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气温汽车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大名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12月
地理专题训练(三)
出题人:叶洪涛
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分布在五大洲42个国家,但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喜温凉但不耐寒,在麦类作物中是最不耐寒的一种。读下图,回答1—2小题。

1.芬兰(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C.人口稀疏区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2. 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读美国本土年等降水量线和棉花种植区分布图,完成3-4小题。

3.美国西北部沿海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十分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山脉 ②西南风 ③飓风 ④纬度位置
A. ①②
4.近20年,世界棉花种植出现了向干旱地区移动的趋势。美国本土甲河以东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以西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原因是
A. 两地区光照条件不同
C. 棉花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减少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读图a沼泽形成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势平缓,排水不畅
C. 大气降水稳定,季节变化小
6.读图b种植速生桉后当地环境影响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速生桉使地面蒸发加强,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B. 速生桉涵养水源能力强,使沼泽面积扩大
C. 速生桉保持水土能力强,使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林更加发育
D.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读图,回答7-9题

7.M地的年日照时数比N地的多,其主要原因是M地
A. 纬度较低
8.N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M地的丰富,其主要原因是N地
A. 地势高,大气稀薄
C.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9.与M地相比,N地夏季的近地面气温特点及其最主要成因是
A. 较高 太阳辐射强
C. 较低 大气保温作用弱
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大、小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近年来中国造船公司前往摩洛哥建设渔船修理厂。下图为摩洛哥降水量(单位:mm)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造成M、N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11.摩洛哥绝大多数城市都分布于清凉国土区,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①西风
A. ①②
12.中国造船公司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的目的不包括(
A. 保障渔业生产
慕尼黑地处德国西南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为满足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在郊区农村实施了“绿腰带”项目。在慕尼黑的部分地区,尽可能做到退耕还绿,构建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群落生境组合,充分利用大都市所带来的可能性与机会实行“直接市场化力与“休闲休养区”,促进整个郊区农村在休养、农业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据此完成13-15题。
13.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 大量可利用的荒地
C. 发达的高速公路网
14.德国发展“绿腰带”项目最主要的目的是
A. 保持农业用地
C. 美化农村环境
15.在“绿腰带”地区适合种植
A. 柑橘和水稻
C. 小麦和鲜花
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平均海拔约1750米)那托利亚,亚美尼亚高原和安那托利亚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米)的幼发拉底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上游,下游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乎没有水源汇入。下图为西亚两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幼发拉底河上游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盛行风带来的夏季降水
C. 高山湖泊和地下水
17.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河流,其水位最高的时段是
A. 3月至5月
C. 9月至11月
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纵贯于澳大利亚的东北沿海。近年来,大堡礁因珊瑚礁内珊瑚虫逐渐死亡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超过90%的珊瑚礁受到影响,有专家表示“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大堡礁将在20年左右时间内消失殆尽”。据此完成18-20题。
18.大堡礁的形成原因是
A. 火山作用
19.大堡礁附近适合珊瑚虫大量存在的条件是
A. 纬度较低,热量条件适宜
C. 东南信风带来湿润气流
20.近年来,大堡礁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
C. 浮游生物众多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2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
2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
由于北部 (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读西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统计数未包括宁夏、陕西)统计表,完成24-25小题。

24.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A.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C. 区域间气压差异大
25.该地区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有
A. 坡地开垦导致水蚀严重
C.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湿地萎缩
贵州喀斯特山区山多坡陡,坡耕地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是国家退耕还林的重要地区。据此完成26-27题。
26.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C. 扩大粮食生产面积
27.与传统农业相比,贵州喀斯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突出优势表现在
A.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C.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28.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人均贫乏
C. 我国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29.有关特高压技术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解决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C. 可以使工业摆脱能源的地域限制
永定河流经北京西南地区。门头沟区永定河段、西六环永定河引水渠等河段已然满目疮痍,看不到泛滥的痕迹,河水不见踪影,甚至无法分辨哪里是河床。20世纪70年代以来,永定河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根据永定河不同河段特点进行的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下图为永定河流域图,据此完成30-32题。

30.关于永定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降水集中在夏季
C.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31.目前,永定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酸雨污染严重
C. 洪涝灾害频发
32.永定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的具体措施是
A. 上游植树造林
C. 下游开发水能

33.甲、乙两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其成因分别是
A. 过度垦殖、乱砍滥伐
C. 乱砍滥伐、水资源利用不当
34.图示区域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北界不断北移,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下图是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读图回答35-37题。

35.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6.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
A. 径流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
37.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
A. 水位上涨
2017年共享汽车成为共享经济领域获投金额最高的行业,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迅猛。完成38-39小题。

38.在陌生地点,共享汽车驾驶员快速、准确找到停车位,利用了地理3S技术中的(
A. GIS、GPS
39.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
A. 最终可取代私家车
C. 是共享汽车的唯一模式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据此完成40-41小题。

40.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 ①②
4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① 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②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
③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④ 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现平均深度18 米。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 16℃,底层水温平均为 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42-44小题。

42.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 入湖径流减少
43.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湖底释放热量增多
C. 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44.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A. 盐度表层高于底层
C. 湖面中部比湖岸结冰早
4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试分析若尔盖草原退化的原因。(6分)
(2)分析若尔盖草原退化造成的危害。(6分)
(3)分析说明防治若尔盖草原退化的措施。(6分)
45、【答案】
(1)自然原因:气候不断变暖使地表水蒸发加速;若尔盖草原鼠虫灾害严重;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在草地上不合理地采挖药材和开采矿产。
(2)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直接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对黄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3)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以草定畜,畜草平衡,对草场实施轮牧管理;采取多种方法造林治沙、防风、护牧;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保护鼠类天敌,对草原鼠虫害进行防治,稳定草原大环境。
【解析】
(1)若尔盖草原退化的原因包含自然、人为两方面。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和鼠虫灾害严重及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及不合理开采。
(2)若尔盖草原退化直接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生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3)防治若尔盖草原退化需要从恢复草原生态入手,要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对草场实施轮牧管理;采取多种方法造林治沙、防风、护牧;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防治鼠虫害,稳定草原大环境。
4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其高低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影响。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下图示意某区域位置,该区域家具生产历史悠久并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品牌。

(1)甲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 250毫米,降水天数达235天。请分析原因。(6分)
(2)分析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6分)
(3)简述该地区发展家具制造业的优势条件。(6分)
【答案】(1)位于西风带,带来丰富水汽;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多气旋活动;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明显。
(2)降水量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四周陆地上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3)森林茂密,原料丰富;地处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家具生产历史悠久,工艺先进;工人素质较高。
【解析】(1)甲地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南部地区,该地年降水量大的原因可以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其高低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影响。波罗的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需从降水量、蒸发量、淡水注入、海域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3)波罗的海周围地区发展家具制造业的优势条件可从原料、市场、生产工艺、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点睛】
气候特征可以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地形的封闭程度、洋流等因素。
4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们一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图8)。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夷平面。

图8
材料二
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的严寒。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八个月。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雪莲药用价值极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金诃藏药公司采用称多县海拔5000米雪峰上的优质雪莲,先经过古法自然的传统工艺晾晒、萃取、分离,并引进美国现代化的工业制药技术将药粉再制成胶囊、片剂、滴丸、口服液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威胁。
(1)
(2)
(3)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6分)
选择题答案1-44
DBAAC
45(1)自然原因:气候不断变暖使地表水蒸发加速;若尔盖草原鼠虫灾害严重;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在草地上不合理地采挖药材和开采矿产。
(2)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直接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对黄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3)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以草定畜,畜草平衡,对草场实施轮牧管理;采取多种方法造林治沙、防风、护牧;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保护鼠类天敌,对草原鼠虫害进行防治,稳定草原大环境。
46.(1)位于西风带,带来丰富水汽;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多气旋活动;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明显。
(2)降水量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四周陆地上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3)森林茂密,原料丰富;地处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家具生产历史悠久,工艺先进;工人素质较高。
47.(1)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嵌入式”河曲。
(2)藏雪莲生长于海拔5000米雪峰,无污染,原料优质;距离原料产地较近;生产提炼过程传统独特,药效损失少(或答出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引进国际先进制药技术,技术水平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广阔。
(3)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产量少;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