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大联考2018届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文综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原因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A.
自东向西逐渐增大
2.如若绘制完整的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起算面可能采用
A.
海平面
3.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房价收入比是住房总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房价收入比与房价呈正比例关系
B. 人口迁入数量是房价收入比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C. 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均高于二线城市
D. 房价收入比高的城市社会矛盾较为严重
5.天津的人均GDP较高,但居民平均工资较其他城市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人口数量
6.北京房价过高,政府调控房价时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A.
严禁人口迁入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SOC),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西北某山地不同植被带0~1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7.该山地区SOC的总体变化特征是
A.
随植被覆盖度升高而升高
C.
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8.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A.
土壤肥力较低
9.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SOC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 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C. 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D. 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该发展模式的推广,将在我国大地上涌现众多特色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有利于
A. 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
B. 提高农产品产量
C.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D. 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
11.以下地区最适合优先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
A.
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
C.
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沙棘是一种多年生的落叶灌木,耐盐碱、干旱,耐高温和严寒,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具有很强的萌蘖(即萌发的新芽)能力。
材料二沙棘果实、枝、叶中富含营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行业,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果实酸甜,可以直接食用、制作果汁果酱和提取沙棘油;沙棘叶富含蛋白质,是上等的饲料。我国现已兴办了100余个以沙棘为原料的加工厂,共研发生产了8个大类、200余个产品,产品远销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年值超过10亿元。沙棘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垦荒先锋树种。我国是世界沙棘种植大国,沙棘林总面积已达3000万亩。
材料三左图为我国沙棘属植被分布图,右图为沙棘果实图。

(1)描述我国沙棘主产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简述沙棘成为我国“三北”地区的优先垦荒树种的原因。
(3)简述我国沙棘加工产业发展的地理优势。
(4)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沙棘产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即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形的人工河流或人工河网;②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即把自然河流的复杂形状变成梯形、矩形及弧形等规则几何断面;③河床材料硬质化,即渠道的边坡及河床采用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材料。防洪工程的河流堤防和边坡护岸的迎水面也采用这些硬质材料。
材料二1962~1971年,美国对位于佛罗里达州中南部基西米河进行了渠道化改造:将蜿蜒的自然河道改造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达到了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然而渠道化后的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面貌,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试验。在随后展开的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中只有大约1/3的河道被回填,且涉及的河道附近多是没有人居住的地带。
材料三基西米河的位置及其河流渠道化前后景观图。

(1)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改造的原因是什么?
(2)河流渠道化对流域生态环境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试提出恢复该河原有生态面貌的措施。
(4)推测该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玻璃栈道(桥)是由钢化玻璃凌空高架在悬崖峭壁上形成旅游观光的悬空透明玻璃栈道(桥),玻璃栈道的钢化玻璃載重安全系数堪比钢筋混凝土,游客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近些年全国各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设玻璃栈道。玻璃栈道景点往往游客爆满,是最受欢迎的旅游体验项目之一。

分析各旅游景区纷纷建设悬空玻璃栈道(桥)的原因。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地热供暖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节能、环保供热方式。即通过钻井把地下热水开采出来,输送到各家各户实现供暖,而换热之冷水再次通过钻井回灌地下,这样就实现了循环利用。京津冀地区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约3.43亿吨,接近于该地区多年平均燃煤消耗总量;完全开发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如雄安新区雄县目前约有30万人口,现已开发1500米左右地热深井约70口,井口水温在60到70摄氏度,供暖能力338万平方米,可为当地95%的居民供暖。

分析京津冀地区发展地热供暖的有利条件及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参考答案
1.A
2.C
3.A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学海大联考2018届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1.图中分析得,等地壳厚度线上的值东小西大,说明地壳厚度由东向西渐厚。故选A。
2.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知,莫霍界面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洋壳厚度薄,陆壳厚度厚;海拔越高,地壳厚度大。若绘制完整的地壳厚度剖面图,即绘制从莫霍面到地面之间的距离,算法可以从莫霍面开始向上算到地面,或从地面向下到莫霍面,据此选C。
3.根据图示信息,A应介于42-44之间,B则介于38-40之间,A到B之间整体呈下降趋势,据此选A。
4.D
5.B
6.A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学海大联考2018届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4.据图,房价收入比与房价呈正相关,但不成比例;人口迁入数量是其高低的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一线城市一般高于二线城市,但并不绝对,如杭州;房价收入比高的城市社会矛盾较为严重,D对。
5.天津市人均GDP在全国排名前列,但居民平均工资较其他城市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天津是工业城市,B对。人均GDP高,人口数量不是主要原因,A错。政府政策、教育水平也不是人均工资低的原因,C、D错。
6.针对北京房价过高的问题,解决措施不合理的是严禁人口迁入,这会引发矛盾且不利于北京的发展,A不合理。建设新区、政策调控房价、产业转移都是抑制房价过高的合理措施,B、C、D错。
7.B
8.D
9.B
【来源】湖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试题(4月)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
7.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横轴表示植被类型,可以判断出海拔高度,纵轴表示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不能体现随植被覆盖度、随降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所以A正确。
8.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有机碳含量高,土壤肥力较高,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干扰多,海拔较低,大气温度较高,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呈正相关,落叶阔叶林区的地表风化作用强烈,所以D正确。
9.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该地光照、降水没有明显变化,高山地区作为夏季放牧的牧场,所以B正确。
10.A
11.C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学海大联考2018届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10.发展“田园综合体”是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但模式不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可以推动乡村城镇化进程,但该产业属于特色农业,不会促进工业化;更不会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选A。
11.“田园综合体”是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是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包括景观、旅游、休闲、娱乐、居住等内容,需要区域具有多种特色农业资源并且人口较多。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是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不适宜该模式;浙江舟山渔村主要以渔业为主,景观比较单调,不完全符合要求;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景观多样,人口密集,可以利用景观优势发展该种模式;新疆天山牧区地广人稀,不适合,据此分析选C。
12.(1)我国沙棘主产于西北内陆地区;主产区大多事拔较高,多为高原和山地;多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或高山高原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贫瘠;水源短缺;植被稀少。
(2)沙棘环境适应性强,易于存活,适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萌蘖能力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能力强;沙棘经济价值高。
(3)我国沙棘种植面积大,为沙棘加工产业提供丰富的原料;我国人口众多,为沙棘产业发展提供丰亭的劳动力;国内沙棘产品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
(4)沙棘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沙棘产品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国民营养和健康水平;沙棘产品出口可增加外汇收入;沙棘叶富含蛋白质,可作为饲料,种植沙棘可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沙棘产业的发展可拉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可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来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六校(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等)2018届高三第四次名校联合考试(百日冲刺)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沙棘耐盐碱、干旱,耐高温和严寒,分布集中区海拔较高,大多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或高寒地区。沙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功能强。沙棘加工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从原料、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分析。
(1)沙棘耐盐碱、干旱,耐高温和严寒,分布集中区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多为高原和山地。大多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或高寒地区,全年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
(2)沙棘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萌蘖能力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功能强。沙棘经济价值高。所以我国“三北”地区优先把沙棘作为垦荒树种。
(3)我国沙棘加工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从原料、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分析。我国沙棘种植面积大,为沙棘加工产业提供丰富的原料。我国人口众多,为沙棘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国内沙棘产品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
(4)社会效益主要从健康、民族团结分析。经济效益主要是收入、产业发展、就业等分析。根据材料,沙棘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沙棘产品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国民营养和健康水平。沙棘产品出口可增加外汇收入。沙棘叶富含蛋白质,可作为饲料,种植沙棘可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沙棘产业的发展可拉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可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13.(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大;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严重;汛期多发洪涝灾害。
(2)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滩地和湿地;河流汛期、枯水期水位变化消失;两岸的河滩、沼泽等湿地由于缺水而减少;流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3)拆除硬化河床的混凝土;回填被渠道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形状;拆除部分水库,恢复河流原有的水位季节变化;恢复两岸的河滩、湿地;设计类似自然状态的上游水库运用方式等。
(4)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学海大联考2018届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1)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基西米河在1962 ~1971 年进行了渠道化是出于防洪的需要,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水量大且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严重;汛期多发洪涝灾害。通过渠道化将蜿蜒的自然河道改造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达到了尽快渲泄洪水的目的。
(2)根据材料,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的河床、河道、水文、地貌物质组成等都有影响,故渠道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对水文、生物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水文方面的影响:堆放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渠道化使得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消失,河滩沼泽湿地消失,河流水质恶化;生物方面的影响:鱼类和水禽减少甚至消失,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生态修复工程以恢复原貌为主,拆除人为工程,恢复河流原有地质地貌,回填被渠道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形状;拆除部分水库,恢复河流原有的水位季节变化;恢复两岸的河滩、湿地;设计类似自然状态的上游水库运用方式等。
(4)该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由于拆除渠道工程带来的洪涝灾害;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点睛】
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的自然原因从影响洪灾多发的因素分析。具体可结合区域从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河道弯曲、地形平坦流速慢等方面分析作答。建水利工程需要在充分论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基础上进行建设,根据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进行分析,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对水文、生物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水文、水力、地质条件,才可以进一步修复恢复河流生态环境系统。修复中可能会遭遇洪涝、人力物力财力、技术难题,也可能出现新困难。
14.加工、制造玻璃的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景区知名度;玻璃栈道具有刺激、惊险、猎奇以及视野更开阔的旅游体验,增加游览价值;可解决景区拥堵问题,增加环境承载力。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学海大联考2018届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玻璃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玻璃栈道的安全状况较好;玻璃栈道可全方位观景,视野更开阔,风景优美,群山秀色,一览无余;玻璃栈道具有刺激、惊险、猎奇的旅游体验;玻璃栈道开辟了新景点,丰富旅游资源;玻璃栈道可解决景区拥堵问题,增加环境承载力。
【点睛】
分析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首先分析旅游资源的特征和组合情况,再分析交通条件、自身的接待能力、市场情况等。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就业机会与收入,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促进该地区的工农业与经济发展。
15.开发的有利条件:改善环境的需求迫切;地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环境保护的意义:地热资源是清洁能源,可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学海大联考2018届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地热是清洁能源,京津冀地区发展地热供暖可以改善环境;且该区域地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具备开发地热的条件。相比燃煤污染大气、排放温室气体且废弃物占地广的特点,发展地热供暖还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