,三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即只有一个指出的箭头。图中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B对。A、C、D错。
【2题详解】
瓦屋山顶为玄武岩,下面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说明石灰岩形成早于玄武岩。石灰岩是沉积岩,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然后才有岩浆活动,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周边悬崖陡壁围绕,说明桌状山是断裂上升后,受外力侵蚀形成平坦“桌台状”山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C对。A、B、D错。
【3题详解】
瓦屋山位于四川盆地,基带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顶最高海拔3522米,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山顶的气温低,降水少,冬冷夏凉,植被最可能是针叶林,D对。山麓是常绿阔叶林,A错。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植被 ,B错。落叶阔叶林在山腰处,C错。
点睛:三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即只有一个指出的箭头。下面的沉积岩层形成早,周边悬崖陡壁围绕,说明桌状山是断裂上升后,受外力侵蚀形成。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山顶的植被最可能是针叶林。
洋流能是指海水流动的动能,目前发电站设计类型多样,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种设计新颖的伞式洋流发电站诞生了。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4. 若我国黄海近海地区建立该发电站,则发电量较大的季节与船头方向为
A. 夏季 向南 B. 夏季 向北
C. 冬季 向南 D. 冬季 向北
5. 若该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大陆附近某海域,且X和Y分别为南和北,则该洋流对邻近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 降低了湿、热程度 B. 增加了干、热程度
C. 有助于大片林带的形成 D. 沿岸形成上升涌流
【答案】4.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洋流的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文材料关键信息分析答题。
【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洋流能是指海水流动的动能。我国东部沿海属于季风气候,且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若我国黄海近海地区建立该发电站,则发电量较大的季节应为冬季,船头方向与洋流方向相反,故船头方向为向北。故选D。
【5题详解】
据图可知,X方向为顺洋流方向Y方向为逆洋流方向,且X和Y分别为南和北,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有助于大片林带的形成。故选C。
从2011年富士康落户郑州航空港区,郑州智能终端产业从“一个苹果(手机)”起步,逐步汇聚产业动能,迅速崛起。2016年郑州航空港区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7,郑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截至目前,已有中兴、酷派等182家智能终端相关企业签约入驻航空港,航空港区将形成集手机研发、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整机制造、配件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郑州航空港区最初能吸引品牌手机生产商家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资源丰富 B. 劳动力充足廉价
C. 产业链条完整 D. 消费市场广阔
7. 多家智能终端生产厂集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有利于
A. 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 B. 减轻环境的污染
C. 提高产品的创新力 D. 促进产品的市场开拓
【答案】6.
B
【解析】
【6题详解】
郑州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劳动力充足且廉价,生产成本低,因此吸引品牌手机生产商家落后故选B。
【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中兴、酷派等182家智能终端相关企业签约入驻航空港,航空港区将形成集手机研发、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整机制造、配件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产业的集聚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题干资源利用率等。故选C。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
A. 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 B. 人口线东南趋向均衡
C. 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 D. 人口线西北集聚程度提高
9. 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 )
A. 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B. 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 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 D. 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提高
【答案】8.
C
【解析】
【8题详解】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从图中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直到2030年人口仍大量迁入,大量人口的迁移汇入,会导致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据此选C。
【9题详解】
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随着西部较落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向外迁移人口数量减少,会导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
【点睛】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落后地区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区域移出人口的回流。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11. 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答案】10.
C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小于南部地区;地租相同的区位,东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较差,该方向地租下降速度快,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故选C。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的西北方向,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钢铁工业大气污染严重,不适宜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甲地是离市中心距离相同,地租水平最高的地区,说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好,最适宜布局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产业园占地面积大,应该布局在地租相对低的地方,而甲地地租成本相对较高。故选A。
【点睛】该题组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城市地租和城市产业布局,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关键是根据材料提示,理解地租高低的影响因素,在结合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判断该城区不同方向的地租高低及其原因,甲地是离市中心距离相同地租水平最高的地区,所以布局占地小、付租能力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同时还需要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国土西部的基岩海岸上覆盖着棕红色的高大沙丘,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纳米布沙漠的滨海部分。在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水域之间,长达500千米的海岸被葡萄牙海员称为“地狱海岸”,也叫作“骷髅海岸”,多海难事故发生。纳米比亚地广人稀,粮食生产水平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饥饿状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34%的人口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主要捕捞种类有沙丁鱼、鳀鱼、无须鳕和竹英鱼等,其中90%供出口。1990年中纳建交以来,两国积极开展远洋捕捞、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尤其在淡水养殖方面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
(1)结合图文材料,简析“地狱海岸”多海难事故的原因。
(2)试推测纳米布沙漠的物质来源和沙丘呈棕红色的原因。
(3)针对纳米比亚严重缺粮的现状,请提出解决粮食问题的建议。
(4)你是否赞成在纳米比亚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沿岸海域大雾弥漫,天气恶劣,能见度低;沿岸海域风大浪高,海上航行风险高;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人烟稀少;处于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或捕鱼船只多)
【解析】
【详解】(1)纳米比亚沿岸多海难事故,主要从自然环境分析,沿岸海雾大、风浪大、沙漠广、水源缺乏。海域大雾弥漫,天气恶劣,能见度低。沿岸海域风大浪高,海上航行风险高。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人烟稀少。该地处于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或捕鱼船多。
(2)该地海岸是基岩海岸,沙漠物质来源于海岸的基岩。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海岸表层的基岩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形成沙砾,沙砾不断积累便形成纳米布沙漠。该地纬度低,气温高,沙丘中的丰富铁质氧化,呈现出棕红色。
(3)提高粮食产量,主要从生产技术、水源等分析。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农牧渔业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地下水资源,推广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4)如果赞成在纳米比亚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业则应该考虑纳米比亚水域环境好、沿岸上升补偿流使海域水体营养丰富、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便于水产品输出、发展水产养殖业可提升国民粮食安全、提高城乡居民蛋白质摄入量、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出口创汇。如果不赞成则要从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养殖水域有限、养殖技术落后、经验欠缺会形成对中国的依赖。
【点睛】世界大渔场的分布规律:分布于寒暖流交汇处;有上升流的海区;温带或亚热带浅海海域;大陆架地区;河流入海口处。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江,又称汉水,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省汉中市境内,是我国中部地区水质最好的大河,自源头至丹江口为汉水上游(图甲)。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省设立西咸新区(图乙)。西咸新区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西咸新区将建成“快速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现代田园城市。
(1)说明秦岭对汉水上游河流特征影响。
(2)分析西咸新区设立的区位优势。
(3)与汉水谷地相比,简述渭河谷地聚落规模大、数量多的自然条件。
(2)位于咸阳市和西安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渭河穿过,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高速化的交通发达、便捷;土地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
(3)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解析】
【分析】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新区设立的区位优势;聚落布局条件
【详解】(1)水文特征从河流径流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流速等方面分析;汉水流经秦岭,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径流大;一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秦岭以南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2)西咸新区建成“快速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现代田园城市,区位优势要有便利交通,高速化交通发达;城内有渭河流经,自然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符合优美小镇要求;位于西安和咸阳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
(3)早期聚落选择考虑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自然条件,渭河谷地因渭河冲积形成平原,渭河谷地地势较汉水谷地平坦,土壤肥沃。因此农业发展较好,由于历史发展悠久,工业发展条件好,人口稠密,因此聚落规模大、数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