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模拟题分项版专题07城市
标签:
材料旅游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汽车 |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
2018年高考模拟题分项版
专题07 城市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右图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A.
甲地
2.右图所示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
中心商务区
【答案】
1.A
2.C
【解析】
1.据左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甲地,交通通达度最高,位于地铁线路的交汇处,A对。乙地、丙地、丁地地铁线路少,交通通达度低,B、C、D错。
2.据图示进出人口数量及时间分析,该地铁站早晨进站的人口数量大,应是出门上班。傍晚出站的人口数量大,应是傍晚回到家,所在的功能区是住宅区,C对。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文化区早晨人们来上班,应是出站人口多,傍晚入站人口多,A、B、D错。
(【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全国(新课标区)金优试卷模拟(三)冲刺卷)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象》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
A.
全球变暖
4.三亚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是
A.
技术水平高
5.三亚发展低碳城市措施可行的是
A.
减少煤炭使用,提高石油利用比重
C.
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
【答案】
3.A
4.B
5.D
【解析】
3.碳增多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这会加剧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因此,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选A。
4.根据材料,《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象》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因此,政府大力支持是三亚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选B。
5.煤炭、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使用它们会增加温室气体,不符合发展方向,A错;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与建设低碳城市无关,B错;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属于防城市内涝措施,与低碳关系不大,C错;
(【全国省级联考】【衡水金卷 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I (四))研究城市空间格局演化,准确获取城市扩张模式、扩张形态以及建成区重心转移态势等信息对于指导区域发展规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武汉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区重心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对武汉建成区扩展的理解合理的是
A. 建成区呈现斑块状扩张
B. 建成区主要向东部扩张
C.
D. 建成区南北向扩张可能因交通改善
7.关于武汉市城市重心迁移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重心持续向南移
B. 有整体向东移动的态势
C. 2010年后移动速度最快
D.
移动速度整体趋缓[来源:Zxxk.Com]
8.为了解决武汉市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武汉市建成区的扩张应
A. 加快发展速度
B. 不断压缩城区规模
C. 无限扩大城市规模
D. 加快新城组团发展
【答案】
6.D
7.B
8.D
【解析】
7.图中显示,武汉主要向外围扩张,其中今年向南北方向扩展明显,这可能与南北向交通改善有关,选D。
8.图中显示,武汉市城市重心波动移动,但有整体向东移动的态势,其中,2009-2010年移动速度最快,据此选B。
9.武汉市城市化问题主要是城市规模大导致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武汉市建成区的扩张应适度扩展规模,加快新城组团发展,以减轻污染,合理布局产业。合理规划不是限制城市发展,不能无限压缩或扩大城市规模。据此选D。
(【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全国(新课标区)金优试卷模拟(三)冲刺卷)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指标,反映了某一区域要素在高一级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区位熵值越大,说明地位和作用越高。下表是2016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各图层区位熵(如核心区居住用地的区位熵是核心区居住用地面积与核心区总面积的比值比上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据此完成列各题。
9.圣彼得堡城市化正处于
A.
虚假城市化阶段
C.
逆城市化阶段
10.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的原因是
A.
人口密度
【答案】
9.B
10.D
【解析】
9.材料显示,圣彼得堡市的近郊区各项指标均高于平均值,居住区、商业区高于老城区,这说明近郊区正处于城市化阶段,据此选B。
10.表中显示,核心区、近郊区的居住区、商业区的区位熵较高,而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这很明显是区域产业布局结构的不同造成的,产业结构之间影响人口分布,工业区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规划建设、土地价格都不是主要因素,选D。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公交车作为廉价、高效的公共运输工具,为减轻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交车系统也出现了“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的困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造成“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A.
公交系统完善程度
C.
城市人口数量差异
12.在21世纪初,小城市公交车也曾经出现过人满为患的场景,可能是因为
A.
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少
C.
乘坐公交车成本低
13.小城市为缓解当前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
降低票价
C.
增加站点
【答案】
11.B
12.A
13.B[来源:Zxxk.Com]
【解析】
11.从根本上看,造成“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公交系统完善程度、
12.在21世纪初,经济相对落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少
,同时当时城市公交的线路尚不完善,致使小城市公交车也曾经出现过人满为患的场景。所以A对,B错误。乘坐公交车目前也是最经济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成本很低,C错误。当时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少,交通拥堵状况不是很严重,D错误,故选
A。学科&网
13.为缓解小城市无人坐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优化线路,只有当交通线路完善优化后,才能服务更多的人,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而降低票价,增加站点,减少班次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广州市国规委发布《广州市城市总体規划(2017-2035)》,优化提升天河等主城区,未来将形成“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其中,天河等主城区,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控制人口密集度,增加绿地、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广州空间扩展模式的变化可以
A.
集聚过度分散的中心商务区 的瓶颈
C.
削弱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
15.推测天河区在目前发展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A.
中心区房价较低
C.
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答案】
14.B
15.C
【解析】
14.据材料并结合图可知,广州“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可以实现城市的合理发展,突破单极发展的瓶颈,凸显广州自身的特色,人文、宜居、全配置,又体现对外经济发展、国际交往等全球化愿景。故选B。
15.据材料可知,天河等主城区,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控制人口密集度,增加绿地、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因此可能会导致中心区房价猛增,人口过度集中,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ABD均错误,C正确。故选C。
(【全国省级联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2))下图为天津滨海新区规划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高新技术产业区、临空产业区和港口物流区的图例分别是
A.
甲乙丙
17.图示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规划选址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原料和交通 ②原有产业基础 ③市场和劳动力 ④资金和技术
A.
①②
【答案】16.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工业的特点和区域特征分析城市工业布局。
16.高新技术产业区应该布局在环境优美、污染小的地区,乙周围以绿地为主,适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区;临空产业区应该靠近机场,丙最合适;港口物流区应该靠近港口,甲比较合适,选择D。
17.图示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规划选址在沿海地区,化工原料充足,靠近港口交通便利,①对;天津原有化工产业基础好,靠近制造业生产区,工业基础好,②对;此地市场和劳动力,资金和技术没有特殊之处,③④错误,选择A。
(【全国省级联考】江西省2018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
18.南宁市的“亲嘴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A.
人口增加
19.“亲嘴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A.
①③
20.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A.
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C.
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答案】
18.B
19.D
20.A
【解析】
18.根据材料“亲嘴楼”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且楼层越来越高,说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住房拥挤;人口过度增加才会导致用地紧张,故A错误;“亲嘴楼”的大量出现会导致环境恶化、加剧交通拥挤,所以环境恶化、交通拥挤是“亲嘴楼”的影响不是原因,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19.本题考查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问题,住房拥挤导致无规划乱建造房屋,致使住房更加拥挤,房屋过于密集,通风、采光条件差,②项正确;房屋密集,道路狭窄,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③项正确;建筑质量和住房拥挤无关,故①错误;根据材料主要分布在城中村地区,不是市中心所以④错误;故D选项正确。
20.本题考查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根源在于城市人口过多,乱建房屋的原因是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主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故B错误;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能够缓解就业紧张状况,但不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故C错误;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能够暂时缓解城市住房拥挤状况,但不是根本措施,故D错误,所以A选项正确。
【点睛】根据材料“亲嘴楼”是指楼间距过小,向高空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密度增加,导致城市用地紧张,同时政府监管不够,使楼房无序搭建,所以解决该现象应从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入手。
(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测试地理(B卷))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下图为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城市街道没有与经纬线平行,而是与其成一定的夹角,主要是为了
A.
方便居民出行
C.
减轻大气污染
22.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将会
A.
增加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
C.
分散城市功能区布局
【答案】
21.D
22.B
【解析】
21.城市街道与经纬线成一定的夹角,主要是为了改善建筑的通风采光条件,D正确。
22.城市从“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使原来大院内的道路变成街区,改善改善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B正确。
(【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
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建设“宜居城市”,城市规划先行。图甲、图乙为同一城区道路网络(实线粗细表示道路主次等级)的两种规划方案。图甲是专家们提倡的方案,图乙是不提倡的方案。图丙是专家们提倡的合理的街区方案,该方案住宅临街分布,打破封闭的“大院式”小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与图乙比较,图甲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 拓宽主干道,缓解交通压力
B. 便于居民出行购物
C. 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24.下列是图丙中街区方案的功能解读,不合理的是
A. 方块状街区有四个切角可以增加临街门店
B. 方块状街区有四个切角可以缓解交通拥堵
C. 方块状街区中间的天井可以通风散热
D. 方块状街区中间的天井方便人员疏散
25.若某地城市建设按图甲道路网络和图丙的街区规划方案实施,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 红绿灯路口增多,交通拥堵加剧
B. 临街店铺多,社区服务业较为发达
C. 增大了居住区的噪音干扰
D. 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增加交通安全隐患
【答案】
23.C
24.A
25.A
【解析】
23.与图乙比较,图甲方案,路网密集,但等次低,路口多,显然不是拓宽主干道;道路并非都指向商业区,故该设计虽然有利于行人通行,但不一定便于居民出行购物,故A、B错;由图可知,甲方案的路网密集,增加了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但街区小,道路用地占比大,土地利用效率低。据此分析选C。
24.切角位于路口,路口最易发生交通堵塞,切角拓展了空间,便于修建分行道,使人、车都分道行驶,可以防止或缓解交通拥堵,方块状街区中间的天井可以通风散热也方便人员疏散。但方块状街区的切角不适宜都作为临街门店,会加大交通拥堵。据此选A。
25.若某地城市建设按图甲道路网络和图丙的街区规划方案实施,道路用地占比大,红绿灯路口增多,交通拥堵减缓;临街店铺多,社区服务业较为发达;由于路网密度大,增大了居住区的噪音干扰;由于小区的临街开放性,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增加交通安全隐患。据此选A。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