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启迪慧想文综气温天朝原因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辞去工作,取出所有存款,搭车去巴黎。7月13日,李振背着20公斤的行李从成都出发。历时
105天,行程1.8万公里。李振搭车走过高原,穿过戈璧,翻山越岭来到巴基斯坦,经过塔利班活动
区,渡过爱琴海,从地中海进入意大利,最后到达巴黎。当晚,他在塞纳河边等待天明。看着夜幕中
的巴黎圣母院,心中平静而满足:我做到了。
1.材料中提到的高原和葱岭分别是(
A.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
C.青藏高原和昆仑山脉
2.从整体上看,李振搭车去巴黎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李振在旅行途中,观看到的现象有(
A图兰平原上棉桃朵朵
C.波河平原阴雨绵绵
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这个工程采取中游作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了水灾,还能灌溉300多万亩农田。读都江堰内外江模拟景观图(图1),回答4~5题。
图1
4.都江堰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关于内江和外江枯水期水流速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A.内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B.内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C.外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D.外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5.从人文景观的建造对自然影响所体现的思想看,下列人文景观与都江堰相同的是(
A.金字塔
冰塔林(如图2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地球某地的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据此完成6~8题。
图2
6.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7.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就是灾难,原因是(
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
C.表面有融水,易滑落
8.为了监测冰塔林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RS
图3示意我国农业区及气象站点(数量)的分布,表I示意我国部分农业区初、终霜日出现的时间。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影响我国农业区气象站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农业区的(
①范围
A.①②③④
10.从整体上看,我国终霜日分布的特点是(
A.西早东晚
11.我国无霜期最短和最长的农业区分别是(
A.青藏区、华南区
C.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要作答。
36.(32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图4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图5示意苏州和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条件。(6分)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成因。(5分)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37.(24分)图6示意我国中部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8分)
(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10分)
(3)有人建议该省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6分)
地 理 答 案
1~11:ADBAC CBCACA
36.(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长三角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沿江临海,优越的环境为城市的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4分)
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长三角地区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物产富饶,为我国人口稠密区,集聚了大量的城市人口;(6分)
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长三角地区有着非常发达内河航运、海运、铁路(高铁)、航空、公路运输以及通讯和网络联系着区内、全国和全世界。(4分)
(2)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活力以及潜力高于嘉兴(4分)
原因:交通条件(通达性);二、三产业基础;与首位城市及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度;开放程度;产业发展政策等(8分)
(3)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首位城市的经济引擎作用;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促进城市间劳动力流动;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6分)
37.(1)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4分)其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4分)
(2)部分劳动力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移等,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6分)
(3)赞同
或不赞同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答案】
1、A
2、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亚洲地形区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区域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了解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根据材料中地区名称,判断行走路线方向,确定地形区名称。了解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根据位置,分析所经过地区的自然带类型。
【答案】
4、A
5、C[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
试题分析:
4、读图,图示反映枯水期时,内江位于凹岸,即题目中的凹地,水流较急,而外江位于河流凸岸,水流较缓,A对。B、C、D错。
5、都江堰的建设反映了人类顺应自然环境,因地制宜思想的反映。坎儿井反映了新疆人们顺应当地干旱的自然环境,利用地下暗渠引水灌溉的工程,同样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C对。金字塔、三门峡水电站、阿斯旺大坝不能体现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A、B、D错。
【考点定位】凹岸、凸岸理论,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
6、C
7、B
8、C


【考点定位】读材料分析能力,区域地理特征,地理信息技术。
【名师点睛】利用材料中信息,分析景观形成的条件。不仅要考虑海拔高度,还要注意到冰塔林形成过程中,有下垫面的移动,推测到可能是板块交界地带。了解板块构造及分布,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区位灾难和困难的区别,灾难可能导致生命或财产的损失。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
[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
9、A
10、C
11、A

【考点定位】影响气象站分布的因素,无霜期及地区差异。
36. (32分)
【答案】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长三角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沿江临海,优越的环境为城市的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4分)
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长三角地区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物产富饶,为我国人口稠密区,集聚了大量的城市人口;(6分)
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长三角地区有着非常发达内河航运、海运、铁路(高铁)、航空、公路运输以及通讯和网络联系着区内、全国和全世界。(4分)[来源:学科网ZXXK]
(2)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活力以及潜力高于嘉兴(4分)
原因:交通条件(通达性);二、三产业基础;与首位城市及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度;开放程度;产业发展政策等(8分)
(3)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首位城市的经济引擎作用;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促进城市间劳动力流动;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6分)

(2)根据右图曲线分析,苏州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活力以及潜力高于嘉兴。
结合左图分析,两地相比,苏州的交通条件较好,交通通达度高。苏州的二、三产业基础好,与首位城市及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度高。苏州开放程度度,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大。
(3)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首位城市的经济引擎作用。要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促进城市间劳动力流动。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学科网
【考点定位】区域城市群的形成条件及发展措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原因。
【名师点睛】仅根据材料中信息,难以准确回答,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城市群的形成条件,要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城市建设发展的优势,交通及信息网络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必然在交通、产业基础、对外联系、开放程度等方面具有优势。建设城市群,既要发挥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区域间交通信息网络联系必须加强,对外联系加强,积极发展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
37. (24分)
【答案】
(1)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4分)其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4分)
(2)部分劳动力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
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
了改变,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移等,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6分)
(3)赞同
或不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