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气温汽车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早春季节常发生霜冻天气,严重影响名优茶的产量和质量。图1示意某年 1 月底某科研所对峨眉山市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的结果(图中 3m、1m 表示距离地面高度的温度曲线)。读图完成 1~2 题。
图1
1.依图可知,该茶园
A.白天出现了逆温现象
C.冻害现象发生于日后
2.为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利用风扇,使上下层空气混合
C.地膜覆盖,促进空气对流运动
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图2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据此完成3-5题。
图2
3.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4.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有益于
A.抑制城市房价上涨
C.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5.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图3
6.与传统农业相比,该乡镇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可
①预测市场,降低生产风险 ②精准管理,农产品更安全
③物流配货,减少运输费用
A.①②③
7.该乡镇利用“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
A.改善当地的自然条件
C.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图4
8.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9.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植被覆盖率
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图5
10.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及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A. 甲乙丙
C. 甲丙乙
11.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A.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
C.结冰期长短由短到长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2018
图9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它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
|
东京湾区 |
纽约湾区 |
粤港澳湾区 |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3.68 |
2.15 |
5.60 |
|
人口(万人) |
4383 |
2340 |
6671 |
|
GDP(万亿美元) |
1.80 |
1.40 |
1.36 |
|
人均 |
4.1 |
6.9 |
2.0 |
|
第三产业占比(%) |
82.3 |
89.4 |
62.2 |
|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
766 |
465 |
6520 |
|
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次) |
1.12 |
1.30 |
1.75 |
|
世界 |
60 |
28 |
16 |
(2)简述港珠澳大桥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3)与东京、纽约湾区相比,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6分)
(4)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蜜蜂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周围温度改变而改变。气温高的夏季是蜜蜂繁衍季节,气温低的天气则因体温下降需飞回蜂巢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御寒,御寒效果与球形团的大小呈正相关。虽然冰岛养蜂目前处于规模小的起步阶段,却因生产出的蜂蜜品质优良而供不应求。冰岛蜂蜜的蜜源主要来自野花,为了“追花夺蜜”,养蜂人在花期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
(1)分析蜜蜂在冰岛难于越冬的原因。(6分)
(2)分析冰岛蜂蜜品质优良的原因。(6分)
(3)推测养蜂人“追花夺蜜”迁徙放蜂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4)冰岛蜂蜜供不应求,可否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市场需求?请说明理由。(6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洮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石料主要产于洮河流域的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喇嘛崖底,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历史上属洮州管辖,石料又濒临洮水而得名。随着现代工艺条件下的批量化生产,洮砚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图11是洮河流域部分区域分布图。
图11
简评洮砚开发的条件及面临的问题。
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
福建省光泽县位于闽江上游,最大白羽肉鸡养殖基地。养鸡场地面先铺一层谷壳,再投
说明大量鸡粪随意堆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鸡粪发电的优势。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地理参考答案
1-5
36、(24分)
(1)海洋风浪大;潮水涨落;海水腐蚀;易受台风灾害的影响;(任答3点得满分6分)
(2)缩短了香港与珠海、澳门的陆上运输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有利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利于提升该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有利于区域整体对外的联系与合作;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6分)
(3)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海运、航空的吞吐能力强;交通便捷;(6分)
(4)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加强协作与融合,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新型产业,形成新型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6分)
37、(22分)
(1)地处高纬,冬季漫长且气温低;冬季西风强劲,蜜蜂入巢困难;夏季短促,蜜蜂繁衍数量少,冬季相互靠拢御寒效果差。(6分)
(2)蜜源来自野花,基本不受农药、化肥污染;为高纬岛屿,气温低,环境封闭,蜜蜂(及蜜源植物)病虫害少;冰岛空气清新,水质好,环境质量优良。(6分)
(3)公路运输。迁徙距离短;公路运输最为机动灵活,便于养蜂人根据蜜源植物的花期、分布,灵活选择采蜜地点。(4分)
(4)可以。冰岛蜂蜜品质高,市场需求量大;冰岛养蜂业处于初期阶段,发展潜力大;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可栽培温室蜜源植物满足采蜜需要。(6分)
或不可以。冰岛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植被稀少,蜜源植物少;人口少,劳动力成本高;(冰岛养蜂业的生产条件较差,)规模生产可能降低其天然无污染的优良品质。
43、(10分)
有利条件:洮砚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资源稀缺,具备地域独特性。不利条件:地处高原山地,海拔较高,高寒缺氧;地理位置偏僻,对外交通不便等。(6分)
面临的问题:批量化生产导致优质石料资源枯竭;传统手工工艺逐渐失传等。(4分)
44、(10 分)
(1)
(2)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卷【解析】
(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早春季节常发生霜冻天气,严重影响名优茶的产量和质量。下图示意某年 1 月底某科研所对峨眉山市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的结果(图中 3m、1m 表示距离地面高度的温度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依图可知,该茶园
A. 白天出现了逆温现象 B. 树冠层的日温差可达18℃
C. 冻害现象发生于日后 D. 夜晚离地面越近温度越低
2. 为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 利用风扇,使上下层空气混合 B. 开辟水塘,增大上下层温差
C. 地膜覆盖,促进空气对流运动 D. 建防护林,阻挡外来气流涌入
【答案】1.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8点以前15点以后,茶园3m处气温高于1m处,尤其是入夜以后,二者的气温差异更大,夜晚离地面近温度低,D正确;白天基本上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没出现逆温,树冠层的日温差应该看3m处的日温差,达不到18℃,冻害现象主要发生于晚上,A、B、C都错。
【2题详解】
国外一些先进的防霜技术正是针对这一特殊现象,使用装备扰动空气,将上方暖空气送到茶树冠层以提高其温度,从而达到防除霜冻的目的,A正确。开辟水塘会减小上下层温差,地膜覆盖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B、C错;建防护林,可以阻挡外来气流涌入,但是对气温垂直分布影响小,D错。
【点睛】倒春寒是指早春季节时常发生的霜冻天气,是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形成的,其结果导致近地环境出现逆温现象,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 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B. 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C. 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D.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4. 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有益于
A. 抑制城市房价上涨 B. 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
C. 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 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
5. 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 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B. 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 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D. 户籍管理趋严
【答案】3. B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人员虽成为城镇的常住居民却没有当地户口,B正确;A、C、D均与该差异无关。
【4题详解】
由于没有当地户籍,农民工不能享受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实质性城镇化福利,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也就是非城镇户籍人口得以落户,从而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将有益于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D正确。
【5题详解】
两类城市化率差异减小,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减少,而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可以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相对降低,目前我国户籍管理还是有利于人员流动的,并没有趋严,而城镇内就业机会并没有减少,由于农村人口增多,农村人均耕地不可能增多,A正确。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及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第二题容易错选B,第三题容易错选B。
“互联网+农业”是依托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和通信平台,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困境,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我国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下图是某乡镇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发展的“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圈。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与传统农业相比,该乡镇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可
①预测市场,降低生产风险
③物流配货,减少运输费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④ D. ①③④
7. 该乡镇利用“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
A. 改善当地的自然条件 B. 农业生产优化调整
C. 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D. 农业推广成本加大
【答案】6.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可以预测市行情,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了生产风险,农业生产进行精准管理,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因此,农产品使用更安全,网上交易扩大销售渠道,拓展了产品销售的空间,扩大市场销售范围,C正确;不会减少运输费用,③错。
【7题详解】
读图可知,“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可以实现农民面向市场生产,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精细化耕作,实现农业生产优化调整,扩大销售市场,但农业推广成本会增加,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影响小,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B正确,A、C、D都错。
【点睛】互联网农业在生产环节,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精准农业,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在流通环节,创建廉价且高效的销售入口,打开了更大的农资产品销售空间。
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 形成了良性循环。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D.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9. 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植被覆盖率 B. 减少了发电量
C.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8. C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C正确。
【9题详解】
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B错;会降低植被覆盖率,不利于减缓沙丘移动速度,A、C错误。
【点睛】该题考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上从事生产活动,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完成下列各题。
10. 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及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A. 甲乙丙
C. 甲丙乙
11. 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A. 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 B. 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
C. 结冰期长短由短到长 D. 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答案】10. D
【解析】
【10题详解】
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读图可知,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所以从上游到下游排序为丙甲乙;乙河段河床海拔升高,是流水沉积的结果,D正确。
【11题详解】
丙处前期水流速度快,以下切为主,河床海拔下降,后一段时间水流速度下降,以侧蚀为主,河床加宽,A正确;径流量、结冰期、河流含沙量对河床海拔和宽度影响有限,B、C、D都错。
【点睛】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堆积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全长55公里。下图为粤澳港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材料二
东京湾区 纽约湾区 粤港澳湾区
面积(万平方千米) 3.68 2.15 5.60
人口(万人) 4383 2340 6671
GDP(万亿美元) 1.80 1.40 1.36
人均 GDP(万美元) 4.1 6.9 2.0
第三产业占比(%) 82.3 89.4 62.2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766 465 6520
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次) 1.12 1.30 1.75
世界 500 强企业数量(家) 60 28 16
(1)从自然角度,指出影响港珠澳大桥寿命的可能原因。
(2)简述港珠澳大桥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与东京、纽约湾区相比,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
(4) 对比东京湾区,请你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措施。
【答案】(1)海洋风浪大;潮水涨落;海水腐蚀;易受台风灾害的影响;
(2)缩短了香港与珠海、澳门的陆上运输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有利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利于提升该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有利于区域整体对外的联系与合作;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海运、航空的吞吐能力强;交通便捷;
(4)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加强协作与融合,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新型产业,形成新型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解析】
【分析】
该题以港珠澳大桥为背景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寿命的因素、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发展条件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影响大桥寿命的因素主要从自然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分析;交通线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从缩短距离节约时间,方便交通,促进经济联系和区域交流等方面分析;从表格中获取优势条件;大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可从如何增强区域竞争力、吸引力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思考。
【详解】(1)从自然条件看,该地纬度较低,气温高,降水量大,及海水的含盐量大,对钢铁桥梁的腐蚀性较强,同时,夏秋季节多发台风,地震、海浪等影响大桥的寿命,而同时交通事故或者超载等人为因素也影响大桥的使用寿命。
(2)由图可知大桥跨域伶仃洋,直接连接港珠澳,缩短了香港与珠海、澳门的陆上运输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有利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利于提升该地区整体竞争力以及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有利于区域整体对外的联系与合作,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由表格可知与其他两个大湾区相比:港珠澳大湾区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海运、航空的吞吐能力强,交通便捷,有利于区域整体对外的联系与合作。
(4)由表格对比东京大湾区可知,该地区世界500强企业较少,国际竞争力较弱,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将大湾区建设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等方面着手,加强协作与融合,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新型产业,形成新型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点睛】自然因素是影响该大桥寿命的主要因素;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三地将形成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一是,为往来人员增加往返便利;二是,为产业链延伸跨区域布局提供机遇,加速区域产业转移;三是,使珠三角成为重要的枢纽;四是,为港澳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腹地空间;五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蜜蜂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周围温度改变而改变。气温高的夏季是蜜蜂繁衍季节,气温低的天气则因体温下降需飞回蜂巢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御寒,御寒效果与球形团的大小呈正相关。虽然冰岛养蜂目前处于规模小的起步阶段,却因生产出的蜂蜜品质优良而供不应求。冰岛蜂蜜的蜜源主要来自野花,为了“追花夺蜜”,养蜂人在花期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
(1)分析蜜蜂在冰岛难于越冬的原因。
(2)分析冰岛蜂蜜品质优良的原因。
(3)推测养蜂人“追花夺蜜”迁徙放蜂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4)冰岛蜂蜜供不应求,可否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市场需求?请说明理由。
【答案】(1)用水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答对两种来源即可)。原因:图中A地区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集中;该地地势较高,冬季降雪较多,季节性积雪在春季融化;夏季气温高,永久性冰雪会融化(原因答对2点即可)
(2)提高土壤温度,提高玛咖成苗率,加快玛咖生长发育进程;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效果等
(3)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理由:图中A地区远离机场,需要用汽车把玛咖运到机场;航空运输的运输速度最快,所需时间最短,200千克玛咖质量小,飞机可以直接从距A地区最近的机场飞到目的地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或御寒特点,结合冰岛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即可。冰岛纬度较高,冬季漫长且气温低;西风强劲,蜜蜂入巢困难;夏季短促,蜜蜂繁衍数量少,冬季相互靠拢御寒效果好。
(2)蜂蜜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从蜜源无污染,蜜蜂不生病,周围环境无污染等方面来分析。蜜源来自野花,基本不受农药、化肥污染;该地为高纬岛屿,气温较低,环境封闭,蜜蜂病虫害较少;周围环境质量优良。
(3)该题主要考察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追花夺蜜”迁徙距离较短,且需要机动灵活,随时选择采蜜点,因此应该为公路运输。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只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分析时主要从环境、提高产量、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树立品牌等方面分析。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优良蜜源植物;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地热资源,栽培温室蜜源植物满足采蜜需要;适当扩大养蜂规模,提高蜂蜜产量;增加科技投入,对蜂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品牌影响。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蜜蜂养殖的因素,考查交通线路的选择
【考点定位】影响蜜蜂养殖的因素,交通线路的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
【名师点睛】常见运输方式及优缺点
交通线路选择前提是掌握主要交通线路的优缺点,现总结如下
(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指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它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在干线运输中起主要运力作用。其优点是运送速度快、载运量大、不大受自然条件影响;缺点是建设投入大、只能在固定线路上行驶、灵活性差、需要其他运输方式配合与衔接。长距离运输分摊到单位运输成本的费用较低,短距离运输成本就很高了。
(2)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指使用船舶在内河或海洋运送货物。它与铁路运输共同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主要运力的作用。其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缺点是受自然条件,如水域、港口、水位、气候等影响较大,以至有时要中断运输,还有就是运输速度慢,同样需要其他运输方式配合与衔接。
(3)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指使用机动车辆在公路上运送货物。它主要承担短距离、小批量货运,成为铁路、水路运输方式不可缺少的接驳工具;还承担铁路、水路运输难以实行地区的长距离、大批量货运。其优点是灵活性强、建设投入低、便于因地制宜,实现“门到门”运送,因此近年来,在有铁路、水运的地区较长距离大批量运输也较多采用公路运输;其缺点是单位运输成本相对比较高。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指使用飞机等航空器运送货物。它主要承担价值高或赶时间的货运。其优点是速度快,而缺点是单位运输成本太高,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5)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指使用管道运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货物,它是靠压力推动物体在管道移动实现运送。其优点是封闭运输,可避免货损货差;缺点是管道设备固定、运输货物受限制、灵活性较差。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洮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石料主要产于洮河流域的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喇嘛崖底,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历史上属洮州管辖,石料又濒临洮水而得名。随着现代工艺条件下的批量化生产,洮砚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下图是洮河流域部分区域分布图。
简评洮砚开发的条件及面临的问题。
【答案】有利条件:洮砚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资源稀缺,具备地域独特性。不利条件:地处高原山地,海拔较高,高寒缺氧;地理位置偏僻,对外交通不便等。面临的问题:批量化生产导致优质石料资源枯竭;传统手工工艺逐渐失传等。
【解析】
试题分析:
评价开发条件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从材料中“洮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知洮砚文化价值高;石料来源“崖底”,说明洮砚石料稀缺,具备地域独特性等。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从分布图可看出卓尼县洮砚产地位置偏僻,地势险要,海拔较高等。面临的问题,可从“1300多年的历史” “批量化生产”推断优质石料资源枯竭,传统手工工艺逐渐失传。
15.【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福建省光泽县位于闽江上游,最大白羽肉鸡养殖基地。养鸡场地面先铺一层谷壳,再投
说明大量鸡粪随意堆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鸡粪发电的优势。
【答案】(1) 占据大量土地资源;随雨水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源;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含有大量病原体和寄生虫卵,会威胁人体健康。
(2) 燃烧后残渣少,减少土地占用;鸡粪残渣用作肥料;替代煤炭燃烧, 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
【分析】
该题以福建省利用鸡粪发电为背景,考查固体废弃物的影响,以及将鸡粪变废为宝用来发电的优势,考查学生读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鸡粪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营养成分及各种氨基酸,钙磷铜铁锰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含有氮磷钾等养分及病原体,大量鸡粪随意堆放占据会大量土地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物质随雨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源,含有大量病原体和寄生虫卵,会威胁人体健康,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甲硫醇、乙醛、粪臭素等污染大气。
(2)鸡粪发电的优势,可从与原来处理方式相比和燃煤发电相比的角度来思考,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鸡粪发电,燃烧后残渣少,减少土地占用,鸡粪残渣富含磷、钾,可用作肥料,替代煤炭燃烧,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可缓解能源紧缺状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点睛】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表现:污染大气、污染土壤、影响生活环境卫生。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有: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填埋、焚烧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