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四)【解析】

标签:
材料启迪慧想文综气温天朝原因 |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
一、选择题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绝对变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2008~2014年祁连山山区逐时降水相对变率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 祁连山山区逐时降水量峰值集中在傍晚,其原因是傍晚时分( )
A. 有冷锋过境,降水增多
B. 近地面大气相对湿度达到最大值,且与高空的对流加强
C. 西风势力增强,水汽丰富
D. 人类活动减少,水汽容易上升
2. 逐时降水特征与祁连山相似的是( )
A.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3. 祁连山全区降水相对变率最低值出现在12时前后,说明此时( )
A.
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C.
降水量最大
【答案】1. B
【解析】
1. 午后气温升高,祁连山山区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加强,傍晚时分近地面大气相对湿度达到最大值,近地面形成高温高湿的气团,该气团迫使近地面与高空的对流加强,形成降水,B正确;冷锋、西风和人类活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
2. 祁连山大部分地区夜间降水量大于白天,有明显的夜雨现象,成因是山谷风,四川盆地夜晚冷空气沿山坡滑入盆地底部,盆地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水,D正确。
3. 降水变率小,说明降水稳定,B正确;降水变率小不易出现洪涝灾害;降水变率大小与降水量和天气无关。
甲、乙、丙三流域位于我国同一省区内。甲流域面积1 604 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600~830 mm;乙流域面积502 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00~750 mm;丙流域面积777 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509.8 mm。下表为三流域植被分布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 造成三流域植被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量
C. 地势
5. 甲流域较乙、丙流域植被发育好,则甲流域( )
A. 年日照时数较长
C. 年平均气温较低
【答案】4. C
【解析】
4. 由材料可知三流域的降水量都在400~800mm之间,为我国的半湿润地区,理论上都可发育落叶阔叶林;三流域位于同一省区,纬度差别不大,且纬度不是影响植被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流域面积对植被发育程度没有影响;甲流域面积大,坡度较缓,丙流域面积小,坡度大,造成三流域植被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势,C正确。
5. 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甲流域植被发育好,洪水历时较长,D正确;植被发育程度对日照时数、降水强度、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小。
如图为我国10省区公路网密度和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 下列省区中,公路货运压力最大的省区是( )
A. 山东
C. 四川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网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
B. 矿产资源贫乏
C. 山区面积广大,地表崎岖
D. 地质灾害多发
8. 江苏省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可能是( )
A. 公路线路里程短
C. 经济发展水平低
【答案】6. C
【解析】试题分析:
6. 从图中可看出新疆、内蒙古、四川三省公路货运量占总运量比重高,但公路网密度小,公路货运压力最大,C正确。
7. 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A正确;新疆石油、煤等矿产资源丰富,B错;新疆地形是三山夹两盆,盆地面积广大,C错;地质灾害相对较少,D错。
8. 从图中看江苏的公路网密度较大,公路线路里程并不短,A、B错;江苏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C错;原因最可能是运输方式多样,D正确。
考点:我国不同省区的地理特征
如图为我国某农村生产联系图,鱼塘右岸为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此时,该地太阳处于一天中最高位置,北京时间为12:24,树影遮挡地面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树高和树影长度大致相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该地可能位于( )
A. 宁夏平原
C. 华北平原
10. 图中牧草地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 )
A. 防风固沙
C. 保持水土
11. 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比南方光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 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 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 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答案】9. B
【解析】试题分析:

10.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降水较多的地区,而且图中显示牧草生长的地方是坡地,易产生水土流失问题,因而可判断图中草地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保持水土,故选项C正确。
11. 影响沼气分布的因素主要有适宜的温度、厌氧环境、丰富的有机物等;所以开发利用沼气与光照、降水基本无关,故排除选项A、C;北方冬季气温低,所以沼气产气量较小,故排除选项B;南方比北方气温高,有利于秸秆等有机物分解、发酵,产生的沼气多,开发利用条件好,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能源资源的开发。
二、非选择题
12. 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阿勒泰地区春季多洪水,分析其原因。
(3)每年11月初雪前后,当地牧民会将牲畜安全转移到冬季牧场。说明当地冬季牧场的选址条件。
【答案】(1)西北—东南走向。理由:山脉是河流分水岭。图中河流以山脊为界,分别向西南、东北流。
(2)该地位于西风带,冬季西风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降雪,气温低,积雪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汇流成洪水。
(3)冬季牧场应选在山地南麓海拔较低的地方。因为当地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降雪天气,这里温暖、避风,利于牲畜安全越冬。
【解析】试题分析:
(1)常见地势高低、山脉走向的判别,一般根据等高线或者河流的流向等。根据山区的河流,处于山谷中,山脉是河流分水岭;图中河流以山脊为界,分别向西南、东北流,所以该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
(2)图中显示阿勒泰地区位于额尔齐斯河谷地,西部有缺口,而且图中显示该地位于40°--60°N之间,处于西风带影响下,冬季来自北冰洋、大西洋的西风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降雪,气温低,积雪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汇流成洪水。
(3)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推断,该区域位于我国新疆北部,所处纬度较高,而且接近冬季风源地,所以当地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降雪天气,冬季牧场选择在山地南麓海拔较低的地方,这里相对温暖、避风,有利于牲畜安全越冬。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蜜蜂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周围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气温高的季节是蜜蜂繁殖季节,气温低的季节蜜蜂会因体温下降而飞回蜂巢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御寒,御寒效果与球形团的大小呈正相关。虽然冰岛养蜂目前处于规模小的起步阶段,却因生产出的蜂蜜品质优良而供不应求。冰岛蜂蜜的蜜源主要来自野花,为了“追花夺蜜”,养蜂人在花期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

冰岛多年气象资料统计表

(1)分析蜜蜂在冰岛难以越冬的原因。
(2)分析冰岛蜂蜜品质优良的原因。
(3)推测养蜂人“追花夺蜜”迁徙放蜂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4)冰岛蜂蜜供不应求,可否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市场需求?请说明理由。
【答案】(1)地处高纬,冬季漫长且气温低;冬季西风强劲,蜜蜂入巢困难;夏季短促,蜜蜂繁殖数量少,冬季相互靠拢御寒效果差。
(2)蜜源来自野花,基本不受农药、化肥污染;为高纬岛屿,气温低,环境封闭,蜜源植物病虫害少;冰岛空气清新,水质好,环境质量优良。
(3)公路运输。迁徙距离短;公路运输最为机动灵活,便于养蜂人根据蜜源植物的花期、分布,灵活选择采蜜地点。
(4)可以。冰岛蜂蜜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冰岛养蜂业处于初期阶段,发展潜力大;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可栽培温室蜜源植物满足采蜜需要。
(或不可以。冰岛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植被稀少,蜜源植物少;人口少,劳动力成本高;冰岛养蜂业的生产条件较差,大规模生产蜂蜜可能会降低其天然无污染的优良品质。)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或御寒特点,结合冰岛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即可。冰岛纬度较高,冬季漫长且气温低;西风强劲,蜜蜂入巢困难;夏季短促,蜜蜂繁衍数量少,冬季相互靠拢御寒效果好。
(2)蜂蜜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从蜜源无污染,蜜蜂不生病,周围环境无污染等方面来分析。蜜源来自野花,基本不受农药、化肥污染;该地为高纬岛屿,气温较低,环境封闭,蜜蜂病虫害较少;周围环境质量优良。
(3)该题主要考察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追花夺蜜”迁徙距离较短,且需要机动灵活,随时选择采蜜点,因此应该为公路运输。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只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分析时主要从环境、提高产量、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树立品牌等方面分析。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优良蜜源植物;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地热资源,栽培温室蜜源植物满足采蜜需要;适当扩大养蜂规模,提高蜂蜜产量;增加科技投入,对蜂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品牌影响。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蜜蜂养殖的因素,考查交通线路的选择
【考点定位】影响蜜蜂养殖的因素,交通线路的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
【名师点睛】常见运输方式及优缺点
交通线路选择前提是掌握主要交通线路的优缺点,现总结如下
(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指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它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在干线运输中起主要运力作用。其优点是运送速度快、载运量大、不大受自然条件影响;缺点是建设投入大、只能在固定线路上行驶、灵活性差、需要其他运输方式配合与衔接。长距离运输分摊到单位运输成本的费用较低,短距离运输成本就很高了。
(2)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指使用船舶在内河或海洋运送货物。它与铁路运输共同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主要运力的作用。其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缺点是受自然条件,如水域、港口、水位、气候等影响较大,以至有时要中断运输,还有就是运输速度慢,同样需要其他运输方式配合与衔接。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指使用飞机等航空器运送货物。它主要承担价值高或赶时间的货运。其优点是速度快,而缺点是单位运输成本太高,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5)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指使用管道运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货物,它是靠压力推动物体在管道移动实现运送。其优点是封闭运输,可避免货损货差;缺点是管道设备固定、运输货物受限制、灵活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