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市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一)(10月)地理【解析】

标签:
军事旅游启迪慧想文综地理汽车情感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地
命题人:赵小娟
说明:1.本试题分I、II两卷,第I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
2.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2分,共50题)
据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在最近的一次K2任务中,又发现了87颗绕红矮星(恒星)的“宜居行星”候选者,其中有63颗小于海王星,还有几颗可能比地球还小,5颗已确认处在其所围绕红矮星的“宜居区”。据此完成下题。
1.所谓“宜居区”主要是指
A.天体表面温度适宜
C.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车在甲地成功发射。通常航天发射基地建立考虑气候、地势、地球自转速度、交通、人口密度和安全性等条件。读下图回答下题。
A.地处热带,气候条件适宜
C.靠近沿海,符合安全需要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3-4题。
纬度/°N |
60 |
50 |
40 |
30 |
20 |
0 |
可能总辐射(W/㎡) |
139.3 |
169.6 |
196.4 |
216.3 |
228.2 |
248.1 |
有效总辐射(W/㎡) |
54.4 |
71.7 |
98.2 |
120.8 |
132.7 |
108.8 |
3.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4.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②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A.①
有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晒到网上,线路分布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8.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主要是
A.
纬度与大气环流
C. 纬度与地形
9.有学者将景观分为叹为观止、景致卓绝、别具一格、风光宜人、平凡无奇、无足轻重六个等级。金秋时节,游客对“寻秋”景观线路的客观评价应该是
读右图,回答10-12题。
10.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北向西南
11.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m
12.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教神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转山活动(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0.5千米/时)。读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转山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磕长头绕神山一圈至少需要1个月
C.全程均在山谷中行走
14.出发点塔尔钦与冈仁波齐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756m
15.转山途中
A.a-b段全部位于山麓冲积扇
C.e-f段坡度最大,行进困难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16.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下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 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
A.甲地
18. 该图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A.新图比例尺为1:5000 B.新图幅为原图的2倍
C.甲地地表坡度变陡 D.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两倍
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某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据此完成19-21题。
19.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20.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21.该国首都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为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并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 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23.
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金光穿洞”是指落日余晖照亮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桥洞侧壁,金光灿灿的光辉映满桥洞。每年有两次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其中一次出现在5月8日前后。下图为“金光穿洞”景观图。读图回答24-25题。
A.东南一西北向
B.东北一西南向
C.南北向
D.东西向
25.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的另外一个日期是
A.1月8日前后
C.8月6日前后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6-27题。
26.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A.车流量大
27.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个不同地区房屋院落的尺度,图中角度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28-29题。
28.甲乙两个院落可能分别位于
A.浙江、江苏
29.与甲地相比,乙地院落尺度更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下图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据此完成30-32题。
30.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C.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
31.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A.背斜顶部
32.图示黄河东西两侧相比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
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
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
A.①③
从空中俯视大地,有的河流蜿蜒曲折,百转千回,形成的地貌称为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下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蛇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3-34题。
33.蛇曲地貌的成因是
A.山区河流向源头侵蚀而成
C.开阔地区凸岸堆积,凹岸侵蚀而成
34.下列关于曲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对河流截弯取直能够预防洪涝灾害
B.对曲流筑堤束水,曲流地貌无法继续发育
C.河漫滩平原,大多是农业的高产区
D.我国西部草原上的蒙古包蜿蜒密布于蛇曲两侧
涠洲岛(图)位于广西北海市以南,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岛屿南部为“C”形岩崖海湾。据此完成35-37题。
A.火山喷发、海浪侵蚀
B.固结成岩、流水侵蚀
C.流水溶蚀、风力侵蚀
D.珊瑚堆积、海浪侵蚀
36.“C”形岩崖海湾内风浪较小的原因是
A.海湾的位置和形状
B.受副高控制时间长
C.沿岸红树林分布广
D.人类沿海修筑堤坝
37.该岛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是
A.种植业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据此完成38-40题。
38.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C.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39.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l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C.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40.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
A.东北流向西南
C.东南流向西北
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读图回答41-43题。
41.这种变化将会导致
A.农村经济走向衰落
C.农村空巢老龄化减轻
42.家乡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哪种现象
A.出现郊区城市化
C.第三产业推动了城市化
43.下列诗句中描写家乡的是
A.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
B.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C.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
D.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西成高速铁路线北起陕西省西安市,向南跨越秦岭,到达四川省成都市。下图为西成高速铁路专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4-46题。
44. 西成高速铁路线陕西段桥隧比高达92.1%,其主要原因是
A. 占用耕地较少
C. 保护生态环境
45. 2018年春节期间,某游客从西安到成都沿途看到的传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A. 南段居民喜面食,北段百姓偏麻辣
B. 南段看民间皮影,北段赏变脸艺术
C. 南段有棉纺布艺,北段多丝织锦绣
D. 南段多为尖顶屋,北段可见半坡房
46. 西成高速铁路线通车,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 促进区域产业向外转移
B. 促进沿线城市旅游行业的发展
C. 提升西成铁路货运能力
D. 推动区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下题。
各省区红树林湿地面积的动态变化

A.广东减少比例最大
C.海南减少比例最小
“红帮裁缝”发于清末民初,是中国近现代服装业的开拓者,宁波是我国“红帮裁缝”的故乡。新中国成立后,“红帮裁缝”或为上海等多地服装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领导。改革开放后,宁波服装业是承接上海服装企业的加工业务,逐渐造就了雅戈尔、杉杉、罗蒙等著名服装品牌。据此完成48-50题。
48.改革开放后,宁波能够承接上海服装企业加工业务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优美
C.土地租金低
49.大量服装企业集聚宁波,能够
A.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C.促进信息和技术交流
50.宁波服装企业能够造就国内著名服装品牌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规模大
C.产品价格低
48.B
49.C
50.B
【解析】
48.服装企业的加工环节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生产过程,上海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宁波的高,设在宁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故选B。
49.大量服装企业集聚宁波,同类企业相互学习,信息共享,能够促进信息和技术交流,C项正确。服装企业的产品不笨重,生产耗能小,集聚不能减少劳动力投入,所以A、B、D错误。
50.有题目可知,宁波服装企业的上游设计研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能够造就国内著名服装品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高,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是产品质量,所以B项正确。
第Ⅱ卷(共40分)
二、综合题
5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黄河冲积扇沉积的第四纪松散的土层厚达30-50米,其底层为分布稳定的粘土和粉质粘土,不易透水,其上为冲积形成的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的松散含水介质中。该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冲积扇地带。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图7示意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和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图7示意城市C附近理论与实际沉积剖面图。
图6
图7
(1)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改道,简析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6分)
(2)描述冲积扇城市A和B一线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6分)
(3)判断城市C附近岩层的沉积在时间上是否连续,并从地质作用推断其成因。(6分)
(4)分析山麓冲积扇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6分)
51.(24分)
(1)(4分)①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
②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
③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堤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改道。
(2)(4分)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理由: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3)沉积发生中断(沉积不连续),缺失了P1地层(2分)。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2分),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继续接受沉积(2分)
(4)(6分)①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城市工业不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也便于城市规划建设;
③组成冲积扇沉积物的,地下水量大且有利保存;
④结构较松散的沉积层为城市建设提广阔地下空间资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
【解析】
(1)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应从地形、水量等角度分析。据图可知,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且下游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堤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改道。
(2)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即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因此冲积扇城市A和B一线沉积颗粒物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3)沉积发生中断(沉积不连续),缺失了P1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继续接受沉积。
(4)山麓冲积扇地势较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也便于城市规划建设;冲积扇地下水量大且易于保存;结构较松散的沉积层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地下空间资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
5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巴基斯坦原首都为卡拉奇,1969年迁到北部城市伊斯兰堡。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由于迁都的影响加快了区域开发,人口大量迁往北部,北部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巴基斯坦印度河沿岸有庞大的灌溉系统,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水资源量缺口巨大。下图为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1)分析图示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采用滑轨设计的原因。(2分)
(2)波斯湾至新德里天然气输送有①、②两条线路。较之②管线,简述①管线的优缺点。(8分)
(3)简析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农业加大开发对M河段沿岸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52.(1)天然气管线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滑轨设计利于克服地震的不利影响,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
(2)优点:全部位于陆地,天然气输送无须转运,连续性强;无须海运,受气象条件干扰少。缺点:管线途径山区和地震带,受地质灾害影响大,安全性较低;经过国家多,天然气管线管理不便。
(3)印度河中上游加大农业开发,增加了水资源消耗,导致M河段水量减少,引发沿岸地区荒漠化扩展;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引发水土流失,导致M河段河道泥沙淤积加剧;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M河段水污染加剧
【解析】
(1)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采用滑轨,增强管道的灵活性,由于巴基斯坦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滑轨设计有利于克服地震的不利影响,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
(2)①线路是通过陆上管道输入新德里,②线路是先通过海洋运输,再通过管线输入新德里,则可知①管线全部位于陆地,天然气输送无须转运,连续性强,无须海运,受气象条件干扰少;但管线途径山区和地震带,受地质灾害影响大,安全性较低,经过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天然气管线管理不便。
(3)河流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对下游河段沿岸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水量、河道淤积、水质等方面。印度河中上游加大农业开发,增加了水资源消耗,导致河流下游地区M河段水量减少,引发沿岸地区荒漠化扩大;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引发水土流失,导致M河段河道泥沙淤积加剧;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M河段水质变差,水污染加剧。
【点睛】管道运输的特点:适宜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流体状货物运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但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地理
A卷
1-5 |
A |
C |
C |
A |
C |
6-10 |
A |
B |
B |
D |
B |
11-15 |
D |
A |
D |
B |
C |
16-20 |
C |
C |
D |
C |
A |
21-25 |
B |
D |
A |
A |
C |
26-30 |
B |
B |
C |
C |
D |
31-35 |
B |
B |
C |
D |
A |
36-40 |
A |
C |
C |
D |
B |
41-45 |
B |
A |
C |
D |
D |
46-50 |
B |
D |
B |
C |
B |
B卷
1-5 |
C |
D |
B |
A |
A |
6-10 |
A |
B |
C |
D |
A |
11-15 |
D |
A |
D |
B |
C |
16-20 |
C |
C |
D |
C |
A |
21-25 |
B |
D |
A |
A |
C |
26-30 |
B |
B |
C |
C |
D |
31-35 |
B |
B |
C |
D |
A |
36-40 |
A |
C |
C |
D |
B |
41-45 |
C |
D |
A |
B |
A |
46-50 |
D |
C |
A |
A |
D |
51.
(1)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2分);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2分);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堤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改道。(2分)
(2)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2分). 理由是: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2分),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2分)
(3)沉积发生中断(沉积不连续),缺失了P1地层(2分)。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2分),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继续接受沉积(2分)
(4)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城市工业不易发生洪涝灾害(2分);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也便于城市规划建设(2分);组成冲积扇沉积物的,地下水量大且有利保存(2分);结构较松散的沉积层为城市建设提广阔地下空间资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2分);(任答3点给6分)
52.
(1)(2分)天然气管线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滑轨设计利于克服地震的不利影响,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
(2)(8分)优点:全部位于陆地,天然气输送无须转运,连续性强;无须海运,受气象条件干扰少(每点2分,共4分)。缺点:管线途径山区和地震带,受地质灾害影响大,安全性较低;经过国家多,天然气管线管理不便(每点2分,共4分)。
(3(6分))印度河中上游加大农业开发,增加了水资源消耗,导致M河段水量减少,引发沿岸地区荒漠化扩展;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引发水土流失,导致M河段河道泥沙淤积加剧;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M河段水污染加剧(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