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启迪慧想文综气温天朝原因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机密★启用前
昆明第一中学2016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
文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图完成l~2题。
1.影响新疆LNC站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我国将在今后若干年内大力建设LNC站点,其建设的主要意
B.促进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图2为顿河流域略图及齐姆良斯克水库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海区比乙海区
4.与顿河汛期、齐姆良斯克灌溉区的自然植被和土壤对应的是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长江流域主要省市土地利用进行调研,得出“2011年长江流域各省市部分土地利用结构图”(图3,广东、福建面积极少未计入)。读图完成5~6题。
5.核对数据肘,有同学发现中西部地区某省
6.图4为长江流域某土地利用类型比重示意
长江作用和鄱阳湖作用影响江一湖的水量交换强度,图5为近年来长江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对江湖相互作用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8.引起江湖相互作用此消彼长的主要原因有
新加坡是亚洲与大洋洲的航空枢纽,也是伦敦到悉尼的重要航空中转站。读图6完成9~11题。
9.新加坡位于
10.由薪加坡沿最短线路飞往伦敦的航班
11.由新加坡飞往伦敦的航班后半程速度稍慢,最可能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为新西兰南、北岛地形及部分城市示意图,图8为基督城气候资料。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古代茶马古道基本沿山间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6分)
(2)浅析茶马古道为一“世上最艰险最壮丽道路”的原因。(8分)
(3)时过境迁、部分茶马古道消失没落。请分析原因。(4分)
(4)从产业发展角度,对图示地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随着美国与古巴关系的改善,美国到古巴旅游的人数可能呈现井喷式增长,将为古巴旅游业带来可观收入。
指出美国游客到古巴旅游的最佳季节并分析原因。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煤矿开采中矿难死亡率全球居冠,不同的作业区域往往发生的灾害有差异。
读图11,分别指出甲、乙、丙兰个采煤作业区最可能遇到的灾害并分析原因。
44.(10分)环境保护
长城内外生态环境脆弱,但环境问题因区域性差异各有不同。读图12,分别指出甲、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昆一中2016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资源、市场、交通、技术都是影响新疆LNG站点分布的因素,结合图1其分布主要沿交通干线和题干要求,最佳选项是交通。故选C。
2.A【解析】液化天然气简称LNG,主要成分是甲烷,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放出的热量大。大力建设主要意义是改善我国大气质量。故选A。
3.B【解析】从材料提示,河流从北向南流入亚速海,再由亚速海流入黑海,因此亚速海盐度最低。亚速海纬度更高,也较小且浅,结冰期更长;河流注入的污染物更多,含沙量更大。故选B。
4.A【解析】气候资料显示为比较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温度小于0度,降水较多,有积雪融水补给,为春汛;此地为温带森林草原区,土壤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故选A。
5.D【解析】根据长江流域各省市地理环境特征分析,陕西省水域比重应较少。故选D。
6.B【解析】长江流域耕地资源自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三角地区。故选B。
7.B【解析】根据长江与鄱阳湖互补关系可判断,长江作用集中于6下旬-10月中旬、鄱阳湖作用集中于4-6月中旬,A错;5-6月我国东部锋面降水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下游地区水量激增,鄱阳湖流域也增大,水位上升并作用于长江,B正确、C错误;据图可知9月份鄱阳湖作用明显减弱,D错误。故选B。
8.A【解析】地势平坦是引起江湖相互作用此消彼长的必要条件,降水时空差异则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水利设施控制属于人为影响要素,鄱阳湖流域及相关长江段水资源消耗差异不大。故选A。
9.D【解析】新加坡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附近,但具体位置需要熟悉板块界线特征,板块间构造带往往形成有海沟、海岭、海岸山、岛弧等地貌景观,从马来群岛形态可看出新加坡西侧的苏门答腊岛、爪洼岛、安达曼群岛等有岛弧形态,新加坡位于界线东侧。故选D。
10.D【解析】最短航线跨经度需小于180°,故方向整体向西飞,但在同一半球中跨经度大于90°则有方向上的拐点,故航向先向西北再向西南;由赤道到大圆弧的拐点处其经度相差90°,为大圆弧的1/4,地球表面上约 10000km,该航线跨104°则航程在10000km至15000km之间。故选D。
11.C【解析】航空油减少会使荷载低而提高速度;飞机在水汽少的平流层大气中且速度快,机翼滞留水汽很少;地转偏向力本质是惯性,并非有真实的力,不会影响飞行速度;后半程主要在中纬度,逆西风飞行速度稍慢。故选C。
36.(24分)
【解析】
(1)山脉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板块构造学说进行分析。新西兰南北二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的挤压作用隆起形成图中的山脉。
(2)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据图8信息可知基督城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再结合图7的相关信息,可得出:基督城地处中纬地区,受西风带控制;受海洋影响明显;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3)据图7中的图例和相关信息可知,南北二岛铁路线都分布在海拔小于200米的平原上,由于南北二岛的地形差异,北岛铁路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南岛铁路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4)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可得出蒂普基猕猴桃产业发展优势有:政府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经济发达且距澳大利亚近,市场广阔;注重营销等。
参考答案:
(1)受西北部印度洋板块和东南部太平洋板块(2分)的挤压作用隆起形成(2分)。
(2)地处中纬地区,受西风带控制(2分);受海洋影响明显(2分);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
(3)受地形影响,铁路沿沿海平原分布(2分)。北岛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2分);南岛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2分)。
(4)政府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经济发达且近澳大利亚,市场广阔;注重营销等(答出3点即可,共6分)
37.(22分)
【解析】
(1)该题重点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应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考虑。
(2)该题侧重于从“艰险”和“壮丽”两个角度去分析茶马古道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问环境。
(3)该题主要考查引起交通运输方式改变的原因,可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并取代、区域经济交流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考虑。
(4)该题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切入,考察学生因地制宜、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应用能力,可从当地地理环境特征考虑。
参考答案:
(1)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少)(2分);水源充足(2分);聚落较多,便于商贸和补给(2分)。
(2)茶马古道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质灾害频繁;天气气候多变,气象灾害多发;原始密林分布,易遭受毒虫野兽攻击等(4分)…还拥有亚热带丛林和高山雪峰;纵贯南北的大江大河;一山四季的多样气候;孕育了多彩的民俗、宗教文化,成为世上最为艰险壮丽的道路(4分)。
(3)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取代(2分);药材、茶叶等商品来源日益广泛(2分)。
(4)水力资源丰富,可发展电力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旅游业;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其深加工;具有种养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条件,可发展特种经济动植物产业及中医药产业;为我国多民族聚居区,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答出3点即可,共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解析】本题需要注意纬度位置差异导致的环境差异,旅游季节选择主要从气候特点分析气温、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对旅游的影响;从季节变化分析旅游资源的特点;从旅游者方面分析闲暇时间;从交通角度分析交通运输的季节特点等。
参考答案:
冬季(冬春季节)(2分)。北美气候寒冷,有外出度假的动机;而冬季古巴气候温和凉爽,适宜旅游活动;降水少晴天多,有利外出活动;飓风活动少,自然灾害少;圣诞节和新年假期长,时间充裕。(任答4点即得8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解析】矿难需要结合地质构造及相关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背斜往往富集油气易出现瓦斯爆炸;向斜积水易发生渗水淹没;断层地带岩层破碎,结合图中有河流流经,可知易发生塌方和渗水事件。
参考答案:
甲:瓦斯爆炸(1分)。处于背斜轴部,煤层气易富集(2分)
乙:渗水淹没(1分)。处于向斜轴部,地下水易富集(2分)
丁:塌方和渗水(2分)。处于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塌方和渗水(2分)
44.(10分)环境保护
【解析】长城是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是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环境问题的差异性需要结合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位置、地形、地质、土壤、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甲地:荒漠化(1分)。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多且集中;地面有疏松沙质沉积物;植被稀少(每点1分,共4分)。
乙地:水土流失(1分)。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处于过渡区域环境脆弱;植被稀少(每点1分,共4分)。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答案】
1.C
2.A
的热量大。大力建设主要意义是改善我国大气质量。故选A。
【考点定位】商业网点的布局、天然气的优点
【名师点睛】LNC为液化天然气,其站点的建设,主要是提高液化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而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因而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所以其建设意义主要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而新能源汽车发展,也主要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答案】
3.B
4.A
【考点定位】水文特征、区域自然环境
【名师点睛】两海区的水文特征分析,关键是掌握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盐度主要受降水、蒸发、河流等影响,亚速海的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较弱,且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所以盐度较低。影响结冰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域深浅,温度低和水域浅,结冰期较长,图示亚速海的纬度高,气温低,其水域浅,所以结冰期长。
【答案】
5.D
6.B
【考点定位】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答案】
7.B
8.A
【考点定位】河流和湖泊补给、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
【方法总结】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1)雨带的形成。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就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
【答案】
9.D
10.B
11.C
【方法总结】地球表面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不必套用数学领域的球面上两点间距离计算方法,应结合地理知识,不需要精确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同一经线上,两点间距离=两点的纬度差*111km/1°(纬度)。2、同一纬线上,两点间距离=该两点间经度差*111*该纬度的余弦值。因三角函数值难以计算,所以我们应按距离最近的特殊角度计算。上述的规律,记住后,直接套用即可.
36.
【答案】
(1)受西北部印度洋板块和东南部太平洋板块(2分)的挤压作用隆起形成(2分)。
(2)地处中纬地区,受西风带控制(2分);受海洋影响明显(2分);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
(3)受地形影响,铁路沿沿海平原分布(2分)。北岛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2分);南岛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2分)。
(4)政府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经济发达且近澳大利亚,市场广阔;注重营销等(答出3点即可,共6分)
(4)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可得出蒂普基猕猴桃产业发展优势有:政府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经济发达且距澳大利亚近,市场广阔;注重营销等。
【考点定位】板块构造学说、气候的成因、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因素
【方法总结】板块运动,一般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运动的结果有两种情况:碰撞和张裂。两板块相互碰撞处为消亡边界,碰撞的结果: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褶皱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的位置相对较低,所以大洋板块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岸山脉、海沟、岛弧链。两板块张裂处形成为生长边界,张裂的结果:在陆地形成裂谷,在海洋形成海岭。
37.
【答案】
(1)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少)(2分);水源充足(2分);聚落较多,便于商贸和补给(2分)。
(2)茶马古道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质灾害频繁;天气气候多变,气象灾害多发;原始密林分布,易遭受毒虫野兽攻击等(4分)…还拥有亚热带丛林和高山雪峰;纵贯南北的大江大河;一山四季的多样气候;孕育了多彩的民俗、宗教文化,成为世上最为艰险壮丽的道路(4分)。
(3)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取代(2分);药材、茶叶等商品来源日益广泛(2分)。
(4)水力资源丰富,可发展电力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旅游业;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其深加工;具有种养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条件,可发展特种经济动植物 产业及中医药产业;为我国多民族聚居区,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答出3点即可,共6分)
等商品来源日益广泛,可以不经过此段。
(4) 从资源条件分析,该地水力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从旅游资源分析,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从地形条件分析,高原山地为主,可以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加工业。利用其少数 民族优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考点定位】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
【名师点睛】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需从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去分析,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植被、资源等方面,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劳动力、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挥其优势,使区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都得到发展。
42.(10分)旅游地理
【答案】
冬季(冬春季节)(2分)。北美气候寒冷,有外出度假的动机;而冬季古巴气候温和凉爽,适宜旅游活动;降水少晴天多,有利外出活动;飓风活动少,自然灾害少;圣诞节和新年假期长,时间充裕。(任答4点即得8分)
【考点定位】旅游活动时间的选择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答案】
甲:瓦斯爆炸(1分)。处于背斜轴部,煤层气易富集(2分)
乙:渗水淹没(1分)。处于向斜轴部,地下水易富集(2分)
丁:塌方和渗水(2分)。处于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塌方和渗水(2分)
【考点定位】地质灾害及原因
44.(10分)环境保护
【答案】
甲地:荒漠化(1分)。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多且集中;地面有疏松沙质沉积物;植被稀少(每点1分,共4分)。
乙地:水土流失(1分)。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处于过渡区域环境脆弱;植被稀少(每点1分,共4分)。
【考点定位】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