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二地理寒假作业(必修1)专题03地球上的水A卷

标签:
材料启迪慧想文综气温天朝原因 |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必修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基础测试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来源:学。科。网]
下图所示甲河流流域地处北纬6l°55'—48°35',东西宽约1805km,干流全长3688km,流域面积138万km2,干流总落差256m。读图完成1-2题。
1.甲河流在L河段流域狭长最合理的解释是
A.此河段为“地上河”,少支流
B.流经较为干旱的低地,少支流
C.流经高山峡谷段,缺少支流
D.流经湿润的丛林地带,无支流
2.依所提供的信息推断,该河流的汛期主要发生在
A.春季
【答案】1.B
化,形成了伏尔加河的汛期,A对。
【考点定位】区域河流水系特征及成因,河流汛期发生的时间。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补给A湖
C.B湖补给乙河
4.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答案】3.B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A.西南→东北
C.东北→西南
6.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 (
A.S1
【答案】5.A
【解析】
试题分析:
5.根据材料中等流时线的定义可知西南区域流水汇集到出口断面时间长,应该是位于源头,东北处水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间短,应该是位于流出口附近,所以说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西南→东北,故答案选A。
6.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同样时间差水流距离短,图中为等流时线,线与线之间的时间差是相等的,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越大,表明水流速度越快,地势起伏越大,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越小,表明水流速度越慢,地势起伏越小,由此可以得出S4所示地区同样时间流程最短,说明地势起伏最小,故答案选D。
考点: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水库对于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防洪、发展养殖、旅游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下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假设当地入湖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关于图中甲、乙、丙、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丙时期的储水量最小
8.该水库周边地区大量栽培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油橄榄。请分析该水库所在地区可能位于
A.南纬25°~35°的大陆东岸
C.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答案】7.B
考点:河流补给形式及特点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9.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10.“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
C.冰雪融化快
【答案】9.B
考点:河流主要补给水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006年1月2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经过300 天、432
30海里的环球航行后顺利返回青岛。下图为这次考察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1.图中①~④所在国家或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联系地中海和大西洋重要通道
B.②所在大洲是人口最多的洲
C.③所在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④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12.2005年12月,考察船从②启航回国,其中从②~③海区航行时:
A.一直顺水航行
C.顺水航行里程长于逆水航行里程
【答案】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11.①是巴拿马运河,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重要通道,A错;②是南非,亚洲是人口多的洲,B错;③是南亚,所在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正确;④是马六甲海峡附近,没有世界著名大渔场,D错。选C正确。
1 2.②是南非好望角,经南亚时是12月,北半球的冬季,此时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船自西向东航行,以逆水航行为主。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受寒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14.气候成因中“1月吹西北风、7月吹东南风”的地方是
A.T
【答案】13.B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
某月由欧洲经红海返回中国的船只经过北印度洋海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不同月份该船只航行状况是
A.1月
16.图中A地季节性渔场形成时间和原因是
A.冬季 寒暖流交汇
【答案】15.D
考点:季风气候及其对洋流的影响。
读下图(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回答各17-18题。
17.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线为山谷线,集水线
C.pq线为分水线,山脊线
18.若图中曲线为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B.n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C.q对应的近地面气压一定比n地近地面气压高
D.n点气压一定比m点气压低
19.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 a>b>c,且图示地区为大范围的、海陆兼备的地区,p、q位于陆地,m、n位于海洋,则此时(
A.p地一定盛行夏季风
C.m地可能有寒流通过
【答案】17.C
【解析】
试题分析:
17.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且a>b>C,根据等高线的变化规律,由海拔低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的等高线为山谷,即集水线;反之为山脊,分水线。读图判断,p线为山脊,为分水线,A错、C对。 mn线为山谷,集水线,B错、D错。
18.若图中曲线为近地面垂直方向等压面分布图,且a>b>C。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读图分析,q对应的近地面气压较低,盛行上升气流,多降雨天气,A错。n对应的近地面应为高压,高压控制区,天气晴朗,B对。q、n的高度不同,q对应的近地面气压不一定比n地近地面气压高,C错。m点海拔高,与n点在同一竖直方向上,n点气压一定比m点气压高,D错。
19.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a>b>c,根据图中海陆分布情况,说明同纬度的陆地气温大于海洋,图示地区是夏季,但不一定是季风气候,A错。根据温度变化趋势,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降水少,海水盐度高,B错。此时南半球是冬季,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C错。m、n位于海洋,水温低的原因,可能是沿岸有寒流经过,D对。
考点: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21.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答案】20.A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洋流分布规律、性质、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22.浙江省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接近国际公认警戒线的原因是
①降水总量少
③人口密度大
A.①③
23.水资源短缺对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城乡一体化
C.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22.C
考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影响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对雨水的积存,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产生影响:
A.水汽输送
25.以色列为了增加水资源,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在沿海地区采用海水淡化
C.采用滴灌措施发展农业
【答案】24.D
【解析】
试题分析:
24.把雨水积存起来,减少了雨水的入渗和汇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的雨量,影响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5.采用滴灌技术,节约了农业灌溉用水,属于节流措施;其他三项都为水资源的开发,属于开源措施。
考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2)从地质作用看,乙、丙、丁三处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中②环节为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 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 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答案】
(1)背
(2)乙处
(3)水汽输送
(4)A
(4)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故A、D正确。
考点: 地质构造、水循环。
27.(8分)读“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海域位于北半球_____
(2)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图甲中b洋流的是
(3)d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4)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5)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消除海洋污染的有利方面是
(6)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甲图环流方向相同,则此时属于
【答案】
(1)中低(1分)
(2)D(1分)
(3)增温增湿(1分)
(4)北海道(1分),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1分,只要写出寒暖流交汇即可得分)
(5)加快净化速度(1分)
(6)夏(1分)
(5)洋流对海洋污染有利的影响是可加快净化速度,不利影响是加大污染范围。
(6)北印度洋的洋流受季风影响,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图中环流方向为顺时针,属于北半球的夏季。
考点:本题洋流的分布及影响。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一艘轮船自城市A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度会________,请说明原因。(4分)
(2)说出洋流乙的名称,并简析乙对甲地气候的影响。(3分)
(3)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3分)
【答案】
(1)快(1分)减慢(1分)因为丁海峡处的洋流为西风漂流(1分),洋流流向与航行方向相反(1分)
(2)秘鲁寒流(1分)秘鲁寒流对流经地区降温、减湿,促使了甲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1分);扩大甲处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延伸范围,使其接近赤道(1分)。
(3)在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下(1分),丙处形成了上升补偿流(1分),使得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鱼类的饵料丰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渔场。(1分)
风,表层海水随风而去,底层海水上升,在丙处形成了上升补偿流,使得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鱼类的饵料丰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渔场。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9.(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l)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0 分)
(2)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的原因。 ( 4 分)
(3)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后将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严重缺水的困局。为缓解北方缺水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8 分)
【答案】
(1)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社会、生活)(2分)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生产)(2分)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生产)(2分)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2分)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生态)(2分)
(2)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技术难度高。(2分) 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2分)
(3)修水库;(2分)人工增雨;(2分)提高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2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分)生活中要倡导人们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2分)(每个采分点二分,答对四点可得满分8分,答案合理可酌情赋分。)
考点:跨流域调水的意义,调水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和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河流为伏尔加河,向南注入里海。L河段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气候干旱,缺少支流注入,B对、C、D错;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下游没有形成地上河,A错。
2、伏尔加河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在河水补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陆季节性积雪融
试题分析:
3、河流流经地形为河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所以,甲河流受A湖泊补给,而乙河流补给湖泊B,且B湖泊没有水的外泄,属于内流湖,所以,乙河属于内流河。
4、两图等高距相同,而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说明,同样的高差,在甲图中对应的水平距离比乙图小,所以,甲图的坡度比乙图大、流速较快。
【解析】
试题分析:
7.水量收入由盈转亏时储水量最大。据图分析,该地
8.油橄榄是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物,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解析】
试题分析:
9、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故判断可能是受气温影响,而形成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注意若为冰川融水补给,则7、8月补给量最大,洪水应发生于7、8月。
10、结合上题结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受气温影响,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大,则应与该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昼夜温差大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