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2018-08-04 23:17:23)
标签:

材料

旅游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汽车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微专题六: 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大气的热源

(1)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2)直接来源(近地面大气)地面辐射

2.受热过程

(1)地面增温:大部分A太阳辐射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近地面大气增温:地面以B长波辐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近地面大气增温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弱作用

代号

名称

起作用的大气成分

特点

吸收作用

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

有选择性

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部分选择性

反射作用

云层和较大尘埃

无选择性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同时大气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以C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
(2011·全国文综,910)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时。据此完成(1)(2)题。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
比较(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 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 示意某山脉 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 10等温线分布高度。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 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 40°N 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 析其原因。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突破热力环流的形成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1).一个过程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2).两个方向

垂直方向

与冷热差异有关,热上升,冷下沉

水平方向

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3).三个关系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温差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①受热地(乙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②冷却地(甲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特别提醒: 要注意一些规律适用的前提。如“越接近地面气压越高”,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同一地点。“气温越高气压越低”,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1.海陆风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成因分析
——城市热岛的形成。

(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

1、(1)D    在大气垂直方向上,上下温差越大,空气越易对流运动,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

2B     当大气垂直方向上温差较大时,可能会发生强对流现象,产生对流雨。

2、(1)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1)过程、意义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2)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N 沿线差异较大(最 大高度差达 700m ),40°N 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 400m );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高

3)内部高于外部,原因是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西部高于东部,原因是西部气温较高、离海(太平)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