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2016-10-16 10:26:58)
标签:

材料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天朝

原因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注意事项:

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I卷  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

空巢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五成以上。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下图示意不同政策下的人口数量和0-14岁人口比例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题。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预计到2040年,实施“全面二”政策与“单独二”政策相比,014岁人口将增加约   

   A.0.2亿         B.0.4亿          C.0.7亿       D.1亿

2.“全面放开二孩”人口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不正确的是(   

A.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趋势       B.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C.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D.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

3.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A.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受盛行西风影响且风力强劲    D.地势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

下图为某滨海城市及周围乡镇联系图,读图完成4~6题。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4.图示区域   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A.南部人口较北部稀疏

B.北部地势起伏较南部大

   C.北部多为淤泥质海岸  

D.海湾为冰川侵蚀峡湾

5.跨海大桥修通前    

   A.城市对乙乡镇服务和影响力较大    B.乙乡镇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较快

   C.甲乡镇交通枢纽地位较强          D.赤潮、风暴潮对海湾影响较大

6.若行驶在跨海大桥上的汽车看到太阳在正前方,此时可能是   

   A.12月1日早晨                   B.7月1日早晨

   C.3月21日黄昏                   D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1月1日黄昏

国通用汽车公司国际运营总部于2009年在上海成立。2013年通用汽车公司把中国业务从国际业务中拆分出来独立运营。2014年该公司把国际运营总部从上海迁到新加坡。读图,完成78题。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7.通用汽车公司独立运营中国业务,主要原因是中国

A.劳动力廉价       B.土地租金低      C.市场广阔        D.政策支持

8.通用汽车公司将国际运营总部迁到新加坡,主要原因是新加坡

A.技术先进         B.位置优越        C.经济发达        D.劳动力素质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为了发展需要,正在修建一条铁路。读图完成9-11题。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9.影响在建铁路的线路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科技          C.运输市场        D.建设成本

10.乙、丙两站间铁路沿线河谷地带自然植被稀疏,主要原因是(   

A.光照不足   B.热量不足     C.土壤贫脊       D.下沉气流

11.某日某时在丙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乘客发现自己身影朝正北且与身高大致等长,则此日可能是(   

A.5月1日      B.6月22日     C.10月1日       D.12月1日

                              

                             

 

 

  II卷

 

36. 20分)读北非区域简图(图11)和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11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12

 (1)对比图中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并简析降水差异的原因。(8分)

 

 

2)乙地是世界著名的长绒棉产区,分析乙地发展棉花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简述图示区域陆上交通运输线路北密南疏的主要原因。(8分)

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是欧洲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先由东向西流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从源头至日内瓦湖,罗讷河为冰川、峡谷河段,两岸巍峨峭壁,河水奔流直下,将泥浆水倾入清澈的日内瓦湖。罗讷河是“吐纳”日内瓦湖水的主要河流。     在瑞士日内瓦的附近,罗讷河与阿尔沃河在此交汇。从日内瓦湖流出的罗讷河水清澈见底,而从欧洲第一高峰勃朗峰流出的阿尔沃河水却湍急浑浊,两河交汇形成非常明显的界线,成为“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左下图)。右下图示意罗讷河部分流域。
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判断图中罗讷河、阿尔沃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8分)  

 

 

(2)简述罗讷河对日内瓦湖的影响。(6分)  

 

 

(3)根据罗讷河流域特征,说明其在瑞士境内的主要开发方向及理由。(8分)

 

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景点旅游逐.渐成

为人们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所谓无景点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放松体闲、愉悦身心,不以游览景区景点为目的,而是以享受旅途本身为目的,以随性而游、兴尽而返方式进行的一种自助旅游。无景点旅游的出现,是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无景点旅游的目的不是特定的景区、景点,甚至排斥传统的以卖门票为特征的景区、景点观光方式。

(1)分析无景点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6分)

(2)简述发展无景点旅游的意义。(4分)

43【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白色污染物是指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当前,白色污染在我国具有分布广,农村比城镇严重的特点。

分析我国农村白色污染比城镇严重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B

B

B

C

A

C

B

C

D

D

36. 20分)

1)降水差异: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稀少。(4分),(若答出甲地为冬雨型,乙地为少雨型也得4分)

原因: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降水多;而乙地全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降水少(4分),(若答出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得2分)。

2)地形平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土质疏松,偏碱性。(4分)(答出四点可得4分)

3)沿海地区气候较适宜,地形较平坦,人口和聚落分布密集(6分);矿产(石油)资源分布影响了交通线路的布局(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7.(1)位处搏洛霍罗山南坡,(2 分)且分布于海拔 1000 一 1500 米的山地,(2 分)密布于大西沟、染子沟等沟谷地区(2 分)

(2)地处河谷,向西呈喇叭口敞开2 分),冬季受西北寒冷气流深入影响,加上地势西低东高, (2 分)有利于(冬季)西北寒冷气流的聚积;(2 分)导致河谷冬季温度过低。(答冬季河谷多逆温现象可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

 (3)①原料优质(或珍贵、无污染等),产品知名度高;②多年生产经营,工艺等基础好;③地处边疆(靠近霍尔果斯口岸),便于拓展国际市场;④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利于产品运输。(任答三点得6分)

(4)①(在 l000-1500 米高度上)寻找适宜野樱桃林生长的人工种植区(或培育良种,增强野生樱挑李的环境适应性)(或实施大棚生产),以确保原料的数量;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原料利用率;③寻找其他野生水果替代,拓展饮料产品种类;④加强野樱桃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任答三点得 6 分)。

42.(1)①旅游景区人满为患;②景点门票价格过高;③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④人们旅游方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①有利于纠正旅游业开发的过度商业化倾向;②有利于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③有利于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43. 原因:①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塑料包装增多,产生的白色污染物会大量增加;②农村垃圾回收处理点较少,造成农民垃圾投放不方便;③农民的环保意识比城镇居民较弱,乱丢垃圾的行为比较多;(任答两点得4 分)

 措施:①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塑料包装物的使用,②严禁乱丢垃圾的现象;③增加建设垃圾投放点,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④加强废物回收的力度,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任答三点得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信息,预计到2040年,“全面二胎”政策增加的0~14岁人口大约是15.5×19%=2.94亿人,“单独二胎”政策14×16%=2.24亿,两者相差约为0.7亿人,故C项正确。
2.从长远影响来看,“完全放开二孩”的人口新政,一对夫妻可生两个小孩,夫妻老后独居现象会减少,会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趋势,短期人口出生率增加,但长远看,不会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故B项错误;从0-14岁人口比例变化曲线也可以看出;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要生男孩的愿望会减弱,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一个家庭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赡养父母,缓解了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故C、D项正确。
考点: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率
3.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该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说明该岛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属于喷出岩,黑色多孔,故A项正确;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地势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故D项正确;该地位于中纬度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且风力强劲,故C项目正确;该岛屿夏季不可能干燥,故B项不可信,符合题意。
考点: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


4.B                                   
5.C
6.A
【解析】
试题分析:
4.据图可知,图示区域内南部城市与乡镇数量多,南部人口较北部密集,故A项错误;图中北部道路曲折,说明北部地势较南部大,故B项正确;与南部海岸线相比,北部海岸线较曲折,不是淤泥质海岸,故C项错误;图示地区纬度在23°--24°,海湾不可能是冰川侵蚀海湾,故D项错误。                                   
5.跨海大桥修通前,受海湾影响,甲乡镇交通枢纽地位较强,而跨海大桥修建后,乙乡镇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较快,城市对乙乡镇服务和影响力较大,故C项正确。
6.据图可知,行驶在跨海大桥上的汽车看到太阳在正前方路面上,说明此时太阳的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12月1日早晨,该区域太阳东南升,故A项正确;7月1日早晨,该区域太阳东北升,故B项错误;3月21日黄昏,太阳正西落,故C项错误;1月1日黄昏,太阳西南落,故D项错误。
考点:太阳视运动,交通运输影响


7.C                                   
8.B
【解析】
试题分析:
7.根据题意,独立运营总部在上海成立而不是汽车工厂在上海成立,故B项错误;独立运营总部作为管理机构的设立主要是为了适应及扩大中国市场,故C项正确。
8.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北临马来西亚,是很多大国的“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优越,故B项正确;国际运营总部主要是为运输服务的,与当地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无关,故A、C、D项错误。
考点:工业区位


9.C                                   
10.D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9.图中在建铁路经过的区域地势起伏较大,需要修建隧道和建筑桥梁,增加了铁路修建的工程,增加建设成本,线路选择没有选择地形较平坦的河谷,而是选择经过更多的城市,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城市对铁路运输市场需求大,科技为铁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但不是影响线路选择的主要因素,故C项正确。                                  
10.植被的生长状况与当地的水热状况相关,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光照条件对植被影响不大,河谷地区,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土壤肥沃,该河谷地区两侧是高山,河谷处于季风的背风坡位置,气流下沉降水较少,因而自然植被稀疏,故D项正确。
11.材料,乘客发现自己身影朝正北且与身高大致等长,说明当时正处正午,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 = 90°-(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可得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19°S,结合选项可知,该日可能是12月1日,故D项正确;5月1日和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A、B项错误;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故C项错误。
考点:交通线路选择,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12.
(1)降水差异: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稀少。,(或答出甲地为冬雨型,乙地为少雨型)原因: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降水多;而乙地全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降水少,。
(2)①地形平坦;②光热充足;③昼夜温差大;④ 有充足的灌溉水源;⑤土质疏松,偏碱性。
(3)①沿海地区气候较适宜,地形较平坦,人口和聚落分布密集;②矿产(石油)资源分布影响了交通线路的布局。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右图总结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差异,气温差异要从各月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等方面回答,降水差异从降水总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通过分析甲、乙两地的气温、降水特征可知,甲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甲地夏季、冬季分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乙地是常年受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而形成的。
(2)乙地(尼罗河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最突出的有利条件是气候、水源。乙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的积累(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强,生长快;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质少);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3)由图可知,陆路交通线基本沿等高线延伸,附近由矿产分布,聚落比较多,故影响因素主要是聚落;矿产资源;地形。
考点:气候特征,农业区位因素,交通线路布局
13.

【答案】1)夏季(1分)

原因:罗河上游河流搬运来的泥沙在湖中沉积,使得该河流出湖时泥沙含量大大减少,河水清澈;(2分)

阿尔沃河源自阿尔斯山区,夏季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1分)

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侵蚀作用强烈,导致该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浑浊。(2

2)罗河是日内瓦湖的主要补给水源;(1分)携带泥沙在湖中沉积抬高湖床。(1分)也是日内瓦湖的下泻通道。(1分) 

3)发电和漂流(旅游)。(2分)瑞士境内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适宜水电开发;(2分)瑞士境内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对游客吸引力大。(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分析可知,出现泾渭分明,说明河流含沙量大,而罗纳河、阿尔沃河均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而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积雪融化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大,由于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冲刷强烈,导致该河的含沙量大。但是罗纳河在两河交汇处的上游有个湖泊,因此从罗纳河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湖泊沉积,导致罗纳河的河水在出湖泊之后含沙量减小,河水比较清澈。而阿尔沃河从上游携带的泥沙,流向下游,河水浑浊。因此在罗纳河、阿尔沃河两河交汇处,罗纳河一侧河水比较清澈,而阿尔沃河一侧河水比较浑浊,出现泾渭分明的现象。
(2)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读图可知,罗纳河注入日内瓦湖,对日内瓦湖来说,罗纳河的注入,给日内瓦湖提供了水源的补给来源保障。不利方面主要是罗纳河注入河水的同时,也带来了泥沙的沉积,导致河床太高,湖泊的调蓄功能会下降。日内瓦湖的湖水通过下游的罗纳河下泄出去。
(3)罗纳河流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适宜修建大坝,开发水电,也可以开发漂流。流域内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可以发展旅游业。

14.优势:作为“天下第一关”,旅游价值高;周边有例如北戴河等旅游资源,旅游资源集群效应明显;靠近京津唐地区,客源市场广阔;交通便利。(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整改措施: 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加大旅游宣传,重塑旅游良好形象。(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旅游地的开发优势主要从旅游价值、旅游资源数量、客源地、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从图中可知,当地的交通线路密集,有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交通条件便利;临近经济发达的京津唐地区,旅游者较多,客源地市场广阔;作为“天下第一关”,旅游价值高,资源独特;附近周边有北戴河等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布集中,集群效应明显。
措施的提出要针对问题相对应,本地的问题是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老龙头擅自更改门票价格等问题,所以整改的措施是: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加大旅游宣传,重塑旅游良好形象。
考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5.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水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农业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库淤浅,库容减少,输水量减少;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避免水质污染;控制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带来的水体污染。
【解析】
试题分析:水源地在农业开发中因该注意节水、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库容量、防治水污染等角度进行分析。节水方面: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方面: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水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库容:防止农业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库淤浅,库容减少,输水量减少;防止污染方面: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避免水质污染;控制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带来的水体污染。
考点:南水北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