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三:等值线判读和海冰形成条件
标签:
宠物启迪慧想文综高考母题夏至日地方时 |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
微专题三:等值线判读和海冰形成条件
【高考母题再现】
【2015•新课标全国1】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资源量不足
【答案】7、B
【解析】
试题分析:
7、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故乙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B正确。
8、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越大。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故A正确。
9、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目前渤海海岸地带冬季结冰期短、冰层薄,海冰资源数量有限。故A正确。
【难点中心】该试题情境新颖,重点考查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原理及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组试题以一幅等值线图,考查了海冰形成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等。该题组难点是学生如何快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如何利用图中等值线图信息来判断出海冰厚度分布规律。
【考点难点突破】
【知识链节】
1.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
|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
影响因素 |
|
水平 分布 |
同一海区:夏季>冬季 同一季节:低纬>高纬 同一纬度:暖流区>寒流区 |
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洋流性质 |
|
垂直 分布 |
表层―→深层,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深层(1 000米以下)低温状态,水温变化小 |
海水性质(导热率低),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 |
2.海水的盐度变化规律
(1)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气候和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
影响盐度的因素 |
溶剂(淡水) |
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
降水量>蒸发量 |
盐度降低[来源:学&科&网] |
|
降水量<</SPAN>蒸发量 |
盐度升高 |
|||
|
河流径流注入量 |
注入量多 |
盐度降低 |
||
|
注入量少或无 |
不影响盐度 |
|||
|
结冰或融冰 |
结冰 |
盐度升高 |
||
|
融冰 |
盐度降低 |
|||
|
溶质 (盐类) |
温度 |
温度低 |
盐度低 |
|
|
温度高 |
盐度高 |
|||
|
洋流(同一纬度) |
寒流流经 |
盐度降低 |
||
|
暖流流经 |
盐度升高 |
|||
|
地形 |
开敞或闭塞 |
开敞 |
适中 |
|
|
闭塞 |
较高或较低 |
【技能方法】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
步骤 |
说明 |
|
|
1 |
看图名 |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
|
2 |
看疏密 |
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越大 |
|
3 |
看走向 |
|
|
4 |
看弯曲 |
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②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
|
|
5 |
看闭合 |
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如下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 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
|
|
6 |
看递变 |
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
|
7 |
看特殊 |
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
【热身训练】
2010年新年以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3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下图为我国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2月17日-21日海冰警报示意图(图中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是( )
A.从南向北海冰面积递增
C.海冰的厚度随海水深度而增加
2.下列区域,不易形成海冰的是( )
A.淡水注入的河口
C.风平浪静的海湾
【答案】1.D
【解析】
试题分析:
20、由图可以判断,海冰主要分布在海湾内部,辽东湾面积最广,厚度也最厚,浅海大陆架较多,故选D。
21、由图看出在岬角处,由于风浪较大,没有形成海冰;而淡水易结冰;风平浪静处,海水易结冰;海水热容量小,易结冰,故选B。
考点:海洋环境
3.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B点位于图乙中A点什么方向?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 )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 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答案】
(1)东南方向。 700米。
(2)甲>乙。依据:两图图幅大致相同,图甲所跨经纬度范围 明显小于图乙,说明图甲所示区域比图乙小 。
(3)图甲: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图乙:以台地丘陵为主;中间高且平坦,四周低且较陡。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图中A点海拔高度为200米,B点海拔高度为900米,故两点相对高度为700米。
(2)两图图幅相等,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图甲所跨的经度范围比乙图小,说明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大。
(3)从地势起伏、地形分布角度分析:甲图东部高,西部低,东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图乙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且中间地形平坦,四周比较陡,以台地丘陵为主。
【冲关演练提升】
(...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解析】)渤海是目前我国海洋污染最严重的海区之一,下图为“某年份渤海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渤海西部MN之间地带主要是( )
A.沙质海岸
2.下列有关该海域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渤海是半封闭的内海,海湾水体流动较慢,自净能力较低
B.环渤海沿岸地区工农业较发达,大量生产中的污染物直接排入渤海
C.环渤海沿岸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大量的生活废水等直接排入渤海
D.渤海海域太小,对于污染物的承受能力比较差
【答案】1.B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渤海西部 MN之间地带,属于河口三角洲平原区,受黄河、海河等河流入海泥沙沉积形成,根据 图中等深线,该海岸较宽,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是淤泥质海岸,B对。沙质海岸的岸滩较窄而坡度较陡,A错。基岩海岸地势陡峭,岸线曲折,水深流急,C错。生物质海岸只出现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该地是温带,D错。
2.该海域污染日趋严重,主要因为渤海是半封闭的内海,海湾水体流动较慢,自净能力较低,A正确。 环渤海沿岸 地区工农业较发达,大量生产中的污染物直接排入渤海,B正确。 环渤海沿岸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大量的生活废水等直接排入渤海,C正确。渤海海域面积较小,对于污染物的承受能力比较 差不是污染严重的原因,D不正确,选D。
考点:海岸类型,渤海海域污染严重的原因。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地理【解析】)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此时A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
C.雨水汇集,泛滥成灾
4.当地政府拟将B村外迁,其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水库
C.避免洪 灾威胁
【答案】3.AD
【解析】
试题分析:
3.A地位于山脊线上,不会造成洪灾;该地受冷锋影响,气压不断升高;风向为偏北风。A、D项正确。
4.因B村位于山间盆地中,地势低,雨水汇集,易导致洪水灾害威胁;若修建大型水库,B村位于水库库区,所以B村需要外迁。选项A、C正确。
考点:该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15年高考地理原创预测卷02(山东卷)【解析】)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5.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甲
6.图示区域(
A.P地坡度最陡
C.适宜发展果林业
【答案】5.A
【解析】
试题分析:
5、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因此等坡度线上的数值越大,说明坡度越陡,即图中甲河段坡度最大,河流流速最快。
6、从上题分析可知,图中P处不是坡度最陡的地方;从该图中只能判断出坡度的陡缓,但无法判断坡度下降方向;因此河流流向无法确定,Q处是否位于背风坡也无法确定;该地坡度适宜,可发展林果业。
考点:等值线判读。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5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试卷文综【解析】)7.海冰冰期是指海区初冬第一次出现海冰日期(初冰日)直至翌年初春海冰最后消失(终冰日)日期的间隔天数。下图示意我国渤海三大海湾多年平均海冰冰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另两海湾比较,指出辽东湾海冰冰期特点,并分析其成因。(9分)
(2)简述渤海海冰严重时所造成的危害。(6分)
【答案】
(1)与另两海湾比较,辽东湾初冰日最早,终冰日最晚,(2分)冰期最长;(1分)受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影响,(3分)辽东湾纬度最高,受到冬季风影响最强,水温最先降至冰点;(3分)
(2)瘫痪港口,封锁航道;摧毁岸边建筑物;撞到海上采油平台;影响正常的海洋养殖和捕捞。(答对三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数据,与另两海湾比较,辽东湾初冰日最早,终冰日最晚,冰期最长。受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影响,辽东湾纬度最高,受到冬季风影响最强,水温最先降至冰点,所以初冰日早,气温回升时间最晚,所以终冰期最晚。
(2)渤海海冰严重时,可能瘫痪港口,封锁航道。摧毁岸边建筑物,撞到海上采油平台。影响正常的海洋养殖和捕捞。
考点:区域海洋环境特征及成因,海冰的主要危害。

加载中…