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2017-02-15 08:04:59)
标签:

材料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天朝

原因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2-第(46)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答案标号涂黑;第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做选做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Ⅰ卷(选择题   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从l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2000万人,这些人(   

A.主要来自于苏北前往苏南                B.主要来自于上海产业转移的人口迁入

C.主要来自于自然增长和外省区人口迁入    D.主要是本省人口的自然增长

2.从l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下图中,左图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农田垄作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3.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有(   

A. 缩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    B. 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

C.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       D.利于防涝但不利于抗旱

4.该地进行垄作多年后,出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等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   

A. 沿垄沟走向土壤易被流水侵蚀    B.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侵蚀力强

C. 常年降水丰富,暴雨冲刷        D.低山丘陵地形,土层薄,土质疏松

3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5-6题。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5.T1时期(   

A.自然带①—②—③与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

B.自然带⑦为苔原带,只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沿岸

C.自然带⑤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洋流无关

D.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

6.T2时期(   

A.阿尔卑斯山的雪线将降低       B.中低纬地区会变得更湿润

C.红树林海岸将向更低纬转移     D. 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依托东北的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区,努力推进东北经济发展转型,进而实现老工业基地的第二次经济腾飞。读辽河流域古今海岸线变迁和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7.关于辽河口海岸线的变迁(   

A海岸线位置大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推进    B海岸线的变迁与地壳阶段性下沉有关

C与辽河河道变迁及径流量的变化有关    D反映了辽河流域气候持续性变暖

8.有学者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为(   

A.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      B.辽河人海年径流量增大
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    D.辽河下游流速变快

9.辽河流域为老工业基地,为实现其经济振兴,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依托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B继续加强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济比重,优化资源配置

C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原有工业规模,提升工业产能

D加快发展转型,加强科技投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5照片为2016年某日17时29分在安徽淮南(32°41′N,117°E)舜耕山上刚好日落时拍摄的月相照片,一抹晓霞映射着一弯月亮,据图完成10-11题。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0.此时月亮明亮的凸面所对的方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

11.根据相关信息推测(   

A.此时,英国伦敦正夕阳西下      B.此季节,新疆牧民正转往高山牧场

C.此季节,适宜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    D.此季节,淮河正处于汛期

Ⅱ卷(非选择题   160分)

36. 2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鄱阳湖是一个自然通江湖泊,也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2016年7月中下旬开始,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比去年整整提前2个月进入枯水期,湖底变成了壮阔的草原,千年石岛“落星墩”也全部露出水面,吸引力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材料二   鄱阳湖地区水系分布图及相关最新统计资料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材料三   据大数据资料统计发现:自2000年以来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呈现枯水期逐步提前、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湖区面积缩减等现象,引发学者、媒体对湖区生态和周边生产生活的关注。为此,国内有很多学者建议在鄱阳湖入江通道最窄处建设水利枢纽工程,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则认为,在对鄱阳湖的生态功能进行科学研究及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得到充分论证之前,应暂缓枢纽工程的建设,并将无坝方案作为维持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的最优方案。

1)分析2000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逐步提前,水位连创新低、湖区面积不断缩减的可能原因。(8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鄱阳湖面积缩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3)游客在鄱阳湖枯水期间到湖床观光游赏,需要提醒游客注意些什么?(提示:从保护生态和人身安全等方面说明)。(6分)

 

4)对于在鄱阳湖上修建水利枢纽工程的做法,你赞不赞同?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仅表述观点,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37. 2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非洲南部热带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下两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区域图”(图7)和“赞比亚及卢萨卡气候资料图”(图8)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甲、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区,说出其形成的不同原因。(8分)

(2)描述赞比亚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南非与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都很发达,比较两国大牧场放牧业的不同。 (6)

 

材料二  奥兰治河是南非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在其上游金佰利附近山上岩石中发现了金刚石、黄金原生矿,并在奥兰治河里从上游到下游入海口发现了规模大、品位高的金刚石、黄金砂。

(4)描述奥兰治河金刚石、黄金的沉积分布规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8)

 

 

 

 

 

 

 

淮南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5CDBAA   6-10DCBDB  11C

36.1)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① 2000年以来鄱阳湖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持续偏少,水源补给量减少。②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③水利设施(水库)增加,拦蓄径流导致入湖水量减少。④流域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入湖的泥沙增多,导致湖面不断缩减。⑤无序人工采沙,加大了湖口和长江干流的落差,加快了湖水的下泄速度。(任答48分)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必答点2分)鄱阳湖萎缩,调节当地气候能力减弱;对长江干流径流调节能力下降;湖水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变差;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任答36分)

3)保护生态:不要乱丢垃圾;禁止偷猎野生动物和采挖野生植物;不要破坏裸露出的人文景观等(任答24分)人身安全:不要涉水,谨防溺水;不要靠近泥沼地带,防止陷入;谨防虫蛇叮咬等(任答12分)

4)赞同。①工程将抬高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浮游生物、水草等候鸟事物增多,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②能改善湖区水源条件,有利于周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③可以改善湖区航运条件。④有利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不赞同。①建坝抬高鄱阳湖 枯水期水位,候鸟栖息面积缩小,影响候鸟的安全越冬。②建坝会阻断洄游类水生生物在江、湖之间的自由通行。③枯水季节蓄水会进一步加剧长江下游径流减少和水质恶化,影响生产和生活。(表述观点2分,说明理由任答24分)

37. 1)甲处纬度低,处于大陆西岸,是赤道低气压带(形成湿季)和信风带(形成干季)交替控制形成的。(4分)乙处纬度高,处于大陆东岸,夏季信风带南移,东岸是迎风带,沿岸又有暖流增温增湿,降水多,形成湿季;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该地,降水少,形成干季。(4分)

2)分布特点:沿铁路、公路等交通线分布(2分)

形成原因:高原地区,气温温和;地势平坦;公路、铁路沿线交通便利;附近农业发达,粮食供给充足。(4分)

3)南非一牧羊为主,阿根廷以牧牛为主;(2分)南非为热带草原,阿根廷为亚热带、温带草原;(2分)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比南非的生产规模,专业化水平、商品率、市场范围更高更大。(2分)

4)分布规律:黄金主要沉积在中上游,金刚石主要沉积在中下游。(2分)形成过程:上游山上岩石中形成的金刚石、黄金原生矿,先受外力风化、侵蚀变得细小破碎,然后被流水搬运进入奥兰治河干支流中,(2分)按照流水中物质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细小的后沉积的规律,(2分)粗大、比重大的黄金与颗粒细、轻的金刚石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沉积,从而形成以上的分布规律。(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2.D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可以得出1982年总人口约为6000万,2010年总人口约为8000万,所以总人口增加了2000万人,主要来自于自然增长和外省区人口迁入,所以C正确。

2.图中②曲线为老龄人口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说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人口逐渐老龄化,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下降,青少年比重降低,所以D正确。

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3.B

4.A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3.垄作比平作有不少优点,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有利集中施肥,可节约肥。

4.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为平原地形,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沿垄沟走向土壤在降水集中季节(夏季)易北流水侵蚀,平原地形,土层厚。

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5.A

6.D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5.根据T1时期自然带分布图,⑦为冰原带,①②③自然带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为水分;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是因为西侧有暖流影响。我国从赤道向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都很明显。

6.从T1时期到T2时期,体现了全球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升高,冰原带面积缩小,热带植物种植的纬度将升高。因为温度升高,北冰洋的冰期变短,所以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7.C

8.B

9.D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7.读图可以看出,随着历史发展,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辽河口海岸线的变迁与辽河河道变迁及径流量的变化有关,所以C正确。

8.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输送泥沙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增加,因此海岸向南推进,所以B正确。

9.辽河流域为老工业基地,为实现其经济振兴,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针对个别地区进行具体分析,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等。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10.B

11.C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0.由材料可知,此时为刚好日落时拍摄的月相照片,时间为17时29分,此时月亮明亮的凸面所对的方向是南,所以B正确。

11.由材料可知,此时为刚好日落时拍摄的月相照片,时间为17时29分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此季节,新疆牧民正转往山脚牧场,此季节,适宜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此季节,淮河正处于枯水期,所以C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2.(1)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① 2000年以来鄱阳湖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持续偏少,水源补给量减少。②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③水利设施(水库)增加,拦蓄径流导致入湖水量减少。④流域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入湖的泥沙增多,导致湖面不断缩减。⑤无序人工采沙,加大了湖口和长江干流的落差,加快了湖水的下泄速度。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鄱阳湖萎缩,调节当地气候能力减弱;对长江干流径流调节能力下降;湖水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变差;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3)保护生态:不要乱丢垃圾;禁止偷猎野生动物和采挖野生植物;不要破坏裸露出的人文景观等人身安全:不要涉水,谨防溺水;不要靠近泥沼地带,防止陷入;谨防虫蛇叮咬等

4)赞同。①工程将抬高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浮游生物、水草等候鸟事物增多,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②能改善湖区水源条件,有利于周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③可以改善湖区航运条件。④有利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不赞同。①建坝抬高鄱阳湖 枯水期水位,候鸟栖息面积缩小,影响候鸟的安全越冬。②建坝会阻断洄游类水生生物在江、湖之间的自由通行。③枯水季节蓄水会进一步加剧长江下游径流减少和水质恶化,影响生产和生活。(表述观点2分,说明理由任答2点4分)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2000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逐步提前,水位连创新低、湖区面积不断缩减的可能原因,可以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方面回答。

2)鄱阳湖萎缩,调节当地气候能力减弱、对长江干流径流调节能力下降、湖水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变差、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

3)游客在鄱阳湖枯水期间到湖床观光游赏,不要乱丢垃圾、禁止偷猎野生动物和采挖野生植物、不要破坏裸露出的人文景观、谨防虫蛇叮咬等。

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赞同或者反对都可以,赞同的理由可以从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能改善湖区水源条件等方面回答,反对的理由可以从加剧长江下游径流减少和水质恶化等方面回答。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13.(1)甲处纬度低,处于大陆西岸,是赤道低气压带(形成湿季)和信风带(形成干季)交替控制形成的。乙处纬度高,处于大陆东岸,夏季信风带南移,东岸是迎风带,沿岸又有暖流增温增湿,降水多,形成湿季;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该地,降水少,形成干季。

2)分布特点:沿铁路、公路等交通线分布,形成原因:高原地区,气温温和;地势平坦;公路、铁路沿线交通便利;附近农业发达,粮食供给充足。

3)南非一牧羊为主,阿根廷以牧牛为主;南非为热带草原,阿根廷为亚热带、温带草原;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比南非的生产规模,专业化水平、商品率、市场范围更高更大。

4)分布规律:黄金主要沉积在中上游,金刚石主要沉积在中下游。形成过程:上游山上岩石中形成的金刚石、黄金原生矿,先受外力风化、侵蚀变得细小破碎,然后被流水搬运进入奥兰治河干支流中,按照流水中物质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细小的后沉积的规律,粗大、比重大的黄金与颗粒细、轻的金刚石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沉积,从而形成以上的分布规律。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纬度低,处于大陆西岸,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乙处纬度高,处于大陆东岸,夏季信风带南移。

2)赞比亚城市沿铁路、公路等交通线分布,原因可以从地形、气温、交通等方面回答。

3)南非为热带草原,阿根廷为亚热带、温带草原,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比南非的生产规模,专业化水平、商品率、市场范围更高更大。

4)上游山上岩石中形成的金刚石、黄金原生矿,先受外力风化、侵蚀变得细小破碎,然后被流水搬运进入奥兰治河干支流中,按照流水中物质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细小的后沉积的规律。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