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2018-09-21 08:27:08)
标签:

材料

旅游

启迪慧想

气温

汽车

分类: 家有龙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世界地理分区考点 04 俄罗斯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罗斯经纬度位置约在20°E~180°,50°N~80°N,跨170多个经度,约11个时区。


(1)面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两洲的传统欧洲国家,1 700万平方千米。欧洲部分面积只占1/4,但是其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2)地形:较为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4)河流、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水能丰富,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被俄罗斯民族称为“母亲河”。西伯利亚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能丰富,封冻期长。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湖泊。里海是世界最大湖泊。


(5)自然资源很丰富: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乌拉尔山区有色金属丰富,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水能储量仅次于中国,是世界资源能自给的国家。80%的资源分布在北亚。


(6)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有四大工业区,多建在资源产地,如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7)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谷物大量进口。


(8)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还有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


(9)主要城市


首都莫斯科:是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1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形成原因

1)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在50°N以北,太阳高度角小,接受太阳光和热量少,因而气温低。


(2)位于亚洲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地势,西伯利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气候严寒,尤其是冬季。


(3)东部、南部地势较高,山地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更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的寒冷程度。


(4)西伯利亚北部的奥伊米亚康等地,纬度高,海拔高,位于封闭的盆地中,积累的冷空气多,又有从山上滑下来的冷空气,使得这里成为酷寒之地,成为“北半球的寒极”。

2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2014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解题探究】(1)沼泽的形成原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和土壤等四个方面分析。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往往排水不畅,汛期河水易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纬度较高的地区,气温低而蒸发弱,且易形成地下冻土层,导致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有凌汛现象的河流在凌汛发生时河水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


(2)流经平原的河流,水流平缓,冲蚀和搬运能力弱,河水含沙量小;流经山区、高原的河流,流速较快,侵蚀、搬运作用明显,因而河水含沙量大。


(3)鱼类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鱼类饵料(浮游生物)的丰富程度和水温的高低。因此,从纬度高低、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少等方面入手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示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1—2题。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世界某区域图,完成3—4题。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3索契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的原因是


①冬季北部山脉削弱了南下的冷空气  ②沿岸暖流影响  ③南部海域有增温作用  ④热岛效应突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索契已成为俄罗斯人首选的度假胜地,其原因是


①俄罗斯冬季漫长严寒,昼短夜长  ②索契属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日照充足


③有海水、沙滩等,旅游资源丰富  ④该地与旅游相关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加尔湖处于地壳断裂下陷带,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1~5月是湖面的结冰期,但部分湖面冰层薄甚至不结冰。每年春季湖冰消融季节,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部晚。下图为贝加尔潮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5贝加尔湖结冰期较长,但开始结冰的时间相对较晚,主要原因是


A.受西风影响,气候温暖 B.距太平洋较近,受海洋影响大


C.湖水盐度高,不易结冰 D.湖泊蓄水量大,湖水热容量大


6.贝加尔湖部分湖面冰层较薄甚至不结冰的原因可能是


A.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B.湖底有热泉上涌


C.湖水各处深度差距大 D.湖泊南北跨度大


7.西南部比中部湖冰消融时间较晚的主要原因是


A.湖水较浅 B.纬度较低 C.冬季风影响小 D.有河流注入

图示区域中甲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乙为首都,丙为所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中心。据此完成8—10题。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8甲湖每年吸引世界各地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旅游,赴甲湖的游客不可能欣赏到的美景是


A.子夜升起的太阳 B.清澈见底的湖水和海豹


C.大片的天然白桦林 D.正在进行的山地滑雪赛


9.乙城所在国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修建从甲湖至乙城的调水工程,下列对该工程修建面临的最大困难的判断,正确的是


A.调水路线太长 B.冬季气候严寒 C.跨国调水障碍 D.运营成本太高


10.下列对丙城市成为所在国最大飞机制造中心原因的判断,错误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技人才聚集 C.铁路运输便利 D.区域市场广阔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有北半球“寒极”之称,位于迪吉尔卡河上游,气温年较差达101.8℃,是世界最冷的永久定居点,当地居民以长寿著称于世。居民的食物以鱼、马肉和奶制品为主,还会采摘野生浆果补充营养。这里的房屋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房子特别厚实,门窗有四五层,屋子盖在木桩上面(木桩深埋地下,木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1)从地形角度分析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2)推测奥伊米亚康屋子盖在木桩上面的原因。


(3)说明奥伊米亚康居民普遍长寿的有利地理条件。


 

12.读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表,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1)说出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与西部经济地带之间分界线的名称。


(2)俄罗斯西部经济带的人口密度约为东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的11倍,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3)俄罗斯濒临三大洋,境内河流也较多,但其水运不发达,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俄罗斯的货流以煤、石油、天然气、木材、建材和粮食为主。根据俄罗斯的国情,其运输量最大的是哪两种运输方式?


(4)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试分析其原因。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5巧解俄罗斯题

答案】1.D  2.C

【解析】1.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矿产资源丰富。故选D。

2.西伯利亚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人口密度小,而南部地区气候较为适宜,人口密度较大,开发历史较长且经济较为发达;北部地区也是平原地形。故选C。

【答案】3.C  4.A
3 索契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的原因是冬季北部山脉削弱了南下的冷空气,①对。没有暖流的影响,②错。海水降温慢,南部海域有增温作,③对。与城市热岛效应无关,④错。C对,A、B、D错。
4.索契已成为俄罗斯人首选的度假胜地,其原因是:俄罗斯冬季漫长严寒,昼短夜长,①对;索契属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日照充足,②对;有海水、沙滩等,旅游资源丰富,③对;多数旅游景区的娱乐活动都很丰富多彩,④错。故选A。

【答案】5.D  6.B  7.A

【解析】5.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水体量大。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水量越大,对大气的调节作用越明显,因此在秋冬季气温降低的慢,结冰时间相对较晚,D正确;贝加尔湖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受西风影响较小,大陆性较强,A错误;属于大陆性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小,B错误;贝加尔湖属于淡水湖,C错误。故选D。

6.冰层形成“温室效应”,会导致湖内深处的温度一直保持不变,A错误;贝加尔湖处于地壳断裂下陷带,地壳运动活跃,由于湖底会有地热资源上涌,从而导致表层水温升高,从而不易结冰,B正确;湖水各处深度差距大,不是表层结冰较薄的原因,C错误;湖泊南北跨度大会影响南北结冰、融冰的时间,不会导致部分冰层较薄,D错误。故选B。

7.贝加尔湖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部晚,说明西南部的气温值比中部的气温值低,主要是因为西南端地区湖水较浅,冰层往往会存留较长时间,湖冰消融时间较晚。故选A。

【答案】8.A  9.D  10.D

【解析】8.甲湖最高纬度没有达到北极圈,没有极昼现象,不可能看到子夜升起的太阳。故选A。

9.从河流的流向可看出,甲湖的地势远低于乙城,从甲湖至乙城的调水工程必须逐级抽水,工程完工后运营成本太高,其他三个条件都不是最大困难。故选D。

10.丙城成为最大飞机制造中心,与附近的矿藏丰富,铁路运输便利,高校和科研机构多,是西伯利亚地区的科技文化中心等有关;市场应该是国内外市场而不是本区域市场。故选D。

11.【答案】(1)奥伊米亚康地处东西伯利亚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所处盆地南高北低且向北敞开,有利于极地冷空气进入;盆地三面环山,地形封闭,有利于冷空气积聚,使盆地内部更加寒冷。

(2)防止木屋内热气融化冻土地基,发生房屋倒塌。

(3)严寒能杀死细菌,空气洁净;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开发程度极低,几乎对环境未造成破坏;当地的食物和饮用水健康且富有营养。
【解析】(1)主要从地形角度分析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角度考虑。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从海拔来看,奥伊米亚康地处西伯利亚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奥伊米亚康地处东、西、南三面被契尔斯基山脉和维尔霍扬斯克山脉包围的谷地之中,盆地地形。南面来的暖空气被挡在外面,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并在谷地中停滞积聚,处于周围山地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
(2)奥伊米亚康屋子盖在木桩上面的原因主要与冻土有关。由于该地气温低,冻土广布,如果直接将房屋建筑在地面上,会由于温度高,导致冻土融化,房屋出现坍塌现象。
(3)奥伊米亚康居民普遍长寿的有利地理条件主要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角度分析。该地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生存和繁殖,空气洁净;同时,该地纬度高,自然条件恶劣,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环境质量好;居民的食物以鱼、马肉和奶制品为主,还会采摘野生浆果补充营养,说明健康饮食且富含营养,有利于人们健康长寿。

12.【答案】(1)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2)气候寒冷;地形崎岖;沼泽、冻土广布。

(3)俄罗斯由于气候寒冷,河流和海域的封冻期较长。管道、铁路。

(4)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冻土层广泛发育,水分不容易下渗;凌汛现象引起河水泛滥。

【解析】(1)读图可知,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与西部经济地带之间分界线大致同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也就是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
(2) 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寒冷的气候:俄罗斯远东区地处中高纬地区,北临北冰洋,气候十分寒冷,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冻土分布十分广泛;崎岖的地形,俄罗斯的远东区主要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上,地表崎岖不平,森林广布。

3)主要从气候方面分析,俄罗斯由于气候寒冷,河流和海域的封冻期较长。石油、天然气主要选择管道运输,煤、石油、建材和粮食主要选择铁路运输。

(4)这一地区的沼泽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冻土层广泛发育,水分不容易下渗;凌汛现象引起河水泛滥。解题时,主要是分析积水形成的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