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018-12-11 08:42:22)
标签:

军事

旅游

美食

启迪慧想文综地理

汽车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南阳市2018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地理试题

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

60分)。

根据天文报道,2018年我国范围内会呈现2次月全食。其中,1月31日那次,初亏时刻为19时47分,复圆时刻为23时10分,全食阶段持续!个多小时(以上时间皆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B. 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温度变化不大

C. 月球所属的最高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

D.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2. 1月31日的月全食发生期间,下列可能发生的事件是

A. 南阳的中学生正在参加期末考试    B. 央视晚间黄金档电视剧正在播放

C. 伦敦(0°)的小朋友正在吃早餐    D. 东京(135°E)街头太阳升到最高

【答案】1. D    2. B

【解析】

本题考查天体、天体系统及地球自转意义。天体系统是二个以上天体形成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现象,月球只是一个天体不能形成月系;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表面温度比地球变化大;月球绕地球转,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与地球组成地月系。在 1月31日的月全食发生初亏时刻为19时47分,复圆时刻为23时10分,是晚上学生有可能在晚自习;此时也是央视晚间黄金档电视剧正在播放时间;此时是伦敦的正午时分,应是吃午饭时间;此时东京已是夜晚。

1题详解】

天体系统是二个以上天体形成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现象,月球只是一个天体不能形成月系;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表面温度比地球变化大;月球绕地球转,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与地球组成地月系。选D正确。

2题详解】

1月31日的月全食发生初亏时刻为19时47分,复圆时刻为23时10分,是晚上学生有可能在晚自习;此时也是央视晚间黄金档电视剧正在播放时间;此时是伦敦的正午时分,应是吃午饭时间;此时东京已是夜晚。选B正确。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期间,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预计到时通讯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3. 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上图

A. 甲段    B. 乙段    C. 丙段    D. 丁段

4. 干扰通信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

A. 日冕层的带电粒子流    B. 色球层的耀斑爆发

C. 色球层的日珥抛射物    D. 光球层的太阳黑子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太阳活动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的电磁波,从而会影响通讯传输。读图分析,在丙位置时,火星、太阳与地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的方位来看,火星将会位于太阳的正后方。而在这一位置,太阳将会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因此,为了防止通信受损,NASA已经决定,暂停NASA和多个火星轨道飞行器以及地面火星车之间的通讯。故答案选C项。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生通讯干扰是由于NASA在向火 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射电磁波信号(无线信号)时要从太阳外围的大气层穿过,太阳大气层中的日冕层处于最外面且厚度最大,同时温度超过百万摄氏度,其物质已经处于电离状态高速运动,形成高能带电粒子流,其将干扰经过的电磁波信号(无线信号),使火星接收器接收到不完整信号,甚至无法接受到信号。所以选A。,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5.下图为某大陆赤道附近地面各点自转速度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有关图中M、N线及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 M为自转角速度,由于海拔高低造成其数值差异

B. M为自转线速度,同纬度山地高原大于平原盆地

C. N为自转角速度,数值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增加

D. N为自转线速度,数值不会因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除南北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全球均相等,不会因纬度和海拔而发生变化因此N为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但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故B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学生的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6.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C错;东经度数顺着自转方向增加,B是正确C错。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方向

早晨5:00,生活在上海的小丽与在西藏拉萨工作的爸爸通话.

小丽:爸爸,已经天亮了,您起床没?

爸爸:还没有,我这边天还没亮呢。

小丽:那天上的星星一定很多吧?

爸爸:不会哟,拉萨夜晚总是下雨,难得看见星星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上海已经天亮了,而拉萨还没天亮,其主要原因是

A. 海拔不同    B. 纬度不同    C. 经度不同    D. 天气不同

8. 小丽与爸爸通电话的这天,最有可能是

A. 3月28日    B. 5月13日    C. 10月1日    D. 12月28日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上海与拉萨大致位于同一纬度,同一天昼长接近相同即日出的地方时相同上海位于拉萨东侧,受地球自转影响,不同经线产生不同的地方时,越向东时刻越早,因此上海地方时为5点时,拉萨的地方时应比5点晚 ,故C正确

8题详解】

上海位于30°N附近北京时间5点日出说明上海昼长夜短,且白昼较长,因此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接近北回归线,故B正确。101日和122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32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全球昼夜接近等长,故A、C、D错误

【点睛】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东早西晚,“早加晚减”。

在民国时期,我国曾划分了5个时区,自西向东分别是昆仑时区、新藏时区、陇蜀时区、中原时区和长白时区。这五个时区分别以82.5°E、90°E、105°E、120°E、127.5°E的地方时作为区时。图5为民国时期五个时区的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9. 国民政府于陇蜀时间1939年的一天上午十点在陪都重庆召开会议,根据上述材料中的时区划分,此时

A. 喀什(约75°E)的区时为8:00    B. 南京(约118°E)的区时为12:00

C. 乌鲁木齐(约87°E)的区时为8:30    D. 哈尔滨(约126°E)的的区时为11:30

10. 下列关于民国时期五个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五个时区的使用有利于全国的联系沟通

B. 五个时区的划分把各省都划分在了同一个时区

C. 五个时区的使用有利于各地节省能源

D. 五个时区中面积最大的是新藏时区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四城市的经度位置读图可知:喀什位于是昆仑时区南京位于中原时区乌鲁木齐位于新藏时区,哈尔滨位于长白时区。长白时区和中原时区位于陇蜀时区以东,区时比陇蜀时区以东分别早1.5小时和1小时新藏时区和昆仑时区位于陇蜀时区以西,区时分别比陇蜀时区晚1小时和1.5小时“早加晚减”,因此喀什的区时为8:30, 南京的区时为11:00, 乌鲁木齐的区时为9:00,哈尔滨的区时为11:30。D正确

10题详解】

五个时区的使用不利于全国的联系沟通五个时区的划分并没有把各省都划分在了同一个时区比如青海被划分在了新藏时区和陇蜀时区五个时区方便各地的生活,因时作息有助于节省燃料;中原时区和陇蜀时区的面积均比新藏时区大。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解答时应注意五个时区范围不同,因此图中相邻的两个时区并非都差1小时

下图中的阴影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1. 图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

12. 上侧光照图代表的日期是

A. 8月22日    B. 9月23日    C. 10月23日    D. 12月22日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四地中D点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故D正确

12题详解】

图中晨昏线过极点,全球昼夜等长,应为321日或923日前后,故B正确

读下图(P、Q分别为地球公转轨道上两个不同的点,M、H分别为地球表面的两点),完成下面小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Q所在平面为地球赤道平面    B. 角度L和角度S互余

C. L和S所代表的角度相等,都为23°26′    D. M、H都位于赤道

14. 当地球位于P点时

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B. 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

C.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D. 全球昼夜平分

【答案】13. C    14. B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3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PQ分别为夏至日和冬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P、M、H、Q位于黄道面上,LS代表的是黄赤交角C正确,A、B、D错误。

点睛】黄道面为地球的公转轨道面,赤道面与纬线平行。

14题详解】

当地球位于P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南半球昼长达到最短。B正确D错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在赤道与回归线之间何时直射何时最大,A错误。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C错误。

15.在下图四幅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中,表示昏线的是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沿纬线最初地球自转方向,过分界线后若进入夜半球为昏线反之为晨线。故B正确。

【点睛】B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地球按顺时针方向自转D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地球按逆时针方向自转。

1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矿产资源,据下图A处地震波波速变化信息看,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铁矿    B. 石油    C. 煤矿    D. 有色金属

【答案】B

【解析】

【详解】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A处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由此可知A处以下应为液体,故B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属于容易题目。

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10所示),指针为时针;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7. 如果此钟在北京得到推广。图中此刻北京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冬至日    D. 元旦

18. 如果图中的时针,刚好表示180°经线,那么全球处在同一天,要过几小时?

A. 6个小时    B. 12个小时    C. 18个小时    D. 14个小时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日北京日出时刻的地方时为6点,昼夜等长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故A正确

18题详解】

将全球分在两个日期的界线为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24时)的经线。若全球处在同一天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24时)。 图中时针指向6刚好表示180°经线因此需过18小时全球方可处于同一日期。故C正确。

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9.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20. 11月Il日到冬至日这段时间内,南阳

A. 昼长夜短,且白昼不断增长    B. 昼长夜短,且白昼不断缩短

C. 昼短夜长,且黑夜不断增长    D. 昼短夜长,且黑夜不断缩短

【答案】19. A    20. C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9题详解】

图中P位于近日点,时间应为1月初。再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知1111地球应位于甲点附近,A正确。

点睛注意公转速度的时间节点。

20题详解】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从1111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因此长沙昼短夜长且白昼不断变短,黑夜不断增长C正确。

某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1. 下列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于位于130°E附近    B. 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 该地的楼间距较北京小    D. 此日,该地的昼长较北京短

22. 这一天

A. 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 我国各地昼长夜短    D.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太阳最高时地方时为12点,北京时间12点40分,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位于北京西侧10°,可算出该地位于110°E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树影遮挡面积越小,由材料“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该地位于我国南方,纬度比北京低,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同高度楼房影子比北京短,楼间距较北京小,C正确;此日,该地正午高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该地纬度较北京低,昼长较北京长。

22题详解】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树影遮挡面积越小,由材料“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太阳距离地球最远为7月初;晨昏线与极圈相切,B正确;我国各地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3.“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右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A日可能为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421    B. 622    C. 823    D. 1021

【答案】D

【解析】

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两次的日出方位相同,应是关于冬至日对称的日期,2月21日在冬至日后两个月,则A日应在冬至日前两个月,可能为1021日,D对。A、B、C错。

北京时间2 016年11月30日1 7时35分,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N,38°E)非盟会议中心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和四季划分情况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4. 与申遗成功当天最接近的季节和节气是

A. 我国冬季、立冬    B. 我国秋季、小雪

C. 欧美秋季、大雪    D. 欧美冬季、冬至

25. 申遗成功的时刻,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    B. 南阳市树影较短

C. 北京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D. 埃塞俄比亚首都当地时间为2016年11月30日12时35分

【答案】24. C    25. D

【解析】

考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区时计算。

24题详解】

欧美四季是以二分二至为四季起点,北京时间201611301735分与遗成功,1122日小雪,127日大雪,与申遗成功当天最接近的季节和节气是欧美秋季、大雪C正确

25题详解】

北半球冬至日(约1222日)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A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运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树影较长B错误北京昼短夜长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C错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N,38°E)位于东3区,比北京时间晚5时,所以埃塞俄比亚首都当地时间为201611301235D正确

26.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表示极圈,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12月22日9点40分    B. 12月22日9点20分

C. 12月23日14点40分    D. 12月23日14点20分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南极圈出现极昼,日期应为1222日;20°W地方时为0时。北京时间(120°E)比20°W9小时20分,因此为1222920分,早加晚减,故B正确。

古代御寒保暖条件差,在北方地区,人们对天寒地冻滋生恐惧感,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用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7.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动    B.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28. “数九”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答案】27. C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仍在南半球,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A、B错。移动方向是向北移,C对,D错。

28题详解】

冬至数头九,“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我国北方地区昼短夜长,且昼长变长,A、B错。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对。

点睛:“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仍在南半球,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冬至数头九,“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29.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河流右岸侵蚀严重,①③⑤侵蚀严重。根据凹岸、凸岸理论,凹岸侵蚀严重,①③侵蚀严重。A正确。

30.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示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河道剖面的是: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偏向北岸,北岸冲刷,南岸堆积。据此B正确。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3l.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材料二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约2. 28亿千米。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5℃。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这一发现无论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人类移民火星,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材料三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大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15摄氏度且昼夜温差较小。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

1)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        

2)图中代表火星的字母是         ,字母M表示           

3)据材料二分析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的主要原因。

4)地球上有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太阳,质量巨大。

⑵ D ,小行星带。

⑶①距离太阳远;大气稀薄(或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

⑷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答"大气层较厚"给分);地球上海洋上面积广大。

【解析】

试题分析:

1)仔细读图可知,图示天体系统居于中心位置的天体,即中心天体是太阳,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总质量的99.86%,即质量巨大,成为该天体系统的中心。

2)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所以图中代表火星的字母是D, 字母M 表示的是介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3)由材料二结合图形可知,火星距离太阳约2.28 亿千米,相对与地球距离太阳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白天温度低;由于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因而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非常弱,夜间温度低,所以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4)仔细审题,注意题目要求是地球上有适于生物生存温度的原因,结合太阳系示意图可知日地距离适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为适宜;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 56 4 秒,自转周期不长,昼夜温度变化不是太大;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夜间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地球上海洋上面积广大,比热容量大,温度变化较小。

考点:宇宙中的地球

32.读下图,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在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主要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在A、B、C、D、E、F、G七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地,主要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理由____________,局限性____________

【答案】(1)B 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晴天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A  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易受天气变化影响,能量不稳定。

【解析】

试题分析:

1A在青藏高原,晴天多,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微弱,太阳辐射最强;B在四川盆地,地势低,阴雨天气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D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是平原地形,相对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大。

2ABCDEFG七地中, A在青藏高原,晴天多,海拔最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微弱,太阳辐射最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3)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无污染;但能量分散,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能量不稳定。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特点及影响因素。

33.南阳一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答案】(1)不正确;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的正午,阳光不能进入房内

(2)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短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3)见图: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结合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化带来的房屋阳光问题等,综合性较强,需认真审题。

1)由材料可知,当窗户朝南时,若正午有阳光进入,则需要太阳直射点纬度位于该地的正南方,海口位于20°N,当太阳直射点纬度位于20°N—北回归线之间时,正午不能照到房内。

2)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相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其影子应该最短,图示正午旗杆影长短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而此图中间线东侧为西半球,西侧为东半球,则中间经线为160°E,即地方时为0时。极昼范围的最大值与北极点之间相差23.5°,即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产生极昼现象,则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34.读下图,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最大的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在大连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开工建造,这是世界在建的最大深水钻井船,其钻井深度从洋底测算可达30000英尺(1米=3.2808英尺),建成后可以在任何需要深水钻井船的工况下使用。

材料二  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3)写出④界面的名称及其地下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

4)写出“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及其状态。

【答案】1)水圈 、 生物、大气圈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陆地

3)莫霍界面      33Km(2)

4)③     地幔        固态

【解析】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科学家是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研究对地球内部进行划分。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3)据上题题干可知,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则④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界面,即莫霍界面。大陆部分地壳的厚度为33千米。

4)据材料可知,“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为可达30 000英尺,可判断应在地幔中,即。因横波和纵波都能通过,说明为固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