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2019-01-19 15:20:48)
标签:

材料

军事

旅游

启迪慧想

气温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年上学期

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为电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

A拉萨    B重庆    C大庆    D海口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每隔15天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312月9日最为接近的节气是(  )

A小寒    B大雪    C大寒    D小雪

4从大寒到小满期间,漳州(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B昼渐长夜渐短

C太阳直射点持续往南移    D白昼长于黑夜

 

5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A自北向南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东向西流    D自西向东流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6图示气象信息可能是哪一天(  )

A11月18日    B3月21日

C5月8日    D10月28日

7此季节位于地中海沿岸城市罗马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    D温暖少雨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市某同学9月1日在一条东西向街道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8此时当地时间可能是(       

A8:15    B12:00    C14:50    D18:45

9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     

A顺时针移动    B逆时针移动    C变短    D不变

 

10两个地区地表和大气状况的差异常常导致它们获得的热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大气的运动。据此可知,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的是(  )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A. B. C. D.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1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高低纬之间冷热不均 ③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下列能正确表示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A. B. C. D.

13下图中曲线表示温度.柱状表示降水.能正确表示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的是(    )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Aa    Bb    Cc    Dd

2018年1月4日,合肥迎来入冬后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暴雪肆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A. B. C. D.

1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A. B. C. D.

 

下图为2018年7月2日20时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16此时,台湾省多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7与重庆市相比,上海市该日最可能(  )

A云层偏多,太阳辐射弱    B气压更低,日均温较低

C降雪较多,昼夜温差小    D风力较弱,云层偏少

 

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18图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冷锋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19关于③处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值较②处低    B水平方向气流辐合

C①处气压成因相同    D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20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D段流向为由北向南,EF段潜水补给河水

BCD段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EF段潜水补给河水

CCD段流向为由南向北,EF段河水补给潜水

DCD段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EF段河水补给潜水

21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

Aa<b<c<d    Ba=b=c=d

Ca>b>c>d    Dd>b>c>a

22左图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右图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可知,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     )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 “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A中高纬大洋东侧为寒流    B中低纬大陆西侧为暖流

C北半球中低高纬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24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

A寒暖流交汇    B上升补偿流    C径流入海    D人工养殖

25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为(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1)该时刻太阳直射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2)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_________(填“最长”或“最短”),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3)该日后,A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填“长”或“短”),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填“大”或“小”)。

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___;一年中最大夹角为________

27读北半球某月份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1)图中是___________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___风,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形成原因___________

4)D地7月盛行___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 

28读下图,完成各题。

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

1)写出图中各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___(填序号)。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___________(填序号)环节最密切。

3)由②和③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环节①与环节③水量较小的是______

4)⑤处的植被若破坏严重,则⑤环节水量将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可能造成_______灾害。


参考答案

1.    C    

2.    A    

【解析】

【分析】

图中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为电池,电量受太阳辐射强度影响。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 影响因素主要是阴晴状况,晴天时太阳辐射强,信号灯亮在太阳辐射丰富的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1图中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为电池,电量受太阳辐射强度影响。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 影响因素主要是阴晴状况,晴天时太阳辐射强,信号灯亮,C对。同一信号灯的海拔高度不变,A错。不需要电网供电B错。交通流量不影响信号灯亮度,D错。

2图中是太阳能信号灯,在太阳辐射丰富的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如拉萨,有日光城的称号,A对。重庆有雾都称号,云雾天气多,太阳辐射较弱,B错。大庆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较小,海口阴雨天较多,云量多,C、D错。

 

3.    B    

4.    B    

【解析】

3据材料可知,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每隔15天一个节气;12月22日为冬至日,12月7日为大雪节气,故与12月9日最为接近的节气是大雪,B项正确。

4从大寒到小满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漳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变大,故A项错误;北半球白昼渐长黑夜变短,故B项正确;正午太阳高度角向北移动,故C项错误;白昼时间小于黑夜,D项错误。

5A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西岸受流水侵蚀,东岸受流水堆积作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该河流的流向应是自北向南流,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6.    C    

7.    B    

【解析】

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日出时间634分,日落时间1854分,白昼时间大于12小时,这一天昼长夜短;11月18日和10月28日均是昼短夜长,3月21日为昼夜等长,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7据上题可知,图示的月份为58日;地中海沿岸城市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该季节为罗马的夏季,罗马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B项正确。

 

8.    C    

9.    A    

【解析】

8据材料可知,东西向街道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可以判读出太阳的方位是西南方向,故当地时间应该是下午,A、B项错误;因为时间是91,说明当地时间最可能是14:50,C项正确,D项错误。

9据上题可知,当地时间为14:50,2个小时内,太阳由西南向正西方向移动,故树影也会发生变化,呈顺时针方向移动,A项正确,B项错误;由于太阳高度角会变小,故树影会变长,C、D项错误。

10B

【解析】

【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流向低压,故A项错误;晚间,陆地气温较低,气流下沉,海洋气温较高,气流上升,风从陆地流向海洋,故B项正确;市区温度较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较低,气流下沉,风从郊区流向市区,故C项错误;高压等压线向高处弯曲,低压等压线向低处弯曲,故D项错误。

 

11.    B    

12.    D    

【解析】

1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形成热力型的高低气压带分布,③对。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动力型的高低气压带分布,④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环流成因,①错。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在三圈环流形成后,②错。B对,A、C、D错。

12图中c气压带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是向南北两侧分开,北侧是西南风,南侧是东北风。图D符合,D对。A、B、C错。

13A

【解析】

【详解】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气温在15℃以上,且季节变化小。年降水量在2000mm左右,季节变化相对较小,据此特征选A。

 

14.    B    

15.    A    

【解析】

14此次天气过程中有降雪、寒风且发生在冬季,最可能是冷锋过境。A、B两图中冷暖气团交汇形成锋面,其中A图中冷气团方向逆转,为暖锋,B为冷锋。C、D分别为低压和高压系统。

15从上题分析可知,此次天气变化最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在冷锋过境过程中,冷气团逐渐取代暖气团的位置,因此总体气温呈下降趋势,A正确。

【点睛】锋面和气压系统过境过程中均可能有气压变化,但其表现不同:冷锋过境过程中气温逐渐降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暖锋相反。低压过境过程中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高压过境相反。

 

16.    D    

17.    D    

【解析】

16读图台风中心位台湾省的东北部,台风中心的南侧吹偏西风,北部吹偏东风;低压中心在其北部,所以台湾省东北部沿海地区风应吹向东北部的低压区,所以风向应为西南风,D项正确。

17读图重庆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太阳辐射较弱,故A项错误;重庆气压小于996,上海气压位于1000到1002之间,所以重庆气压更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该日为7月2日,不会出现降雪,故C项错误;读图上海市附近等压线较为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作用弱,故D项正确。

【点睛】

等压线的判读方法

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18.    C    

19.    D    

【解析】

18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图中丁地位于高压脊位置,不会出现冷锋天气,故B、D项错误;丙地位于高压天气系统的前沿,与南部的暖湿气流相遇易形成冷锋,丙正确;乙地位于低压槽,而且位于低压中心的左侧,易形成冷锋天气系统,乙正确。结合选项,C项正确。

19据图可知,处的气压为高压中心,故气压值较处高,故A项错误;水平方向气流辐散运动,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运动,故B项错误,D项正确;③为亚洲高压,属于热力原因形成的,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故C项错误

 

20.    B    

21.    C    

【解析】

20根据图乙,A、E两处测得的流量特征可知,A处的变化小,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故河流先经过E点,后经过A点,CD段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此时,潜水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补给河流水,故EF段潜水补给河水B项正确,A、C、D项错误。

21水往低处流,潜水位的弯曲递变方向与河流的流向一致,由于河流流向为F-E-C-D,所以,潜水位线的数值也应该是a>b>c>d,C项正确。

22C

【解析】

【详解】

据图2可知,秋季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其他季节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所以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季节主要是秋季,故C项正确。

23D

【解析】

【详解】

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只存在于北半球,中高纬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故A项错误;中低纬大陆西侧为寒流,大陆东侧为暖流,故B项错误;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中高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C项错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故D项正确。

【点睛】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环境;

③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④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

 

24.    A    

25.    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4.读图,根据图中海陆分布位置,甲渔场是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A对,C错。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是寒流,B错。世界大渔场不是人工养殖场,D错。

25.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是暖流。读图,在中低纬度环流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暖流,西岸是寒流,可以判断是寒流。是墨西哥湾暖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是北赤道暖流,A对。

考点:世界性大渔场的成因,洋流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26(23°26′S,65°E)    15:40    最短    正北            36゜34′    83°34′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据图可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时65°E平分白昼,说明直射的经度为65°E,故该时刻太阳直射的坐标是(23°26′S,65°E)  ;根据65°E12点,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5:40。

2)据图可知,B点位于65°E,时间是12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最短;太阳位于B点的正南方,故旗杆影子的朝向为正北方向。

3)据图可知,A点位于北半球,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A地的昼长将变长;C点位于南半球,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小。

4)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与太阳高度角是互余关系,当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30°-23°26′=36゜3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36゜34′。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是夏至日,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30°-23°26′= 83°34′,故一年中最大夹角为83°34′。

271) 1  亚欧大陆是高压,海洋是低压

2)亚洲 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3)西北、东北,海陆热力性质

4)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此题根据气压数据判断季节。A在陆地,B在海洋,A的气压高,B的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根据这个规律,判断是冬季。

2)A为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B为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

3)高压中心的位置可知,C点盛行西北风,D点盛行东北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4)D地位于印度半岛,7月盛行西南风;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形成;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冬季亚欧大陆形成的高压对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及其成因,季风气候的风向及成因,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冬季气压中心的名称和陆地高压的成因,理解季风气候区不同地区的风向和成因。

28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海上内循环        增大    洪涝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水循环主要类型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据图可知,①代表的是水汽输送;⑤代表的是地表径流。

2)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①表示的是水汽输送,通过季风由海洋流向陆地。目前我国进行的是南水北调,影响地表径流环节,故与⑤环节密切相关。

3)考查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包括海水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②表示降水,③表示水汽的蒸发,由由②和③组成的水循环叫海水内循环;环节①与环节③水量较小的是①水汽输送。

4)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植被可以影响下渗,植被破坏,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会增加;地表汇集水的时间缩短,引发洪涝灾害。

【点睛】

水循环及其类型

1.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

2.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别称

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内陆循环、陆地水循环、陆上内循环

海洋水循环

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

蒸发、凝结、降水等

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