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高二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原因 |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气候学家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春季和秋季为冬、夏季的过渡季节。读2017年9月23日中国大陆季节分布及一些城市入秋日期图,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石家庄市进入秋季的时间,最可能是
A. 8月16日
B. 8月20日
C. 9月6日
D. 9月23日
2.下列不同地区的景观,在图示季节能够欣赏到的是
A.
长春一雾凇美景
C.
北京-香山红叶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1.C
2.C
【解析】
1.图示石家庄由于位于太行山东侧,故受冬季风影响应较太原晚,故入秋时间较太原略迟,读图分析可知,太原的入秋时间为8月20日,因此石家庄的入秋时间最可能为9月6日,故答案选C项。
2.图示显示我国北方地区为秋季,南方地区尚为夏季,长春的雾凇应在冬季欣赏;石家庄的麦浪应在春末欣赏;北京香山红叶为秋季景观;成都目前尚为夏季。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民居”特种邮票,邮票上的传统民居建筑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邮票上的传统民居与其典型分布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
甲——华北平原
C.
丙——塔里木盆地
4.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
A.
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C.
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3.B
4.D
【解析】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区域差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要熟悉我国地理的差异性。甲图是窑洞,分布于黄土高原一带;乙图是蒙古包,分布于内蒙古草原上;丙图为北方地区的四合院;丁图为云南傣家竹楼,结合选项答案选B 。
4.民居往往反映了自然环境特征。黄土高原植被不茂密,A错误;内蒙古草原地面坦荡,草类茂盛,B错误;华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河网密度小,C错误;傣族竹楼位于云南,气候湿热,树木葱茏,D正确。故答案选D项。
区城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5.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
①以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但与地形、气候有关系②以山脊、山峰为界
③其界线为分水线④其界线为集水线⑤利用单一指标划分⑥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A.
①②④
6.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 赤潮、酸雨、水土流失
B. 泥沙淤积、水土流失、荒漠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干旱、洪涝灾害
D. 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5.D
6.D
【解析】
5.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解题的关键是真正理解区域的基本含义,注意河流流域划分的基本标志。河流流域是指河流的汇水区域,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其界限为分水岭,故其划分的指标是单一性的,因此②③⑤正确,故答案选D。
6.甲地位于渤海湾,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海洋污染;乙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因过度放牧和开垦,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丙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结合选项,答案选D项。
点睛: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②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③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
④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
⑤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城,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读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7.表中的数据,为图所示区域的海拔(m)分布情况,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
四川盆地
8.若要分析近年来该地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则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7.D
8.C
【解析】
7.由表中的海拔可以看出,该区域地势低平,应该位于沿海的平原,且地势中间高,东北、西南低,再结合图中河流、农田和城市的分布,可以看出河流分布在地势最高的地方,也就是说该处形成了地上河,而四个选项中只有黄河下游有地上河,D正确。故选D。
8.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因此要分析近年来该地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就得GIS技术对各年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分析、管理、计算等。故选C。
娃娃菜是半耐寒蔬菜,生长周期约为55天,适宜生长温度为15-23℃,需要深厚肥沃的土壤。前两年,甘肃省永登县(海拔2000?2800m)从日本引进娃娃菜,目前,己成为优质娃娃菜的主产区,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主要供应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此回答 下面小 题。
9.与日本相比,永登县种植娃娃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地势平坦
10.永登县娃娃菜经济效益好,其主要原因是
A.
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C.
种植技术水平高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9.B
10.A
【解析】
9.由材料可知,娃娃菜适宜种植的温度为15-23°C,甘肃省永登县种植区位于海拔2000-2800米的地区,气候相对凉爽,适宜娃娃菜种植,而地势、降水及风速方面不具优势,故选B。
10.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由材料“目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海拔2000~2800m)是优质娃娃菜的主产区”,说明该县生产的娃娃菜的品质高,大量销往东部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故选A。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5月到8月,湟鱼都会潮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其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等奇特的景观。资料显示,湟鱼资源量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曾达到199000吨的最高值,但到2002年下降到2592吨。之后,经过省地政府十余年的努力,在2015年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0000吨。读青海湖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1.上世纪60年代后,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③周边生态保护,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④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
A.
①③
12.要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拆除水坝②修建过鱼通道③阻止鸟类捕食④发展节水农业
A.
②④
13.该地河流“半河淸水半河鱼群鸟猎鱼”奇特景观期间,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
到该地旅游要携带保暖衣物
C.
5月到青海湖鸟岛观鸟最佳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11.D
12.A
13.D
【解析】
11.青海湖湟鱼短时期内数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捕捞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化。因此①④属于减少原因。鸟类过量繁殖不符合事实,且鸟类捕食对鱼的数量影响不多大,②错误;周边生态保护,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变化平缓,利于鱼类洄游,③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答案,故D正确。
12.拆除水坝影响经济发展,①错误。当前,为了保障湟鱼顺利洄游,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修建过鱼通道,保证湟鱼顺利洄游,②正确。阻止鸟类捕食违背自然规律,危害鸟类生存,③错误。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生活用水,能有效防止青海湖湖面萎缩,保证了湟鱼的生存空间,④正确。故A正确。
13.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到青海湖周边旅游注意携带保暖衣服,A正确;鸟岛观鸟最佳时间为春季(5月),C正确;7、8月青海湖周边油菜花盛开,B正确。青海湖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此5月到8月水位一直上升,D错误;故答案选D。
空气污染指教(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其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浮颗粒物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由汽车尾气产生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A.
晴朗微风天气
C.
空气强烈对流
15.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A.
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C.
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14.A
15.B
【解析】
14.本题考查易引起大气污染的天气状况,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空气的流动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大风及强对流天气都能使污染气体扩散,而晴朗无风的天气会导致污染气体的积聚,引起空气污染指数的增大。故选A。
15.本题考查引起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的原因,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哪些因素能够带来大气中的悬浮物。我国北方春季多大风天气,且春季北方蒸发旺盛,天气干燥,地表物质疏松,易暴发沙尘暴,从而引起总悬浮颗粒物的增加;而春季气温回升,不会燃烧煤炭取暖;交通流量的大小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多少没有关系;春耕播种,土地裸露是易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故选B。
我国海南省某游客6月到费尔南迪纳岛旅行,他在朋友圈分享到:与家乡相比,这里甚是凉爽,滨海地带少见林木,但草类茂盛,不时有大雾汹涌而来。下图示意费尔南迪纳岛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6.该岛滨海地带少见林木的主要原因是
A.
盛行上升气流
C.
秘鲁寒流的影响
17.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四季变化明显
C.
沙漠位于中部地区
18.该游客到此旅行,需要注意
A.
防雨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word】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答案】
16.C
17.B
18.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结合地区的位置进行分析地理环境的成因和特点。
16.费尔南迪纳岛虽位于赤道,但受冷海流——秘鲁寒流的影响,秘鲁寒流沿南美西海岸先向北流再转向西北流,费尔南迪纳岛被冷海流包围,使其周围海水温度很低,当海面上空冷空气吹到岛上,使海岛的气温低,含水汽又少,再加上岛面积小,海域小,空气对流小,使秘鲁海流的影响大于太阳辐射的影响,使气候凉爽干燥,草类茂盛。只有最高山的东南坡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能“截住”一些湿润气流,形成雨雾,因此海拔较高的过渡地带覆盖有森林。C对。
17.该岛处于赤道,又受到秘鲁寒流及东南信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凉爽,干燥少雨,甚至无雨,只有最高山的东南坡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能“截住”一些湿润气流,形成雨雾,让这个狭窄的山麓变成潮湿的热带地区,A错,B对。中部多山地降水多,没有沙漠,C错;岛屿中部为高大的火山,表面多喷出型岩浆岩,
18.该岛气候凉爽,干燥少雨,不需要防雨,A错;少雨多晴天,需要防晒B对;不是寒冷不需要
区城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教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各地产业免争力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产生转移的动态趋势。读上海市与浙江省各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9.1990年一2010年,从上海向浙江转移趋势最明显的产业是
A. 家具与皮革
B. 烟草与机械
C. 机械与通信
D. 皮革与文体用品
20.有关产业转移对移出地的影响,主要是
A. 工业产值降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B. 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
C. 加强国际分工合作,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
D. 短期内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19.D
20.B
【解析】
19.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上海的烟草、家具、机械竞争系数都小于浙江,说明竞争力不强,会向浙江转移,故D正确。
20.从图中看不出工业产值降低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故A错;图示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国内产业转移,与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无关,故C错;将有污染的企业外迁,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故B正确;产业转移短期内会减少就业机会,增大就业压力,故D错。故答案选B项。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读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A.
延长生长期,提离土壤温度
C.
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22.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A.
抗风抗早,地区适应性强
C.
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21.B
22.D
【解析】
21.本题以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农田覆盖技术的主要作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冬春季节干旱严重,是枣林的休眠期,同时也是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的重要时期,枣林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根系扎入土壤很深,因此,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可实施枣林覆盖技术,促进休眠期枣林土壤水分向深怪下渗、运移、从而保持土壤墒情。故答案选B项。
22.本题以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不同农田覆盖技术的效果差异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图中所示的三种覆盖措施中,除了石子覆盖外,秸秆和地膜覆盖的抗风性都较差;三种措施都可以抑制杂草和减少病虫害,但秸秆覆盖可以就地取材,成本更低,可以减少果农的投资成本,经济效益较高。故答案选D项。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将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北部输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读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 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进,利于航运发展
C. 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D. 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4.西奈北部输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25.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A.
尼罗河断流
C.
降水量增加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23.D
24.A
25.B
【解析】
23.由材料分析可知,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北部输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据此可知工程主要作用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故答案选D项。
24.压力管道输水可以将水输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因此压力输水是因为受水区的地势高于输水线路,地形因素影响,选A。
25.图示区域为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生产只灌不排,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从而产生盐碱化危险,修建了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排水,减少土壤盐渍化的发生,选B。
2016年,由中国F企生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之后该企业又于2017年,在德国新建一应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等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6.中国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A.
利用当地的科技力量
C.
利用当地的资金投人
27.中国F企业在德国建厂中的投资重点为
A.
员工培训
28.中国F企业在德国建厂,其主要产品在俄罗斯生产,主要考虑俄罗斯
A.
矿产丰富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26.B
27.B
28.A
【解析】
26.由材料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张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2016年10月,由中国F企业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说明中国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避开保护主义,减少贸易壁垒,故选B。
27.由材料可知,该企业又于2017年,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等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所以德国主要是批量组装,主要是利用其生产自动化,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等,故选B。
28.玻璃制品对于矿产资源需求量大,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A对。而该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德国,俄罗斯市场小,B错。玻璃制品对于环境要求不高,C错。俄罗斯人口密度小,劳动力缺乏,D错。故选A。
点睛: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下列关于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
C.
丙—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30.下列关于玉米生产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C.
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来源】[首发]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答案】
29.C
3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形类型,学生要掌握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各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9.甲是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科技水平不高,A错;乙是南非玉米主产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降水少,水分不足,B错;丙是美国东北部玉米主产区,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C对;丁巴西东南部,属于高原地形,地势高,D错。
30.甲是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A对;乙是南非玉米主产区,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草原植被,B错;丙是美国东北部玉米主产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C错;丁巴西东南部,培育新品种,仍然是玉米,没有增加物种多样性,D错。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过去愁煞人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而今却成为新能源基地,依托丰富的“风资源”,武川县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率先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但与此同时,风电场的建设,也可能给自然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破坏植被、产生噪音污染、影响鸟类迁徙等。下图为武川县位里示意图。

(1)分析武川县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怎样减小风电场的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请你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1)武川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风持续时间长;北部地势平缓,对风力阻挡作用小;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冬春季节该地是我国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位于阴山的出口处,受狭管效应影响,风速增大。
(2)风电场选址时,应尽量选在人烟稀少处,以有效降低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通过技术革新,降低风力发电机的噪音;选址时,要尽量避开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施工建设应注意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风力发电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大风天数、风力大小、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武川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较大,大风持续时间长;区域的北部地势平缓,对风力阻挡作用小,风力较大;该地纬度较高,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而且,冬春季节该地是我国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该地位于阴山的出口处,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增大。
(2)本题主要考查为减小风电场的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措施。针对风能发电场的建立对局部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措施,风能发电场的建立会产生噪声污染、会对生物及生态产生影响、而且会产生电磁干扰、而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风电场选址时,应尽量选在人烟稀少处,以有效降低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可以通过技术革新,降低风力发电机的噪音;而且在选址时,要尽量避开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施工建设应注意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点睛:分析某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影响风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内地丰富)2.下垫面(粗糙程度,植被密集程度,地形。)3.大气环流,季风影响(某些地区距风源地较近或受某季风影响强烈)4.峡谷地形造成“狭管效应”(风在谷口吹入被挤压使得等压线密集风力变大)5.再者就是风带(比如南极有强烈的极地东风)。
32.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免税工业园区,目前,进驻的有德国、法国、西班牙等81 的汽车件、电子、服装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读摩洛哥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描述丹吉尔的地理位置特征。
(2)简述丹吉尔出口免税区承接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3)简析欧洲国家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 产业进驻丹吉尔对摩洛哥的积极影响。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1)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摩洛哥北端,西临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向东可进入地中海,向西可直接进入大西洋。
(2)靠近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生产成本低;毗邻欧洲市场,拥有地缘优势,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
(3)有利于优化与升级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政府税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产业转移的区域条件、产业转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区域地理位置需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丹吉尔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摩洛哥北端,西临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向东可进入地中海,向西可直接进入大西洋。
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转移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可经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地往往会出现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而对于产业承接地则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33.长滩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曾以雪白的沙滩、碧蓝的海水、和煦的阳光当选世界最受欢迎的旅游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度 假。岛上的商业设施众多,上千家酒店旅馆,适合各个消费层次,商业街里的食肆应有尽有,中餐西餐自助要,烤海鲜到处可见。然而近日,菲律宾总统称长滩岛已成“化粪池”,宣布从2018年4月26日开始,正式封岛半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试推测造成菲律宾长滩岛封闭半年的可能原因。
(2)请你为长滩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1)开发过度,导致地表环境遭到破坏;游客过多,不合理的旅游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旅游经营活动带来的污水排放,造成海洋污染;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大量排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2)控制游客数量,消除人满为患的现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高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升级岛上的排污系统,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各项旅游活动;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杜绝不合理建设对岛屿的污染和破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漢里,近1500亩水稻试验田于2017年10月16日开镰收割,收获的水稻籽粒饱满,富含蛋白质、养分和微量元素,品质优良,标志着沙漠水稻试种取得成功。这一消息吸引了附近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他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该沙漠区地下水丰富,且水质好,宜灌溉。沙漠水稻的种植,使当地地理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考察结束后,他们有两个疑问,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试着帮助他们解答。下图为乌兰右和沙漠地理位置示意图。

(1)乌兰布和沙漠水稻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沙漠种植水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冬季气温低,害虫卵难以越冬,基本不使用农药;地下水丰富、优质,且富含矿物质,水稻微量元素含量高。
(2)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日较差;减弱风力,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抑制了土地荒漠化的扩张;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区域水稻品质优良的区位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乌兰布和沙漠水稻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昼夜温差(光照)、水源、病虫害等角度分析。气候干旱,降水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害虫少,基本不使用农药;从水源看,地下水丰富、优质,且富含矿物质,水稻微量元素含量高,所以水稻品质高。
(2)沙漠种植水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主要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角度分析。该地沙漠化严重,种植水稻,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同时增加空气湿度、减弱风力,有利于防治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