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十七:地形(地质)之地形的影响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气温汽车 |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
微专题十七: 地形(地质)之地形的影响
1.(2014·课标Ⅰ,4~6)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1)~(3)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2017·山东临沂一模)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3.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4.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1、地形、地貌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思路
(1)地形特征的描述。
①地形类型:属于五种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中的哪一类或几类。如“以××地形为主”。
②地势特征:高低、起伏状况。如“哪高哪低”“起伏大小”等。
③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在区域中有多种地形时,要分别说明。如“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南部为××高原”等。
④特色和典型的地貌形态:如多喀斯特地貌;多风力地貌;冰川地貌广布;山高谷深,纵列分布等。
2、结合山区交通图,归纳总结。
|
影响 |
运输方式选择 |
线路分布 |
延伸方向 |
|
表现 |
首选公 |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
迂回前进 |
|
原因 |
与铁路相比,公路的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 |
地势 |
避开地势起伏大的地区,以降低线路坡度 |
交通线路选线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提示 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答案 (1)D (2)B (3)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
000 m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铁路线上的两个车站距离图示两个城镇约30 km,距城镇较远,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乘客乘车不方便,所以该线路不合理的理由可能是距离城镇过远。
【解析】第(3)题,兰新铁路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所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水源关系密切,而绿洲地区有丰富的水源,所以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绿洲的分布。[来源:学科网]
2、 B
【解析】第2题,该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是背斜构造,故B正确。图中河床呈槽型,说明位于中下游段,故A错误;乙岸堆积物少、甲岸堆积物多,说明甲岸为堆积岸或凸岸,乙岸为侵蚀岸或凹岸,故C错误;河流流向无法判断,左右岸难以确定,故D错误。
【解析】第3题,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说明岩层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作用,故C正确。下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上面的岩层,故岩层形
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故A错误;图中③处无断层,没有出现断裂下陷,故B错误;甲位于平均洪水位以下,不适合聚落发展,
故D错误。
4、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2分)
秦岭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2分)
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河流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2分)
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2分)
【解析】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河流径流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含沙量等;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使得河流径流量大;秦岭地势起伏影响河流落差;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冬季温度较高,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较高,使得河流含沙量较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