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56区位因素分析素养过九关第08关渔场、盐场区位因素分析题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气温汽车 |
分类: 家有龙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第08关:渔场、盐场区位因素分析

甲图为台湾某盐场所在地的气候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盐场最有可能位于乙图中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若仅考虑天气因素,该盐场最适宜晒盐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A
【解析】1、由甲图可知,该盐场年降水量相对较少,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利于晒盐;图中②、③两地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不利于晒盐,故排除B、C选项;④地位于台湾岛的西北部,处于经过海洋的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也多,晴天较少,不利于晒盐,故可排除D;①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而且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受冬季风的降水较小,降水相对较少,而且多晴朗的天气。故选A。
2.仅考虑天气因素,该盐场最适宜晒盐的季节应该是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最大的季节;仔细读甲图可以发现:10、11月份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二者差值最大,即秋季是该盐场最适宜晒盐的季节。故选C。
渔场、盐场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渔场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4)温带海域。
2.盐场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地形条件:有适宜晒盐的海滩——平坦开阔、泥质海滩。
(2)气候条件:有适宜晒盐的天气——气温较高、晴日较多。
(3)盐场最好布局在海水盐度较高的海区附近。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但经过长期的肆意捕捞之后,渔场逐渐消亡,现今该渔场已成为历史。

(1)分析甲附近海域渔场兴衰的原因。
(2)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分析准河以北盐田被分割成春晒和秋晒的原因。
(2)分别指出长芦盐场和莺歌海盐场盐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衰落的原因: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数量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难以恢复。
(2)纬度较高,(气温低)气候寒冷;水温低,港口易封冻;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动),多阴雨天气;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
【解析】(1)主要考查渔场的区位因素,主要从鱼类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生产水平等方面分析。甲附近海域渔场兴起的原因是:寒流、暖流交汇,有利于形成鱼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资源丰富;临近欧洲、美洲广阔的消费市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渔场发展。结合材料可知,衰落的原因主要是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数量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难以恢复。
(2)甲渔场纬度较高,气温低,冬季气候寒冷;水温低,港口易封冻;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动,阴雨天气多;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影响捕鱼船安全。
2.【答案】(1)淮河以北地区冬季寒冷气温低,蒸发量小,不宜晒盐;夏季(7—8月)降水集中,云量大,盐产量低;春秋两季气温较高,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春秋两季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更适合晒盐。
(2)长芦盐场: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莺歌海盐场: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近海无淡水河流注入,盐度较高,晒盐时间短;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和比较、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盐场晒盐的有利自然条件。
(1)淮河以北地区黄河和渤海盐场生产期被分割成春晒和秋晒,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收一季。主要是因为淮河以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气温较低,蒸发微弱,不适宜晒盐;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产盐量低;而春秋两季气温较高,降水相对较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适宜晒盐。
(2)长芦盐场位于我国华北平原渤海湾,拥有漫长宽广的平坦的泥质海滩;结合气候资料图来看雨季较短,适合晒盐的时间长,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秋季节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强烈。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岛西部,纬度低,特别是冬季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近海淡水注入少,海水盐度高,晒盐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