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原因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 技术(又称“挂树贮藏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观赏。主要选择晚熟柑橘品种实施该技术。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可能出现“花果同树”奇观的是
A.
山东
2.能观赏到“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是
A.
春季
3.与“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因素无关的是
A.
地形
驼梁位于冀晋两省交界处,主峰海拔2 281米,系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以山脊线为界,北坡森林郁郁葱葱,南坡草地幽幽如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北坡植被明显好于南坡,其优势条件是
A.
气温较高
5.南坡M地为带状分布的森林,该地最有可能是
A.
山脊
亚伯拉罕湖(左图)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深山里。秋冬季节,湖中茂盛的水草衰败島烂之后会释出甲烷等气体。冬季,当地气温可从0℃迅速跌落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一个个向水面升腾的气泡被冰层“捆绑”,人们称之为冰泡湖(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亚伯拉罕湖表面平滑如镜,主要因为湖面
A.
风平浪静
7.在我国能形成“高颜值”冰泡湖的是
A.
滇池
8.青藏地区的湖泊难以形成大规模冰泡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湖泊生物量低
土层深厚的土壤具有和水库类似的存蓄、调节水分的功能,常常将潜水位以上的土层定义为土壤水库。土壤水库蓄水量受土壤质地、降水量、蒸发量及植物覆盖度等因素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流域上游不同类型林地土壤水库蓄水量随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图中a、b、c对应的林地类型为
A. 裸地、次生灌木林、杉木林
B. 杉木林、裸地、次生灌木林
C. 次生灌木林、杉木林、裸地
D. 杉木林、次生灌木林、裸地
10.该流域可能位于
A.
黄土高原
11.与5月相比,7月份该流域土壤水库蓄水量差异明显主要是因为
A.
土壤蒸发加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贝壳梁)
(1)说明柴达木盆地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
(2)分析南八仙地区地貌形成的原因。
(3)推测诺木洪附近贝壳梁的形成过程。
13.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
(2)与世界其他深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试分析其原因。
(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却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怕的恶魔,给在周边生活的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试说明原因。
(4)分析甲烷气体的开采对两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14.14.【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当地司机讲述这里人把此路称为“天路”,也被称为湖北“第一险乡村公路”。虽然如今车的性能越来越好,但是走在这条路上销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巨大危险。因为这里的奇特景观和让人绝望的路段,让这里成为一个不收费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很多的自驾和骑行爱好者前来参观旅游,亲身体验“死亡之旅”。

分析该“壁挂公路”由乡村公路发展成为不收费的旅游景点对当地的影响。
15.【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说明鄯善县坎儿井系统与雨水花园设计方案在涵蓄水资源、净化水体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1.C
2.A
3.A
【来源】【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1.由材料可知“花果同树”的树种为柑橘,为亚热带的主要水果树种,山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种植柑橘,故A错误;山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种植柑橘,故B错误;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不适宜种植柑橘,故D错误;四川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柑橘,故选C。
2.
3.结合材料
【点睛】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资金、管理等;技术因素:良种、化肥、农药、机械、保鲜等。
4.B
5.B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4.河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好,植被明显好于南坡,B正确;坡度和土壤对植被影响较小。
5.图示山地位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影响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四种地形中山谷的水分条件最好,最有可能为森林,B正确。
6.C
7.D
8.A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6.亚伯拉罕湖表面平滑如镜,无积雪覆盖。且亚伯拉罕湖位于群山之中的风口处,呼啸的狂风能将堆积在湖面上的积雪快速清理干净,兼有打磨冰层提高透明度的作用,从而让冰泡更容易被人看到。此外狂风还能带来好的光线,形成高颜值景观。
7.由材料可知,冰泡湖的形成条件是:①要有可在水中释放气体的源头。②湖泊地温度急速降到冰点以下(湖面冰封的速度要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这样气泡才能被“锁”在冰层之中。滇池无结冰期。白洋淀冬季温度不够低,封冻慢,冰层薄。茶卡盐湖盐度高,生物少,缺少释放气体的源头。
8.与落基山脉的气候相比,青藏高原春夏季的气温要低很多,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湖泊的生物量很低,没有了丰富的腐殖质,也就少了气体的来源,难以形成成规模的冰泡景观。
9.C
10.D
11.B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8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9.图中a蓄水量最大,b次之,c最小;土壤水库蓄水量受土壤质地、降水量、蒸发量及植物覆盖度等因素影响;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雨水地表水的下渗,土壤蓄水量大;地质疏松有利于蓄水;降水大于蒸发的,土壤蓄水量大;灌木林分布海拔低,土层厚,蓄水量大,杉木林分布的海拔高、坡度大,土层薄,蓄水量低于次生灌木林,裸地植被少,地表水下渗少,蓄水量最低;由此可判断,a、b、c对应的林地类型次生灌木林、杉木林、裸地。选C正确。
10.该地土壤蓄水量较大,且在5-6月土壤蓄水量大;7、10月蓄水量少;3-6月蓄水增加,是雨季;7月受降水少的影响,蓄水量低,可能与伏旱有关,判断该地应是浙闽丘陵;黄土高原、山东丘陵、松嫩平原的雨季是在7月,土壤的蓄水量应多。选D正确。
11.该地5月蓄水量大,主要是雨季影响;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蓄水量降低。选B正确。
12.(1)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盆地地形,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失。地表植被稀少且干燥(荒漠),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比热容小导致白天气温迅速升高。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夜晚气温低。深居内陆,大陆性强。
(2)该区域干涸的湖底中,表土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干缩裂开,强劲的西北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由于表土的坚硬程度差异,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土墩和沟槽,经过风力的长期作用形成了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
(3)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由海变成了湖,由于气候越来越干旱,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湖中贝类为求得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附近是当时湖盆低洼处,贝类成群结队地涌来,在此越积越多,随着干旱加剧(或河水改道),贝壳类全部死亡,形成贝壳的堤墙。
【来源】【全国百强校】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为材料,考查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地理环境,地貌的成因和形成过程。
(1)气温日较差大小和地形、天气、地表状况、纬度有关。气温日较差大要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和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两方面来作答。结合柴达木盆地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可知,柴达木盆地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主要是柴达木盆地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地表植被稀少且干燥,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导致白天气温迅速升高;与此相应,是夜晚气温较低,因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夜晚气温低。
(2)由“西北的南八仙有一系列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可知,这属于雅丹地貌,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和雅丹地貌形成原因可推断其成因是该区域干涸的湖底中,表土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干缩裂开,强劲的西北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由于表土的坚硬程度差异,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土墩和沟槽,经过风力的长期作用形成了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
(3)该地貌的成因要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结合来作答。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导致青藏高原的隆起,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由海变成了湖,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气候越来越干旱,湖水水面逐年缩小;外力作用主要是生物运动,当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湖中贝类为求得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附近是当时湖盆低洼处,贝类成群结队地涌来,在此越积越多,随着干旱加剧(或河水改道),贝壳类全部死亡,形成贝壳的堤墙。
13.(1)地处东非大裂谷带内,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地,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2)基伍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阻碍表层水体与底层水体之间的交换,底层水体相对静止,不利于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性差,水体含氧少,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盐类物质集聚湖底,破坏湖底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水生生物无法生存。
(3)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气体聚集在湖底;湖区附近火山活动频繁,喷发的熔岩流可能造成湖底甲烷燃烧爆炸,导致湖水水位猛涨,淹没湖区問围的低地和城市;甲烷爆炸的同时将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湖泊周边居民造成生命威胁(缺氧窒息或中毒)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1)本题考查基伍湖的形成过程。由材料“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可知,该地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地壳下陷,积水而成湖泊。
(2)本题考查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的其原因。由材料“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可知,该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不利于水体的垂直运动,且底层湖水相对静止,影响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缓慢,水体溶解氧少,且由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生态环境较差。
(3)本题考查基伍湖对周边影响大的原因。由材料可知,大量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集聚湖底;地处板块张裂带,地壳活动、岩浆活动频繁,可能引起湖底甲烷爆炸;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影响周围的大气构成,可能导致周边生物窒息等。
(4)本题考查甲烷开采对两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烷的开采,可缓解两国能源紧张状况;提高收入;促进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就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方面分析。
14.不利影响:干扰当地的正常交通秩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众多游客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车辆产生的污染物污染当地的环境;给当地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等。
有利影响:带动当地交通、建筑、饮食、商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等。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发展成为不收费的旅游景点,不利影响是干扰当地的正常交通秩序,交通事故可能增多。众多游客到来产生的污染物,会污染当地的环境。缺乏管理,给当地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等。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交通、建筑、饮食、商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等。
15.浅洼形的雨水花园利于汇集雨水;白天气温较高,利于植物蒸腾作用,夜晚气温较低,利于水汽凝结;雨水与凝结水经雨水花园下渗至坎儿井暗渠,涵蓄水资源;在下渗过程中通过吸附、渗透和过滤等使水体得到净化。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word】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涵蓄水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形态上,从图中可直观看出花园为浅洼形,中间地势低,有利于地表来水汇集;该地位于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较高,利于植物蒸腾作用,夜晚气温较低,利于水汽凝结;从图中看花园地下水可下渗到坎儿井里,雨水与凝结水经雨水花园下渗至坎儿井暗渠,涵蓄水资源;在下渗过程中通过吸附、渗透和过滤等使水体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