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2015-11-08 07:35:46)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太阳直射点

考点

气旋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全国大联考

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交卷时,可根据需要在加注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标志的夹缝处进行裁剪。

5.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约占50%,一联内容约占50%

卷 (选择题 共4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22小题,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如图所示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 下列关于图中七个活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北半球             B.全部位于东半球

C.⑦地的自转线速度最大       D.④地的自转角速度较大

2. 下列选项中,多雨期相反的一组是

A.①③  B .④⑤

C.②⑥  D.⑥⑦

3. 若返程时从地乘飞机飞往,则其最短航程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答案】

1.  B

2.  C

3.  C

【解析】

试题分析:

1、④⑤位于赤道,赤道属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因此是特殊的一条线,不属于北半球和南半球,故A错;从20°W向东至160°E之间的范围属于东半球,读图可知,图中七个地点全部位于东半球,B对;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⑦七个活动区域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C错;自转角速度除了两极外,处处相对,D错。

2、②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⑥热带季风气候,多雨期集中在夏季,A错;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在夏季;⑤热带雨林气候,⑦温带海洋气候,全年多雨型,BD错。

3、从⑥地飞往①地的最短航程为地球大圆劣弧的方向,因此,其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考点:地球自转速度;气候类型;地球上最短路线。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①②③④四点示意二分二至日直射点的位置,甲、乙两点与点距离相等,丙、丁两点与点距离相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4. 12月初,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A.        B.    C.    D.

5. 太阳直射点处于甲、乙位置时

A.甲位置地球公转速度慢于乙

B.地球上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地球上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相同

【答案】

4.  C

5.  D

【解析】

试题分析:

4.  由太阳直射点移动风向(箭头)可知,为秋分,为冬至;12月初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应在冬至点前,即图中丙点。

5.  由于甲、乙位置与夏至点距离一致相等,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一样,可知地球上同一地点昼夜长短也相同。乙位置更接近远日点(7月初),因此,乙位置地球公转速度慢于甲位置。两位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不一样,则地球上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不同。乙位置更接近远日点,日地距离要比甲位置远。

考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当地时间201462313,巴西世界杯巴西VS喀麦隆的比赛在巴西利亚国家体育场进行,足球比赛时间约两个小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6. 下列城市能在当地黄昏前后观看比赛的是

A.北京  B.旧金山    C.莫斯科    D.堪培拉

7. 下列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巴西利亚623日当天相符的是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A        B         C        D

【答案】

6.  C 

7.  C 

【解析】

试题分析:

6.根据图中经纬线关系可知,巴西利亚市区为西三区,当地时间为13时。此时,北京时间为240;旧金山为238;莫斯科为2319;堪培拉为242时。据此可判断,比赛过程中莫斯科当地区时为19~21,因该日为夏至日前后,莫斯科纬度较高,昼长夜短,可判断此时为黄昏前后。

7. 623,太阳直射北半球,巴西利亚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1°。根据四个选项可知,C选项与前面所述条件相符

考点:时间计算;太阳视运动。

 

读北京市2009年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8. 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区夏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大

B.甲表示郊区,乙表示城区

C.城区全年存在热岛效应

D.郊区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城区

9. 城区和郊区地表温度的差异主要是

A.居民出行距离的差异造成的

B.水循环类型的差异造成的

C.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的差异造成的

D.植被类型的差异造成的

【答案】

8.  A 

9.  C 

【解析】

试题分析:

8.读图可知,1月、12,郊区温度高于城区,城区不存在热岛效应;C错。一年中大多月份,城区温度应高于郊区,故乙表示郊区,甲表示城区;B错。夏季时,城区与郊区的温差最大,热岛效应最强;A对。甲表示城区,乙表示郊区,甲曲线变化幅度变化大;故城区的气温年较差大于郊区,D错。

9.大多数时间,城区地表温度高于郊区,主要原因是城区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远大于郊区,排放的废热多。

考点:城市热岛效应。

 

右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0. 给北美洲中纬度西海岸带来较强降水天气的气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 影响气旋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答案】

10.  B 

11.  B 

【解析】

试题分析:

10.考查区域定位。由图中4个气旋所处经纬度可判断,①气旋影响北美洲东南部地区,②气旋影响北美洲中纬度西海岸地区,③气旋影响欧洲高纬度地区,④气旋影响亚洲东部沿海地区。

11.读图可知④移动方向先西北,后东北。北半球夏季,北太平高压达一年中势力最强时刻,气旋④受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外围下沉气流影响,先向西北移动,30°以北副高影响逐渐减弱,改向东北移动。

考点:气旋天气系统的分布和移动方向。

  读沿30°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2. 该月份最可能为

A.1       B.4      C.7       D.10

13. 与乙地相比,甲地

A.热量充足  B.光照强烈  C.云量大    D.昼夜温差小

14. 乙地比两侧气温高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距海远近  D.地形

【答案】

12.  A 

13.  B

14.  D

【解析】

试题分析:

12.根据图中纵坐标气温可以看出 ,该纬线气温比较低,最可能为1月份。

13.经纬度定位;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乙地位于四川盆地,所以甲地热量条件比乙地差,光照比乙地强,云量比乙地少,昼夜温差比乙地大。

14.乙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且北部高山削弱了冬季风的影响,因而其气温比东、西两侧高。学科网

考点:区域定位,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大通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流域面积为15133 km2。海拔介于1700 m~5300 m。下表为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大通河流域径流的影响。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起止年份

降水(mm)

径流深度[来源:学科网ZXXK]

降水因素[来源:Z§xx§k.Com]

人类活动因素[来源:||][来源:学科网]

实测

(mm)

理论

(mm)

总减少

(mm)

影响值

(mm)

影响率

(%)

影响值

(mm)

影响率

(%)

1961~1994

1995~2005

496.67

505.18

191.18

162.52

191.18

196.16

28.66

-4.98

-17.38

33.64

117.38

 

15. 推断大通河流域主要的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地下水

C.冰雪融水 湖泊水  D.湖泊水 地下水

16. 导致大通河流域径流深度发生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明显    B.人类植树种草,恢复生态

C.流域面积缩小  D.人类从该河流域调水

【答案】

15.  A 

16.  D 

【解析】

试题分析:

15.根据材料和表格信息可知,该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最高海拔5000米以上,因此,冰雪融水补给量较大,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降水较丰富,可知该河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

16.由表格信息可知, 大通河流域径流深度降低,降水却增多,导致该区域径流深度明显减少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因素,而从该河流域调水会导致该流域径流量减少,这是导致径流深度变化的最可能原因。D对,ABC错。

考点:河流补给水源,影响河流水位变化的因素。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中天山南麓,是个典型而完整的扇形平原绿洲。该绿洲是阿克苏地区最大的灌溉区,新疆主要的产棉区之一。甲图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示意图,乙图表示1961~2010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5~9月生育期温度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7.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属于

A.河口三角洲        B.河漫滩平原

C.洪积冲积平原    D.()积扇

18. 该地生育期温度变化对棉花生产的影响是

A.棉花播种期推迟

B.可一年两熟

C.棉花产量增加

D.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大

【答案】

17.  C 

18.  C

【解析】

试题分析:

17.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积扇,()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互联合,就形成了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结合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示意图可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属于洪积冲积平原。

18.读图可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5~9月生育期温度呈上升趋势,生育期的积温增加,棉花的可生产期延长(播种期提早,停止生产期推迟),受寒潮、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减小,从而导致棉花的产量增加;由于该地区冬季寒冷干燥,且受水资源的制约,不可能一年两熟。

考点:河流地貌;气温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地狱之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一个叫做达尔瓦兹的小镇附近。1974,地质学家意外发现一个地下洞穴,里面充满了可燃气体,将气体点燃后,大火竟燃烧了40年仍未熄灭。下图为地狱之门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9. 地狱之门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0. 图示区域除可燃性气体外,还蕴藏着丰富的

A.铁矿资源      B.石油资源

C.地下水资源    D.有色金属资源

【答案】

19.  D

20.  B 

【解析】

试题分析:

19.“地狱之门的火焰是地下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所致,地下的可燃性气体通过断层向外泄漏。

20.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可燃性气体密度小,在最上层,石油在下层,再下层为密度更大的沉积物。

考点:地质构造及资源分布。

 

  托木尔峰位于天山山脉的西端,海拔7435.3 m,为天山最高峰。读托木尔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21. 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为南坡,乙坡为北坡

B.甲坡为阴坡,乙坡为阳坡

C.甲坡为迎风坡,乙坡为背风坡

D.甲坡的生物多样性好于乙坡

22. 2000~2700米之间甲、乙两坡自然带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  B.气温  C.降水  D.坡度

【答案】

21.  A 

22.  C 

【解析】

试题分析:

21.读图可知,托木尔峰乙坡的雪线低于甲坡;由于天山山脉北坡的降水量多于南坡,且北坡为阴坡,因此,北坡的雪线低于南坡,故甲坡为南坡,乙坡为北坡。

22.乙坡位于准噶尔盆地南侧,该盆地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进入,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导致该海拔范围的水文条件优于甲坡,从而形成针叶林带。

考点: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

 

卷 (非选择题 共56)

二、非选择题(56分。)

23. (14)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图中ab两条支流中,流速较快的是    ;该地区的山脊走向大致为    ;该地区居民点分布主要受    的影响。(3

(2) 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该地区的高度数据进行采集,得出如下结论:

该地区的最高海拔为500;A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520;该地区陆地上的最大高差大于500;图中山峰的海拔不超过600米。

指出正确的结论并对 错误的结论进行更正。(4)

(3)某游客在该地旅游时计划观赏海上日出,指出ABCD四地中最佳的地点并说明理由。(3)

(4)该地区计划在F处建一小型水库,你是否赞成?说明你的理由。(4)

【答案】

(1)a 西北东南 河流或地形(3)

(2)③④正确。(2)①更正为该地区的最高海拔介于500米至600米之间”;②更正为“A处陡崖相对高度的范围为300~500(2)

(3)A地。(1) 距离海洋较近,海拔较高,视野宽阔。(2)

(4)赞成。理由:F地处峡谷地区,施工量小,建设成本低;F上游为洼地(或盆地),水库的储水量大。(或不赞成。理由:淹没居民点,需要移民;淹没大片耕地,不利于农业生产。)(4)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等值线运用、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1)据图分析,与b河相比,a河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所以a河流流速快。在地形图上找到山峰的位置,将这些山峰点相连成的连线就是山脉的走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河谷、河流及沿海附近,所以居民点分布受地形或河流影响。

(2)①图中海拔最高的等高线为500米,但不是最高的海拔,500米以上还有,图中北方地区;故最高海拔介于500——600米之间。②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n-1)d≤H<(n+1)d计算得出。③图中的最高海拔在500——600米之间,最低海拔在0——100米之间,两者高差400——600米。故最大高差超过500米。

(3)观赏海水日出,需要满足海拔高、近海的地方。比较四地,A处比较适合。

(4)水电站建设从水量、河流落差、工程量大小、计算条件和能源需求等方面分析。答案是开放的。只要能论证自己观点,本题根据不同角度分析,赞成的话,从建设水库有利方面,库容量(口袋型),河流落差(等高线F比较密集),工程量大小等分析。不赞成主要是对库区迁移问题、耕地面积、生态环境破坏的不利影响分析。考点:图表分析;等高线图;水电站建设的条件 

24.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欧大陆略图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材料二 亚欧大陆40° N~50° 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将材料二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对应:

A.    ,B.    ,C.    ,D.    (4

(2)列表比较D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成因及气候特征的差异。(6)

地点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的差异

D

B

 

(3)ABCD四地气候海洋性最强的是    ,简要分析其成因。(5

【答案】

(1)① ③ ④ ②(4)

(2)(6)

地点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的差异

D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雨热同期,气温年较差较大

B

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雨热不同期,气温年较差较小

(3)A(1) 常年受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影响;西部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且暖流的势力较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海岸线曲折,陆地轮廓破碎,加深了海洋对陆地气候的影响。(4)

【解析】

试题分析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1)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从图中看出,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A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7月降水量,1月降水量降水距平值差不多;1月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方气温高,7月份比气温相对低,符合气温距平值是①;据此方法对比分析可知,B-, C-,D-②。

2)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征差异。从图中看分布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B为地中海气候和D为温带季风气候。

(3)据图可知,A位于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陆地轮廓破碎,常年有盛行西风影响,还有北西洋暖流影响,四地中海洋性最强。

考点: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5.(15)读欧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分析多瑙河丙城附近河段冬季径流量最小的原因。(4)

(2)指出丁山脉地区众多的“U”型谷、角峰、湖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从海拔和纬度的角度说出该外力作用表现明显的地区的特征。(3)

(3)雪线指终年积雪区域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简述丁山脉南北两坡的雪线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

【答案】

(1)冬季,丙城上游地区以降雪为主;冬季气温低,冬季降雪和山区永久性冰雪的融化量小,河流获得的补给少,因而流量最小。(4)

(2)外力作用:冰川作用。(1) 海拔较高,纬度较高。(2)

(3)丁山脉南坡雪线高于北坡。(2) 南坡为阳坡,气温要高于同海拔的北坡,积雪的融化量较大;南坡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强,降水量较少,北坡受西风带的影响强,降水量较多。(6)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丙所处地理位置及降水量冬春季节变化可知,丙干流冬季的降水量少,因气温低,以降雪为主,可以储存的河流流量小,冬季降雪和山区永久性冰雪的融化量小,河流获得的补给少。

2)区域定位,丁山脉为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受冰川作用,各种类型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冰蚀地貌尤其典型,有许多冰蚀崖、U形谷、冰斗、悬谷、冰蚀湖等以及冰碛地貌广泛分布。等高线看出海拔高,加上纬度较高,气温低,山上常年冰雪覆盖,冰雪的进退塑造冰地貌。

3)丁山脉为阿尔卑斯山脉,位于北半球,东西走向,南坡为阳坡,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大,同一海拔气温高,降水少;北坡为阴坡,又受西风带的影响,气温低,降水多。

考点:图表分析;区域地理自然特征;河流流量大小影响因素;影响雪线分布的因素。

 

26.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东南亚简图,C岛是火山活动较多的地区,共有112座火山,其中有35座是活火山。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写出图中自然景观名称,并简要分析AB两地该自然景观的不同成因。(5)

(2)分析C岛火山活动较多的原因。(3)

(3)从自然地理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频繁的火山活动对C岛地理环境的影响。(4)

【答案】

(1)名称:热带雨林。(1) 成因:A——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阻挡,降水丰富;沿岸暖流增温增湿。(2) B——地处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2)

(2)C岛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灾害。(3)

(3)火山活动中喷发的熔岩流和碎屑物质会影响和改变地表形态;火山活动形成的上升气流,将使周边地区的降水增多;火山活动喷发的火山灰使能见度降低,太阳辐射减弱,使气温下降;火山活动可以给该岛创造土地资源和肥沃土壤;火山活动影响地表植被,使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等。(任答两点,4)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查自然景观分布,首先利用经纬网定位,图示某自然景观分布地区为主要为马来半岛南部、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洲的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部分;这些地方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A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主要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阻挡,降水丰富;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景观;B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

2C岛为爪哇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火上,地震。

3)从火山喷出的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喷射出来高温的熔岩会改变地表形态,影响生物多样性;火山灰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带来大量矿物质,使土壤肥沃;火山活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使周围降水增多。学科网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火山多发的原因和影响。

 

我的更多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