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53区位因素分析素养过九关第05关人口分布区位因素分析题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气温汽车 |
分类: 家有龙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第05关
人口分布区位因素分析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国人口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分布不均衡——距海远近不一 B.甲国人口分布均衡——自然条件相似
C.乙国人口分布均衡——皆为湿热气候 D.乙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53区位因素分析素养过九关第05关人口分布区位因素分析题国人口分布不均衡——地形多样
2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53区位因素分析素养过九关第05关人口分布区位因素分析题.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B.乙国地广人稀,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C.甲国国内人口有大规模跨区域迁移的现象 D.乙国国内和国际人口迁移均十分活跃
【答案】1.B
【解析】1、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是孟加拉国、乙是巴西。孟加拉国国土面积较小,国内自然条件相似性极大,所以人口分布较为均衡;巴西国土面积大,自然条件差异大,所以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上水热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等)。故选B。
2.孟加拉国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甲国国内人口分布较均衡,不会出现人口大规模跨区域迁移的现象。巴西与发达国家集中的北美地区接近,由于经济的差异,国际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人口迁移到北美地区;为开发国土资源,巴西东南部人口向巴西高原迁移开发热带草原、向亚马孙平原迁移开发热带雨林。故选D。

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
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生产力水平分布具有一致性,故影响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与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具有相似性。
1.自然因素
(1)地理位置: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
(2)气候因素:气温、降水适中,居住适宜。
(3)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温带、寒带的人口分布在平原;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
(4)水源因素:靠近河流,饮水、灌溉便利。
2.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临近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2)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悠久。
(3)工农业基础(即经济状况):工农业基础好。
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大致不便,但在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如下图所示。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入沪。读下图上海市外来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数量对比分布(2010年)示意图,完成1—2题。

1.由图示信息可判断
A.中心区外来人口分布密度最小 B.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近郊区
C.由中心区向远郊区外来人口密度逐渐降低 D.人口大规模由中心区向远郊区迁移
2.上海市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的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①中心区地价昂贵,外来人口迁入成本大
③远郊区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移吸引力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秘鲁是世界矿产出口大国,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中部的安第斯山区。下图为秘鲁人口和矿产分布示意图。

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答案】1.B
【解析】1.根据外来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数量对比分布图可知,图中显示在市中心,外来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数量对差异较大,但由于中心区人口密度大,因此外来人口分布密度不一定最小,A错误;由图可知,近郊区外来人口柱高,说明近郊区经济活动活跃,外来人口迁入多,B正确,中心区地价昂贵,外来人口迁入少;远郊区人口较多,也有一定外来人口迁入,因此并未呈现由中心区向远郊区外来人口密度逐渐降低的规律,故C错误;此时城市中心的人口规模还是最大,并未出现人口大规模由中心区向远郊区迁移的现象,D错误。故选B。
2.由图可知,近郊区外来人口柱高,说明近郊区经济活动活跃,外来人口迁入多,但近郊不是以商业活动和工业中心为主的区域,④错误;由于中心区地价昂贵,迁入成本大,外来人口迁入少,①正确;远郊地区,人口迁入数量也较少,主要是由于远郊区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移吸引力小,中心区产业向近郊区迁移量较大,③正确、②错误。故选C。
3.【答案】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安第斯山脉为界,东部人口稀少,西部人口密集。
原因:西部临海,交通便利;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与外界联系方便。东部位于内陆,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秘鲁人口分布不均;以安第斯山脉为界,东少西多。这是因为西部的位置、交通、资源等条件远比东部优越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