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018-02-04 15:46:24)
标签:

材料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天朝

原因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天体系统的绕转关系示意图,其中a、b、c表示天体,a为恒星,椭圆表示天体运行的轨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

A. a一定是太阳    B. 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C. c一定是地球    D. 包含三级天体系统

2a天体

A. 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氧    B. 主要由高密度固体物质组成

C. 质量巨大,能发光发热    D. 内部时刻进行着核裂变反应

3c天体是地球,则人类无法居住在b天体上的原因有

①没有太阳辐射②没有液态水③昼夜温差太小④没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下图为某时刻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4上图中乙点的昼长是

A. 4小时    B. 8小时    C. 6小时    D. 10小时

5上图中四点中.昼长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谈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6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东北风的地点是

A.     B.     C.     D.

7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海陆间气压差异    B. 纬度位置的影响

C. 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    D. 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8夏天的夜里,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B.

C.     D.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形成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风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9若图中甲和乙气压带都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则一定在同一半球的是

A. ①与②    B. ②与③    C. ③与④    D. ①与④

10若图示①②③④风带处于同一半球,则甲、乙之间风带的性质可能是

①炎热干燥②高温高湿③温暖湿润  ④寒冷干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若乙的纬度为30°N,且③的纬度高于④,则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④风带有关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2甲、乙两处中

A. 甲为背斜,乙为向斜    B. 甲、乙均为背斜

C. 甲为向斜,乙为背斜    D. 甲、乙均为向斜

13甲、乙两处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

A. 地壳受到垂直压力    B. 地壳受到水平拉张力

C. 地壳受到地下岩浆的顶托力    D. 地壳受到水平挤压力

14甲处可能有

①大量的石油  ②丰富的地下水③大量的化石④大量的天然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我国两个地区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5两地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风力作用、冰川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D. 海浪作用、风力作用

16乙地貌可能分布在我国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东南地区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7图中表示水汽输送的是

A.     B.     C.     D.

18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     B.     C.     D.

19水循环对人类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

A. 塑造地表形态    B. 维持高低纬度间的水平衡

C. 使陆地水资源得到更新    D. 维持高低纬度间的热平衡

 

读世界大洋区域洋流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0上图中由盛行西风作用形成的洋流是

A.     B.     C.     D.

21上图中有一世界著名大渔场,与其形成密切相关的洋流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读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2从甲山到丁山,山麓目然带(基带)的变化反映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3甲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较丁山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    B. 纬度低    C. 降水多    D. 蒸发小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4①处自然带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 山地迎风坡    B. 寒流    C. 暖流    D. 大气环流

25③自然带

A. 高温多雨,森林茂密    B. 草原广阔,水草丰美

C. 降水丰富,河流众多    D. 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表示当地风向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①、②两处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虚线M表示  ___________,虚线N表示  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_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相比,__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也是新疆最大咸水湖。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6~9月份为入湖河流径流量全年最大时期,占全年径流量的64.6%。该湖曾经像一把保护伞维持着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近几十年来该湖的面积大幅度萎缩,使得附近地区的居民苦不堪言。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l)分析6~9月份入湖河流径流量为全年最大的原因。

(2)每年6~9月份,艾比湖的湖面面积最小。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为阻止艾比湖进一步萎缩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地质考察发现,从喜马拉雅山向北到青藏高原,再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天山山区,直到准噶尔盆地都有海洋生物化石分布和大面积流水沉积的鹅卵石。下图为南亚次大陆的形成示意图。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据图简述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

(2)简述从T1到T2期间我国西北部的气候与现在气候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9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靖远县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①、②两地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①自然带的分布打破了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延伸到赤道附近。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3)概括城市聚落③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B

2C

3D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存在生命的条件

1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此图包含二级天体系统,不一定为太阳系,a为恒星不一定为太阳c为行星,不一定为地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由材料可知,a天体是恒星恒星质量巨大,能自身发光发热故选C。

3c天体是地球,则b天体是月球,人类无法居住在月球上的原因有没有液态水没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②④正确。月球上有太阳辐射昼夜温差太大,①③错误故选D。

 

4B

5D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昼长计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4在图中过乙地做出乙地的纬线从图中可知纬线处于白昼的占1/3,即昼弧度占1/3,故白昼长为8

5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昼长季节变化最大图中四点丁地纬度最高,所以丁地昼长季节变化最大故选D。

 

6D

7D

8B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等压面判读。

6夏季晴天的中午池塘较周围陆地温度低,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池塘吹向周围陆地结合地转偏向力可知,图中④吹东北风。故选D。

7由于池塘中的水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地面冷热不均,形成局地热力环流。所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其根本原因是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故选D。

8池塘与周围陆地形成局地热力环流白天近地面风从池塘吹向陆地近地面池塘气压高;夜晚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池塘,近地面陆地气压高。故夏天的夜里的风向图可排除A、C。再 根据等压面高凸低凹分布规律,可确定近地面的等压面陆地处高压上凸池塘处低压下凹,故选B。

 

9C

10D

11B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9若图中甲和乙气压带都是由热力作用形成则甲为赤道低压带,乙为极地高压带故图中①②风带是南北半球的东南信风、东北信风;③④表示同一半球的极地东风带。故选C。

10若图示①②③④风带处于同一半球则甲必为副极地低压带,乙可能为副热带高压带或极地高压带。则甲、乙之间风带可能是盛行西风或极地东风故其性质可能是温暖湿润或寒冷干燥故选D。

11若乙的纬度为30°N,且③的纬度高于④,则④是信风带,选项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④风带有关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信风带与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故选B。

 

12A

13D

14C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地质构造及应用。

12根据甲乙两侧岩层的弯曲:甲处中间岩层向上凸,表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表示向斜故选A。

13背斜和向斜均是内力作用—水平挤压的结果。故选D。

14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同时岩层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可能含有大量的化石。故选C。

 

15C

16A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15甲图中的石林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乙图中沙丘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故选C。

16乙是沙丘地貌可能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故选A。

 

17A

18B

19C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水循环及意义。

17图中①表示水汽输送②表示地表径流;③表示蒸发;④表示降水。故选A。

18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即图中②。故选B。

19水循环对人类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更新使陆地上的水体能不断地循环更新利用故选C。

 

20D

21B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洋流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读图可知由盛行西风作用形成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即图中故选D。

21上图中有一世界著名大渔场北海道渔场是由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即图中的②与③洋流交汇形成。故选B。

 

22A

23B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龙岩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一)

【解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2从图中看,从甲到丁基带依次为亚热带、温带、亚寒带、苔原,变化反映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

23甲山地纬度低,从山底到山顶的水热差异大,自然带数量较多,B正确。

 

24B

25D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自然带的形成与特征

24图中①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是由于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充沛水汽遇地形抬升,在山地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等因素影响形成。与之形成无关的因素是寒流故选B。

25图中处南回归线横穿,位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具有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特征。故选D。

26(1)C   (2)气旋反气旋   (3)高压脊线低压槽线   (4)②  ②处是高气压中心,天气晴朗,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5)A    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等压线的判读。

1)具体一点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C。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①是气旋②是反气旋

3)图中虚线M是高压向外凸出区域弯曲度最大点的连线表示高压脊线,虚线N是低压向外凸出区域弯曲度最大点的连线表示低压槽线

4)图中②处是高气压中心,天气晴朗,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

5)图中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27(1)人湖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且大气降水较多   (2)此季节大量引水灌溉农田导致人湖水量减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湖面面积较小  (3)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节水农业,节约水资源等(合理即可)

【来源】[首发]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平行班)(带解析)

【解析】本题以新疆的艾比湖为背景材料,考查内陆湖和内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成因、湿地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艾比湖是位于我国的新疆,属于内陆湖,河流主要为内流河。该地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河流主要靠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夏季气温较高,冰川融化量较大,山地降水较多,对河流的补给量较大,因此河流径流量为全年最大。

2)6-9月份,虽然入湖河流的水量达最大值,但是由于该地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流和湖泊因此损失水量大,而且夏季是农业需水量较大的季节,大量的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因此该季节艾比湖的湖面面积最小。

3)该地主要考查湖泊的萎缩后产生的危害。艾比湖具有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湿度,抑制荒漠化和减少沙尘暴的作用。入湖湖泊萎缩,生态功能下降,从而会导致导致周围地区更加干旱,蒸发加剧,荒漠化加剧,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床裸露,增加了新的沙源,沙尘暴天气多发。

点睛:1、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是汛期,冬季断流,多为季节河,时令河,径流季节变化大, 年际变化较小;含沙量小;有结冰期;一般流量较小,流程较短。

2湿地的生态效益以及湿地破坏后所产生的危害:

湿地的生态效益:1、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2、湿地能防洪,改善土壤环境,净化水质,防止污染,调节生态平衡。3、湿地能蓄水,调节气候和降水,利于水循环。4、湿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遭破坏后:1、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严重。2、湿地气候遭到破坏,空气湿度减少,净化空气的能力减低,导致空气污染。3、蓄水能力降低,不利于防洪和抗旱。4、生产功能衰退,动植物的生态效益降低。

28(1)印度板块原来远离亚欧大陆,喜马拉雅山地区原为海洋,后来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来的海域渐渐消失而变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进一步挤压,该地区逐渐抬升而形成喜马拉雅山   (2)与现在相比,Ti到T。期间我国西北部温度夏季偏低,而冬季偏高,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偏水,降水丰富。原因:Ti到T2期间没有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阻挡,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陆,气候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大,海洋性强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及对我国西北部气候的影响。

1)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是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来的海域渐渐消失而变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进一步挤压,该地区逐渐抬升而形成喜马拉雅山

2)由于T1T2期间没有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阻挡,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陆,气候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大,海洋性强故与现在相比,T1T2期间我国西北部温度夏季偏低,而冬季偏高,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偏水,降水丰富。

29(1)热带荒漠带热带雨林带   (2)此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气温高且不易形成降水,终年干旱少雨,形成热带荒漠带;受沿岸秘鲁寒流影响,减湿作用明显,导致自然带向北延伸   (3)③分布在内陆高原地区。  原因:③地属热带地区,低地闷热,海拔较高的高原气候较凉爽

【来源】【全国县级联考】甘肃省靖远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自然带的分布与形成原因,城市区位因素

1)读图可知,图中①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②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

2)图中①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延伸到赤道附近,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三大方面分析成因。由于此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气温高且不易形成降水,终年干旱少雨,形成热带荒漠带;受沿岸秘鲁寒流影响,减湿作用明显,导致自然带向北延伸

3)由于③地属热带地区,低地闷热,海拔较高的高原气候较凉爽故城市聚落③分布在内陆高原地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