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暑期补课效果检测文综地理【解析】
标签:
旅游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原因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暑期补课效果检测
文科综合之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草场退化
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C.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3.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
增加植被覆盖率
C.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它们分别等于人口数量除以经济人口容量 或资源人口容量。读 2000年我国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描述正确的是
A. 浙江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人口密度大
B. 西藏人口压力指数大是因为经济落后
C. 黑龙江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资源不足
D. 我国各区域人口压力指数已达饱和状态
5.江苏人口压力指数较山东小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源更加丰富
湖泊沉积物与树轮均是研究古气候的良好载体,湖泊沉积物粒度为较成熟的古环境指标。据伍登-温特华斯 方法沉积物粒度分为黏土(<4µm),细粉砂(4-16µm),中粉砂(16-32µm),粗粉砂(32--63µm)和砂(>63µm)。 某考察队采集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内陆湖乌伦古湖(47°N,87°N)完整的沉积岩芯,按沉积物粒度从小到 大分为 C1--C4 四个组分进行分析。下图示意该湖 1810 年--1970 年沉积物粒度组分变化与区域树轮记录变 化对比图。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6.乌伦古湖的湖泊沉积物以黏土和粉砂为主,可以推断形成其沉积物的原因是
A.
流水沉积
7.造成组分 C2(7--25µm)含量增多原因相同的年份是
A.
1830 年和 1910 年
C.
1830 年和 1944 年
8.根据 1944 年组分 C2 含量特征,可以推测其形成原因是
A.
冬季降雪量偏多
C.
冬季降雨量偏多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9.1900~1978 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增速先慢后快②向东南方向扩展③面积不断增大④坡度逐渐趋缓
A.
①②
10.2000 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
甲处
11.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
河口盐碱化加剧
C.
三角洲面积缩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 30 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 河水量的 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 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 土流失严重。
材料一 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区划图

材料二 黄河中游地区输沙模数分布图和渭河、泾河基本数据表(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输 移的泥沙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 A-E 和 a-e 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种 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
的界限,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 年期间 的年均输沙量仅为 1956-1968 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 10%。试分析其原因。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

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 湖的四周雪峰环抱,有25条河流流入,湖面海拔达 3821 千米,面积约为 8300 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40~
180 米,平均水温 13 ℃。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的主要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14.[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日本直岛原是位于濑户内海的一座荒岛,60 年代,该岛曾大力发展旅游业,但最终以失败告终。80 年 代,F 财团邀请著名建筑师、艺术家在该岛建造了艺术馆和很多艺术品,岛上旅客居住的房间都被设计成了 艺术品,该岛游客开始增加,之后,该岛又开展了一项“家计划”的项目,把当地居民的房屋也都打造成了艺 术品,艺术也开始延仲到了岛民的生活当中,后来,当地还通过举办艺术节,吸引各地游客。现在,艺术 打造的直岛越来越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在该岛上留下自己的作品,每年也吸引几十万游客到此观光,直岛也 成为了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结合材料说明日本直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启示。
15.[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同市对本地的煤炭企业 进行了一次重大洗牌,对小煤矿进行关停,对改制后的煤炭企业,无论是从生产,还是精选、运输等后续 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同市还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生产环境和生产效益同步提升,同时引入国内 领先的垃圾发电项目,能够完全吞吐整个城区生活垃圾,产生的电能能够满足整个城区的生活用电,大同 历来风大,生态植被非常脆弱,风电的引入将风力变害为宝,在采煤沉陷区土地上建立了大规模的光伏因, 使这些土地得到重生。有些企业因为环保的压力和煤炭市场的变化,为了生存选择转型石墨烯等新材料的 研发与生产,经过大同人的不懈努力,久违的蓝天回来了,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积极健康。
说出大同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该市环境治理的启示。
参考答案
1.A
2.C
3.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由材料信息“以戈壁沙丘为主”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选A。
2.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减弱风力不会直接导致植被生长;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据此ABD错;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据此分析选C。
3.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据此选D。光伏产业园区与水电发电量无关,该区多沙丘戈壁,牧羊业会降低植被覆盖率,可能会促进沙丘发展,ABC错。
【点睛】
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水资源缺乏,往往具有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恢复荒漠地区的植被需要解决水源问题。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故光伏产业引入后,沙丘移动减缓。但杂草会遮挡面板减弱发电量,因此区域引入牧羊业,该产业对于植被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4.B
5.B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解析】
4.浙江省经济发达,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较大,故A项错误;西藏经济水平较落后,故人口压力指数较大,B项正确;黑龙江人口压力指数较小是因为资源丰富,故C项错误;我国有些地区人口压力指数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故D项错误。
5.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山东省发达,人口压力指数较小,故B项正确;其他说法不是主要的原因,故均可排除。
6.A
7.A
8.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6.黏土和粉砂为河流沉积物,据此可以推断乌伦古湖的沉积物源于流水沉积,选A。
7.由图可知,成因相同则曲线变化接近,据此可知,1830年和1910年曲线变化步调一致,选A,选项中的其他时间变化都不一致。
8.表格显示,1944年组分C2含量较平均值高,但冬季1-2月降雪量低于均值,排除冬季降雪量大的选项;据图可知,该地6-7月均温不高,此时为夏季,夏季内陆地区气温低于均值最可能的原因是此时降雨量较多,选D。
9.C
10.B
11.A
【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
9.从左图可以看出伏尔加河三角洲从1900—1978年的变化是:面积扩大;增速减缓;向东南方向扩展,综合各点C正确;从图中读不出坡度变化,④错。
10.由右图可知,里海2000年的海平面高度与1920-1940之间高度一致,所以2000年时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应位于1920-1940年之间,即乙处,B正确。
11.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水文特征产生影响,尤其使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含盐量增加,河口盐碱化加剧,A正确。入湖水量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水位下降,三角洲面积增大,BC错;水库具有调节作用,水位季节变化减小,D错。
【点睛】
突破该题的关键在于把左右两图进行对比,尤其对于第2题至关重要。另外需要清楚伏尔加河和里海的关系,以及修建水库的一般意义,对于做此类题目十分重要。
12.(1)A-E 系列表示的是流水侵蚀作用(由强到弱);a-e 系列表示的是风力的侵蚀作用(由强到弱) 。 总体上图示区域西北部地区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东南部地区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弱 (2)答案:贺兰山区的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 原因是贺兰山北段是林区,森林覆盖好,防风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南段为石质山区,地表基岩裸露,风力 和流水的侵蚀难度大 (3)清渭浊泾。 理由:①两河的基本数据反映出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②泾河流域的界河模数大于渭河流域;③泾 河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渭河大部分河段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沿途 泥沙不断淤积,至西安附近含沙量减小。①黄河中游地区(以生态退耕、修筑水平梯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的)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②黄河 干流大型水利工程的蓄水拦沙致来水显著减少;③黄河干流沿途农业引水灌溉致来水来沙减少;④近十几 年来,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中大、小写字母A-E和a-e的分布特点,结合图示区域西北部地区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东南部地区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弱,可知A-E系列表示的是由强到弱的流水侵蚀作用,a-e系列表示的是由强到弱的风力侵蚀作用。
(2)读图可知,贺兰山区中对应字母为Ee,结合上题结论,则可知贺兰山区的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贺兰山北段是林区,森林覆盖好,防风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南段为石质山区,地表基岩裸露,风力和流水的侵蚀难度大,所以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
(3)根据材料提示,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输移的泥沙量,可知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泾河流域的界河模数大于渭河流域;泾河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含沙量大,渭河大部分河段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沿途泥沙不断淤积,至西安附近含沙量减小,所以形成了清渭浊泾的景观。
(4)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年期间的年均输沙量仅为1956-1968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10%。这说明黄河含沙量减少了,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黄河干流大型水利工程的蓄水拦沙致来水显著减少。
13.(1)常年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沿海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 (2)四周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丰富;湖面面积大,水量大,众多支流注入。 (3)①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原因:地形以山地为主,落差大,流速快。②以堆积作用为主;原因:地形
以平原为主,流速缓慢。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利马地处大陆西岸,从纬度上看常年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沿海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使得利马气候干旱少雨。
(2)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上,四周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丰富,淡水补给丰富;湖面面积大,水量大;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冷气流的侵袭,湖泊蒸发较弱,盐度低;地处低纬度地区,湖泊温度较高,终年不冻。
(3)①在河流上游,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②在河流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流速缓慢,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
(4)秘鲁矿产在山区,地形崎岖,修路成本高,相比山区修筑公路成本较低;由山区运到海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
【考点定位】综合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秘鲁为背景,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河流地貌的发育、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从图中可以看出利马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该处盛行东南信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加上其东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东部大西洋水汽的达到,因此水汽含量很少。西部海洋上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也是该地降水稀少的原因之一。
(2)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之一,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湖泊,是南美洲第三大湖。湖泊盐度大小主要受到蒸发量和淡水补给量的影响,的的喀喀湖四周高山围绕,冰雪融水丰富,淡水补给多,加之湖面面积大,水量大,因此盐度低,形成干旱地区的淡水湖。该湖虽然海拔较高,但位于低纬度地区,水温较高,终年不冻。
(3)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图中①②分别位于河流的上游和下游,河流上游的①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流速快,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②处在河流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水流速度较慢,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4)地形影响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因素,该地矿产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区,修建公路成本比铁路成本低,工程难度较小,因此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
14.邀请高水平建筑师、艺术家建造艺术品和艺术馆,甚至把旅客居住的房间都设计成艺术品吸引游客, 确立旅游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家计划”将艺术延伸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丰富了当地旅游资源的 数量和种类;通过举办艺术节,提高了旅游地的知名度,以艺术为主题的旅游,越来越吸引更多的艺术家 在此留下自己的作品,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的竞争力
【来源】2017-2018年度高二地理期末单元复习旅游地理检测试题有答案
【解析】日本直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启示主要是对旅游区域的人工艺术设计及创造、打造旅游特色、营造品牌效应。如高水平的建筑艺术设计甚至旅居地都设计成艺术品吸引游客,确立旅游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将艺术延伸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丰富了当地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种类;通过举办艺术节,提高了旅游地的知名度,更多的艺术家在此留下自己的作品,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的竞争力。
【点睛】
任何类型的旅游资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即使完全同类的旅游资源。由于分布的地域环境差异,往往也各具特色。旅游资源特征和特色是该区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的独到之处,是衡量其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决定条件之一。直岛就是通过对旅游特色、产业集群的人工打造,实现了旅游地的增值,提升了旅游品味和竞争力。
15.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粉尘和二氧化硫。大同市通过政府的严格管理,关停小煤矿,推进清洁生产,改善大气质量;大同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煤炭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转型升 级,降低污染
【来源】2017-2018年度高二地理期末单元复习环境保护检测试题有答案
【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大同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来自煤炭,主要是粉尘和二氧化硫。该市环境治理的主要启示是政府的严格管理,推进清洁生产,改善大气质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整改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转型升级,降低污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