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2017-12-16 11:24:11)
标签:

材料

军事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原因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1. 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干流大致由西北向东南流    B.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接近600米

C. 夏季时山塘水库的储水量大    D. 乙村的采光条件好于丁村

2. 下列地点中,旅游者能拍摄到甲村全景照的是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3. 甲村是图中四个村庄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温和湿润    B. 地形平坦

C. 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    D. 附件有省道经过

【答案】1. C    2. C    3. C

【解析】

1. 等高线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根据指向标,河流干流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流,A错。图示区域的最低海拔介于0~50米,最高海拔介于500~550米,因此最大高差接近550米。排除B;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时降水量丰富,因此山塘水库的储水量大,选项C正确;乙村位于河谷中,东、西、南三面均有地形阻挡,丁村地形平坦,较开阔,因此采光条件不如丁村,D错。

2. 拍摄到全照,需要没有地形阻挡视线。根据图示等高线形态,A与甲村间有山脊阻隔,不能拍摄全照,A错。B与甲村间有山丘阻挡视线,B错。C点位于山坡上,海拔高于甲村,且与甲村之间无障碍物,视线通透,可以拍摄全照,C对。D与甲村海拔相同,受村庄建筑阻挡视线,不能拍摄全照,D错。

3. 根据等高线疏密情况,四个村庄中,甲村规模应最大,主要是甲村位于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C对。地形平坦的有甲、丁两村,甲乙丁都有省道经过,不是主要因素,B、D错。四地气候类型相同,都是温和湿润,A错。

点睛:等高线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根据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结合等高线数值,计算高差范围。夏季多雨地区,夏季水库、河流水量大。拍摄到全照,需要没有地形阻挡视线。甲村规模应最大,主要是甲村位于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其它村没有这个条件。

海气淡水通量,即海表面处蒸发与降水之差,是衡量全球大气与海洋之间水分交换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图为“全球各大洋年平均淡水通量的经向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4. 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大洋水量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B. 10°N附件的太平洋海域最为湿润

C. 各大洋年平均淡水通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

D. 海气淡水通量主要与海陆间大循环相关

5. 南北纬60°附件的全球大洋平均淡水通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分布                ③洋流                ④大气环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4. B    5. C

【解析】

4. 海气淡水通量,即海表面处蒸发与降水之差,所以正值表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负值表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根据图示曲线,各大洋年平均淡水通量的极小值出现在10°N附近的太平洋海域,说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B对。全球大洋水量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A错。气温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各大洋年平均淡水通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不一致,C错。海气淡水通量主要与蒸发量、降水量相关,D错。

5. 南北纬60°附近纬度相同,①错。60°S附近主要是海洋,60°N附近陆地面积广阔,②对。60°S附近海域存在南极环流,为寒流,海水蒸发较弱。60°N附近是暖流,海水蒸发量大。③对。两地的大气环流相同,④错。C对,A、B、D错。

读俄罗斯亚洲地区森林资源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6. 图中森林资源主要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 温带常绿阔叶林

7. 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森林覆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海拔高    C. 降水少    D. 寒流影响

【答案】6. C    7. A

【解析】

6. 图示为俄罗斯亚洲部分,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图中森林资源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C对。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没有温带常绿阔叶林,A、B、D错。

7. 读图,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纬度高,部分地区在极圈内,气温低,热量不足,不利于森林的发育,故而森林覆盖率低,A对。海拔、降水、寒流影响不是气温低的主要因素,B、C、D错。

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港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年货柜吞吐量在1000万吨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口,建有65个泊位,跨度达15公里。该港口建设使迪拜的海岸线增加了720公里。图甲为阿联酋位置图,图乙为杰贝勒阿里人工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8. 杰贝勒阿里人工港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的主要目的

A. 增加港口码头,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B. 降低周边海域风浪,利于航行

C. 延长港口海岸线,扩大领海面积

D. 提高港口的美观度,发展旅游业

9. 该港口进口的货物中所占比重最低的是

A. 食品和蔬菜    B. 木材和纸产品    C. 服装鞋帽    D. 皮毛

【答案】8. A    9. D

【解析】

8. 港口的主要作用是让船舶停靠、装卸货物。港口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可以增加码头泊位,扩大船舶的停泊空间。杰贝勒阿里人工港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的主要目的增加港口码头,提高港口的吞吐量,A对。不能降低周边海域风浪,可以减少风浪影响,B错。不能延长港口海岸线,扩大领海面积,C错。港口建设,发展旅游业不是主要目的,D错。

9. 阿联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终年炎热,皮毛的市场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该港口进口的货物中所占比重最低的是皮毛,D对。该地气候干旱,农产品不足,纺织品短缺,食品和蔬菜木材和纸产品服装鞋帽等农产品进口量较大,A、B、C错。

点睛:港口的主要作用是让船舶停靠、装卸货物。港口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可以增加码头泊位,扩大船舶的停泊空间。发展旅游业不是港口建设的主要目的。热带地区,皮毛消费市场小。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10. 该国欲大规模发展风电,其风力发电厂应选择在

A.     B.     C.     D.

11. 丁地沙漠面积广大,其成因主要是

A. 过度开垦    B.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C. 降水少    D. 过度放牧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 甲地位于西部沿海,受西风影响大,多大风天气。地形平坦,适宜建风电厂,风力发电厂应选择在甲地,A对。丁地在30°N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风能资源贫乏,D错。乙、丙两地位于河流源头,应是山区,受山地阻挡,风力小,B、C错。

11. 丁地在30°N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且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水稀少,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沙漠。丁地沙漠面积广大,其成因主要是降水少,C对。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是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不是沙漠面积大的主要原因,A、B、D错。

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面积约3625平方公里,岛内海拔最低处低于海平面35米,最高处海拔仅100米。半岛内无永久性河流和小溪,多盐湖。半岛内大部分的土壤层厚度很薄,土地贫瘠。半岛干燥、荒凉、多风,年降水量在240毫米左右。坡面上野草、荆棘丛生,没有高大树木,但半岛陆地上栖息着181种鸟类,栖息有美洲鸵、原鸵等野生动物,半岛海湾内繁殖着大量鲸等大型海洋动物。一直以来,瓦尔德斯半岛人迹罕至,只有一个小定局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12. 瓦尔德斯半岛上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的主要原因是

A. 东部有寒流流经,降水少    B. 纬度较高,气温低

C. 地处西风背风地带,降水少    D. 距海近,风力强劲

13. 瓦尔德斯半岛生物种类比较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垂直地带性明显    B. 气候类型多样

C. 人类活动影响小    D. 与其它陆地隔绝

14. 下列条件中,对半岛内聚落发展制约最突出的因素的是

A. 地形崎岖    B. 溪水资源缺乏    C. 土地面积小    D. 交通不便

【答案】12. C    13. C    14. B

【解析】

12. 森林生长耗水量大,根据图示位置,瓦尔德斯半岛上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的主要原因是地处西风背风地带,降水少,C对。东部有暖流流经,受离岸风影响,对沿岸影响小,A错。位于中纬度,气温不是降水少的主要原因,B错。距海近,不是降水少的原因,D错。

13. 根据材料信息,瓦尔德斯半岛地势起伏小,垂直地带性不明显,气候类型少,A、B错。半岛人迹罕至,生物种类比较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影响小C对。图示该半岛与南美大陆相连,不并隔绝,D错。

14. 根据材料,半岛内无永久性河流和小溪,多盐湖。所以对半岛内聚落发展制约最突出的因素的是淡水资源缺乏,B对。地形、土地面积、交通不是制约聚落发展的最突出因素,A、C、D错。

定结湿地,年降水量236.2毫米,生长着至少40余种珍稀物种,是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15. b、c两河段相比,a河段

A.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 会出现凌汛现象

C. 只在春季出现汛期    D. 径流量较大

16. 关于定结湿地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候寒冷,蒸发弱    B. 降水多,水源补给充足

C.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 河流汛期长,河水易泛滥

17. 图中的甲湖

A. 参与海陆间大循环    B. 东北部湖水含盐量较低

C. 属于外流湖    D. 夏季补给雅鲁藏布江

【答案】15. A    16. A    17. B

【解析】

15. b、c两河段相比,a河段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河段,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A对。a河段流向大致与纬线一致,不会出现凌汛现象,B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夏季出现汛期C错。b、c两河段受夏季西南季风影响大,径流量较大,a河段径流量较小,D错。

16. 湿地形成条件,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下渗、排水等条件分析。定结湿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海拔高,气候寒冷,蒸发弱,A对。年降水量236.2毫米,降水少,B错。湿地的地势相对低洼,排水不畅,C错。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汛期短,D错。

17. 根据图示水系,图中的甲湖没有流出河道,属于内流湖,不参与海陆间大循环,也不会对雅鲁藏布江形成补给,A、C、D错。甲湖东北部有河流注入,受淡水的稀释,东北部湖水含盐量较低,B对。

点睛:根据图示河段分布位置,判断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易发生凌汛现象。湿地形成条件,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下渗、排水等条件分析。该湿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青藏高原边缘,地势高。相对周围山区地势较低。甲湖没有流出河道,属于内流湖,不参与海陆间大循环。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一个人来干要花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来排雨水,房檐上砌30~50厘米高的栏马墙(也称女儿墙)。在陕西的关中平原上,有不少“地坑院”分布。如今,“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18. 关中平原开坑窑洞被迫向下深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
土层深厚    B. 土质疏松    C. 地形平坦    D. 水资源短缺

19. “地坑院”四周修建栏马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    B. 防止人们跌入院内

C. 使地坑院美观协调    D. 阻挡风沙、雨雪

20. 目前,“地坑院”最经济的保护方式是

A. 发展旅游业    B. 居民全部外迁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进行现代化改建

【答案】18. C    19. D    20. A

【解析】

18. 窑洞是利用黄土高原地区起伏的地形,先刮出垂直截面,然后沿水平方向开挖、掘进。关中平原地区无地形可利用,因此开挖窑洞必须先向下深挖形成垂直截面,关中平原开坑窑洞被迫向下深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地形平坦,C对。土层深度土质、水资源条件不是主要原因,A、B、D错。

19. “地坑院”为下沉式窑洞,地势比周围低,四周修建栏马墙的主要目的包括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A包括。防止人们跌入院内,B包括。可以使地坑院美观协调C包括。“地坑院”上方并不封闭,不能阻挡风沙、雨雪,D不包括,选D

20. 发展旅游业可提供就业机会,可留住“地坑院”景观。保留当地的民风、民俗。可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有能力、有意愿对“地坑院”进行修缮和保护。所以“地坑院”最经济的保护方式是发展旅游业,A对。居民全部外迁,保留民居,不利于风俗保留,B错。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现代化改建,投资多,C、D错。

下图中的铁路曾多次因大风导致列车脱轨、倾覆及设备损毁。列车经过该区域时,受到大风影响,会在此滞留,停车避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21. 停车避风时应避开

A. 十三间房附近    B. 三间房附近    C. 了墩附近    D. 哈密附近

22. 当该铁路上出现停车避风的情形时,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23. 图示区域铁路选段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聚落    D. 河流

【答案】21. B    22. A    23. B

【解析】

21. 根据等高线形态,三间房附近位于河谷谷口地区,风力较大,受大风危害最严重,因此应避开三间房附近,B对。其它地点风力较小,A、C、D错。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23. 山区修路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图示铁路线延伸方向与等高线平行,所以该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B对。气候、聚落、河流不是主导因素,A、C、D错。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洛杉矶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城市,好莱坞、加州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等都位于洛杉矶。除石油外,其他矿产资源短缺。为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先后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工业转型升级过程:20世纪初成为美国西进运动中崛起的地区制造中心;二战期间,发展成为美国的国家制造中心;当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高科技产业中心之一。

洛杉矶服装产业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此之前,纽约一直是美国服装制造业发展的领头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纽约服装业规模逐渐萎缩,洛杉矶逐渐超越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服装制造中心,同时服装产业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端设计和品牌营销转变,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逐渐演变成为全球时装潮流的风向标。当前,服装业已经成为洛杉矶制造的代表性产业。洛杉矶市中心著名的“时尚街区”是1990年以后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发展形成的,街区内有服装制造企业3300余家,汇集了整个洛杉矶41%的服装和配件批发商,以及17%的时装设计师,年营业额超过74亿美元。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1)简述洛杉矶工业发展初期需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洛杉矶服装产业超越纽约所凭借的优势条件。

3)经济全球化后,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凭借低价的优势大量涌入美国,给洛杉矶服装产业带来巨大的价格冲击。分析洛杉矶服装产业应对冲击的可能措施。

4)简述“时尚街区”的形成对洛杉矶服装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矿产资源贫乏;属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且无大河发育,水资源短缺;地形阻隔。

2)距亚洲较近,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较为便利;临海,且有多条公路交汇,水陆交通便利;是美国西部重要的工业中心,工业基础雄厚;地价、劳动力价格等生产成本较纽约低;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娱乐业发达,流行时尚文化优势明显等。(3)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开发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新产品;发展定制化、限量化的高级时装生产;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进行服装产业高端化升级;加快服装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满足时尚、流行文化对服装设计的要求等。

4)提高了洛杉矶服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有利于服装业的创新发展;降低了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运输距离,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利润;大量同类产业和关联产业的企业集群,有利于取得规模效益;有利于服装业的精细分工与协作等。

【解析】整体分析:结合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产业发展条件。应对服装产业冲击的措施,发达国家主要是利用技术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对服装进行时尚、创新设计等。“时尚街区”的形成,从工业集聚的优势分析。

1)根据材料,除石油外,其他矿产资源短缺。需克服矿产资源贫乏条件。属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且无大河发育,需克服水资源短缺条件。与东部地区间有高山阻隔,需克服地形阻隔条件。

2)从原料、交通、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基础设施等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发展条件。洛杉矶距亚洲较近,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较为便利。临海,且有多条公路交汇,水陆交通便利。是美国西部重要的工业中心,工业基础雄厚。地价、劳动力价格等生产成本较纽约低。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娱乐业发达,流行时尚文化优势明显等。

3)洛杉矶服装产业应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开发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新产品。洛杉矶技术水平高,可以发展定制化、限量化的高级时装生产。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进行服装产业高端化升级。加快服装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满足时尚、流行文化对服装设计的要求等。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牙买加略图。甲城为该国首都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材料二    甲城多年平均降水资料(单位:mm)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1)简述该国公路的分布特征,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描述该国的气候特点,并分析甲城12月到次月4月降水量较少的原因。

3)甲港是该国及加勒比海地区的重要港口,简述其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1)大致沿海呈环状分布地形、城镇分布。

2)全年高温,5-11月降水多为雨季,12月-次年4月降水少为旱季。12月到次年4月,甲城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地处北部山地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

3)临近巴拿马运河,地处国际航海要道,地理位置优越;有优良港湾,便于船舶的停靠;受地形的阻挡,避风条件好;地处热带,港口全年不封冻;甲城是牙买加的首都,基础设施及港口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经济腹地广阔等。

【解析】1)读图,该国公路大致沿海呈环状分布,根据河流源头位置判断,该岛地形中部多山,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交通线要照顾沿线城市,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城镇分布。

2)根据纬度,该岛位于热带,全年高温。5-11月降水多,为雨季,12月-次年4月降水少,为旱季。12月到次年4月,甲城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地处北部山地的背风坡,所以降水量较少。

3)港口包括陆域、水域两部分,区位条件,主要从位置、港湾、通航时间、腹地等方面分析。分该岛位于加勒比海,临近巴拿马运河,地处国际航海要道,地理位置优越。有优良港湾,便于船舶的停靠。受地形的阻挡,避风条件好。地处热带,港口全年不封冻,通航时间长。甲城是牙买加的首都,基础设施及港口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经济腹地广阔等。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抚仙湖(甲)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三面环山,峭壁林立,面积216.6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95.2米,占全国淡水湖泊需水量的9.16%,抚仙湖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写道:“滇山唯多土,故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抚仙湖水的补给除上游星云湖注入及雨季四周沟溪汇集外,湖岸周围还有大量的地下泉水涌出,东面的海口河(丙)是唯一的出水口。湖内出产20多种经济鱼类,流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有名的滇中谷仓。星云湖(乙)位于抚仙湖上游,湖面海拔高出抚仙湖1米,面积34.71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米。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1)分析甲、乙两湖的成因。

2)分析甲湖水质好于乙湖的主要原因。

3)说出丙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并简述其主要的水文特征。

4)近年来,开发甲湖流域的呼声渐高。请你为该流域的合理开发出谋划策。

【答案】1)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临近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陷落;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补给量大,导致断陷区积水形成湖泊。

2)来自甲湖上游的泥沙经过乙湖的沉淀,进入甲湖的泥沙较少;甲湖蓄水量大,自净能力强;甲湖补给水源的水质好;距城市较远,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等。

3)湖泊水径流量较大;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落差大,流速快。

4)严格控制湖区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旅游景区,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大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矿泉水加工业等。

【解析】1)两湖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临近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凹地。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补给量大,导致断陷区积水形成湖泊。

2)乙湖位于甲湖上游,来自甲湖上游的泥沙经过乙湖的沉淀,进入甲湖的泥沙较少。甲湖蓄水量大,自净能力强。甲湖补给水源的水质好,距城市较远,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等。所以甲湖比乙湖水质好。

3)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根据图示等高线形态,丙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水文特征主要从径流量、含沙量、季节变化、结冰期等方面考虑。抚仙湖面积较大,丙河的径流量较大。湖泊补给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经湖泊沉淀作用,河流含沙量小。纬度低,无结冰期。落差大,流速快。

4)区域开发,要严格控制湖区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旅游景区,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大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区域有泉水,可以发展矿泉水加工业等。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槟榔喜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寒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生长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南坡、东南坡。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但强风则对槟榔有害。槟榔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海南岛是我国槟榔生产区,总产量占全国95%,是海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作物。下图为海南岛槟榔产地分布图。

材料二    近几年,“海南槟榔湖南生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海南人要吃到加工的槟榔制品基本来自于湖南。在我国,槟榔消费主要集中在海南、湖南、湖北、广东和上海等地。

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1)简述海南岛的地形特征。

2)评价海南岛东南部种植槟榔的自然条件。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实现“海南槟榔海南加工”的可行措施。

【答案】1)中南部高,四周低,中南部地势起伏较大;以平原、台地和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外围为台地,沿海地区为平原,呈环形层状分布。

2)有利:地处热带,且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全年高温(或热量充足),年降水量丰富;地处山地丘陵的南坡和东南坡,光照充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米以下,地势相对较低,且地形有一定坡度,适宜排水。

不利:该地台风灾害偏多,强风严重,易伤害槟榔;冬春季节易遭受冷空气,产生寒害。

3)大力发展槟榔加工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丰富槟榔的深加工产品种类,开拓消费市场;加大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海南槟榔”的品牌形象等。

【解析】整体分析\:地形特征要根据等高线分布,分析地势特征、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根据材料中槟榔的生长条件,喜高温多雨,忌积水,分析适宜种植地区特点。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资金支持,打造品牌形象,是区域发展的可行措施。

1)根据图示等高线,海南岛地形中南部高,四周低,中南部地势起伏较大。以平原、台地和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外围为台地,沿海地区为平原,呈环形层状分布。

2)根据材料中槟榔的生长条件分析,海南岛地处热带,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东南部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年降水量丰富。地处山地丘陵的南坡和东南坡,光照充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米以下,地势相对较低,且地形有一定坡度,适宜排水,适宜槟榔生长。不利因素是该地台风灾害偏多,强风严重,易伤害槟榔。冬春季节易遭受冷空气,产生寒害。

3)要实现海南槟榔海南加工,可行措施是大力发展槟榔加工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丰富槟榔的深加工产品种类,开拓消费市场。加大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海南槟榔”的品牌形象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