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2018-08-02 10:46:25)
标签:

材料

旅游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汽车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微专题四: 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1、全球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气候的影响(同时重点注意对澳大利亚西北部气候的影响)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比较内容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地区

秦淮以南

秦淮以北

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风向及

冬季

西北风;亚欧大陆内部(蒙古高压)

东北风;蒙古高压

夏季

东南风;副热带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西南风;热带印度洋

强弱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气温

7月

炎热、湿润

炎热、湿润

高温多雨

1月

温和少雨

寒冷干燥

暖热

降水

夏季

多,集中的5~9

多,集中在7~8月

多,集中在6~9

冬季

较少

全年

10001500mm

500800mm

15002000mm

农业影响

熟制

一年二至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三熟

利弊

利:雨热同期;弊:旱涝、寒潮等灾害

利:雨热同期;弊:旱涝

 

3、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1.(2014·海南地理)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2)题。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2(2015·海南地理,21)阅读图文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第3题。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3、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气候类型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年最低月均温

年降水分配

气候类型

大于15 ℃(热带)

年雨型,各月均在100 mm以上

热带雨林气候

夏雨型,年降水量小于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夏雨型,年降水量大于1 5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

0 ℃15 ℃(亚热带或温带)

冬雨型,夏季少冬季多

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各月均匀,50 mm左右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冬季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于0 ℃(温带)

夏雨型,夏季超过1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少雨型,夏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季少于100 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的描述技巧

(1)描述气候特征

一般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

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

(3)描述气候成因

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气候对农业影响的一般描述

常要描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

 

3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植被和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

10°N10°S之间大陆东、中、西部均有分布

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成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典型植物

热带雨林(多高大树木,尿层次丰富)

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

南北纬10°20°之间大陆中、西部

特点

全年高温,有干湿两季

成因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受信风带(干季))和赤道低气压带(雨季)交替控制

典型植物

金合欢树、猴面包树、波巴布树

自然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

10°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25°之间大陆东部

特点

全年高温,有雨旱两季

成因

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典型植物

芒果、香蕉、荔枝

自然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

南北纬20°N30°之间大陆中、西部

特点

全年高温少雨

成因

全年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

典型植物

沙拐枣

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

 

地中海气候

分布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部

特点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

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典型植物

葡萄、无花果、柑橘、橄榄、小麦

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

亚热带大陆东部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

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典型植物

柑橘

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

南北纬40°N60°之间大陆西部

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均匀

成因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典型植物

多汁牧草

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

温带大陆内部

特点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水汽难以到达

典型植物

草原

自然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

温带大陆东部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成因

受冬夏季风的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影响

典型植物

桃、苹果、梨

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

亚寒带大陆东、中、西部

特点

冬寒夏凉,降水较多

成因

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典型植物

针叶林

自然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

1 (1)B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南美洲低纬度地区,首先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D错;若甲地深居内陆,距海较远,缺乏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海洋调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节作用,气温年较差应该较大,C错;甲地海拔只有2000多米,并不高,虽对气温有影响,但影响不大,A错;全年高温甲地处低纬,属于热带,全年高温,甲地冬季气温不会比夏季低很多,气温年较差较小,B项符合。

(2)B  【解析】5~8月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冬季不会南移影响到甲地,C错;中纬度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大气环境之形成气候的因素的盛行西风和高纬度的冷气流都不会来到低纬度的甲地,,因此A和D错。

2、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2分)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2分)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2分)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说明索契的气候、地形等特征符合茶树的生长习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索契纬度较高,从地带性规律看,该地应该为温带地区,其夏季气温高,适宜茶树生长;从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索契北部为山地,冬季时能有效的阻挡来自北方(亚欧大陆北部)的寒冷空气的侵袭,加上黑海海水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地气温具有亚热带的特征。该地西临黑海,东为山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为充足。因此形成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

【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成因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地理信息,通过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考查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对文字信息的提取和对地图的有效解读是解决该地的关键。“茶树…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点出茶树的生存环境,据此推测,“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也应该具备“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相似的气候特征。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图中等高线、海陆分布、经纬度等是解决该题的突破点,基于此,可从地形、大气环流等角度解释该地独特气候条件的形成原因。

3、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解析】读图可知,堪察加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或南北走向);堪察加半岛属于季风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山脉东西部的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在山区,由于地形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分异较为明显。

【解题指导】该题以堪察加半岛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为载体,考查从地形对气候的区域差异影响,到探究该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最后到推测熊的拍摄地选择的理由。

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提取山脉走向和相对高差的信息,结合当地季风的特点分析气候的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及垂直分布差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