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气温汽车 |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A.清明
2.从立春到立夏,最可能出现在黄河流域的现象是
A.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B.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C.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D.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3.下图为两岛屿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判断
A.甲岛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C.甲岛位于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下图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图四幅光照图所示日期与上图最相符的是
A. B. C. D.
5.该日
A.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7.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下图为福建省某无人海岛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图中四地最早能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
9.若某人于北京时间17:30在①处拍摄日落照片,此时太阳方位应为
A.东南方
10.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选择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能够观测到图乙所示昼夜状况的地点是
A.①
12.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
A.一直向东
C.一直向西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如图,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充分利用海陆风
C.低湿地分布较广
14.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15.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是因为森林和水域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A.A点
17.有关图中各点大气运动和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为下沉气流
C.高空大气由D点流向B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图中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A.A
19.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
20.此时,北京的风向是
A.西北风
21.此时,长江中游地区
A.受高压控制
C.受反气旋影响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22.此时,地方时为8:00的经线是
A.120°E
C.20°W
23.图中ABCDE五地
A.B地线速度最大
C.ABDE四地太阳高度角相等
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市)(北纬33. °,东经103.8°)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地震发生时,华盛顿(77°W)的区时是
A.8日8时19分
C.8日8时11分
25.此时,地球绕日运动速度
A.逐渐加快
下图为“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是
A.①
27.图示季节我国东北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桃花盛开
读 “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28.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29.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A.太平洋高压势力强盛
C.长春高温多雨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0.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31.乙处的气候特点是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2010年10月上旬海南暴雨成灾。10月初,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东部、中南部出现了强降水:3日至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同时,受新生成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强降水仍然持续。依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32.材料中的弱冷空气表现为
A.东南风
33.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
①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 ②热带气旋频繁出现
③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④地处中低纬度
A.①②④
34.此次海南连降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洪涝
A.①②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5.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36.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C.昼长年变化较小
37.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气候类型 |
1月气温(℃) |
7月气温(℃) |
7月降水量(mm) |
全年降水量(mm) |
甲 |
-4 |
25 |
213 |
595 |
乙 |
5 |
18 |
82 |
750 |
丙 |
20 |
25 |
581 |
1860 |
丁 |
30 |
7 |
367 |
900 |
38.关于表中四种气候类型的正确叙述是
A.甲降水季节变化小
C.丙分布在大陆西岸
39.表中既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又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甲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0.图中
A.1月份①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
C.②、③控制的地区多形成对流雨
41.冬至日前后
A.地中海沿岸主要受①控制
C.西欧平原主要受③的控制
4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示地区包括的省区有
A.青、渝、宁
C.川、藏、滇
43.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地著名旅游“双龙戏珠”,最佳观赏时段为9月20日至24日,最佳观赏位置在甲处。在此期间太阳下山时,可见其从鞍部徐徐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景观。下列山脉与图所示山地走向一致的是
A.长白山脉
C.横断山脉
下图为“9月13日(a)和9月14日(b)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4.图示时间段内
A.南海大部分海域风大浪高
C.南昌市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45.据图推断
A.14日两个热带气旋都已发展成为台风
B.台湾岛经历了狂风、暴雨天气过程
C.未来24小时台风将在浙江省沿海登陆
D.广东省沿海地区需重点防范滑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46.读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3年12月初抵达中山站,并对南极地区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科学考察。
(1)科考队抵达中山站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3①~④时段中的__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科考期间,南极地区有利于科考活动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多选)。
A.风力相对较小
(3)中山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___方向。两站所在地,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站。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3中甲位置时,日期为___日前后,此时我国三个考察站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无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站。
47.读 “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高、低)气压,它切断了______________气压带。
(2)此季节,A处刮________季风(风向),性质_________。此季节,B处刮__________季风(风向),是由南半球的_______信风越过赤道向________偏转而成,半年后,B处刮_______季风(风向)。
(3)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_____。而南亚地区季风的成因是______和_____。
48.阅读资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1月1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为“2016年11月18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hPa)及洗车指数”。
(1)分析甲、乙、丁三地中,未来几天洗车指数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
(2)该日,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部分地区出现近30℃高温,说出影响该地的主要天气系统,及造成高温的主要原因?
(3)说出丙地所在地形区,该日丙地空气质量较差,但专家预测未来几天将好转,试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丙地空气目前较差及未来会好转的原因?
4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②、③、④、⑤、⑥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分别写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
①________
(2)读下图,②地气候类型与图中______(字母)表示的气候直方图相符,请描述其气候特征,分析其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
(1)如图示:
(3)图中,甲地三面环海,地表却沙漠广布,分析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
2.
【解析】
1.相邻的两个节气日期相差15天,冬至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小寒,故D正确。
2.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是立春后的景象,故答案选B。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是夏至时的景象,故A错;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是白露时的景象,故C错;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是冬季大雪时的景象,故D错。
【点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推知相邻的两个节气相差15天,并熟记二分、二至日的日期。
3.D
【解析】
【详解】
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A错;乙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错;甲岛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地区,C错;读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178°E,17.5°S);乙地经纬度是(18°N,66.5°W),可以判断甲岛在乙岛的西南方向;故答案选D。
4.
5.
【解析】
4.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故是北半球的冬至日。A图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A排除;B是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可排除B;C图全球昼夜平分,是春秋二分,故C可排除。D图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是冬至日,故答案选D。
5.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是7月初,故A可排除;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是春秋二分,故B错;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是夏至日,可排除C;北京日出时刻达一年中最迟,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故D对。
6.
7.
【解析】
6.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可知起飞时,赤道上75°E的地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则为9时,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时。C正确,其余均可排除。
7.读图可知,该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上,该日悉尼和广州日出同为东南方向,故A正确。由于悉尼和广州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故树影朝向、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均不同,可排除BCD。
8.
9.
10.
【解析】
8.图中四点中,①的海拔最高,东面又无障碍阻挡,所以是最早看到日出的地点;②、③两点东面都面向海洋,但是海拔低于①,能够较早地看到日出,但是晚于①;④位于山谷地区,受东侧地形阻挡,看不到海上日出景观,故A项正确。
9.依题意可知,日落在17:30,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根据太阳视运动判断,此时,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B项正确。
10.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就是要从所给的四个点中选择能够看到主峰的地点,①位于主峰上,主峰无法作为背景拍摄;②的左侧有山峰阻挡,拍摄不到主峰;③与主峰之间受山脊阻挡,拍摄不到主峰;④与主峰之间是凹形坡,无障碍物阻挡视线,可以拍摄到主峰作为背景,故D项正确。
11.
12.
【解析】
11.在公转轨道图中,图示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乙图为从南极点俯视的光照图,故D正确。
12.在经纬线图中,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从a到b的箭头与纬线不平行,因此向东和向西说法错误。从南极点上空俯视,地球自转自西向东表现为顺时针方向, 因此b在a以西,ab之间与南极圈相切的点距离南极点最近,因此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先向西南、后向西北,故C正确,A、B、D错误。
13.
14.
15.
【解析】
13.读材料信息“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可知有低湿地分布,再结合路线所在地多沿海低湿地,故选B。
14.由于欧洲西部受西风的影响,部分欧洲白鹳会被吹离路线,所以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因此选择B项。其余选项可排除。
15.由于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此时是白天升温的时段,所以森林和水域升温慢,表现为下沉气流,不利于飞行,所以选择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或是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这些地方气流上升运动,有利于飞行。故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
16.
17.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6.读图,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在近地面比高空的气压高,B、D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海拔较高,选项B、D错。根据图中等压面,在同一海拔高度上,A点对应的高空气压高,C点对应的高空气压低,所以在近地面,A点是低压,C点是高压。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C点,选项A错,C对。
17.假设图示为北半球高空,则a处高空为高压,d处高空为低压;而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相反,故近地面a处为低压;d处近地面为高压。A、B错误;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据此,a处近地面为低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高空大气由B点流向D点,近地面大气由C点流向A点,C点在高压控制下,是晴朗天气,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大气运动。
18.
19.
20.
21.
【解析】
【分析】
判断天气与天气系统:与高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与低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气旋,台风、飓风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低压槽是冷暖锋发育的位置,高压脊则不利于冷暖锋的形成;高压脊与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低压槽与气旋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18.读等压线分布图,B为低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多阴雨天气;A
19.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四地中①处等压线最密集, 风力最大,故A正确。
20.图示北京处在低气压中心的南侧,风向为西南风。故C正确。
21.由图中等压线可知长江中游地区受低压控制,故B正确,A、C错误。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故D错误。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等压线图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高压、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低压、低压槽控制,多为阴雨天气。
风向的画法: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 北半球风偏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南半球偏向左侧。
22.
23.
【解析】
22.ADE所在的晨昏线为晨线,D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图中相邻的经线相差30°地方时差2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可知180°经线此时是8时,故选:D。
23.D地位于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A错。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开南北极点外,都相同,故B错。ABDE四地位于晨线上,太阳高度角相等,都是0°,故C对;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故A点白昼最长,D错。
24.
25.
【解析】
24.每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华盛顿位于西五区,二者相差13个时区,因此区时相差13小时。西时区区时晚于东时区区时,早加晚减,因此华盛顿(77°W)的区时是8日8时19分,故A正确。
25.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是远日点7月初,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故8月初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选A。
【点睛】
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6.
27.
【解析】
26.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图中③表示中纬西风,故C正确。
27.图中显示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为夏季,因此我国东北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蝉鸣悠扬,故B正确。桃花盛开、 秋高气爽、天寒地冻分别出现在春季、秋季和冬季,故A、C、D错误。
28.
29.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8.读图可知,气压最高值出现在50°N,气压最低值出现在60°S附近,应该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29.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应该为北半球冬季,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气压带风带南移;大陆等温线向南凸,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
考点:该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30.
31.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30.根据理想大陆气候分布规律可知,图中甲地位于30°--40°N附近大陆西岸,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可知,该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故选项C正确。
31.由图可知F小岛位于理想大陆25°--35°N之间的东侧,该区域基本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高,1月平均气温大于0℃,且盛行西北风;由于F地为一小岛,到达的西北风经过海洋,水汽含量增加,在小岛西侧形成迎风坡,降水较多,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32.
33.
34.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32.我国位于北半球,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我国的冷空气主要来自于北方,所以材料中的弱冷空气表现为偏北风。故选B。
33.10月份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热带气旋频繁出现;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①②③对。海南岛位于低纬度,④错。故选D。
34.根据海南岛的地形,海南岛中部为山地,连降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和泥石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定位】影响降水的因素
35.
36.
37.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35.根据经纬线形状判断,该图是极地俯视图,且极地地区为海洋,所以推断此图中心为北极点。在北极俯视图上,绕极点逆时针方向是自西向东,指向极点的方向为北方,远离极点的方向为南方。①地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自西向东(图中自右向左),在北半球右偏,风向为西北风,故C项正确。
36.①地位于北美洲北部,②地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二者相比,①地陆地面积较小,又有海湾深入陆地内部,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较②地要小;与①地相比,②地纬度高,昼长年变化更大,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②地位于东经90°以东,要比①地更早进入新的一天,故D项正确。
37.图中北半球海洋上主要是受低气压控制,说明此时为冬季,且北纬70°及其以北为极夜。自冬至(12月22日前后)到春分(3月21日前后),极夜范围从66°34′N收缩到90°N,说明极夜范围每月移动纬度8°左右,此时北纬70°及其以北为极夜,应该为1月,故A项正确。
考点:考查气压场中风向的判定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8.
39.
【解析】
38.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是雨热同期,且冬季寒冷干燥,故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A错;乙地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对;丙地雨热同期,且全年气温高,可判断出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故C错;丁雨热不同期,且7月份气温低,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故D错。
39.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故选C。温带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由于终年受西风影响而成,故B错;地中海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而成,故D错。
40.
41.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40.读图根据图中风向的偏转方向判断,图示区域为北半球,1月份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形成高压,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错。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高纬移动,B错。②为副极地低压带,③为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多形成锋面雨,C错。④为东北信风带,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运动,降水少,D对。故选D。
41.读图可知,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A错。②为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北纬60°附近,内蒙古高原纬度较低,不会受副极地低压控制,B错。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西风带(③)控制,C对。④为东北信风带,华北平原受季风环流影响,D错。故选C。
【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名师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 °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
42.A
【解析】
【详解】
图中的省区包括青海省(青)、云南省(云或滇)、四川省(川或蜀)、重庆市(渝)、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故答案选A。赣是江西的简称,可排除B;藏是西藏自治区的简称,可排除C;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可排除D。
43.C
【解析】
【详解】
9月20日至24日,太阳从正西方向落下(个别日期略有误差,但整体是正西方向落下)。据题意可知鞍部甲处是观赏日落的最佳位置,由于其两侧有山峰的阻挡,故不可能是东西向的山脉,只能是南北向的山脉,由于选项中只有横断山脉是南北走向,故C正确;长白山东北-西南走向 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秦岭是东西走向,ABD可排除。
44.
45.
【解析】
44.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海台风中心在菲律宾群岛和台湾岛附近,在台风影响下的区域才风大浪高,部分地区没有受到台风影响(因为台风移动走了),故A错;台风中心是低压中心,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从菲律宾群岛移到台湾岛,东海的气压降低,故B错。图示时间内,江西没有冷锋过境,C错;在同一水平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台风始终位于福州偏南的位置,由于台风中心是低压中心,故福州的风向始终是偏北风,D对。
45.台风的最大风力会超过12级,图中只有1个热带气旋会发展成台风,A错;由于台风过境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而此时台风中心在台湾,故B正确。由于台风的移动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故未来会在福建省登陆,故C错;广东省山区地区需重点防范滑坡,平原地势低平,不易发生滑坡,故D错。
46.③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