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一诊文科综合试题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满分泥石流天体沿岸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泸州市高2013级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此时吹东南风的城市是
A.南京
C.天津
2.此时风力最大的城市是
A.天津
C.南京
3.此时最有可能出现晴朗天气的城市是
A.首尔
C.西安
图2是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该地区常年盛行西南风,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③、④分别示意两种地貌。读图完成4~6题。
4.图示陆地可能位于
A.北印度洋沿岸
C.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
5.图中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6.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水循环促使了①②地质构造的形成
C.图示地区7月水循环远比1月活跃得多

7.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城区月平均湿度变化值小于郊区
C.干岛强度=郊区湿度—城区湿度
8.推测影响图中城区和郊区土体湿度的因素有
A.大气环流和用地方式
C.用地方式和植被覆盖
图4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9~11题。
9.黄土高原的沙尘发源地在我国西北内陆,那黄土高原的黄土其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A.流水搬运和沉积
B.风力搬运和流水沉积
C.流水搬运和风力沉积
D.风力搬运和沉积
10.图中“▲”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A.24
C.44
11.秋分日,既能看到正东日出,又能看到正西日落的是
A.甲
C.丙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24分)图6中b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a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c图代表安第斯山脉西坡植被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a图所示区域西部河流冬季明显不同于夏季的水文特征。(6分)
(3)描述b图中P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
(4)分别依次说出c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和①—⑤—⑥—⑦变化体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6分)
37.(22分)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示意图(如图7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江西和福建两省交界的山脉,夏季时在海拔400~800m的坡面上东坡比西坡气温低,简析其原因(8分)
(2)调查发现图中AB两地植被B地更茂密,据图示信息,从水土角度分析B地植被更茂密的原因。(8分)
(3)推测图中台风中心在向甲地登陆的这段时间内甲地依次出现的天气。(6分)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1)据图找出我国洪灾和旱灾都很严重的地区。(6分)
(2)请为图中E地区的防旱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4分)
43.(10分)环境保护
(1)夏季是拉萨市旅游旺季,针对拉萨市自然环境特点,例举拉鲁湿地为拉萨市夏季旅游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2)请为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提出合理性建议。(4分)
泸州市高2013级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I卷选择题部分:每小题4分,11个小题,共44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答案 |
D |
A |
C |
D |
A |
B |
A |
C |
D |
C |
B |
第二卷非选择题部分:必答题两个,选做题一个,共56分。
【必答题】
36.(24分)
(1)位于南极洲板块(1分)和美洲板块(1分)边界,地壳活跃(2分),易形成火山。
(2)流(水)量大(正值汛期)(2分);流速快(2分);含沙量大(2分)。
(3)分布特点:分布于西海岸(2分),南北狭长延伸(2分)。
(4)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律(3分)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纬度地域分布规律)(3分)。
37.(22分)
(1)东坡地处东南季风(夏季风)迎风坡,(3分)夏季阴雨天气较多,(2分)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3分),故东坡气温较低。(或西坡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3分),气流下沉增温,晴天多(2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3分),故西坡气温高。
(2)B地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2分),(物质迁移速度慢,)水土流失少,土壤厚度大,土壤肥力高(2分)。B地纬度相对较高,温度略低(2分),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好(2分)。
(3)先盛行西北大风(狂风)(2分),接着出现暴雨(2分),继而出现晴朗天气(2分)。
【选做题】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1)华北平原(2分),长江中下游平原(2分),珠江三角洲(2分)。
(2)跨流域调水;退耕还湖;实施节水措施;水资源统一调度;治理水污染。(一个要点1分,不超过4分)
43.(10分)环境保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