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启迪慧想文综旅游气温汽车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河北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2005年和2015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 )
A.
图甲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集
C.
两图相比,二环路内温度变幅最大
2.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C.
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来源】2015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1.C
2.A
【解析】试题分析:
1.左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可能是商业或工业活动集中,不一定是人口最密集,A错。根据图乙的等温线,城区最高气温范围22-24℃,郊区最低气温16-18℃,城郊之间温差范围是4-8℃,最大温差接近8℃,B错。两图对照,二环内,甲图最高气温26-28℃,乙图二环内最低气温16-18℃,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C对。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减小,说明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减弱,D错。
2.城市土地中,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会导致温度的差异,比如水面、休憩与绿化用地的温度不同。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造成,A对。市区温度下降,昼夜温差减小,“雨岛效应”减弱,B错。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可能与雾霾天气无关,C错。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第一产业比重比减小,产值不一定减小,D错。
【考点定位】城市热岛效应,等温线数值变化特点及原因。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2~4m,因每年平均移动100m而为人称奇。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塞布尔岛是由( )
A.
板块挤压隆起形成
4.该岛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西
5.冬至日加拿大渥太华(45°25′N,75°43′W)当地时间6时39分,塞布尔岛迎来日出,该日塞布尔岛的昼长约为( )
A.
4小时21分
【来源】2017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模拟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3.D
4.B
5.C
【解析】试题分析:
3.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较浅,每年都在移动位置,判断塞布尔岛是由海流携沙冲积形成的,D正确;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小岛周边水深度大,A错误;生物遗体堆积形成的是珊瑚岛,不会有流沙浅滩,B错误;岛屿位于大洋中,不是河口泥沙堆积形成,C错误。
4.根据经纬度,该岛位于北美洲东岸,中纬度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该岛的移动方向是向东,B对;ACD错误。
5.读图,塞布尔岛位于西经60度,冬至日加拿大渥太华(45°25′N , 75°43′W)当地时间6时39分,塞布尔岛迎来日出,可以计算出日出时间约是7时39分,该日塞布尔岛的昼长为8小时42分,C对;ABD错误。
【考点定位】岛屿的成团,洋流分布规律及流向,区时计算,昼长计算。
6.天文台所在地睛夜多于周边的原因是( )
A.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7.该光学天文台最佳的观测季节是( )
A.
春季
【来源】2017高考仿真卷?地理(五)
【答案】
6.D
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和旅游地理 知识。读懂等高线图,结合热力环流知识可以分析图中地区的天气。从能见度分析观测的时间。
6.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该天文台海拔高,由于空气稀薄,夜晚降温较快,气温低于周边地区。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晚温度低,天文台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选D项。
7.由经纬度可知,该天文台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除冬季外,其他季节降水较多。而光学天文台须在晴朗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故选D项。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
A.
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
C.
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
9.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 )
A.
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C.
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
【来源】2018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押题卷仿真模拟训练(二)(含解析)
【答案】
8.C
9.D
【解析】
8.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从图中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直到2030年人口仍大量迁入,大量人口的迁移汇入,会导致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据此选C。
9.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随着西部较落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向外迁移人口数量减少,会导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
【点睛】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落后地区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区域移出人口的回流。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甲、乙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左图所示区域最可能是( )
A.
商业区
11.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
M、N方向皆为郊外
C.
M方向近市中心
【来源】2018届高三
地理 二轮复习
【答案】
10.B
11.C
【解析】
10.图中两站台都是7:00上车人数多、下车人数少,17:00上车,上车人数少、下车人数多,且站台人数多时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说明该区域人员多数早出晚归,符合住宅区的特点。选B。
11.我国交通为右行制,据图可知,上车(出行)人数最多的是M方向,N方向出行人数少,说明M方向近社会活动中心。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尼加拉瓜湖位于尼加拉瓜国西南部(位置如图),是中美洲最大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形成。太平洋与尼加拉瓜湖之间有低平的地峡相隔,湖水通过尼加拉瓜与哥斯达黎加的界河圣胡安河流入加勒比海。尼加拉瓜湖数万年前还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现在湖里仍然有成千上万的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等大型海水鱼。尼加拉瓜湖是世界上唯一的繁殖生息海水鱼的淡水湖。
(1)推测尼加拉瓜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尼加拉瓜湖为淡水湖但海水鱼资源丰富的原因。
(3)为尼加拉瓜湖渔业开发和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来源】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1)火山喷发,火山熔岩流堵截,与外海隔绝而成湖;地表径流不断汇入湖泊,湖水上涨不断外泄入海,湖水日渐淡化,变成淡水湖。
(2)湖泊纬度较低,靠近海洋,通过河流与海洋相连;部分海水鱼沿圣胡安河游入湖中;为海湾演化成的湖泊,原始海洋鱼类逐渐适应淡水环境;尼加拉瓜湖湖面广阔,为体型较大的海水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3)适度捕捞湖中的鱼类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鱼类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树立尼加拉瓜湖鱼类加工的品牌意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额。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尼加拉瓜区域图和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尼加拉瓜湖的形成过程、尼加拉瓜湖中海水鱼资源丰富的原因、尼加拉瓜湖渔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知识。
(1)尼加拉瓜湖原为海湾的一部分,由于火山喷发形成堰塞湖,后经长时间的淡水补给形成淡水湖。
(2)分析时主要从湖泊与海洋的连通性、鱼类的游入、原始鱼类的进化以及鱼类的生存空间等角度分析。
(3)分析时主要从鱼类捕捞加工、品牌意识、开拓市场等方面进行。
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大秋果树,落叶乔木,树冠高大,喜光,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其果实中富含的维生素C是心血管的保护神、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位于大兴安岭东麓,盛产多种秋季水果,被誉为“沙果之乡”,其出产的大秋果远近闻名,扎兰屯大秋果色泽鲜艳、果面光滑且有光泽,果味酸甜、多汁、香气浓郁,扎兰屯秋果饮品、秋果干食品已名扬海内外、享誉港澳台。如图为扎兰屯的地理位置。
(1)分析扎兰屯市成为“沙果之乡”的自然条件。
(2)目前扎兰屯市集聚了多家秋果加工厂,分析扎兰屯市集聚众多秋果加工厂的原因。
(3)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化林果产业基地是扎兰屯市水果产业的发展模式,试分析这种模式的优点。
【来源】2018届高三 地理 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五)
【答案】(1)气候条件优越,夏季温度较高,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降水较为充足;位于山麓地带,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利于土壤排水;靠近河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2)秋果产量丰富,品质优良;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地理位置较好,便于产品的销售;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的大量外运。
(3)有利于秋果产量的提高;利于秋果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形成品牌效益;使秋果向深加工、多元化产品方向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解析】试题考查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发展方向
(1)自然条件应结合沙果生长习性,从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方面来分析;结合材料“大秋果树,落叶乔木,树冠高大,喜光,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分析,扎兰屯市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较高,热量和降水充足;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位于大兴安岭东麓的山麓地带,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利于土壤排水;从图中看有河流经过,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2)秋果加工厂是原料导向型工业,扎兰屯市集聚众多秋果加工厂的原因可从原料、市场、交通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其出产的大秋果远近闻名”可知,扎兰屯市秋果产量丰富,品质优良;由材料“扎兰屯秋果饮品、秋果干食品已名扬海内外、享誉港澳台”可知,扎兰屯有广阔的销售市场;从图中看扎兰屯市地理位置较好,便于产品的销售;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的大量外运。
(3)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可发挥公司、基地、农户各自的优势,公司提供资金和、技术和市场信息,基地和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利于秋果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公司和基地加强科技投入和宣传,有利于秋果产量的提高,形成品牌效益;对农产品深加工,使秋果向深加工、多元化产品方向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武汉大学是一所位于湖北武汉市的中国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其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武汉大学校因以樱花最为闻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每年三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校园都会吸引全国数百万游客前来赏花。图12为武汉交通示意图。

分析武汉大学开展樱花游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有利条件:武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校园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吸引游客前往观光;现代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提升和普及,提升了知名度。
不利影响:干扰日常的教学秩序;破坏校园环境;给校园带来潜在的安全隐忠。
【解析】武汉大学开展樱花游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该地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且知名度高。武汉大学开展樱花游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活动干扰了学校日常教学秩序,破坏校园环境,给校园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最新研究发现,自签订蒙特利尔协定书以来,臭氧层确实在缓慢修复,臭氧层空洞也在不断缩小之中!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享的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观测证据显示,自2005年来,臭氧消耗速率减少了20%,臭氧空洞中的氯离子含量正在下降。由此可见、当世界各国团结一致、共同为保护地球家园而采取切实行动的时候,真正的改变就一定会出现!
简述臭氧层被破坏带来的危害,并列举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危害:臭氧层被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水生生态平衡利水体的白净能力;加速塑料老化;增加城市光化学烟雾等。
保护措施:我们应采取实际行动少用或者不用对臭氧层有损害的物质(如氟氯碳、哈龙、氯氟烃、甲基溴等)及物品(如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泡沫,灭火剂,气雾剂,清洗剂,膨胀烟丝等)研发新型制冷剂;加强国际合作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被破坏带来的危害主要有加剧温室效应;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水生生态平衡利水体的白净能力;加速塑料老化;增加城市光化学烟雾等。保护臭氧层的措施应该从减少对臭氧层有损害的物质的使用量、开发替代产品、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