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4月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成因拉弗曲线启迪慧想文综市场调节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9页,第Ⅱ卷10至16页,共300分。
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某城市城区轻轨穿过大楼,并在大楼中设有站台。图1为“穿楼轻轨”景观素描。
读图完成1-2题。
1、图1反映该地(
A.河网密度大
2、该轻轨站设立后,周边地区(
A.久绿地面积增加
【解析】:
1、通过景观图中的主要要素信息,可知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平地面积小。
2、轻轨站建设后,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增加该地的人流量(轻轨主要是用于客运,非货运),故能带动商业活动的增强。建设用地增加,绿地减少;对工业活动的影响不大;房价上升。
【评析】:
1、考察的知识内容:交通运输区位的选择及交通运输的影响;
2、能力要求:景观图分析;
3、难度情况:易;
4、题目特征:适合考生入题
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通过营养液提供养分、水分等进行栽培的蔬菜,其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图2示意某管道式水培蔬菜种植。读图完成3-4题。
3.城市居民在屋顶种植蔬菜,采用图2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获取更多光照
B.便于施肥浇水
C.充分利用空间
D.利于通风透气
4.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下列城市中蔬菜生长旺盛期加液次数最少的是(
A.天津
C.西安
【解析】:
3、从图中可以看出,种植蔬菜采用垂直层架多层种植,同时又是在耕地少城市居民的屋顶进行种植,所以主要目的应该是充分利用空间,受省单科质检“山药种植”该题的影响,可能有不少同学会选择A,如果未注意到”主要目的”限制,也不排除个别同学会选择B,选D应该很少。
4、由蔬菜生长旺盛期加次数最少可以倒推此时该地营养液消耗较慢再反推蔬菜生长速度较慢或蒸发、蒸腾速度较慢,可知此时该地的天气气温较低,光照较弱,降水较多等天气特征,然后结合正常年份6月份江淮地区梅雨天气,可知该地最可能在江淮地区的合肥,故选B.此时的天津、西安都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多晴天,而广州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多晴天,故都排除。
【评析】:
1、考察的知识内容: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及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特点(雨带时空分布)
2、能力要求:景观示意图分析,逆向逻辑推理能力;
3、难度情况:中等;
4、题目特征:时代性、生活性强
图3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多年平均天数,图中的季节是依据候(连续平均气温的高低为指标来划分的。读图完成5—7题。
A.武汉
C.郑州
6.北京秋季起始日期大约为(
A.8月中旬
B.9月上旬
C.9月下旬
D.10月中旬
7.福州冬季天数远少于南昌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较低
B.海拔高度较低
C.受海洋调节明显
D.冬季风影响较弱
【解析】:
5、最早进入春季的地方是气温回升最快的地方。影响气温的因素在本题中主要是纬度和海陆因素。暖气团自南向北移动是升温的主要原因,加上武汉相对于上海处于内陆,大陆性更强,升温更快,故选A。
6、北半球陆地夏季最热月为7月,夏季基本以七月为中心,678三个月为夏季,但各地长短有差异。北京夏季长102天,扣除678三个月90天,推算出入秋大约在9月5日左右。故选B。
7、福建西侧、北侧的山脉对冬季风有效的阻挡使得福州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比江西南昌小得多,所以气温相对较高,冬季日数很短。故选D。另外可以参照武汉和上海的冬季日数差异,海陆因素造成冬季气温差异并没有那么大。
【评析】
考查内容: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最冷月和最热月及季节变化
能力要求:读图分析、估算和比较
难度情况:中等。
试题特点:5和以往这类题目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有很大不同,对气候两个要素的判读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6要求学生在掌握冬夏最高最低气温的基础上加以推算;7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图4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9、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解析】:
8、T4~T1颗粒物是由于流水堆积形成。古河床和河漫滩部分相对比较平坦,后地壳多次分阶段上升,河流继续下切,就形成多级阶地。
9、因为伴随地壳上升落差增大,(流速变快)河流侵蚀状态以下蚀为主,所以A错。观察南岸,露出了基岩,很有可能是表层的沉积物被侵蚀光了,所以不选C。露出水面的阶地在少雨季节可能受风力侵蚀,D也不能选,故选B。
【评析】
考查内容:河流阶地的成因,流水地貌的成因。
能力要求:读图观察、分析和比较。
难度情况:中等。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850年起人口增长迅速,对土地的利用影响明显。图5示意1850—2000年荚国耕地面积、草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0题。
10、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耕地面积、草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B.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
C.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草地面积
D.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耕地面积
11、下列四个时段中,人口数量增加最少的是(
A.1860-1890年
C.1930—1960年
【解析】:
10、人口增长迅速,粮食需求增加,需不断开垦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导致草地面积减少。
11、人口数量=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此消彼长。当某一段时间耕地面积增大或稳定时,人均耕地面积增大(减小)则人口数量增加较少(较多)。
【评析】题目以人口迁移为切入,考察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鱼粉是一种高蛋白质饲料原料,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图7示意的钦博特原为小渔村,现是秘鲁最大的渔港和重要的鱼粉生产中心。秘鲁鳃鱼生活在水温20度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不适合食用,是生产鱼粉的主要原料。捕捞鳃鱼一般在近海。
(1)分析钦博特附近海域鳗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8分)
(2)说明钦博特的主导产业由海洋捕捞转变为鱼粉加工出口的原因。(8分)
(3)分析鱼粉的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对钦博特造船业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解析】:
(1)从鳀鱼的生活习性及渔场形成的原因入手,结合当地近海海域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2)该题要我们说明该地的主导产业的变化原因,而且是由捕捞业向加工业转变,及可以理解为由农业向工业转变。因此我们的分析思路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解:1、该地有利于加工业发展的区位变化(也就考虑主要工业区位因素(资源、原燃料、市场、交通、科技、资金、政策、劳动力等)的发展变化);2、加工业相对捕捞业有何优势。最后结合材料信息: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钦博特原为小渔村,现是秘鲁最大的渔港和重要的鱼粉生产中心, 鳀鱼不适合食用,是生产鱼粉的主要原料以及图中的交通信息。我们应该不难得到参考答案的相似的答案:国际市场对鱼粉需求量加大;(2分)鱼粉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2分)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多优良港湾。(2分)鱼粉加工技术的提高,国家政策的支持。(2分); 此外:鳀鱼体型小,肉少骨多不适合食用,适合用来生产鱼粉。
(3)该题要求从鱼粉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大的角度分析对该地造船业的有利发展,此题看似简单,但是我相信很多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分值为6分,因此不能简单的答成有利于促进造船业的发展。应该要求分析其内在联系及具体的影响。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先找到国际市场对鳀鱼市场需求的增大对影响造船业区位因素(也就是主要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进而考虑对造船业的具体影响,这样学生就容易写出较为深刻的分析。国际市场需求增大,出口增加能带来充足的外汇资金,并带动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造船技术的研发,从而造成船舶数量和吨位提高,促进造船业规模扩大和技术提高,以满足捕捞业发展的需求。
1、考察的知识内容:渔场成因的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分析、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等;
2、能力要求: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
4、题目特征:试题以区域图为背景,图文结合,素材常规但不落俗套。设问以鳀鱼为主题,主题鲜明同时体现地理思维的层次性,层层递进,落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题立意于平实之中,但意味深远。在问题设计上,各小题之间联系紧密且又具有适当的梯度。第(1)小题考查考生对地理事像的探究分析能力;第(2)、(3)小题从产业发展原因和影响入手,考查考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地理意义的归纳概括能力。地理思维过程按照“地理环境→发展条件及变化→产生的影响”的思路展开,意在引导考生关注产业可持续发展内在关系、关注地理学科本质、掌握地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感觉与15年全国1卷36的命制思路相似。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低洼地带的茶卡盐湖,面积105km2’,天然结晶的湖盐储量丰富,形成深厚且坚硬的盐壳,盐壳以上平均水深约0.2m。历史上湖区运输湖盐主要采用铁路运输(图8),1989年开掘运盐航道后,水运取代了铁路运输。近几十年来,茶卡盐湖的旅游业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迅速。
(1)推断茶卡盐湖湖盐的形成过程。(8分)
考查内容:湖盐的成因。
能力要求:图文材料分析。
试题解析:联系咸水湖盐度高的原因进行知识迁移,结合图文材料进行分析。
(1)茶卡盐湖原为古海洋,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成高盐度的内陆湖;(3分)周边河流携带盐类物质不断补充积累,且该地气候变干,蒸发旺盛,周边人口和农业使用河流水,使径流汇入减少,湖水量减少,湖水盐度不断上升,盐类物质结晶析出。(5分)。
(2)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困难。说明湖盐中杂质的主要来源。(6分)
考查内容:湖盐杂质的来源。
能力要求:读图文材料分析。
难度情况:较难。
试题解析:——类似与沙源的题目
(2)深居内陆,大陆性强,盐湖周边多风化碎屑物;(2分)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多裸露的沙土;(2分)周边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2分)河流带来的污染物。(2分)
(3)分析茶卡盐湖的盐壳对修建运盐铁路的影响。(6分)
考查内容:盐壳对铁路修建的影响。
能力要求:读图文材料分析。
试题解析:
答案:有利:盐壳表层积水浅,利于铺设铁轨;(2分)盐壳厚且坚硬,铁轨不易塌陷;(2分)不利:湖盐对铁路设备腐蚀性强,技术要求高;(2分)易积水。
(4)1989年后铁路不再运盐,当时有人提出拆除湖区铁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考查内容:可持续发展探讨。
能力要求: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试题解析:这类可与不可的问题,其实是讨论可行性和必要性问题
答案:赞同。铁路的运盐功能已经丧失,(2分)铁路运输及废弃的铁路设备破坏湖区自然景观,污染环境。(2分)不赞同。拆除铁路,恢复原有环境的成本较高;(2分)铁路可作为客运专线方便游客进入湖区观赏,发展盐湖特色旅游。(2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4日霸王级”寒潮来袭,浙江省中北部出现大暴雪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分析浙江省中北部此次雪灾发生的自然原因。(10分)
44.(10分)环境保护
为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南京市主城区规划五条“通风廊道(类似狭长的通风管道)”,如图10所示。
指出南京建设“通风廊道”产生的环境效益,并说明理由。(10分)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评分细则
选择题:
1~11题:CDCBA
36.(22分)
(1)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适宜;(2分)秘鲁寒流为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鳀鱼饵料丰富;(4分)位于热带海区,沿岸有寒流经过,水温适宜鳀鱼生长。(2分)
评分细则:
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适宜(或“位于大陆架”、“光照适宜”、“光照充足”,2分)
秘鲁寒流为上升流(或“上升补偿流”、“补偿流”、“受离岸风影响,海水扰动”、“受东南信风影响,海水扰动”,2分)
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物质上泛”、“养料上泛”、“海水中营养物质丰富”、“海水中养料丰富”,1分)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鳀鱼饵料丰富(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藻类大量繁殖”、“饵料丰富”,1分)
位于热带海区(或“低纬度海区”、“9°S附近海区”,1分)
沿岸有寒流经过,水温适宜鳀鱼生长(或“寒流经过,水温下降”、“寒流经过,水温20℃以下”,1分;只答“寒流经过”不得分)
(2)国际市场对鱼粉需求量加大;(2分)鱼粉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2分)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多优良港湾。(2分)鱼粉加工技术的提高,国家政策的支持。(2分)
评分细则:
国际市场对鱼粉需求量加大(2分;答“国际鱼粉市场广阔”、“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市场需求量扩大”、“国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得1分;只答“市场广阔”不给分)
鱼粉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或“鱼粉加工可延长产业链”、“鱼粉加工的收入大于渔业捕捞”,2分)
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多优良港湾(或“渔业资源丰富”、“原料丰富”、“原料充足”,或“海岸线曲折”、“渔港”、“海运便利”,2分)
鱼粉加工技术的提高,国家政策的支持。(或“鱼粉加工技术的提高”、“国家政策的支持”、“加工技术水平高”、“鳀鱼捕捞水平的提高”,2分)
(3)鱼粉出口量的增大,鱼粉产量提高,鳀鱼需求扩大,带动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使用于捕捞和运输的船舶数量需求增加,对船舶吨位的要求提高,促进造船业规模扩大、造船技术提高。(5分)鱼粉出口量的增加给钦博特带来充足外汇,为造船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1分)
评分细则:
鱼粉出口量的增大,鱼粉产量提高(或“鱼粉产量提高”,1分)
鳀鱼需求扩大,带动海洋捕捞业的发展(或“促进渔业发展”、“捕捞量增加”、“渔获量增加”、“捕获鱼的数量增加”,1分)
使用于捕捞和运输的船舶数量需求增加,对船舶吨位的要求提高(或“渔船需求增加”,1分)
促进造船业规模扩大、造船技术提高(或“产量增加”、“企业数量增加”、“造船厂数量增加”、“渔船数量增加”、“造船技术提高”、“企业数量增加”、“造船厂数量增加”、“造船业发展速度加快”,2分)
鱼粉出口量的增加给钦博特带来充足外汇,为造船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或“增加收入”、“带来利润”、“出口创汇”、“造船资金充足”、“造船资金雄厚”,1分)
37.(24分)
(1)茶卡盐湖原为古海洋,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成高盐度的内陆湖;(3分)随后,气候变干,蒸发旺盛,周边径流汇入少,水量减少,湖水盐度不断上升,盐类物质结晶析出。(5分)
评分细则:
茶卡盐湖原为古海洋(或“原为海洋”,1分)
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成高盐度的内陆湖(或“挤压隆起”、“地壳上升”、“随青藏高原隆起”,或“内流湖”、“湖水含盐量大”、“湖水盐度高”,2分)
随后,气候变干,蒸发旺盛(或“降水变少”、“气候干旱”,或“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蒸发量大”、“蒸发加剧”,2分)
周边径流汇入少,水量减少,湖水盐度不断上升(或“注入河流补给量减少”、“周边径流带来的盐类物质补充”,或“水量减少”、“盐度增加”、“湖水含盐量过饱和”、“含盐量超过湖水溶解度”,2分)
盐类物质结晶析出。(或“水中多余的盐分沉淀”、“多余的盐分沉积”,1分)
(2)深居内陆,大陆性强,盐湖周边多风化碎屑物;(2分)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多裸露的沙土;(2分)周边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2分)
评分细则:
深居内陆,大陆性强(或“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1分)
盐湖周边多风化碎屑物(或“多风化壳”、“多风化产物”、“多岩石碎屑”、“多风沙”,1分);
过度放牧(或“不合理的农业活动”,1分)
草地退化,多裸露的沙土(或“裸露的泥土”,1分)
周边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或“牛羊粪便”、“生活垃圾”、“旅游垃圾”、“工业垃圾”、“杂草”、“枯枝落叶”,2分)
(3)有利:盐壳表层积水浅,利于铺设铁轨;(2分)盐壳厚且坚硬,铁轨不易塌陷;(2分)不利:湖盐对铁路设备腐蚀性强,技术要求高。(2分)
评分细则:
有利:盐壳表层积水浅(或“湖水浅”、“水深约0.2m”、“盐壳表面平坦”,1分)
利于铺设铁轨(或“铺设成本低”、“建设成本低”、“工程量小”,1分)
盐壳厚且坚硬(或“盐壳坚硬”,1分)
铁轨不易塌陷(或“安全性高”、“地基稳定”、“地基牢固”,1分)
不利:湖盐对铁路设备腐蚀性强(或“铁轨易生锈”,1分)
技术要求高(或“维护成本高”、“对枕木要求高”,1分)
(4)赞同。铁路的运盐功能已经丧失,(2分)铁路运输及废弃的铁路设备破坏湖区自然景观,污染环境。(2分)
不赞同。拆除铁路,恢复原有环境的成本较高;(2分)铁路可作为客运专线方便游客进入湖区观赏,发展盐湖特色旅游。(2分)
评分细则:
赞同。铁路的运盐功能已经丧失(或“运盐改为船运”,2分)
铁路运输及废弃的铁路设备破坏湖区自然景观,污染环境(或“破坏美景”,2分)
不赞同。拆除铁路,恢复原有环境的成本较高(“拆除铁路成本较高”,2分)
铁路可作为客运专线方便游客进入湖区观赏,发展盐湖特色旅游(或“发展工业旅游”、“铁路可作为旅游景观”,2分)
43.(10分)
前期气温偏高,暖空气活跃,空气湿度大(2分);北方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与该省中北部的暖湿气流交汇,使暖湿气流迅速抬升,气温骤降至0℃以下,形成大暴雪天气(6分);受浙江省南部地形阻挡,使暴雪持续时间长。(2分)
评分细则:
前期气温偏高,暖空气活跃,空气湿度大(或“前期天气暖湿”、“水汽充足”,2分)
北方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或“寒潮来袭”、“冷空气南下”,2分)
与该省中北部的暖湿气流交汇,使暖湿气流迅速抬升(或“形成冷锋天气”、“暖空气抬升”,2分)
气温骤降至0℃以下(2分。只答“气温下降”或“气温骤降”,未答出“0℃以下”,得1分)
形成大暴雪天气;受浙江省南部地形阻挡(1分)
使暴雪持续时间长(或“影响久”,1分)
44.(10分)
效益:提升城市整体空气流通性;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4分)
理由:南京市的“通风廊道”沿途多绿地、水域,且多为东北—西南走向,与最大风频一致,风速较快,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热量的散发,提升空气流动性,起到净化城区空气和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6分)
评分细则:
效益:①提升城市整体空气流通性(或“通风顺畅”)
②改善空气质量(或“减轻城市大气污染”、“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雾霾天气减少”、“大气中可悬浮颗粒物减少”、“PM2.5下降”)
③缓解热岛效应(或“城郊温差减小”、“有利于城区热量散发”、“有利于城区降温”、“城区气候条件改善”)
(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若答“通风散热”,直接得4分)
理由:南京市的“通风廊道”沿途多绿地、水域(或“沿途植被覆盖率高”、“多河湖”、“多湿地”,2分)
且多为东北—西南走向(或“四条廊道为东北—西南走向”,1分)
与最大风频一致(或“与盛行风向一致”、“与主导风向一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1分)
风速较快(或“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风变大”,1分)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热量的散发(或“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有利于热量的散发”“有利于城郊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1分),提升空气流动性,起到净化城区空气和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