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解析】

(2018-07-03 13:19:27)
标签:

材料

旅游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汽车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

文综地理试题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解析】

1城市绿心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休闲用地    B. 耕作用地    C. 居住用地    D. 商务用地

2该规划的实施,将会促进城市产业

A. 规模扩大    B. 空间聚集    C. 结构优化    D. 技术创新

3风景区建在城市中心区的河流对岸,其目的是

A. 地价便宜    B. 风景优美    C. 交通便利    D. 便于市民游玩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

1A

2B

3D

【解析】

1绿心位于城市中心,属于城市用地,故不适宜发展耕作业和居住;一般城市有专门规划的商务区,所以,城市绿心最合理的利用方向是休闲娱乐,故A正确。

2该城市规划了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将会促使同类产业在空间上集聚,规划实施对城市产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没有直接影响,故B正确。

3风景区建在城市中心区河流的对岸,距市中心近,便于居民游玩,地价便宜、风景优美和交通便利是风景区建设的条件,不是目的,故D正确。

在江西省文港镇,毛笔制作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闻名全国的“毛笔之乡”。目前,毛笔企业多达5000多家,从业人员有3万多人,其中技工1.2万人,毛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下图为文港镇周边环境示意图。据此究成下列各题。




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解析】

4文港镇毛笔产业的显著特点是

A. 劳动力利用率    B. 自动化程度高

C. 产品创新能力强    D. 市场适应性强

5众多毛笔产业在文港镇集聚的主要因素是

A. 协作条件    B. 传统技术    C. 交通运输    D. 消费市场

6有利于优化文港镇产业结构的措施主要是

A. 以毛笔生产为基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B. 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开展个人定制服务

C. 整合毛笔企业,走规模化、专业化道路

D. 完善行业管理机制,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

4D

5B

6A

【解析】

4文港镇毛笔企业一般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作坊为主,依靠传统手工工艺,自动化程度低,创新能力弱,但便于及时调整产品,市场适应性强,故D正确。

5根据材料提示,文港镇毛笔制作历史悠久,有传统工艺和技术工匠,所以毛笔产业在文港镇集聚,毛笔企业多达5000多家,故B正确。

6优化文港镇产业结构,就是以毛笔产业为基础,发展与毛笔相关的其他第三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毛笔产业为基础,同时又是对原有产业的优化提升,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开展个人定制服务;整合毛笔企业,走规模化、专业化道路;完善行业管理机制,避免企业恶性竞争;这三个选项的措施不属于优化产业结构的措施,故A正确。

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69°S,76°E附近),主要由五大半岛和128个岛屿组成,面积近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下图为拉斯曼丘陵的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解析】

7拉斯曼丘陵

A. 终年受极地冷高压控制    B. 冬半年月均温变化较小

C. 冬季气温均在0℃以下    D. 最冷月一般出现在8月

8拉斯曼丘陵地区沙堆和沙地等风积地貌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A.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B. 风力搬运能力微弱

C. 风化物被冰川侵蚀    D. 岩石风化物非常少

9推测可在拉斯曼丘陵上生长的植物是

A. 草类    B. 灌木    C. 苔藓地衣    D. 针叶树木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

7B

8D

9C

【解析】

7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受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并非全年受冷高压控制;由图可知,冬半年各月均温差异较小,一年中每个月极端最高温都高于0℃,极端最低温出现在8月,但最冷月(月均温最低)9月,故B正确。

8根据材料提示,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69°S,76°E附近),南极大陆大部分被冰川覆盖,岩石风化物很少,常年多大风,难以形成规模大的沙堆、沙地等风积地貌,故D正确。

9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冰川边缘,气候极端寒冷,热量不足,只有夏季有少量苔藓、地衣生长,草类灌木和针叶树木都没法生长,故C正确。

宁夏平原的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灌溉历史。灌区主要以早作为主,为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每隔三、四年种一次水稻。灌渠内的引水系统采用了许多独特的工程技术,有灌有排,到目前仍正常运行。2017年10月10日,在第23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工程成功入选第四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下图为引黄灌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解析】

10宁夏灌区水循环受引黄工程影响最小的环节是

A. 降水    B. 蒸发    C. 下渗    D. 径流

11灌区每隔三、四年种一次水稻的目的主要是

A. 预防荒漠化    B. 补充地下水    C. 防治盐碱化    D. 减少病虫害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

10A

11C

【解析】

10宁夏灌区降水是大气环流季风等因素决定的,引水灌溉系统对降水影响很小,引黄工程改变了宁夏灌区径流量,导致下渗和蒸发减少,宁夏灌区水循环受引黄工程影响最小的环节是降水,故A正确。

11宁夏平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适宜发展旱作农业,并可节约水资源,但长期灌溉不当容易造成土地盐碱化,每隔三、四年种植一次水稻可以通过灌溉、排水达到冲洗盐碱的作用,故C正确

 


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斯皮里图桑托岛是瓦努阿图最大的岛屿,岛的西半部是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东部的海滩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油棕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的代表之一,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的环境和肥沃的土壤,有“世界油王”之称。我国曾在热带地区成功引种并进行了改良,但棕榈油的市场缺口依然很大,仍需大量进口。为了扩大进口来源,中国专家团队把油棕种植技术带到瓦努阿图,经过12年的努力,如今瓦努阿图的埃斯皮里图桑托岛上已种植了5300公顷的油棕,实现了油棕从无到有,再到产业化发展。下图为埃斯皮里图桑托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解析】

(1)分析我国棕榈油进口量大的主要原因。

(2)油棕果收获后一般就地加工,请说明理由。

(3)推测我国把油棕成功引种到埃斯皮里图桑托岛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4)简述我国帮助埃斯皮里图桑托岛兴建油棕农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1)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油棕的土地较少,总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位置偏北,季节差异大种植的油棕质量较差,出油率低;我国人口众多,对棕榈油需求量大 (2)油棕产地气候湿热,油棕果长途运输,易腐烂、变质;与油棕果相比,棕榈油运输量小、易包装,运费低;加工技术难度小 (3)当地居民缺乏油棕种植经验,需要进行技术培训;与我国环境差异大,需要反复试验,培育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 (4)提高当地农民种植技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任答3点)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最大的岛屿埃斯皮里图桑托岛为材料,考查我国棕榈油从该岛进口量大的原因、油棕果就地加工的理由、我国把油棕成功引种到埃斯皮里图桑托岛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和埃斯皮里图桑托岛兴建油棕农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1)棕榈油进口量大的原因主要从我国棕榈油的产量、质量、需求量等供求状况来分析。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油棕产量低,种植的油棕质量较差,出油率低,而我国人口众多,对棕榈油需求量大,所以大量进口。

2)油棕的加工主要是榨油,工艺简单,油棕果易腐烂、变质,而油品便于储存,不易变质,便于运输,运输量较小,所以油棕果收获后一般就地加工。

3)专家到远离中国、毫无基础的埃斯皮里图桑托岛发展油棕种植,主要困难表现在劳动力素质、种植经验、品种培育等方面。当地居民缺乏油棕种植经验,需要进行技术培训,培育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难度大。

4)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经济收入、就业、产业、交通等基础设施等方面,所以兴建油棕农场对当地社会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包括农民获得技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进行了大量调查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地区建设了可以进行控制、能达到净化污水、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人湿地系统。人工湿地面积大多在100m2-1000000m2左右,人工基质(人工湿地中的各种人工填充物)、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沉降、过滤、吸附、分解、吸收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下图示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原理。




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解析】

(1)比较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的差异。

(2)在人工基质和水生植物中任选一种,分析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

(3)分析气候对北京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不利影响。

(4)探究人工湿地的综合利用方向。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1)污水处理人工湿地面积较小;生物种类较少;水体含污染物较多;具有排灌系统(控制系统);分布在都市和工矿区附近(任答4点)(2)人工基质:为微生物和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过滤、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水生植物:吸取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富集有毒有害物质;向水中输送氧气,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 (3)冬季气温低,水生植物枯萎,微生物活动弱,治污效果差;夏季气温高,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夏季多暴雨,易造成污水外溢。(4)对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经济效益;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与城郊绿化相结合,提高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环境效益(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原理图为材料,考查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的差异、人工基质和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气候对北京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不利影响和探究人工湿地的综合利用方向。试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的能力。

1)依据图文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可从面积、物种、水体、人类于预、分布等方面进行对比。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面积较小,人工湿地的生物种类也较少,但水体含污染物较多;具有排灌系统,一般分布在都市和工矿区附近,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2)人工基质的功能是过滤污染物,提供生物生长环境和物质;植物的功能是利用、净化水中污染物,改善水质。水生植物主要的作用是吸取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富集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体作用;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输送氧气,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

3)气候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不利影响可从气温低对治污效果的影响、气温高对疾病传播的影响、降水对污水外溢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由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季节变化大,冬季气温低,水生植物枯萎,微生物活动弱,治污效果差,夏季气温高,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同时夏季多暴雨,易造成污水外溢。

4)该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人工湿地的综合利用方向符合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方案可行即可。

14(旅游地理)

溶泂是可溶性岩石中因流水溶蚀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洞里宽的地方像广场,窄的地方像长廊。迷宫一般的洞穴四通八达,洞里怪石嶙峋,一般与地下暗河联通,有的还有地下瀑布、湖泊、深潭,而且水位变化无常。洞穴深处一般常年保持恒温,温度与当地年均温接近。一群大学生准备在暑假期间结伴进行一次溶洞探险游。

指出夏季溶洞探险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及相应对策。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迷路一绘制行进线路地图,在岔路设置标记;水淹一査询天气信息,选择晴天探险;观察洞壁水淹痕迹,选择安全线路;崩塌—穿戴安全防护装具;注意观察,避开不稳定岩块;缺氧一携带空气检测仪器和氧气袋(瓶);低温一提前了解洞穴环境,备好适宜的服装;野生动物(蛇、蝎、蜈蚣等)一携带防护器具,穿戴防护鞋服(任答5点,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示的溶洞特点,分析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迷宫一般的洞穴四通八达,容易迷路,所以需绘制行进线路地图,在岔路设置标记;一般与地下暗河联通,有的还有地下瀑布、湖泊、深潭,而且水位变化无常,容易水淹,所以需査询天气信息,选择晴天探险;观察洞壁水淹痕迹,选择安全线路;洞穴深处一般常年保持恒温,温度与当地年均温接近,则说明气温较低,需备好适宜的服装;另外考查溶洞里缺氧、野生动物出没,需要携带空气检测仪器和氧气袋,携带防护器具,穿戴防护鞋服等。

15(环境保护)

白尼罗河上游在南苏丹流经加扎勒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且水面布满漂浮植物,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如下图所示。




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解析】

分析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大的原因,及修建琼莱运河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原因:苏德沼泽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降水多,沼泽面积大;干季降水少,沼泽面积小。负面影响:苏德沼泽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加扎勒盆地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加大;运河会阻挡动物迁徙;尼罗河下游泥沙含量增加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白尼罗河上游的苏德沼泽为材料,考查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大的原因,及修建琼莱运河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图文材料可知,苏德沼泽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引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运河连接了沼泽两端,使沼泽水源减少,面积缩小,进而影响到当地的气候、生物多样性;同时,运河还切断了两侧沼泽的联系,加快了尼罗河的流速,沼泽泥沙沉积减少,尼罗河下游含沙量增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