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2015-09-29 08:59:18)
标签:

股票

启迪慧想文综

等高线

相对高度

河流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1.等高线的判读注意事项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判读等高线时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 高线垂直方向为水流方向。

密度——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大,反之则越小;从地形上看,平原等高线稀疏,山地等高线密集。

数值变化——数值为0表示海平面;平原地形海拔在200米以下;丘陵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无数值注记时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指向低处)。数值的极大值或极小值反映区域内海拔的最大或最小情况和地势起伏大小。

弯曲处——等高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为高值区,是山脊的位置;相反则为山谷。

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处在与数值不同的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其中心高度与这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区域不同,其判断规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 等高线的判读方法

判断地形类

地形

地形特征

判读方法

山峰、山丘

四周低中间高

示坡线向外侧数值内高外低

盆地、洼地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向内侧数值内低外高

山脊(分水岭)

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

等高线凸向低处脊线高于两侧

山谷(河谷)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等高线凸向高处谷线低于两侧

鞍部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 呈马鞍形

两山峰之间呈马鞍形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

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符号

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坡度、温差或陡崖的相对高度:

两地或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x1)dΔH<(x1)d(x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的条数或两地之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两地坡度=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间的水平距离

两地的温差=两地的相对高度()÷100×0.6

判断河谷发育的位置、河流流向与水力资源丰富状况:河流流向总是指向等高线低值处;山谷处为河流发育的位置;等高线密集地段的河流水力资源丰富。

判断工程建设的合理性:水库大坝宜建在盆地出口处的 峡谷位置,交通线要尽量穿越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区。

判断土地利用的合理性:陡坡处不适合修水平梯田,较陡山坡处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应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判断城市布局:在山区,城市或聚落往往沿山谷或河谷地带布局。

判断坡形: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坡向下凹),反之则为凸坡(坡向上凸)

判断视物有无障碍:地势高且周边视物无障碍处可作瞭望哨,凸坡对视物有障碍。

 

3.等高线地形图的技巧归纳

考查方向

具体内容

判读技巧

判断地形类型

①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类型;②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盆地(中间数值小,四周数值大)五种基本地形

①“凸高为谷、凸低为脊”;②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海拔方面,山地与丘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高度方面

确定坡度陡缓和地势

①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反之越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②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形坡(坡向下凹),反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凸坡视线常被阻挡,通视状况较差

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线密集与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地形影响分析地形影响

[来源:Z#xx#k.Com]

[来源:##]

对气候

①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阳坡和阴坡(阳坡气温高,蒸发强);②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滞留

两地的温差可通过公式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100米×06

对河流

①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中常有河流发育。②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中水流速度快,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①河谷处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②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③水电站选择建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带;④引水工程一般选择从地势较高处引水

对区域规划

①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线路过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②交通运输线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便利;③港口选址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④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①选择交通线路时,要尽量少穿越等高线; ②山区应针对不同坡度、高度确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

对生活

①登山线路选择: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②外出宿营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远离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沿山谷徒步旅行时,一旦遭遇大雨或发生泥石流,要马上向与河谷垂直向上的方向转移

 

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绘制步骤

确定剖面线

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 为已知,如右图中的AB)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建坐标

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右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

判读规律

定位

根据经纬度或地理事物确定地理位置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看起伏

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势起伏变化,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形特征等

解决问题

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该地区所在国家、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候、地质、土壤、水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

5.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方法

①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

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③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6.地形剖面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中的难点及重点,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典题剖析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1)图中最大高差约为(  )

A78          B88        C98        D278

2)图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  )

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     D.湖泊淡水

3)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等高距为10米,按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注记可判断图中的海拔最高点为278,2米,海拔最低点数值190米≤H<200米之间。故两者高差为78.2米<△H<88.2米。故B正确。

(2)此区域地形为丘陵低山,位于我国南方,故当地气候一定为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大气降水为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C正确。

(3)图中1地等高线密集,河流流经山谷,落差大、水流急,适宜漂流运动。A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典题剖析2某地理学习小组对图示我国江南某区域进行野外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1学习小组绘制的由ad四幅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2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

A371  B380  C420  D500

3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从方便生活、便于后续发展角度考虑,最合适的地点是(  )

A  B  C  D

【答案】1B 2C 3D

【解析】

(1)结合ad剖面线主要控制点判断地势起伏状况,并结合此级控制点主要高程判断具体答案。

(2)读图知,该等高线图中等高距为20米,即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420米。

(3)结合图示比较四地可知,④地地势低平、开阔,有利于聚落的建设和发展。

【典题剖析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1)若甲、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比例尺为110 000 000,欲绘制甲乙连线剖面图,剖面基线定为5厘米。则其水平比例尺为______

(2)甲、乙连线经过的地区,最大相对高度约为______米,若剖面图纵坐标轴长4厘米,则其比较合理的比例尺应为______

(3)图中A处是河流还是山脊?______

(4)试绘制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答案】(1)14 000 000 (2)1 500 137 500 (3)河流 (4)

高考学考地理题型解读六: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解答该题可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确定水平比例尺。图中甲、乙连线的 实际距离可求出为200千米,剖面基线为5厘米,剖面图水平 比例尺应为1∶4 000 000。

第二步,确定垂直比例尺。绘制 剖面图对图中的最高和最低点必须定位准确。读图可知甲乙 连线经过的地区,海拔最高的是靠近乙的山峰,海拔为 1 200~1 500米,最低处即中间河谷处,海拔在0~300米。 相对高度对高度为900~1 500米。结合剖面图纵轴长可确定 出垂直比例尺应为1∶37 500。

第三步,描点连线。绘制剖面 图的控制点一般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读图可知,甲、 乙连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共有14个,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便得 出剖面图。另外,图中A处为河流,在绘制剖面图时必须要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