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17秒解中国的自然资源题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气温汽车 |
分类: 家有龙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能源 |
主要特点 |
中国 |
煤炭 |
非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 |
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
石油 |
非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开采、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储量远比煤炭少 |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
水能 |
可再生能源;不污染 |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 |
太阳能 |
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有广阔的前景,属可再生能源 |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 |
核能 |
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大亚湾岭澳一期岭澳二期、田湾、江门、秦山二期、秦山三期、三门、海阳等核电站;在建的有连云港、阳江等 |
2.我国的能源问题
(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①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平衡;
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使得我国污染物排放量大,控制难;
③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④单位产值耗能高;
⑤能源需求增长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石油供应紧张,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解决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
②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③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和调配工作;
④开发清洁煤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
⑤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
⑥加快能源储备体系建设。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的可燃冰试采成功。完成1—2题。
1.从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角度,可燃冰属于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我国陆地可燃冰分布区主要集中在
A.江南丘陵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回答3—4题。

3.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读中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面积示意图,完成5—7题。

5.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省级行政区是
A.沪、苏
B.浙、闽
C.京、冀 D.黑、内蒙古
6.造成我国某些省区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 B.水源
C.气候 D.植被
7.目前导致我国沿海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毁耕 B.海平面上升淹耕
C.城市建设占耕 D.发展乳畜业侵耕
盐按照原料来源可分为4类: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叫作海盐;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和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叫作湖盐;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进而制成的盐叫作井盐;开采岩盐矿床制得的盐叫作矿盐。由于岩盐矿床有时与天然卤水盐矿共存,加之开采岩盐矿床钻井水溶法的问世,故又有井盐和矿盐的合称——井矿盐,或泛称为矿盐。读我国陆上主要大、中型盐矿分布示意图,完成8—10题。学@科网

8.我国盐矿分布特征是
A.东部产海盐,西部产湖盐,中部产井矿盐
B.东部产海盐,西部产井矿盐,中部产湖盐
C.东部产湖盐,西部产井矿盐,中部产海盐
D.东部产井矿盐,西部产湖盐,中部产海盐
9.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有关海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淮河以北各海盐场,冬季为淡产季节,其他三季为高产季节
B.东南沿海的海盐场,高产期基本上在春季
C.南海及北部湾地区的海盐场,高产期为冬季
D.我国南方海区蒸发旺盛,盐场规模比北方大
10.四川井矿盐开发历史悠久。推测四川盐业资源的形成条件是
A.现代盐湖广泛发育
B.在潮湿气候带更有利于井盐矿的形成
C.岩盐矿埋藏浅,便于开采
D.宽缓的向斜、低背斜区等地势较低处沉积作用强

【答案】1.C
【解析】1.由材料可知,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属于矿产资源,故答案选C项。
2.由材料可知,陆地可燃冰多分布在永久冻土中,我国的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没有永久性的冰川,故ABC错误;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存在多年冻土,因此有可能存在可燃冰,D正确。故答案选D。
【答案】3.D
【解析】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大运河将长江水输送到北方地区,可以增加大运河的水量从而改善航运条件,同时也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由图中各点的海拔可知,丁到戊段可以引水自流;华北平原的盐碱化与当地的气候、地形有关,与调水无关,南水北调会抬升地下水水位,会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选D。
4.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水质优劣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水使长江的入海径流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剧甲地咸水入侵,同时可能减少入海的泥沙,调水对海洋的潮汐规律不会产生影响。选A。
【答案】5.B
【解析】5.根据图例和省区轮廓,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省级行政区是浙、闽、京、粤,B。苏、冀介于世界平均水平和警界线之间,A错;黑、内蒙古大于世界平均水平,D错。
6.造成我国某些省区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主要因素是外来人口多,人口密度大,A对。
7.目前导致我国沿海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建设占耕,C对。受自然灾害毁耕土地很少,海平面上升淹没耕地少,不是主要原因,A、B错。乳畜业一般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对耕地的影响较小,D错。
【答案】8.A
【解析】8.我国东部地区濒临海洋,所以东部沿海产海盐;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多咸水湖,产湖盐;中部地区由于地壳运动,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盐矿,即多井矿盐,故A正确。
9.淮河以北各海盐场,冬季气温低,蒸发较弱,为淡产季节;春、秋两季降水少,气温较高,蒸发较强,为高产季节;夏季雨量大且降水集中,为淡产季节,故A错;东南沿海的海盐场春季降雨频繁,蒸发量小,海盐产量低,故B错;我国南海及北部湾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雨量少,为生产旺季,故C对;我国北方海区晴天日数较多,而南方海区降水较多,北方盐场规模一般较南方盐场大,故D错误。选C。
10.四川气候湿润,少咸水湖发育,所采盐矿多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井盐矿,故A错;潮湿气候带内降水较多,不利于井盐矿的形成,故B错;四川盆地降水丰富,如果盐矿埋藏较浅,盐分很容易流失,故C错误;从地质构造来看,地势较低的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盐矿的形成,故D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